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的魏延是怎么死的?

藻乐子


魏延大概是三国时期被丑化最严重的一个人物,其误读之深,相信大部分一个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很难相信,其实魏延并不是一个反面人物。

正史上的蜀汉名将魏延到底有多厉害?

很明显,魏延被罗贯中写残了,在真正的历史上,魏延并不是依靠背叛主公打开城门投降给刘备的,赤壁之战后,蜀地的刘璋邀请刘备入蜀去抵御张鲁,这个时候魏延以部曲追随刘备,为刘备所看重。

为什么刘备在遇到魏延的时候就被看重呢?这就要说说部曲是什么意思了,部曲说白了就是私军,魏延能够拥有部曲,很可能是蜀地的一个小军阀,本身就有一定的实力,又是带着私兵来投靠的,相当于入股了。

当时孟达以四千部曲叛蜀投魏,曹丕直接就给封侯了,封侯在汉朝是一个相当。

刘备取代刘璋之后,开始攻打汉中,由于关羽要镇守荆州,马超不敢用,能够用的将领并不多,在这个过程中,魏延“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

在刘备打下汉中的时候,竟然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汉中太守”。

当时很多人都不服,因为刘备起兵很早,辗转的地方很多,魏延算是最后投靠他的,资历太浅,年纪也不大,但是刘备还是力排众议,让魏延担任汉中太守。

刘备为了给魏延立威,故意在任命仪式上问魏延如何防守汉中,魏延表示:“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让他驻守汉中的话,来犯之敌十万人之内,我都能干掉,要是十万以上,那我只能防守了,这句话还是挺霸气的,事实上,魏延镇守期间,汉中也的确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作为蜀国最后一位良将,魏延的死充满了很大的悲伤,也导致蜀汉后期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甚至有了“蜀国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的笑谈。

魏延的死,离不开诸葛亮,在下文中,将着重分析诸葛亮与魏延的关系。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为何没有被诸葛亮采纳?

刘备死后,诸葛亮在稳定蜀汉局面后,决定挥师北伐,当时魏延建议:“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

这个建议,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子午谷奇谋,千百年来,这个计谋已经成为古代军事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军事案例,引起很大的影响。

假如真如魏延所说,不过五千兵马,就可以冒险一试,诸葛亮为何拒绝呢?诸葛亮认为魏延的计划,太危险,“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

如果展开来分析诸葛亮的这条计谋,也算是充满了很多奇谋的地方,能够使得出其不意,在北伐初期取得巨大优势,然而以当时蜀国与魏国的国力差距,想要以这种方式赢得战争,无异于痴人说梦。

在诸葛亮北伐的过程中,每一次都因为粮食供给不上而不得不无功而返,实际上,诸葛亮的北伐,大多都是一场远足,没有激烈的画面,只有长途的跋涉。

假如诸葛亮真的能够放手一搏,或许可以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诸葛亮还是拒绝了魏延。

陈寿曾评价诸葛亮:“ 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所谓奇谋为短,自然是拒绝子午谷奇谋的重要原因。

过于谨慎,是其拒绝奇谋的重要因素,实际上,针对性格上的缺点,诸葛亮是自知的,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就曾说:“ 先帝知臣谨慎,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关于诸葛亮的谨慎,就连他的对手司马懿都知道了“诸葛亮平生仔细谨慎”,这个仗还怎么打?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被人知己知彼,那还有胜利的可能嘛!

刘备死后,蜀汉没有任何建树,这个锅应该诸葛亮来背

诸葛亮北伐失败,其实是情有可原的,以当时蜀汉与曹魏政权的国力对比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们难道不应该考虑一个问题吗?为什么刘备即使是光杆司令,也能屡屡创造奇迹,当时依然能够从曹操手上取得汉中之地。

而诸葛亮带领一个偌大的蜀汉政权,结果是多年北伐,无功而返,我看不止是军事上的奇谋为短,即使是在治理内政上,也不见得如何。

假如诸葛亮真的是能人,为何在诸葛亮死后,出现人才荒的局面?造成“蜀国无大将,廖化为先锋”局面的不是别人,正是诸葛亮,可以说,诸葛亮识人不准,用人不当导致的。

刘备入蜀的时候,诸葛亮与马谡关系很好,深受诸葛亮的器重,马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其实跟赵括差不多,不是动手能力不强,而是嘴上功夫远远大于手上的功夫。

刘备在临终的时候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意思就是说,马谡这个人吹牛有一套,吃喝还行,不能大用,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本来应该让魏延为前锋,但是诸葛亮却让没有实战经验的马谡为前锋,于是有了街亭失守,整个北伐局势岌岌可危。

我不相信马谡一点本事都没有,只不过人才都是逐渐成长的,你一下子就把他摆到那么高的位置,他能经受住吗?假如诸葛亮能够悉心栽培,马谡以后未必不会成材。

诸葛亮曾经苦苦劝告刘禅“亲贤臣,远小人”,实际上诸葛亮自己都没能分辨出谁是贤臣,谁是小人。

魏延的惨遭杀害的悲剧,其实是诸葛亮用人不当导致的!

在挥泪斩了马谡之后,诸葛亮能够重用的人已经不多,除杨仪和费祎之外,就是姜维,诸葛亮本来是打算让姜维作为自己的接班人,但是姜维是策反过来的,资历也比较浅,因此,诸葛亮计划由姜维担任军事上的接班人,其他人当政治上的接班人。

这个安排,其实是有点尴尬的,因为他忽略了魏延的存在,魏延战功赫赫,在当时的蜀汉地位仅次于诸葛亮,但是诸葛亮并不看好魏延。

在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过程中,诸葛亮病情加重,于是打算安排后事,在最后一次秘密会议上,诸葛亮召集了除魏延之外所有将领,并且确定退军策略,即大部队撤走,魏延由前锋变成断后,并且还决议,假如魏延不从命,可以不再管他。

问题就出在这里,诸葛亮作为一号人物,在临时的时候,没有和二号人物魏延商量,当时魏延认为即使是诸葛亮死了,北伐也可以继续,尤其不能让魏延容忍的事情是,诸葛亮竟然把军队交给杨仪来指挥,让三号或者是四号人物来指挥二号,敢问哪个二号能够容忍?这就是诸葛亮的临终安排。

结果为了争夺军事主导权,魏延与杨仪大打出手,最终打败了魏延。魏延溃逃后,被马岱所斩首,随后,夷灭了魏延三族。

杨仪在斩杀魏延后,却发现诸葛亮的指定的接班人是蒋琬,杨仪甚至抱怨,当初我要是投靠曹魏,待遇一定比现在好。

结果费祎就上报朝廷,杨仪因此被迫自杀。

马岱斩魏延这个典故,被广为流传,堪比锦囊妙计,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展现的淋漓尽致,在我看来,这简直就是高级黑啊,你看看你留下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班子。

实际上,魏延并没有谋反之心,而诸葛亮用人不当,导致军队出现内讧,差点没能退回蜀地就报废了,带兵到这个份上,也算是一种失败了。


史论纵横


问题问的很好,魏延的死是三国中的一段秘辛,至今依然扑朔迷离,我在这里就讲一讲『三国志』和『魏略』分别是怎么说的。

魏延是后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也是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低估的一员将领。其实刘备时期,对魏延已经非常的器重了,当时刘备刚刚经过和曹操的殊死争夺,拿下东川汉中,掌握了西蜀的门户,本来大家都以为刘备会任命张飞来守汉中,但是刘备却任命了魏延。当时可谓是一军皆惊。

魏延也雄姿勃发的对刘备许诺:

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后来,魏延也确实把汉中打造的固若金汤,后来的继任者王平、姜维都得益于魏延建立的防守体系。

关于魏延的死因,其实即便是在正史上,也是有两种说法的。

按照『三国志魏延传』的说法,诸葛亮死后留下遗言,让杨仪、姜维节制蜀军退兵,同时让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愿意走,就让魏延留下,姜维和杨仪先走。结果魏延果然不愿意撤军,认为诸葛亮去世之后,应该由自己统军继续北伐。听说了诸葛亮的安排之后,魏延勃然大怒,自己率领军队抢在杨仪和姜维的前头占领了南谷口,还烧绝了撤军的栈道。

于是可热闹了,杨仪和魏延分别派人给刘禅上表说对方谋反,刘禅也摸不清楚情况,就问侍中董允和诸葛亮的接班人蒋琬,这两个人都觉得杨仪不会反,应该不怎么会反,但是魏延不好说。

为什么这俩人都向着杨仪呢?一方面当然因为杨仪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而魏延是武将,但是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魏延这个人平日里太高傲了,得罪了很多人,于是在关键时刻,没有人在朝中给他说话。

于是刘禅就命令蒋琬率领宿卫营向北去考察这『互相告对方谋反』怎么回事。蒋琬还没有到,魏延已经开始进攻杨仪和姜维了。这一进攻,魏延就丢了理,王平大呼:

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诸葛亮刚刚去世,你魏延怎么就敢做自相残杀的事情呢? 诸葛亮在蜀军中的威望毫无疑问是巨大的,王平这么一诈唬,魏延的军队知道自己不占理,于是一哄而散。魏延一看不行了,就和自己的儿子们往自己的地盘——也就是汉中跑。杨仪看自己占了上风,就派马岱追杀,终于在汉中城外虎头桥斩杀了魏延。在今天的汉中,还有“马岱斩魏延处”。

所以按照三国志魏延传的说法,这就是蜀军的一场内讧,魏延和杨仪都没有反叛的心思,但是都要负上百分之五十的责任。因为俩人即便是诸葛亮在世的时候都互相看不对眼,现在诸葛一死,上头没有压制他们的人了,以前积压的矛盾就开始爆发了。『三国演义』基本上就是按照『三国志』中的描述,加上了诸葛亮遗计马岱斩魏延的情节。但是需要声明的是,在『三国演义』中,魏延走投无路的时候流露出投魏的倾向,这在正史里面是没有的,魏延至死也没有想过去投奔魏国。

如果说三国志魏延传里面的描述只是让人惋惜的话,另一本同时代的史书『魏略』里面描述的就更加让人扼腕长叹了。

根据魏略的说法,诸葛亮临终前把军务托付给魏延,魏延就率领着蜀军缓缓后撤。因为杨仪和魏延不和,看到魏延掌握了大权,杨仪很害怕,于是就在军中造谣,说魏延要谋反,要去投降魏国,然后率领手下人马突然发难,进攻魏延。

魏延猝不及防,仓卒之间控制不了局面,不得已逃向汉中,结果被杨仪派马岱追赶上杀死,然后把内讧的罪责栽赃给了魏延,同时还诛灭了魏延的三族。

如果魏略中说的是真的,那么魏延同样是死于内讧,但是责任完全在杨仪。

上面就是『三国志』和『魏略』上对魏延之死的看法,相同点是死于内讧,不同之处在于杨仪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你觉得哪一种更可信呢?无论是哪一种,对于风雨飘摇的蜀汉来说,都是祸不单行,本来在诸葛亮去世之后,军队里职务最高、战功最显赫的就是魏延了,本来魏延最有希望继承诸葛遗志,统帅蜀国的军务,而他在汉中的赫赫功勋也证明他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可惜在内讧中丢了性命,蜀国又丧失了一员大将。汉中虎头桥遗址,除了碑文之外,还有一幅对联:

虎桥往事明月知,汉水长流太守名

或许就是在表达对魏延的惋惜之情吧。


经史通义


邓小平同志曾为魏延发出长叹,他在1963年来到武侯祠时说到:该有的没有,不该有的又有了,比如魏延就该有,但却没有塑像······

想挽救魏延的名声忒难,估计无论如何努力都很难摆脱《三国演义》的“阴影”O(∩_∩)O以至于魏延含冤几百年,从民国起,几十位史家为其正名无果,哪怕司马光的《资治通鉴》900多年前就为他“平反”也没用。

诸葛亮对他的描述是“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也就是脑生反骨,我知道这词就是因为含冤的魏延同学,现在又变成了反骨仔总之都和叛变有关。

其实魏延的作用要比关羽、张飞大得多,甚至有人将其军事才能形容为“堪比汉初三杰之韩信”,嗯······你高兴就好。

汉中郡的夺取标志着真正的三国鼎立态势确立,但刘备终究还是要返回成都,谁来镇守汉中的问题成为重中之重,“无汉中则无蜀矣~”,家门被人家踹开则“蜀中一日数十惊”,对此,姜维明确表示不服,调整部署,为蜀汉灭亡埋下粗粗的一条祸根,就在几乎所有人都以为如此重任会交予张飞,连张飞都以为铁定是自己担起这副重担的时候,刘备却把这个任务交给了魏延,所以说魏延是刘备最器重的武将并不为过,魏延也对得起刘备的信重,坚守15年,没有一个敌人能突破自己的防区。

魏延不是龟壳选手,他属于进可攻退可守的多方面人才,也有人说曹魏方面除司马懿以外,无出其右者。

诸葛亮临终主持的“军事会议”说了什么

参与人有杨仪、费祎、姜维等,丞相告诉他们,命令魏延断后,姜维为双保险,如果魏延不听命令,大军自行撤退。

也有人说丞相这是为了让魏延和杨仪二人带着一嘴毛双双成为路障状态被清除,为蒋琬、费祎、姜维铺路,丞相活着的时候,加上费祎规劝过无数次,都无法改善魏延和杨仪的关系,死后就更不要提了,这也是对费祎的一种保护,但凡对二人有些了解的都知道要兵戎相见,从魏延大帐出来,就费祎那速度就能明白他当时是怎么想的,太危险了,内讧是避免不了的。

杨仪不敢去找魏延是因为怕死在当场,费祎拼命逃是因为自身危险另外要回去报信,他们事前都知道这种危险,丞相能不知道么?再看上段,这符合诸葛亮一贯的行事作风么,丞相啥意思呢,我死了你们就开始窝里斗吧,搞死魏延。如果他厉害呢?就把你们都搞死?丞相沉稳性子和极其小心谨慎的行事方法,做不出这种事来,因为后果未知,兵变的后果是不可控的,你怎么就知道魏延必死呢,用蜀汉的国运去赌么。

退一万步说,即便丞相要杀魏延也绝对会给出具体实施步骤的,他不是“我拿国运赌明天”的那种不负责任的人。

这么重要的军事会议竟然不找魏延?军师遗命不是当面说才会更有效果么,摸头杀的效果远比用仇人以遗命为由劝令退军要好。

(预判丞相死前为昏迷状态的前提下)谁是军中主帅?大军听谁的?这都还没个嘱托,先奔魏延下手,丞相会这样?本来魏延就有“不唯上”的毛病,“部下”的话他就能听得进去?尤其是死对头杨仪的话,魏延能听?诸葛亮没有那么傻,所谓的军事会议,就是一群退军派狐假虎威要挟魏延的诈骗之词。

对于遗言大概有三种推测:

①杀掉魏延

②抛弃魏延

③没有的事(杨仪等人因自身劣势假传遗命,丞相是先昏迷才去世的。)

作为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和黎东方先生都完全不信有过什么所谓的“军事会议”或类似临终嘱托。这里面有很深层面的政治势力角逐。丞相去了,这是一个洗牌过程,平时好不是真的好,派系之争开始,分蛋糕的时候下刀都不会客气,如果蛋糕不够分,那刀就会照人招呼,而无论哪一方势力的首要清理目标都是魏延,魏延已经无人可以压制,于公于私,魏延都要死。

所谓的临终军事会议,是用后果写原因达到补缺目的。

按当时的情势来看,军中主要是分为两派:退军派,几乎全是。进军派,魏延一个。

退军派们的主意是“秘不发丧”,一旦影响军心再有追兵后果不堪设想。杨仪指使费祎到魏延部探听他的意思,魏延知道军师死讯便说,丞相虽然去世了,可我还在,继续北伐才对,并要求费祎与他一起下军令,费祎欺骗魏延,说是要先跟杨仪打声招呼,但是一出门就策马疾驰而去,这引发了魏延的疑心,打听之下,果然杨仪等人在商量退军,杨仪自然想退军,如果以魏延为主帅,自己离死就不远了。

魏延大怒,先一步撤军,并烧掉了沿途的栈道,更是修书一封弹劾杨仪有反叛之心,加上杨仪的举报,两封举报信先后到了刘禅手中,刘禅征求意见,他俩到底谁要造反?大臣们都说魏延的概率大,依魏延平时的作派和性子,太不受待见,魏延心胸不广,而杨仪心眼更小,这也算是报应吧,性格决定命运。

两方军队终于相遇,王平斥责魏延前军,军师刚去世,尸骨未寒,你们就敢这么干?魏延部一哄而散,魏延失去军队依托,朝汉中方向逃命,杨仪又命令马岱追杀,魏延死,尸体被部下埋在汉中市北门外2公里的石马乡。

谁才是潜在的投降分子呢?杨仪。

杨仪并没有分到蛋糕,更可怜的是他手里还没有刀,所以恨毒了所有人,竟然说后悔当初没投降,于是费祎告密,这个瓜娃子被废为庶民,后下狱自杀。

魏延人才难得,但能力有多大,脾气就有多大,这是他致命的缺点,必须要有个能制得住、忍得了他的好领导,否则遇到杨仪这类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的上司,魏延活不过两秒,所以就魏延的死亡来说,也冤也不冤,几乎可以说他的下场是必然的,本来有个大好的前程等着他,他却从未自省过自己的毛病,生生的放弃掉了,以他的能力完全有可能接手军中一把手位置,可结果却是连命都保不住。

以退军为例,魏延所做就非常欠考虑,自己的部队你可以保证稳定性没问题,但丞相所掌军士的军心必定会大受打击,这不是短时间能安抚的,你拉着部队就走,到了地儿就打,战力还不受影响,那是不可能的。

魏延要先考虑团结问题,不使军心在受到打击以后,再次受到将将不和的影响。而他在关键时候,头脑里想的都是私仇,缺乏大局观,看来丞相没有把军权委托给他也是正确的。在自己几千部众的情况下,竟然想与杨仪对垒,这是自不量力,他把自己一个人推到了整个部队的对立面,包括他手下的军士,他们为何最终一哄而散,当然明白已经属于谋反性质,蜀汉的部队又不是你魏延的私军,不是想干什么别人都能陪着你的。这种情况,这种行为,这种偏激的应对方式,即便不是叛国,依军法也该处死。


古今通史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原是刘表的部下,刘表死后,他起兵反叛,投奔刘备,没有成功,就转而投靠长沙太守韩玄,关羽攻打长沙,魏延趁机杀死韩玄,顺面了刘备。此后,魏延一直处于诸葛亮的领导之下,但始终未得到重用,诸葛亮死后,魏延由于不甘屈服杨仪,被杨仪指使马岱杀死。目前的史料只有《三国志》最可信,所以魏延是被马岱杀死的,《三国志》就是这样记载的。

图为昭化古城,诸葛亮北伐时蜀汉的大本营,也是唯一现存保存较好的三国古城。

《三国演义》写的更精彩,魏延造反,杨仪派兵来剿,魏延大喊,谁敢杀我,马岱说我敢杀你,于是手起刀落。但是魏延造反是个冤案,《三国志·魏延传》记载,公元234年,诸葛亮率领蜀汉第5次北伐途中,病死在了五丈原,死前遗言,部队回撤,不打了,让魏延断后。

图为昭化古城魏延石像。

费祎告诉了魏延丞相去世和后事的安排,魏延不同意蜀汉军队撤离,也不认可自己断后,认为大家都打了这么久,不能因为丞相去世了仗就不打了,但此时有部下来说,不撤不行了,杨仪已经带着大部队先撤退了,魏延一听火了,赶紧收拾部队也撤退。

图为梓潼县的魏延祠。

杨仪听说不断后也撤退,违抗丞相的遗令,赶紧给刘禅上奏,说魏延造反,魏延本来就看不起杨仪这个书呆子,也上奏说魏延造反,刘禅身边的蒋琬、董允这帮人认为杨仪是不可能造反的,倒是魏延有过几次倒戈的劣迹,一致认为魏延反了,马上派陈平带禁卫军去捉拿魏延,于是陈平和杨仪将魏延堵在了南谷口。

魏延死后被抛尸荒野,蒋琬任丞相后,重新安葬魏延,至今魏延墓已不存,只有残破石马两尊。

魏延见状不妙,带着少量亲信向南潜逃,杨仪带兵追到汉中,魏延被马岱斩于马下,杨仪拿着魏延首级当球踢泄愤,然后夷延三族。其实这两人都没有造反,魏延性格高傲,杨仪心胸狭窄,两人本来就水火不容,两人互相诬陷,朝廷站在了杨仪这边,魏延做了刀下鬼。


图文绘历史


史书中对魏延之死的记载是非常明确的,《三国志》和《魏略》都有,可以很容易查到,虽然细节方面有出处,但结果是一样的。

魏延究竟死于先谋反再被杀?还是死于被逼反再又冤杀?这一点已经无从考证了,《三国志》有些倾向于前者,但根据当时的情况看魏延不具备谋反的任何动机。

那么,诸葛亮死后魏延为什么只能一死?他还有没有其它道路可供选择呢?热爱蜀汉的人当然希望有新的出路,但可悲的是,这条路是不存在的。

应该说,诸葛亮并不认为魏延会造反,否则早就把魏延解决了,以诸葛亮当时的地位和权威,解决魏延还是轻而易举的事,在这种事关全局的大问题上,诸葛亮不会投鼠忌器,更不会养虎为患。

魏延有“反骨”的话更不可信,那纯粹是造谣。在诸葛亮生前,魏延不仅忠心耿耿地效忠蜀汉,也忠心耿耿地事奉诸葛亮,诸葛亮对魏延也给予了充分信任和重视,魏延的军职一再升迁,刘琰回成都后,在五丈原前线魏延是蜀军的“二把手”。

但是,蜀军内部并不团结,存在严重的派系之争,这一点很要命,这是蜀汉的传统,或者说是益州的传统,刘备没有解决内部派系问题,诸葛亮也没有完全解决。魏延是一派,杨仪是一派,二人针锋相对,互不肯让,这让诸葛亮非常为难。

杨仪背后是荆襄文士集团,同时也得到姜维、马岱等将领的支持,魏延背后有什么人不详,但魏延独自镇边多年,手下想必也有不少心腹,诸葛亮北伐来到汉中,魏延一些老部下的的权力地位可能受到一定影响,这是魏延与杨仪等人明争暗斗的原因。

诸葛亮一时消灭不了内斗,为了大局,只得做两边的工作,希望他们和平相处。但不幸的是,历史没有给诸葛亮太多的时间,在五丈原上,诸葛亮已来日无多。

诸葛亮临终前考虑接班人的问题,应该说这个时候的各个候选人都不是很成熟,如果再培养几年也许情况会更好,但已经没有时间了,诸葛亮选择了蒋琬和费祎,他们都出生身于荆襄文士集团,这样以来魏延的处境一下子不妙起来。

诸葛亮不认为魏延会谋反,但必须牺牲魏延,因为诸葛亮这时不可能选魏延从而牺牲荆襄文士集团,诸葛亮本人就出身于荆襄文士集团,即便他大公无私,主动与荆襄文士集团切割,他也不能选魏延。

这是因为,魏延在蜀汉政治格局中势力太单薄,除了军中个别将领支持他,在蜀汉朝廷和丞相府内魏延几乎没有势力,诸葛亮把蜀汉的未来如果交给魏延,风险太大了。

应该说,诸葛亮临终前曾为此痛苦不已,但他没有更好的办法,诸葛亮是非常矛盾的。正是因为有这种矛盾,所以史书就有了充满矛盾的记载:想说魏延本来就有反心,但怎么看都没有说服力;想说魏延是完全被冤杀的,又觉得诸葛亮不可能这么“厚黑”。

其实,不在于冤不冤枉,也不在于有没有黑幕,关键在于当时的形势,形势如此,有人只能成为牺牲品,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至于是怎么“牺牲”的,反倒没那么重要了。


南门太守


《三国志》载:“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於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诸葛亮死后,遗命杨仪、费祎、姜维等带队退兵,魏延退后。但魏延不听,他说:“丞相虽然死了,我还在嘛,府中的亲属和官员可发丧还葬,我自然应当率领各军去进击敌人,怎么可以因为死了一个人而耽搁国家大事呢?再说我魏延是何等人,岂能受杨仪的指派,作断后的将军!”,从这句话看,杨仪一是不同意退兵,二是不服杨仪。为防杨仪带队撤军,魏延竟然趁杨仪尚未发令撤军,自己率先带领手下的部队直接南归,烧毁所过地方所有的栈道,并上表告杨仪谋反,同时杨仪也上表告魏延谋反。朝中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都保证杨仪不反而怀疑魏延。矛盾激化后,魏延的部队哗变,无兵可代,于是杨仪派马岱杀了魏延,并夷其三族。说魏延头有反骨,是小说家言,最后魏延也没有反,要反他早就投降魏国了。既便与杨仪矛盾激化引起战争后,魏延也没有反,他只是想杀掉杨仪自己领兵伐魏。因为魏延的性格很傲气,与其他将领不和睦,所以没有替他说话。当时人们议论大多认为诸葛亮去世后按资历由魏延接替相位,魏延也自视如此,结果不是那么回事。魏延恼羞成怒,才惹来杀身之祸。他是三国时期最被冤枉的将军。


历史春秋网


历史未必就是真实。

先看看《三国志》是怎么说的。

蜀汉建兴十二年,54岁的诸葛丞相最后一次伐魏,大将魏延为先锋,在五丈原最前线。诸葛亮则驻守十几里之后的北谷口屯田养兵。孰料,“出师未捷身先死”,丞相病逝军中。诸葛亮去世前留下遗命:全军撤退!魏延负责断后。如果魏延不从,大军就撇开他直接回撤。

果然,魏延“以天下为己任”,认为丞相虽死,自己还在,怎么能撤退呢。一切都在诸葛意料之中,于是,蜀军丢下前锋部队,撤了!

魏延非常搓火,认为这是后方的杨仪在捣鬼,一气之下(更多地是别有用心),起兵攻打杨仪。并且,两人同时向刘禅上表,说对方谋反。但是,蜀军的主力和诸葛亮的尸身都在杨仪一方,魏延攻打杨仪,与谋反无异。因此,杨仪的属下在阵前怒骂魏延:丞相尸骨未寒,你怎敢如此放肆?

魏延的部队情知理亏,也不愿自相残杀,于是一哄而散,魏延成了光杆司令。领着他的几个儿子逃回汉中,最后被马岱一刀砍下了头颅,并且夷三族!

有什么不对?

虽然正史上这么写,但是还是有很多大牛人从中看出了问题,比如历史学家吕思勉,他有《替魏延辩诬》一文。

正史中关于“魏延事件”的疑点很多,比如诸葛亮为啥死前要发一条注定要引起内乱的遗嘱?如果魏延的部队被人家一骂就散了,这样的部队还能当前锋?如果魏延果真谋反,杀了魏延的杨仪应该立了件大功才对,但刘禅非但没有封赏,反而让他哪儿凉快哪儿歇着去了。

据吕老先生分析,诸葛生前还没有来得及定下撤兵计划就突然死亡,这留下了巨大的权力真空,诸葛帐下的杨仪和大将魏延都想取而代之。杨仪是个真小人,魏延是个低情商,两军最后正面交锋,主力打垮了前锋,身经百战的魏延没能玩得过领导的身边人杨仪。为了遮丑,杨仪他们编出了丞相遗嘱、一骂溃敌等等宣传文章,哄骗老实人。

借刀杀人的杨仪,却没能实现自己的野心。撤兵后,丞相的接班人选了费祎,于是,他小人的嘴脸开始遮不住了,负能量爆棚,到处胡说八道,一年后被贬为庶民。这让杨仪更是“破罐子破摔”,他居然写信给刘禅,肆意发泄不满,甚至谩骂朝廷,一副泼妇的嘴脸。刘禅不是魏延,直接“恩赐”杨仪自杀。

狗咬狗,一堆毛。这件事情的结局就是蜀国损失了一员能独当一面的干将和一个不顾廉耻的小人,曹魏那边乐得鼻涕泡都跑出来了。


饮水君


在正史《三国志》的记载中,杨仪派马岱前去追杀,斩下了魏延的首级。

详情如下:

义阳人魏延,骁勇善战,统领着一支队伍。后来魏延率兵投靠了刘备,随他来到蜀地,立下很多战功,升迁为牙门将军。

公元219年,刘备自封为汉中(今陕西汉中市)王,定都成都。汉中郡与曹魏接壤,是战略要地,所以刘备需要派遣重臣镇守汉中,防止曹魏进犯。众人认为刘备会派张飞前去镇守,张飞心里也认为会派遣自己前去。但令人意料不到的是,刘备提拔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让众人大吃一惊。由此可见,在刘备的心中,魏延的能力和张飞是同级的,可以担当重任。

公元221年,刘备登基称帝,是为汉昭烈帝。魏延升迁为镇北将军,受封都亭侯。诸葛亮驻军汉中时,魏延迁为丞相司马、凉州刺史。之后魏延在阳溪击败曹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剌史郭淮,因此升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

魏延每次随诸葛亮出兵,都会请兵万人,想另走一路与诸葛亮会师,但遭到拒绝。魏延常常说诸葛亮胆怯,又因此痛恨自己的才能未能充分发挥出来。魏延生性高傲,暴烈,很多人都避其锋芒,只有杨仪不妥协,二人因此产生矛盾,水火不容。

公元234年,诸葛亮北伐曹魏,以魏延为前锋。魏延率兵先行,离开诸葛大亮营十里后,他做了一个怪梦,梦见自己头上长出了犄角。魏延醒来感到困惑,于是询问军中善于解梦的赵直,想知道此梦是何征兆。

赵直知道魏延的秉性,他不敢具实相告,于是欺骗魏延说:“麒麟有角而不用,这是敌人将不战而退的征兆。”赵直退下后,对别人说:“角这个字拆分,刀下面是个用字;头上用刀,凶险万分!”

这年秋天,诸葛亮生了重病,无药可治。诸葛亮秘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人商议他死后如何调度大军撤退的事情,决定让魏延断后。诸葛亮说,如果魏延不听命,就随他便。

诸葛亮死后,杨仪派费祎去见魏延,目的是揣摩魏延的心意。魏延告诉费祎,他不愿意接受杨仪管制为大军撤退断后。魏延还想让费祎留下,让他和自己联名告令诸将。费祎为了脱身,假装答应魏延。杨仪命令各营依次撤退,魏延得知后大怒,抢先一步撤退,走过之后将栈道烧掉,阻碍杨仪撤军。

魏延、杨仪各自上书告发对方谋反,蜀汉后主刘禅以此询问侍中董允、长史蒋琬:”魏延、杨仪二人到底是谁反叛?“。董允,蒋琬为杨仪担保而怀疑魏延。

杨仪等人重新开路,日夜兼行,紧随魏延之后。魏延在前,据守南谷口,派兵攻击杨仪等人。杨仪命令何平在前抵御魏延。何平站出来叱责魏延的士兵说:“丞相尸骨未寒,你们这些人竟敢造反!”魏延的士兵知道错在魏延,于是都一哄而散离开了。魏延和儿子以及几个亲信逃亡到汉中,杨仪派马岱前去追杀,斩下了魏延的首级。

杨仪恨透了魏延,他将魏延的头颅摔在地上,用脚踩踏,并且说:“狗奴才!还能作恶么?”于是灭了魏延三族。

《三国志》作者陈寿认为,魏延没有北上投降曹魏而南下还军,本意是想除掉杨仪等人,并没有反叛之意。

参考史书:《三国志·蜀书十·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

流年檐下雨,浮世阶上苔,我是作者【檐雨阶苔】,敬请关注。


檐雨阶苔


杨仪是个彻头彻尾的小人!

魏延没有被正史丑化,只是被《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丑化。

魏延没有被正史丑化,只是被《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丑化,目的就是凸显诸葛亮的英明,甚至不惜捏造魏延头有反骨的梗。记载比较准确的,应该是《三国志 魏延传》,因为作者是出身蜀汉的陈寿,因此最为可信,魏延就是死于杨仪之手,而直接凶手则是马岱。原文节选如下: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亮适卒,秘不发丧,仪令祎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延大怒,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仪等槎山通道,昼夜兼行,亦继延后。延先至,据南谷口,遣兵逆击仪等,仪等令何平在前御延。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

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於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

按照这段文字,魏延违背诸葛亮的遗命,擅自起兵并烧毁栈道,是负有主要责任的。并且根据史书记载,魏延比较狂妄,脾气暴躁,确实得罪了不少人。但是,要是结合《杨仪传》来看,杨仪应该负的责任更大。因为据我看,杨仪就是个小人,最能说明他是小人的,就是《魏延传》中的一句话:“致首於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魏延的头颅被拿到杨仪面前,杨仪竟然用脚踩着魏延的头破口大骂,卑劣人品可见一斑。魏延毕竟有大功于国啊!

此外,关心自身利益高过国家利益,信奉“有奶就是娘”原则的,其实是杨仪。

杨仪到成都后,被任命为中军师,官职没有超过蒋琬,他自认为比蒋琬资历老,才能高,于是经常怨愤,斥责他人叹息自己。杨仪对费祎表示自己的怨恨忿怒,竟然说:"以前丞相去世时,我如果举兵降魏,怎会落魄到这种田地呢!真是令人追悔莫及。"

古人云:“降魏,是魏延之所未及设想者;而仪欲为之,其居心尤出延下。”


历史磨坊


说魏延之前,有必要好好说一下对魏最了解的人刘备。刘玄德从一个织席贩履的一介草民,能成为一代雄主,建国称帝,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打着“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的旗号,作为政治基础和唯一背景;其二是有很好的政治理念,与曹操反其道而行之,广播仁声,不管是真是假,总归颇得民心;其三,时势造英雄,荆州和巴蜀的刘表刘璋确实无能,给了刘备机会;其四,也是和魏延有最大关系的一点,就是刘备知人善任,在任用人才上确实很有眼光,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那不是一般的认可,对马谡的评价也十分中肯。这充分说明,能力上魏文长没有任何问题。那就只能是政治因素了,诸葛丞相在时,主要负责国家机构的整肃和治理,真正行军打仗的还是魏延。后来用杨仪牵制魏延,只能算是诸葛一生最大的败笔,至于什么反骨、投魏之类,只是小说及文学界给魏延泼的脏水罢了。更重要的一点,杨仪使马岱追杀魏延,这是违反常规的,当时延已无军权,马岱最多只可缚其往成都面圣,由朝廷审明真相发落,且魏延已封侯,马岱怎可擅杀之?看来只能是杨仪公报私仇杀人灭口了,并残忍将其夷族,而马岱充其量只是一执行者而已,如果说其真有反意,朝廷在其死后是不可能“厚葬之”的。说到底,千古名将魏文长,死于政治上的权力之争,命丧小人之手,死后背负骂名,实在是天大的憾事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