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涉嫌内部交易,居然之家借壳上市之路恐夭折


股东涉嫌内部交易,居然之家借壳上市之路恐夭折

出品 | 新财報
研究员 | 财報君

2019年10月17日,武汉中商发布公告,重组居然之家事项获证监会审核通过。11月14日,此次重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报告书》正式发布。自此,居然之家借壳武汉中商上市一事基本尘埃落定。

可是,近日又有居然之家股东涉嫌内部交易消息曝出,为其借壳上市之路增添了变数。

股东涉嫌内幕交易,购入股票获5个涨停板

据证监会对于内幕交易的核查规定,要求核查在重大事项停牌前六个月内,涉及重组知情各方买卖相关股票的交易行为,这一段时期即为‘核查期’,也是重组期间的敏感期。在该期间出现异常交易者,则很可能涉嫌内幕交易。

居然之家股东东亚实业一系列的买入武汉中商股票行为明显处于六个月核查期之内。

2018年9月19日,在距离武汉中商因此次重大重组事项停牌仅三个多月的时候,东亚实业董事长买入武汉中商5.7万股股票。到距离停牌不足一个月的2018年12月13日,毛振亚还买入了武汉中商1.5万股股票。到停牌前,东亚实业及毛振亚共计买入了21.5万股武汉中商股票。

2019年1月24日,武汉中商复牌,携居然之家借壳的重大利好,其接连收获5个一字涨停板,股价从停牌前的6.72元起步,最高涨至11.68元。毛振亚则在武汉中商第4个涨停板时开始逐步减持。

无疑,毛振亚获利巨大。

身为股东却对借壳上市不知情?

对于在敏感期间买卖武汉中商,东亚实业及毛振亚进行了一系列辩解。

在武汉中商的有关公告中,为解释毛振亚的买入行为,辩称东亚实业及其董事长直到武汉中商停牌当日,即2019年1月9日,才知悉本次交易相关信息。同时还以毛在同期交易了其他几只股票用来证明毛在“本次交易申请停牌前 6 个月内买卖武汉中商的股票行为系出于其对武汉中商及其所属行业未来发展判断而做出的决策”。

对于在复牌后高价卖出武汉中商有关股票的行为,则以 “一时疏忽”导致了股票卖出而加以辩解。

概括起来就是说,东亚实业及毛振亚身为居然之家23家股东之一,却对居然之家借壳武汉中商这样的重大事项毫不知情。武汉中商复盘后几个涨停板后卖出是因为“一时疏忽”。

这样的辩解听起来怎么都觉得有些无力。

出售居然之家股份或为“弃车保帅”

东亚实业及毛振亚虽然辩解没有内幕交易,但却在居然之家即将借壳上市成功之际进行了非常“诡异”的出售股份行为。

2019年10月16日,武汉中商公布收到居然控股、东亚实业来函,获悉经居然控股与东亚实业友好协商,东亚实业拟将其持有的此次重组标的公司0.08%股权转让给居然控股。

东亚实业持有的居然之家0.08%股份,根据此前的借壳方案,即使除去上市后二级市场的资本溢价,对应的市值也近3000万。东亚实业在即将获得巨大受益之前转让股权,实在不符合常理。

有接近于监管层的知情人士曾透露, “这桩股权转让事件应是与此次居然之家借壳案中涉及到的内幕交易有关。”

在东亚实业及毛振亚有内部交易嫌疑的情况下,出售股份虽然会牺牲收益,但是如果因此避免了借壳上市被否,也算是一个“弃车保帅”的妙招。


阿里家居新零售会否“梦断居然之家”?

居然之家重组武汉中商的重组事项获得的是有条件通过,重组成功还需要证监会最终下发核准批文。

因此,东亚实业及毛振亚有无涉嫌内幕交易,是否会影响重组还有待相关部门调查。

不过,一旦内幕交易被认定为事实,居然之家的借壳上市之路极可能就此夭折。因为内幕交易一直是A股市场最为敏感的话题,尤其是在并购重组中,涉及到内部交易的重组极可能被否。

居然之家是首家与阿里巴巴联手融合线上线下零售模式的家居品牌,是马云著名的新零售战略在家居领域最重要落地者。借壳上市一旦生变,不仅影响到居然之家和武汉中商,对阿里的新零售战略也有一定的冲击,代价不可谓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