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号”转哪家网?我们采访了一波长沙市民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19日讯(全媒体记者 陈登辉)打电话断断续续基本靠吼,玩游戏时常掉线队友崩溃,抢红包永远是“手慢”的那一个……当你一次次下决心更换通讯运营商时,电话号码成为最割舍不下的那根“稻草”。

曾经更换通信运营商等同于换号码,意味着让通讯录里成百上千的联系人都为你添加号码,更不用提绑定了微信、支付宝、手机银行以及各种APP,“改换门庭”的成本就是一大堆的麻烦。

近日,广大用户翘首以盼的“携号转网”终于在长沙落地,湖南移动、湖南电信、湖南联通开始试点,11月30日前将会在全省正式运行。

究竟有多少用户会选择“携号转网”?他们的“意中人”又是三大运营商中的哪一位?记者通过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调查。

吐槽

近一半受访者想更换运营商

“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选哪家?”近日,记者通过问卷的形式对上百位用户进行了调查。

调查对象中,使用移动的占比最大,联通与电信的数量基本相同。

对于现在的使用状态,只有约23%的受访者表示满意,63%的基本满意,还有14%的表示不满意。

“不是说提速降费么?我每个月还是要两三百元的费用,基本没什么感觉,”市民刘女士的观点代表了大多数受访者。在选择“基本满意”和“不满意”的受访者中,超过一半的票投给了“收费过高”,“网络质量差”的得票率也达到43%,位居第二。

“以前觉得都差不多,所以选了带苹果合约的联通,”有受访者表示,当他因为工作而经常去较远的城郊后,发现信号比较弱,“别人的满格,我的就只有一两格。”

“我用的电信,有一次在高铁站候车,想查看一下座位,发现竟然没有信号,我一度以为自己手机出问题了,不断重启也没用,最后还是借别人手机登陆APP才查到。”

……

问卷调查一度成为“吐槽大会”。

好在“携号转网”提供了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受访者中近48%的用户表示,自己会更换运营商,重新选择一家。

重选

移动成为“香饽饽”

所谓携号转网服务,是指在同一本地网范围内,手机用户(不含物联网用户)变更签约的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而用户号码保持不变的一项服务。

11月14日,湖南电信、湖南移动、湖南联通在全省14个市州各开放了一个营业厅,试点“携号转网”。

湖南省通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11月19日到县一级三家(运营商)都有营业厅开放这个服务,11月30日之前,会在全省正式运行。

“聚光灯”已经打开,广大用户会为谁而“转身”?

从调查结果来看,移动成为“香饽饽”,有50%的受访者表示会更换成移动的用户,电信的得票率是30%,还有20%的受访者选择了联通。

至于选择的理由,网络和通话质量仍然是用户最为关心的要素。

约56%和34%的受访者表示,在重新选择运营商时,更为看中通话质量和网络速度。

可见,“携号转网”带来的重新洗牌,用户体验还是决胜因素。

难点

海量APP改造成障碍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携号转网”,在试用期间,也反映出不少问题。

例如不少用户的手机号均绑定了淘宝、微信等APP以及银行卡等,携号转网后是否会影响接收相关通知等信息呢?

对此,有客服人员表示,目前携号转网仍处于试商用阶段,系统尚不稳定,用户现在进行携号转网,可能会导致接收不到微信、淘宝、银行等第三方的验证码或短信,建议12月后再进行携号转网的相关业务办理。

据通信专家介绍,“携号转网”除了运营商要对系统进行改造,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服务提供商,也要进行适应性改造。

“目前,国内主流APP数量已经超过450万个,涉及到的业务平台改造量、资金投入量都很大。”中国信通院业务与网络研究部副主任黄荷仙曾对媒体表示。

此前工信部方面也明确表示,除了对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网络和运营系统进行必要的改造,APP等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的适应性改造也是一大难点和重点。为了确保用户携号转网后能正常使用各种第三方服务,工信部也在加强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共同推进银行、保险、证券以及互联网企业等第三方平台进行相关的适应性改造,确保今后用户“携号转网”后能有良好的业务体验。

相关阅读

如何办理携号转网?

1.确认携入资格。编辑短信CXXZ#用户名#证件号码,发送至10086(移动)/10001(电信)/10010(联通),查询是否具备携入资格,并获取授权码。

2.提交携入申请。确认具备资格后,填写号码信息选择心仪套餐,提交入网申请。

3.激活号卡。拿着“授权码”,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前往需要转入的运营商网点办理新卡。有些运营商会有工作人员上门配送新SIM卡,并协助完成激活工作。

四类号码无法携号转网

目前现阶段不提供四类号码的携号转网服务。具体包括:

(一)卫星移动业务号码:网号为1349、174等号码;

(二)移动通信转售号码:网号为170、171、162、165、167等号码;

(三)物联网号码:物联网专用网号(如146、148、149、140-144、1064号段等)号码以及其他用于物联网应用的普通公众移动通信网号码;

(四)其他不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情况。

携号转网需具备的五大条件

(一) 已在原签约的电信业务经营者(以下称为“携出方”)办理个人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入网(以下称为“实名入网”)。现阶段单位证件入网的政企客户应当将号码过户至自然人名下,再申请携号转网携出服务;

(二) 处于正常使用状态(非挂失、停机等);

(三) 与携出方结清已出账电信费用,如有未出账的电信费用(例如国际漫游费用等),与携出方已约定缴费时间和方式;

(四)与携出方无在网约定期限限制的协议,或已解除在网期限限制;

(五) 距离最近一次携号转网已满120日(自然日)。

遇到这些行为可以投诉

(一) 无正当理由拒绝、阻止、拖延向用户提供携号转网服务;

(二) 用户提出携号转网申请后,干扰用户自由选择;

(三) 擅自扩大在网期限协议范围,将无在网期限限制的协议有效期和营销活动期默认为在网约定期限,限制用户携号转网;

(四) 采取拦截、限制等技术手段影响携号转网用户的通信服务质量;

(五) 在携号转网服务以及相关资费方案的宣传中进行比较宣传,提及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名称(包括简称、标识)和资费方案名称等;编造、传播携号转网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隐瞒或淡化限制条件、夸大优惠事项或携号转网影响、欺骗误导用户,诋毁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

(六) 为携号转网用户设置专项资费方案和营销方案;

(七) 利用恶意代客办理携号转网、恶意代客申诉等各种方式,妨碍、破坏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携号转网服务正常运行;

(八) 用户退网后继续占用该携入号码;

(九) 其他违规行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