慶祝十堰建市50週年|十堰變"大":城區建成區增4倍 路網"內外成環"

11月19日上午,市委宣傳部、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市民服務中心舉行建市50週年系列新聞發佈會第十場發佈活動。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健,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餘世根,市城市管理執法委員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沈守意,市民用航空管理局副局長孟輝,市城市文明創建中心副主任蔣義東介紹了十堰建市50年來城市建設管理、交通運輸事業發展以及文明城市創建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果。

五十年砥礪奮進,五十年春華秋實。50年來,我市城市規模不斷拓展,城區建成區面積由1978年的19平方公里拓展到2018年的111.08平方公里。城市路網不斷完善,城區建成市政道路706條,道路總里程達890公里,實現“內外成環、主次貫通”,市民出行更加便捷。基礎設施日臻完善,率先建成綜合管廊“十堰樣板”,率先實現汙水處理建設運營一體化,全面消除城區黑臭水體,精心組織實施百二河生態修復工程,城市綜合承載力顯著提升。綠色建築扮靚城市,2018年,我市新增節能建築310.57萬平方米,實施既有建築節能改造15.37萬平方米,縣級以上城區新建建築全面執行綠色建築標準。建設理念不斷更新,城市競爭力顯著增強。

1969年建市之初,全市公路里程僅2063公里,其中通車裡程1133公里。50年來,我市交通運輸事業發展步入“快車道”。2003年襄十高速公路通車,結束了十堰高速公路“零”的歷史;2007年十漫高速公路通車,打通了武漢到西安最便捷通道;2014年穀竹高速公路、十房高速公路通車,2015年鄖十高速公路通車,十堰實現 “縣縣通高速”;2016年武當山機場通航,十堰人的“飛天夢”終成現實;今年11月底,漢十高鐵即將投入運營;十巫高速公路中段、十淅高速公路等重大交通項目加快推進。截至2018年底,全市公路總里程達3.2萬公里,內河航道通航里程達763公里,轄內高速公路5條達525公里,國省道37條達3500公里,縣鄉道1383條達1.1萬公里,通村公路1.7萬公里,綜合交通實現立體化,城鄉交通實現網絡化,運輸服務實現均等化。

50年來,我市堅持“為民管城”,讓市民共享發展成果。建成城市綠道200餘公里,新建20多座山體街頭遊園,實施一大批綠化工程,實現了“推窗見綠、出門進園、戶外踏青”。城市各類路燈近10萬盞,覆蓋460餘條主次幹道和背街小巷。城市供水從分散走向集中,供水管網總長度431公里,日供水量約30萬噸。城區集中供熱“一張網”正式運行,集中供熱面積1400萬平方米,普及率達40%。加大停車泊位供給,啟動立體停車場建設;新建城市廁所127座,改造公廁229座,打造“10分鐘如廁圈”;建設人行道150萬平方米、自行車道13萬平方米,市民獲得感、幸福感大大增強。

2018年,武當山機場旅客吞吐量達119.3萬人次,今年預計突破150萬人次。武當山機場自通航以來,始終以“五個民航”建設為抓手,不斷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和服務競爭力,成功塑造了以服務標準人性化、服務流程便民化和服務設施現代化為標誌的“十堰品牌”。目前,機場共開通21條航線,通達北上廣深等32個城市,基本覆蓋國內一線城市和重點旅遊城市,區域性交通樞紐功能逐步凸顯。

從鄉村到城區,從農耕文明到工業文明,再到如今的生態文明,十堰人追逐文明的腳步從未停歇、創造文明的實踐從未中斷。歷屆市委、市政府堅持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作為矢志不渝的奮鬥目標,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宣傳引領、嚴格對標對錶、著力補齊短板、培育創建品牌、推動全域創建,一項項實打實的舉措、一處處看得見的變化,擦亮了城市文明底色,市民文明素質、城鄉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和群眾生活質量全面提升。我市實現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 “兩連冠”、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三連冠”、省級文明城市“八連冠”,榮獲全省唯一 “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稱號,市民對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滿意度達99.8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