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陽 中原美景龍潭大峽谷

龍潭大峽谷景區,是國家5A級景區,國家地質公園,是洛陽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的核心景區,是一條以典型的紅巖嶂谷群地質地貌景觀為主的峽谷景區。

洛陽龍潭大峽谷景區谷內關峽相望,潭瀑聯珠,壁立萬仞,峽秀谷幽,經過十二億年的地質沉積和260萬年的水流切割旋蝕所形成的高峽甕谷、山崩地裂奇觀,堪稱世界一絕,人間少有,享有“中國嶂谷第一峽”、“古海洋天然博物館”、“峽谷絕品”和“黃河水畫廊”等美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評審專家兩次盛讚龍潭大峽谷景區是“世界上最美的峽谷”和“全世界人人都該來的地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評出中國最美的四十個景點,龍潭大峽谷景區是河南唯一入選的景區

河南洛陽 中原美景龍潭大峽谷

景區內有六大自然謎團:“水往高處流、佛光羅漢崖、巨人指紋、石上天書、蝴蝶泉、仙人足跡”。

七大幽潭瀑布:“五龍潭、龍涎潭、青龍潭、黑龍潭、臥龍潭、陰陽潭、蘆葦潭”。

八大自然奇觀:“絕世天碑、石上春秋、陰陽潭甕谷、五代波紋石、天崩地裂、通靈巷谷、喜鵲迎賓、銀鏈掛天”。令人驚歎不已,流連忘返。紅巖絕壁,飛瀑幽潭,狹溝深谷,奇石綠蔭,組成世界上罕見的山水畫廊。

2009年龍潭峽正式更名為“龍潭大峽谷”。龍潭峽是一條由紫紅色石英砂岩經流水追蹤下切形成的U型峽谷,全長12公里,谷內嶂谷、隘谷呈串珠狀分佈,雲蒸霞蔚,激流飛濺,紅壁綠蔭,懸崖絕壁,不同時期的流水切割、旋蝕,磨痕十分清晰,巨型崩塌巖塊形成的波痕大絕壁國內外罕見。

龍潭峽谷全長5.5公里,從平面圖上看,它很像一條東西橫臥的巨龍,而且峽谷內處處以龍的傳說為宗,所以歷來人們都叫它龍潭峽谷。

河南洛陽 中原美景龍潭大峽谷

2005年,龍潭大峽谷被批准為國家地質公園;

2006年3月,龍潭大峽谷景區對外開放;

2006年9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世界地質公園;

2007年9月被評為世界地質公園;

2007年11月,被評為國家AAAA級景區;

2009年6月15日,賀敬之、黎辛等名人名家到龍潭大峽谷調研;

2009年9月,公司成立創建國家AAAAA級景區領導小組,積極籌備建設AAAAA級景區;

2009年9月,俄羅斯、墨西哥藝術表演團到景區演出;

2010年6月26,省旅遊局局長蘇福功到景區視察工作;

2011年,接受國家AAAAA級初級驗收;

2012年6月24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對“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進行中期評估。

2012年7月15日,國務院扶貧辦海波司長夫婦到景區調研。

2013年1月16日被批准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2013年1月入選河南省十佳最具社會責任感民營企業。

2013年2月,入選美國電視新聞網(CNN)中國四十家最美景區。

河南洛陽 中原美景龍潭大峽谷

在通往龍潭峽的前段路上,有幾處景點,各具特色。它們依次為惠風洞、仙人指路、“龍潭峽谷“青石牌坊、紅孩兒山和紅孩兒寺,千年古檀。

惠風洞

惠風洞是位於仙人指路左下方崖底的一個天然石洞。它是由白雲質灰巖沿裂隙溶蝕而形成的天然洞穴,含有泥質白雲質灰層。

裂隙比較發育,洞體寬窄不同,洞深莫測,洞口有風流動;盛夏森森然冷氣爽人,隆冬則暖風融融,似有盎然春意。所以,無論三伏數九,總是清風宜人,招人駐足流連,被人們稱為惠風洞。

河南洛陽 中原美景龍潭大峽谷

仙人指路

惠風洞外左側,高高的石崖上有尊象形石人頭像,形象巍然,正襟危坐,守候在通往龍潭峽谷的路上,象是在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一般。

將軍石旁邊有小象鼻造型石,對面山上有巨石像坦克等。這些都是由白雲質灰層巖沿裂隙溶蝕和崩裂塌陷風化而殘留的地表剩餘物。

“龍潭峽谷“青石牌坊:是龍潭峽谷風景區的入口。牌坊前、後各有坊聯。

前聯為:八里迷谷,樁樁迷景逗客佇;千尺險峽,步步險象著人驚。

後聯為:關峽相望,嵐為輕雲繞;潭瀑聯珠,水呈青龍飛。

河南洛陽 中原美景龍潭大峽谷

紅孩兒山

過了龍潭峽谷的牌坊右側紅房子的後邊便是紅孩兒山,雄偉挺拔,峰巒疊翠,把青河川岔開:右邊為山窩河谷,地勢較緩,是古道通往黃河渡口的必經之地,並與黛眉峽谷風景區連接;左邊就是龍潭峽谷,又稱“八里迷谷”,一直通往黃帝密都青要山腹地,與雙龍峽谷風景區連接。山上有石洞,洞內供奉有黛眉奶奶、送子奶奶和觀音老母三尊神像。是當地人祈財邀福,求子保平安的地方。

紅孩兒寺

相傳牛魔王的兒子紅孩兒在附近一帶食人,被觀音老母治服,收入一瓦罐之中,壓在紅崖寺下(當地人稱紅孩兒寺)。

據考證此處確有一座紅崖寺,始建於唐朝初年,武則天當政時期,曾經名播四方,香火極盛;唐武宗時,大興滅佛運動,紅崖寺一度被毀。

宋、元時期,更名為“三教堂”,仍由佛家法師住持,還是這條古道上名聞遐邇的著名寺院。

元末明初,寺院毀於戰火。明正德年間由法師宗璽主持重修,到嘉靖龍飛甲辰歲秋仲月由淨恩法師主持續建竣工。後來,隨著時勢的發展,這條古道逐漸被廢棄,寺院也隨之蕭條。現只剩下遺址。

河南洛陽 中原美景龍潭大峽谷

千年古檀

再往深處,有一棵千年古檀,傍崖而立,高約30米,冠幅約40米,樹冠碩大,枝葉茂密,遮天蓋地;樹幹由底部分4杈,集簇向上,胸圍6.5米;樹根裸露抓伏在岩石上,縱橫交錯,如盤龍臥虯,僅靠吸收白雲質灰巖和石英砂岩之間的水份生長。

它頑強求生的錚錚鐵骨給人以深刻啟迪。下有祭壇,可供焚香許願。

紅石峽

龍潭峽景區的紫紅色石英砂岩沉積於距今12億年前後的海濱地帶。260萬年以來,由於新構造運動的強烈抬升和水蝕作用的深度切割,形成高達百餘米的丹崖長牆和寬僅數米至數十米的碧水丹峽景觀。

峽內瀑布飛瀉,溪潭珠串,漫步崖壁棧道,您儘可領落丹崖、碧水、藍天構成的一副副精彩畫卷,還可欣賞砂岩層內的交錯層理、層面波痕以及山崩所造就的崩塌奇觀。

河南洛陽 中原美景龍潭大峽谷

五龍潭

位於龍潭峽口,因峽內有五個水潭,猶如五龍在此聚會而得名。五龍潭是第四紀深切峽谷經人工堵截而成的水體景觀。潭面長300m,寬50~150m,潭內可行船。

潭的南側為高達百餘米,長達150m的赤壁丹崖,龍潭河水在此跌落而下,形成五龍瀑和懸溝,赤壁丹崖之上有兩座孤峰,其造型酷似兩隻猩猩在俯瞰瀑布,曰雙猩觀瀑。

潭內碧水瀲灩,可以盪舟行船;潭周圍有五條山脈,猶如五條巨龍環抱著這清水一泓,人們按山脈水系,給它命名為“五龍潭”。又名峽谷內有黑、白、青、黃、赤五條龍經常匯於此潭嬉戲而得名。

潭內有一塊如烏龜形狀的石頭浮出水面,如在水中渙遊一般,名曰“靈龜巡潭”。

五龍潭右側上方的亭子為龍亭,左側的為鳳亭。龍亭的後方有一處裸露的石塊如一尊佛像,名為石佛。

河南洛陽 中原美景龍潭大峽谷

五龍瀑

龍潭峽谷的河水從五龍潭後的絕壁懸溝口處跌落而下,轟然作響,猶如龍吟虎嘯,聲震山谷,形成一條壯觀的瀑布,人們叫它“五龍瀑”。

五龍洞

在五龍瀑西側巖壁上有一個深2米、寬3米、高5—6米的石洞,傳說峽谷內的五條龍在五龍潭戲水之後,常來此洞中修神養性,所以人們稱其為五龍洞。

這裡水霧蒸騰,時有嵐煙聚散,頗具仙風神韻,時有人在此焚香祭祀。其實,它原是由石英砂岩崩塌而形成的天然石洞。

五龍潭隧道

該隧道長61米,寬2米,高2.5米,是為進入峽谷方便而人工開鑿的一座石洞,冬暖夏涼,是一個天然的空調。

河南洛陽 中原美景龍潭大峽谷

12億年前形成的紫紅色石英砂岩:龍潭峽景區的紫紅色石英砂岩沉積於距今12億年前後的海濱地帶。

主要為紫紅色、灰白色薄~巨厚層狀中~粗粒石英砂岩,紫紅色、灰白色細粒石英砂岩,少量紫紅色薄~中層狀含礫石英砂岩和紫紅色泥岩組成。岩層中不同形狀的波痕、層理髮育極具觀賞性。

龍涎潭

此崖壁間有泉水湧出,形成連珠不斷的滴水景觀,如青龍吐涎,其下有潭,為龍之涎水匯聚而成,謂之龍涎潭。

黃龍峪

地勢比較平緩的黃龍峪,這是進入大峽谷的緩衝地段。在開闊的狹谷中溪水淙淙,兩側懸崖上怪石嶙峋。這裡水草豐美,植被茂盛。主要有鱗毛蕨、蒲扇卷柏、地丁、厚朴、天麻、百合、海棠等植物,林林宗宗,翠色慾滴。龍潭峽谷處地偏僻,受人類生活幹擾較少,生物物種豐富,植被覆蓋率達90%以上。空氣清新,水質潔淨,生態環境優美。植被主要由天然次生林——櫟樹林、雜木林、側柏林、刺槐林構成,主要風景樹,有青檀、白蠟和三葉槭等。

羽狀交錯層理:交錯層理指岩層內的細紋層有規則地與岩層面斜交所表現的層紋構造,是沉積岩的一種基本構造形態。12億年前後的中元古代時期,這裡是濱海沙灘環境,潮漲潮落產生的雙向水流,使此時沉積的石英砂岩細紋層方向正好相反,形成了十分優美的羽毛狀和人字形的層系。

河南洛陽 中原美景龍潭大峽谷

階瀑潭

(又名蒲草潭)因潭下有階梯狀的順水坡,水流其上形成疊瀑景觀故名。又因潭內長滿蒲草而得名蒲草潭。蒲草,南方沼澤地內很常見的水生植物,因葉內纖維特別密集,非常有韌性,經常被用來編草鞋。

峽甕谷

走過黃龍峪,突然高峽聳立,雄關擋路。放眼峽谷上空,嵐煙四橫,猶若淡雲薄霧在輕舒曼卷。這就是本景區內最具代表性的紅巖嶂谷群地貌。由於地殼運動和長時間的水流沖刷切割作用,形成了峽谷內絕妙的奇景。潭前有關峽,潭後有飛瀑,關峽相望,潭泊聯珠,瀑布連疊,飛練懸空,溝深谷狹,令人望而卻步,真可謂樁樁迷景逗客佇,步步險象著人驚。本段峽谷內的主要景點有青龍關、“之”字型峽谷、青龍潭、黑龍關、黑龍潭、黑龍瀑,飛龍潭、飛龍瀑、陰陽潭,甕谷、石龕等。

青龍關

兩側崖壁直立,段層刨面清晰,與外側斷然不連,如一座門闋一般,閉守著正座峽谷。因其下連青龍潭而得名。“之”字型峽谷:構成龍潭峽谷的這套紫紅色石英砂岩中,有兩組相互直交且連通性好的垂直節理比較發育,流水追蹤這兩組垂直節理切割,在兩組節理交匯的部位形成“天井”,在一組節理髮育的部位形成隘谷(一線天)。如此便形成了這種天井,一線天呈“之”字形分佈的紅石峽谷景觀。

河南洛陽 中原美景龍潭大峽谷

青龍潭

整個潭水長30米,寬2—3米,深約2米。因陽光把兩側的綠色植物映入水中,使水面溢滿青光,如一條青龍在此遊動一般而得名。

黑龍關

(又名黑龍潭)距今12億年前後形成的中元古界石英砂岩在新構造運動背景下,發育了兩組相互直交且連通性好的垂直節理,流水沿節理密集的部位強烈下切,形成兩側峭壁直立,長20 m、寬僅1~3 m、深達50 m的隘谷(一線天)。谷底一潭,水深約4—5m,尤如一條黑龍盤踞在此,稱黑龍潭,潭上關隘即黑龍關。

壺穴

(又名王母池):壺穴是急流中夾帶砂礫石磨蝕河床而產生的凹穴,因急流中常有渦流伴生,礫石便挖鑽河床,形成壺穴。該處的王母池就是一處典型的壺穴景觀。

飛龍潭

(又名臥龍潭)及飛龍瀑:飛龍潭直徑約25米,深10米。潭後有15米高的飛龍瀑布,如一條巨龍插入水中,氣勢壯觀。

陰陽潭甕谷

甕,是我國北方一種盛米的容器,它的特點是口小肚大。在龍潭峽谷的陰潭和陽潭上方,就是兩個形狀像甕的峽谷,稱之為“甕谷”。甕谷是由流水的衝涮旋蝕形成。以陽潭處的甕谷最為典型,直徑達20 m,弧度270°;陰潭處的甕谷經流水的切割貫通成嶂谷。

陰陽潭

由兩個水潭銜接一起,像一個卡腰寶葫蘆,水深約12米。因高峽內陽光照射不勻,明暗有別,所以有“陽潭”、“陰潭”之說。

串珠潭

是三個近似圓形的水潭連在一起,看似串珠,所以叫故名串珠潭;三潭之間,串珠潭溪水相連,清澈見底的河床上有一朵朵圖案,豔若桃花,所以又叫“桃花聯珠潭”。

神奇河蝕地貌—壺穴谷:距今大約260萬年以來,區內受新構造運動影響,地殼強烈上升,加之區內雨量充沛,地表徑流發育,湍急的水流受節理和層面傾向控制,形成擾流和螺旋狀渦流,帶動砂石在不平坦的河床上如旋渦般鑽挖形成一系列壺穴。相鄰壺穴不斷擴大,周邊貫通聯合形成今天我們在谷底和崖壁上所看到的磨蝕光滑,成群分佈的壺穴壁與壺穴谷景觀。

佛光巖

此處崖壁因水流打磨顯得非常光滑,經水溼潤後像鏡子一般反射光線,在黑暗的峽谷內如發銀光,故名。

石龕

龍潭峽谷的兩側,是高達數十米~百餘米的紅崖絕壁,絕壁的底部由於水流的衝涮旋蝕,形成了一系列頂部小、肚子大的石龕。由於地殼運動的抬升,把石龕抬升到陡崖的中間。石龕在研究本區新構造的特徵以及抬升速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蘆葦灘

蘆葦,多年生禾本科蘆葦屬植物,古稱蒹葭。蘆葦適應性廣,抗逆性強,是溫帶溼地的主要植被。有淨化汙水作用。《詩經》中有“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動人詩句,描繪的正是美人嬉戲於蘆葦蕩濱的意境。旁有一潭水名為蘆葦潭;上面僅一尺寬、一尺長的瀑布,名為一尺瀑。

花瓶峽

穿過一尺瀑上的峽谷口,回頭向上望可看到一個肚大口小的形狀酷似花瓶一般的峽谷,名為花瓶峽。

宇宙石

(又名日月星辰石):為在峽谷內撿到的一塊典型的黃河奇石,上面有象形的太陽、地球、月亮、星星及銀河等圖案,微妙微俏,非常逼真。(澆水可現)

巷谷

巷谷是指谷底平直,兩側峭壁直立,谷寬僅數米~十餘米的嶂谷。龍潭峽佛光羅漢崖處就是一段巷谷,長百餘米,寬十餘米,谷內行走,猶如穿街過巷,故名。

水往高處流

這一段河谷正好垂直於地層的走向,岩層的傾向與水流的方向相一致,在峽谷裡,遊客總是把地層的層面誤以為水平面,並作為參照物。由於河流的坡度小於地層的傾角,就會產生水往高處流的視覺誤差。

佛光羅漢崖

此處崖壁是由質地緻密的中厚層石英岩狀砂岩和質地鬆散的薄層狀泥質砂岩互層組成。中厚層的石英岩狀砂岩層內柱狀節理十分發育,形成了垂直岩層的一根根石柱,砂岩的球狀風化作用,使石柱酷似羅漢造型;光線的折射作用,使數百個發出閃閃金光的羅漢分四層整齊地排列在崖壁之上,形成這一處罕見的自然奇觀。

石上檀

(又名石上春秋)由生物活動導致岩石的機械破碎過程稱為生物物理風化作用,常見的一種形式就是根劈作用。樹木在生長過程中,隨著根系的變大,對岩石的裂隙壁產生極大的作用力,就像楔子一樣會將岩石沿裂隙劈開,引起岩石最終崩解。此處的檀樹生長已將一塊巨石沿層面劈成數塊,形成了罕見的樹闢石開景觀。檀樹,豆科植物,落葉喬木,樹冠呈傘狀延伸,多被用作觀賞樹種栽培,因其材質堅韌,古代常被用作車軸和裝裱書畫的卷軸。《詩經》曾說:將種子兮,樂彼之園,無逾我園,無折我樹檀。該檀樹以其頑強的生命力,紮根於石縫之中,直立於岩石之上,寒暑易節,蓬勃向上,真是“青青數株檀,虯根盤石巖,千磨萬擊處,傲立年復年。”

寶塔鎮山

站在指紋石旁的臺階上,回望左側的崖壁,可以看到一座垂直孤立的山峰,如一座寶塔直立於此。名為“寶塔鎮山”。

河南洛陽 中原美景龍潭大峽谷

指紋石

波痕是在水或風的作用下,沉積物表面的砂質沉積物在遷移過程中所形成的層面遺蹟,形狀極似水的波浪。指紋石是一處典型的干涉波痕,由於其紋理造型如人的指紋,故名。在龍潭峽長達3km的紅石峽谷內,分佈了大量的崩塌巨石,在這些巨石的層面上,可以看到上百種不同類型的波痕,是國內罕見的“天然波痕博物館”。

仙女出浴

此處有一清澈見底的淺潭,旁邊直立岩石的表面有一個蒙朧如仙女的圖案,像剛剛從潭中沐浴而出一般。一說在竹節巖下方的一塊石上的象形圖案。如一披散著秀髮的美女,澆水可見。

竹節巖

岩層在形成的過程中出現的柱狀節理結構因成分和強度的不同,受到流水的沖刷打磨,逐漸剝落,形成一派如竹節一般的構造。故名。

波痕崖

位於龍潭峽內的這幢波痕崖,高度達10米,寬度15米。是崩塌背景下,由於崖壁的整體崩塌,導致原來近於水平產出的崖層直立,層面成為崖面,層面上發育的波痕形成罕見的“波痕崖”景觀。鮮紅的岩石,優美的紋理,翠綠的植被,充滿了詩情畫意。

喜鵲迎賓

站在波痕崖的旁邊,抬頭仰望右側崖頂,有一塊突出迎面的條形石塊,形狀很像一隻喜鵲。姿態猶如在迎接客人一般。

天書石

天書石是由於差異風化所形成的一種景觀。在中厚層石英砂岩的層面上,常常會有薄層狀的泥質砂岩或泥質粉砂岩,崩塌暴露地表,在差異風化作用下,一部分風化流失,一部分殘留下來形成各種不同類型的圖案。“一人一石”是其中最為典型的圖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