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资产邓智毅:不良资产市场量增价跌,特殊机会投资风口已来

“逆周期收储、顺周期处置。”11月19日,在“2019年21世纪经济年会”上,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邓智毅表示,逆周期有逆周期的商机,特殊机会投资是经济下行周期中一座等待开发的“金矿”。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迈入新常态,面临着日趋严峻复杂的内外部经济环境,邓智毅认为,在此背景下,我国特殊机会投资风口已来临。“在经济下行周期,市场中资产供给量大、议价空间充足,常被视为资产收购黄金期。与此相反,经济上行时,资产估值水涨船高,是资产处置的良好时期,能够顺利实现较好的收益回报。”

在我国,特殊机会投资主要指不良资产投资,目前投资机构包括华融、信达、长城、东方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各省设立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银行设立的资产管理子公司,以及部分未持牌民营资产处置机构,初步形成了“4+2+N”的市场竞争格局。投资对象则主要有股权投资(债转股及并购业务)、实物投资(地产、酒店等实物资产的投资)、信贷资产(不良贷款、债券、证券化)等。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不良资产市场正呈现量升价跌态势,今年上半年资产包平均价格较去年跌幅近半。同时,不良资产市场规模持续上升。

银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2.37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320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86%,较上季末增加0.05个百分点。

此外,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第二季度,存在违约及偿付风险的风险信托项目规模高达3474亿元,占整体信托资产的比重为1.54%,两项数据双双创下有统计以来(2014年)的历史新高。“加上银行体系3.82万亿元的关注类贷款和22.04万亿元的非保本理财,以及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类企业间15.95万亿元的应收账款,会有一定比例转化为不良资产,潜在的不良资产总量巨大。”邓智毅称。

在特殊投资交易中,信息不透明、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问题一直存在。邓智毅认为,可通过区块链技术的运用,简化处理流程,提高交易效率。

他举例称,过去企业之间贷款拖欠很普遍,甚至形成“拖欠款堰塞湖”,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也有心帮助企业,但往往因为信息不对称,有时甚至被诈骗,形成巨大损失。今后有了区块链技术,可以对供应链进行管理,为我们介入相关金融服务提供了可能。”邓智毅说。

另外,使用区块链技术还可以解决在实际的资产评估过程中,尽职调查工作量大、信息不透明,且同一批不良资产的每次转卖都需要重复进行这个过程,效率很低的问题。

邓智毅表示,区块链最大的特点是使用多个节点存储相同记录,从而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与共享效率,不仅能够减少尽职调查过程中互联网信息的不透明、不真实、不可信程度,还能减少每次转卖时的重复性尽调工作,甚至可以通过记录资产流转中的所有估值变化情况,减少估值异常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