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的魏延是怎麼死的?

藻樂子


魏延大概是三國時期被醜化最嚴重的一個人物,其誤讀之深,相信大部分一個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很難相信,其實魏延並不是一個反面人物。

正史上的蜀漢名將魏延到底有多厲害?

很明顯,魏延被羅貫中寫殘了,在真正的歷史上,魏延並不是依靠背叛主公打開城門投降給劉備的,赤壁之戰後,蜀地的劉璋邀請劉備入蜀去抵禦張魯,這個時候魏延以部曲追隨劉備,為劉備所看重。

為什麼劉備在遇到魏延的時候就被看重呢?這就要說說部曲是什麼意思了,部曲說白了就是私軍,魏延能夠擁有部曲,很可能是蜀地的一個小軍閥,本身就有一定的實力,又是帶著私兵來投靠的,相當於入股了。

當時孟達以四千部曲叛蜀投魏,曹丕直接就給封侯了,封侯在漢朝是一個相當。

劉備取代劉璋之後,開始攻打漢中,由於關羽要鎮守荊州,馬超不敢用,能夠用的將領並不多,在這個過程中,魏延“數有戰功,遷牙門將軍”。

在劉備打下漢中的時候,竟然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拔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漢中太守”。

當時很多人都不服,因為劉備起兵很早,輾轉的地方很多,魏延算是最後投靠他的,資歷太淺,年紀也不大,但是劉備還是力排眾議,讓魏延擔任漢中太守。

劉備為了給魏延立威,故意在任命儀式上問魏延如何防守漢中,魏延表示:“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

這句話的意思是,讓他駐守漢中的話,來犯之敵十萬人之內,我都能幹掉,要是十萬以上,那我只能防守了,這句話還是挺霸氣的,事實上,魏延鎮守期間,漢中也的確沒有出現什麼問題。

作為蜀國最後一位良將,魏延的死充滿了很大的悲傷,也導致蜀漢後期人才青黃不接的局面,甚至有了“蜀國無大將,廖化為先鋒”的笑談。

魏延的死,離不開諸葛亮,在下文中,將著重分析諸葛亮與魏延的關係。

魏延的子午谷奇謀為何沒有被諸葛亮採納?

劉備死後,諸葛亮在穩定蜀漢局面後,決定揮師北伐,當時魏延建議:“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則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矣。”

這個建議,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子午谷奇謀,千百年來,這個計謀已經成為古代軍事史上的一個重要的軍事案例,引起很大的影響。

假如真如魏延所說,不過五千兵馬,就可以冒險一試,諸葛亮為何拒絕呢?諸葛亮認為魏延的計劃,太危險,“不如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

如果展開來分析諸葛亮的這條計謀,也算是充滿了很多奇謀的地方,能夠使得出其不意,在北伐初期取得巨大優勢,然而以當時蜀國與魏國的國力差距,想要以這種方式贏得戰爭,無異於痴人說夢。

在諸葛亮北伐的過程中,每一次都因為糧食供給不上而不得不無功而返,實際上,諸葛亮的北伐,大多都是一場遠足,沒有激烈的畫面,只有長途的跋涉。

假如諸葛亮真的能夠放手一搏,或許可以取得一定的成績,但是諸葛亮還是拒絕了魏延。

陳壽曾評價諸葛亮:“ 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所謂奇謀為短,自然是拒絕子午谷奇謀的重要原因。

過於謹慎,是其拒絕奇謀的重要因素,實際上,針對性格上的缺點,諸葛亮是自知的,在《出師表》中諸葛亮就曾說:“ 先帝知臣謹慎, 故臨崩寄臣以大事”。

關於諸葛亮的謹慎,就連他的對手司馬懿都知道了“諸葛亮平生仔細謹慎”,這個仗還怎麼打?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被人知己知彼,那還有勝利的可能嘛!

劉備死後,蜀漢沒有任何建樹,這個鍋應該諸葛亮來背

諸葛亮北伐失敗,其實是情有可原的,以當時蜀漢與曹魏政權的國力對比是顯而易見的,但是我們難道不應該考慮一個問題嗎?為什麼劉備即使是光桿司令,也能屢屢創造奇蹟,當時依然能夠從曹操手上取得漢中之地。

而諸葛亮帶領一個偌大的蜀漢政權,結果是多年北伐,無功而返,我看不止是軍事上的奇謀為短,即使是在治理內政上,也不見得如何。

假如諸葛亮真的是能人,為何在諸葛亮死後,出現人才荒的局面?造成“蜀國無大將,廖化為先鋒”局面的不是別人,正是諸葛亮,可以說,諸葛亮識人不準,用人不當導致的。

劉備入蜀的時候,諸葛亮與馬謖關係很好,深受諸葛亮的器重,馬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其實跟趙括差不多,不是動手能力不強,而是嘴上功夫遠遠大於手上的功夫。

劉備在臨終的時候對諸葛亮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意思就是說,馬謖這個人吹牛有一套,吃喝還行,不能大用,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候,本來應該讓魏延為前鋒,但是諸葛亮卻讓沒有實戰經驗的馬謖為前鋒,於是有了街亭失守,整個北伐局勢岌岌可危。

我不相信馬謖一點本事都沒有,只不過人才都是逐漸成長的,你一下子就把他擺到那麼高的位置,他能經受住嗎?假如諸葛亮能夠悉心栽培,馬謖以後未必不會成材。

諸葛亮曾經苦苦勸告劉禪“親賢臣,遠小人”,實際上諸葛亮自己都沒能分辨出誰是賢臣,誰是小人。

魏延的慘遭殺害的悲劇,其實是諸葛亮用人不當導致的!

在揮淚斬了馬謖之後,諸葛亮能夠重用的人已經不多,除楊儀和費禕之外,就是姜維,諸葛亮本來是打算讓姜維作為自己的接班人,但是姜維是策反過來的,資歷也比較淺,因此,諸葛亮計劃由姜維擔任軍事上的接班人,其他人當政治上的接班人。

這個安排,其實是有點尷尬的,因為他忽略了魏延的存在,魏延戰功赫赫,在當時的蜀漢地位僅次於諸葛亮,但是諸葛亮並不看好魏延。

在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過程中,諸葛亮病情加重,於是打算安排後事,在最後一次秘密會議上,諸葛亮召集了除魏延之外所有將領,並且確定退軍策略,即大部隊撤走,魏延由前鋒變成斷後,並且還決議,假如魏延不從命,可以不再管他。

問題就出在這裡,諸葛亮作為一號人物,在臨時的時候,沒有和二號人物魏延商量,當時魏延認為即使是諸葛亮死了,北伐也可以繼續,尤其不能讓魏延容忍的事情是,諸葛亮竟然把軍隊交給楊儀來指揮,讓三號或者是四號人物來指揮二號,敢問哪個二號能夠容忍?這就是諸葛亮的臨終安排。

結果為了爭奪軍事主導權,魏延與楊儀大打出手,最終打敗了魏延。魏延潰逃後,被馬岱所斬首,隨後,夷滅了魏延三族。

楊儀在斬殺魏延後,卻發現諸葛亮的指定的接班人是蔣琬,楊儀甚至抱怨,當初我要是投靠曹魏,待遇一定比現在好。

結果費禕就上報朝廷,楊儀因此被迫自殺。

馬岱斬魏延這個典故,被廣為流傳,堪比錦囊妙計,將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展現的淋漓盡致,在我看來,這簡直就是高級黑啊,你看看你留下的是一個什麼樣的班子。

實際上,魏延並沒有謀反之心,而諸葛亮用人不當,導致軍隊出現內訌,差點沒能退回蜀地就報廢了,帶兵到這個份上,也算是一種失敗了。


史論縱橫


問題問的很好,魏延的死是三國中的一段秘辛,至今依然撲朔迷離,我在這裡就講一講『三國志』和『魏略』分別是怎麼說的。

魏延是後三國時期的蜀漢名將,也是長期以來一直被人低估的一員將領。其實劉備時期,對魏延已經非常的器重了,當時劉備剛剛經過和曹操的殊死爭奪,拿下東川漢中,掌握了西蜀的門戶,本來大家都以為劉備會任命張飛來守漢中,但是劉備卻任命了魏延。當時可謂是一軍皆驚。

魏延也雄姿勃發的對劉備許諾:

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

後來,魏延也確實把漢中打造的固若金湯,後來的繼任者王平、姜維都得益於魏延建立的防守體系。

關於魏延的死因,其實即便是在正史上,也是有兩種說法的。

按照『三國志魏延傳』的說法,諸葛亮死後留下遺言,讓楊儀、姜維節制蜀軍退兵,同時讓魏延斷後,如果魏延不願意走,就讓魏延留下,姜維和楊儀先走。結果魏延果然不願意撤軍,認為諸葛亮去世之後,應該由自己統軍繼續北伐。聽說了諸葛亮的安排之後,魏延勃然大怒,自己率領軍隊搶在楊儀和姜維的前頭佔領了南谷口,還燒絕了撤軍的棧道。

於是可熱鬧了,楊儀和魏延分別派人給劉禪上表說對方謀反,劉禪也摸不清楚情況,就問侍中董允和諸葛亮的接班人蔣琬,這兩個人都覺得楊儀不會反,應該不怎麼會反,但是魏延不好說。

為什麼這倆人都向著楊儀呢?一方面當然因為楊儀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而魏延是武將,但是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魏延這個人平日裡太高傲了,得罪了很多人,於是在關鍵時刻,沒有人在朝中給他說話。

於是劉禪就命令蔣琬率領宿衛營向北去考察這『互相告對方謀反』怎麼回事。蔣琬還沒有到,魏延已經開始進攻楊儀和姜維了。這一進攻,魏延就丟了理,王平大呼:

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諸葛亮剛剛去世,你魏延怎麼就敢做自相殘殺的事情呢? 諸葛亮在蜀軍中的威望毫無疑問是巨大的,王平這麼一詐唬,魏延的軍隊知道自己不佔理,於是一鬨而散。魏延一看不行了,就和自己的兒子們往自己的地盤——也就是漢中跑。楊儀看自己佔了上風,就派馬岱追殺,終於在漢中城外虎頭橋斬殺了魏延。在今天的漢中,還有“馬岱斬魏延處”。

所以按照三國志魏延傳的說法,這就是蜀軍的一場內訌,魏延和楊儀都沒有反叛的心思,但是都要負上百分之五十的責任。因為倆人即便是諸葛亮在世的時候都互相看不對眼,現在諸葛一死,上頭沒有壓制他們的人了,以前積壓的矛盾就開始爆發了。『三國演義』基本上就是按照『三國志』中的描述,加上了諸葛亮遺計馬岱斬魏延的情節。但是需要聲明的是,在『三國演義』中,魏延走投無路的時候流露出投魏的傾向,這在正史裡面是沒有的,魏延至死也沒有想過去投奔魏國。

如果說三國志魏延傳裡面的描述只是讓人惋惜的話,另一本同時代的史書『魏略』裡面描述的就更加讓人扼腕長嘆了。

根據魏略的說法,諸葛亮臨終前把軍務託付給魏延,魏延就率領著蜀軍緩緩後撤。因為楊儀和魏延不和,看到魏延掌握了大權,楊儀很害怕,於是就在軍中造謠,說魏延要謀反,要去投降魏國,然後率領手下人馬突然發難,進攻魏延。

魏延猝不及防,倉卒之間控制不了局面,不得已逃向漢中,結果被楊儀派馬岱追趕上殺死,然後把內訌的罪責栽贓給了魏延,同時還誅滅了魏延的三族。

如果魏略中說的是真的,那麼魏延同樣是死於內訌,但是責任完全在楊儀。

上面就是『三國志』和『魏略』上對魏延之死的看法,相同點是死於內訌,不同之處在於楊儀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你覺得哪一種更可信呢?無論是哪一種,對於風雨飄搖的蜀漢來說,都是禍不單行,本來在諸葛亮去世之後,軍隊裡職務最高、戰功最顯赫的就是魏延了,本來魏延最有希望繼承諸葛遺志,統帥蜀國的軍務,而他在漢中的赫赫功勳也證明他有能力做到這一點。可惜在內訌中丟了性命,蜀國又喪失了一員大將。漢中虎頭橋遺址,除了碑文之外,還有一幅對聯:

虎橋往事明月知,漢水長流太守名

或許就是在表達對魏延的惋惜之情吧。


經史通義


鄧小平同志曾為魏延發出長嘆,他在1963年來到武侯祠時說到:該有的沒有,不該有的又有了,比如魏延就該有,但卻沒有塑像······

想挽救魏延的名聲忒難,估計無論如何努力都很難擺脫《三國演義》的“陰影”O(∩_∩)O以至於魏延含冤幾百年,從民國起,幾十位史家為其正名無果,哪怕司馬光的《資治通鑑》900多年前就為他“平反”也沒用。

諸葛亮對他的描述是“吾觀魏延腦後有反骨”,也就是腦生反骨,我知道這詞就是因為含冤的魏延同學,現在又變成了反骨仔總之都和叛變有關。

其實魏延的作用要比關羽、張飛大得多,甚至有人將其軍事才能形容為“堪比漢初三傑之韓信”,嗯······你高興就好。

漢中郡的奪取標誌著真正的三國鼎立態勢確立,但劉備終究還是要返回成都,誰來鎮守漢中的問題成為重中之重,“無漢中則無蜀矣~”,家門被人家踹開則“蜀中一日數十驚”,對此,姜維明確表示不服,調整部署,為蜀漢滅亡埋下粗粗的一條禍根,就在幾乎所有人都以為如此重任會交予張飛,連張飛都以為鐵定是自己擔起這副重擔的時候,劉備卻把這個任務交給了魏延,所以說魏延是劉備最器重的武將並不為過,魏延也對得起劉備的信重,堅守15年,沒有一個敵人能突破自己的防區。

魏延不是龜殼選手,他屬於進可攻退可守的多方面人才,也有人說曹魏方面除司馬懿以外,無出其右者。

諸葛亮臨終主持的“軍事會議”說了什麼

參與人有楊儀、費禕、姜維等,丞相告訴他們,命令魏延斷後,姜維為雙保險,如果魏延不聽命令,大軍自行撤退。

也有人說丞相這是為了讓魏延和楊儀二人帶著一嘴毛雙雙成為路障狀態被清除,為蔣琬、費禕、姜維鋪路,丞相活著的時候,加上費禕規勸過無數次,都無法改善魏延和楊儀的關係,死後就更不要提了,這也是對費禕的一種保護,但凡對二人有些瞭解的都知道要兵戎相見,從魏延大帳出來,就費禕那速度就能明白他當時是怎麼想的,太危險了,內訌是避免不了的。

楊儀不敢去找魏延是因為怕死在當場,費禕拼命逃是因為自身危險另外要回去報信,他們事前都知道這種危險,丞相能不知道麼?再看上段,這符合諸葛亮一貫的行事作風麼,丞相啥意思呢,我死了你們就開始窩裡鬥吧,搞死魏延。如果他厲害呢?就把你們都搞死?丞相沉穩性子和極其小心謹慎的行事方法,做不出這種事來,因為後果未知,兵變的後果是不可控的,你怎麼就知道魏延必死呢,用蜀漢的國運去賭麼。

退一萬步說,即便丞相要殺魏延也絕對會給出具體實施步驟的,他不是“我拿國運賭明天”的那種不負責任的人。

這麼重要的軍事會議竟然不找魏延?軍師遺命不是當面說才會更有效果麼,摸頭殺的效果遠比用仇人以遺命為由勸令退軍要好。

(預判丞相死前為昏迷狀態的前提下)誰是軍中主帥?大軍聽誰的?這都還沒個囑託,先奔魏延下手,丞相會這樣?本來魏延就有“不唯上”的毛病,“部下”的話他就能聽得進去?尤其是死對頭楊儀的話,魏延能聽?諸葛亮沒有那麼傻,所謂的軍事會議,就是一群退軍派狐假虎威要挾魏延的詐騙之詞。

對於遺言大概有三種推測:

①殺掉魏延

②拋棄魏延

③沒有的事(楊儀等人因自身劣勢假傳遺命,丞相是先昏迷才去世的。)

作為史學大家,呂思勉先生和黎東方先生都完全不信有過什麼所謂的“軍事會議”或類似臨終囑託。這裡面有很深層面的政治勢力角逐。丞相去了,這是一個洗牌過程,平時好不是真的好,派系之爭開始,分蛋糕的時候下刀都不會客氣,如果蛋糕不夠分,那刀就會照人招呼,而無論哪一方勢力的首要清理目標都是魏延,魏延已經無人可以壓制,於公於私,魏延都要死。

所謂的臨終軍事會議,是用後果寫原因達到補缺目的。

按當時的情勢來看,軍中主要是分為兩派:退軍派,幾乎全是。進軍派,魏延一個。

退軍派們的主意是“秘不發喪”,一旦影響軍心再有追兵後果不堪設想。楊儀指使費禕到魏延部探聽他的意思,魏延知道軍師死訊便說,丞相雖然去世了,可我還在,繼續北伐才對,並要求費禕與他一起下軍令,費禕欺騙魏延,說是要先跟楊儀打聲招呼,但是一出門就策馬疾馳而去,這引發了魏延的疑心,打聽之下,果然楊儀等人在商量退軍,楊儀自然想退軍,如果以魏延為主帥,自己離死就不遠了。

魏延大怒,先一步撤軍,並燒掉了沿途的棧道,更是修書一封彈劾楊儀有反叛之心,加上楊儀的舉報,兩封舉報信先後到了劉禪手中,劉禪徵求意見,他倆到底誰要造反?大臣們都說魏延的概率大,依魏延平時的作派和性子,太不受待見,魏延心胸不廣,而楊儀心眼更小,這也算是報應吧,性格決定命運。

兩方軍隊終於相遇,王平斥責魏延前軍,軍師剛去世,屍骨未寒,你們就敢這麼幹?魏延部一鬨而散,魏延失去軍隊依託,朝漢中方向逃命,楊儀又命令馬岱追殺,魏延死,屍體被部下埋在漢中市北門外2公里的石馬鄉。

誰才是潛在的投降分子呢?楊儀。

楊儀並沒有分到蛋糕,更可憐的是他手裡還沒有刀,所以恨毒了所有人,竟然說後悔當初沒投降,於是費禕告密,這個瓜娃子被廢為庶民,後下獄自殺。

魏延人才難得,但能力有多大,脾氣就有多大,這是他致命的缺點,必須要有個能製得住、忍得了他的好領導,否則遇到楊儀這類心胸狹窄睚眥必報的上司,魏延活不過兩秒,所以就魏延的死亡來說,也冤也不冤,幾乎可以說他的下場是必然的,本來有個大好的前程等著他,他卻從未自省過自己的毛病,生生的放棄掉了,以他的能力完全有可能接手軍中一把手位置,可結果卻是連命都保不住。

以退軍為例,魏延所做就非常欠考慮,自己的部隊你可以保證穩定性沒問題,但丞相所掌軍士的軍心必定會大受打擊,這不是短時間能安撫的,你拉著部隊就走,到了地兒就打,戰力還不受影響,那是不可能的。

魏延要先考慮團結問題,不使軍心在受到打擊以後,再次受到將將不和的影響。而他在關鍵時候,頭腦裡想的都是私仇,缺乏大局觀,看來丞相沒有把軍權委託給他也是正確的。在自己幾千部眾的情況下,竟然想與楊儀對壘,這是自不量力,他把自己一個人推到了整個部隊的對立面,包括他手下的軍士,他們為何最終一鬨而散,當然明白已經屬於謀反性質,蜀漢的部隊又不是你魏延的私軍,不是想幹什麼別人都能陪著你的。這種情況,這種行為,這種偏激的應對方式,即便不是叛國,依軍法也該處死。


古今通史


魏延,字文長,義陽人,原是劉表的部下,劉表死後,他起兵反叛,投奔劉備,沒有成功,就轉而投靠長沙太守韓玄,關羽攻打長沙,魏延趁機殺死韓玄,順面了劉備。此後,魏延一直處於諸葛亮的領導之下,但始終未得到重用,諸葛亮死後,魏延由於不甘屈服楊儀,被楊儀指使馬岱殺死。目前的史料只有《三國志》最可信,所以魏延是被馬岱殺死的,《三國志》就是這樣記載的。

圖為昭化古城,諸葛亮北伐時蜀漢的大本營,也是唯一現存保存較好的三國古城。

《三國演義》寫的更精彩,魏延造反,楊儀派兵來剿,魏延大喊,誰敢殺我,馬岱說我敢殺你,於是手起刀落。但是魏延造反是個冤案,《三國志·魏延傳》記載,公元234年,諸葛亮率領蜀漢第5次北伐途中,病死在了五丈原,死前遺言,部隊回撤,不打了,讓魏延斷後。

圖為昭化古城魏延石像。

費禕告訴了魏延丞相去世和後事的安排,魏延不同意蜀漢軍隊撤離,也不認可自己斷後,認為大家都打了這麼久,不能因為丞相去世了仗就不打了,但此時有部下來說,不撤不行了,楊儀已經帶著大部隊先撤退了,魏延一聽火了,趕緊收拾部隊也撤退。

圖為梓潼縣的魏延祠。

楊儀聽說不斷後也撤退,違抗丞相的遺令,趕緊給劉禪上奏,說魏延造反,魏延本來就看不起楊儀這個書呆子,也上奏說魏延造反,劉禪身邊的蔣琬、董允這幫人認為楊儀是不可能造反的,倒是魏延有過幾次倒戈的劣跡,一致認為魏延反了,馬上派陳平帶禁衛軍去捉拿魏延,於是陳平和楊儀將魏延堵在了南谷口。

魏延死後被拋屍荒野,蔣琬任丞相後,重新安葬魏延,至今魏延墓已不存,只有殘破石馬兩尊。

魏延見狀不妙,帶著少量親信向南潛逃,楊儀帶兵追到漢中,魏延被馬岱斬於馬下,楊儀拿著魏延首級當球踢洩憤,然後夷延三族。其實這兩人都沒有造反,魏延性格高傲,楊儀心胸狹窄,兩人本來就水火不容,兩人互相誣陷,朝廷站在了楊儀這邊,魏延做了刀下鬼。


圖文繪歷史


史書中對魏延之死的記載是非常明確的,《三國志》和《魏略》都有,可以很容易查到,雖然細節方面有出處,但結果是一樣的。

魏延究竟死於先謀反再被殺?還是死於被逼反再又冤殺?這一點已經無從考證了,《三國志》有些傾向於前者,但根據當時的情況看魏延不具備謀反的任何動機。

那麼,諸葛亮死後魏延為什麼只能一死?他還有沒有其它道路可供選擇呢?熱愛蜀漢的人當然希望有新的出路,但可悲的是,這條路是不存在的。

應該說,諸葛亮並不認為魏延會造反,否則早就把魏延解決了,以諸葛亮當時的地位和權威,解決魏延還是輕而易舉的事,在這種事關全局的大問題上,諸葛亮不會投鼠忌器,更不會養虎為患。

魏延有“反骨”的話更不可信,那純粹是造謠。在諸葛亮生前,魏延不僅忠心耿耿地效忠蜀漢,也忠心耿耿地事奉諸葛亮,諸葛亮對魏延也給予了充分信任和重視,魏延的軍職一再升遷,劉琰回成都後,在五丈原前線魏延是蜀軍的“二把手”。

但是,蜀軍內部並不團結,存在嚴重的派系之爭,這一點很要命,這是蜀漢的傳統,或者說是益州的傳統,劉備沒有解決內部派系問題,諸葛亮也沒有完全解決。魏延是一派,楊儀是一派,二人針鋒相對,互不肯讓,這讓諸葛亮非常為難。

楊儀背後是荊襄文士集團,同時也得到姜維、馬岱等將領的支持,魏延背後有什麼人不詳,但魏延獨自鎮邊多年,手下想必也有不少心腹,諸葛亮北伐來到漢中,魏延一些老部下的的權力地位可能受到一定影響,這是魏延與楊儀等人明爭暗鬥的原因。

諸葛亮一時消滅不了內鬥,為了大局,只得做兩邊的工作,希望他們和平相處。但不幸的是,歷史沒有給諸葛亮太多的時間,在五丈原上,諸葛亮已來日無多。

諸葛亮臨終前考慮接班人的問題,應該說這個時候的各個候選人都不是很成熟,如果再培養幾年也許情況會更好,但已經沒有時間了,諸葛亮選擇了蔣琬和費禕,他們都出生身於荊襄文士集團,這樣以來魏延的處境一下子不妙起來。

諸葛亮不認為魏延會謀反,但必須犧牲魏延,因為諸葛亮這時不可能選魏延從而犧牲荊襄文士集團,諸葛亮本人就出身於荊襄文士集團,即便他大公無私,主動與荊襄文士集團切割,他也不能選魏延。

這是因為,魏延在蜀漢政治格局中勢力太單薄,除了軍中個別將領支持他,在蜀漢朝廷和丞相府內魏延幾乎沒有勢力,諸葛亮把蜀漢的未來如果交給魏延,風險太大了。

應該說,諸葛亮臨終前曾為此痛苦不已,但他沒有更好的辦法,諸葛亮是非常矛盾的。正是因為有這種矛盾,所以史書就有了充滿矛盾的記載:想說魏延本來就有反心,但怎麼看都沒有說服力;想說魏延是完全被冤殺的,又覺得諸葛亮不可能這麼“厚黑”。

其實,不在於冤不冤枉,也不在於有沒有黑幕,關鍵在於當時的形勢,形勢如此,有人只能成為犧牲品,這才是問題的關鍵。至於是怎麼“犧牲”的,反倒沒那麼重要了。


南門太守


《三國志》載:“延獨與其子數人逃亡,奔漢中。儀遣馬岱追斬之,致首於儀,儀起自踏之,曰:‘庸奴!復能作惡不?’遂夷延三族。”,諸葛亮死後,遺命楊儀、費禕、姜維等帶隊退兵,魏延退後。但魏延不聽,他說:“丞相雖然死了,我還在嘛,府中的親屬和官員可發喪還葬,我自然應當率領各軍去進擊敵人,怎麼可以因為死了一個人而耽擱國家大事呢?再說我魏延是何等人,豈能受楊儀的指派,作斷後的將軍!”,從這句話看,楊儀一是不同意退兵,二是不服楊儀。為防楊儀帶隊撤軍,魏延竟然趁楊儀尚未發令撤軍,自己率先帶領手下的部隊直接南歸,燒燬所過地方所有的棧道,並上表告楊儀謀反,同時楊儀也上表告魏延謀反。朝中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琬都保證楊儀不反而懷疑魏延。矛盾激化後,魏延的部隊譁變,無兵可代,於是楊儀派馬岱殺了魏延,並夷其三族。說魏延頭有反骨,是小說家言,最後魏延也沒有反,要反他早就投降魏國了。既便與楊儀矛盾激化引起戰爭後,魏延也沒有反,他只是想殺掉楊儀自己領兵伐魏。因為魏延的性格很傲氣,與其他將領不和睦,所以沒有替他說話。當時人們議論大多認為諸葛亮去世後按資歷由魏延接替相位,魏延也自視如此,結果不是那麼回事。魏延惱羞成怒,才惹來殺身之禍。他是三國時期最被冤枉的將軍。


歷史春秋網


歷史未必就是真實。

先看看《三國志》是怎麼說的。

蜀漢建興十二年,54歲的諸葛丞相最後一次伐魏,大將魏延為先鋒,在五丈原最前線。諸葛亮則駐守十幾裡之後的北谷口屯田養兵。孰料,“出師未捷身先死”,丞相病逝軍中。諸葛亮去世前留下遺命:全軍撤退!魏延負責斷後。如果魏延不從,大軍就撇開他直接回撤。

果然,魏延“以天下為己任”,認為丞相雖死,自己還在,怎麼能撤退呢。一切都在諸葛意料之中,於是,蜀軍丟下前鋒部隊,撤了!

魏延非常搓火,認為這是後方的楊儀在搗鬼,一氣之下(更多地是別有用心),起兵攻打楊儀。並且,兩人同時向劉禪上表,說對方謀反。但是,蜀軍的主力和諸葛亮的屍身都在楊儀一方,魏延攻打楊儀,與謀反無異。因此,楊儀的屬下在陣前怒罵魏延:丞相屍骨未寒,你怎敢如此放肆?

魏延的部隊情知理虧,也不願自相殘殺,於是一鬨而散,魏延成了光桿司令。領著他的幾個兒子逃回漢中,最後被馬岱一刀砍下了頭顱,並且夷三族!

有什麼不對?

雖然正史上這麼寫,但是還是有很多大牛人從中看出了問題,比如歷史學家呂思勉,他有《替魏延辯誣》一文。

正史中關於“魏延事件”的疑點很多,比如諸葛亮為啥死前要發一條註定要引起內亂的遺囑?如果魏延的部隊被人家一罵就散了,這樣的部隊還能當前鋒?如果魏延果真謀反,殺了魏延的楊儀應該立了件大功才對,但劉禪非但沒有封賞,反而讓他哪兒涼快哪兒歇著去了。

據呂老先生分析,諸葛生前還沒有來得及定下撤兵計劃就突然死亡,這留下了巨大的權力真空,諸葛帳下的楊儀和大將魏延都想取而代之。楊儀是個真小人,魏延是個低情商,兩軍最後正面交鋒,主力打垮了前鋒,身經百戰的魏延沒能玩得過領導的身邊人楊儀。為了遮醜,楊儀他們編出了丞相遺囑、一罵潰敵等等宣傳文章,哄騙老實人。

借刀殺人的楊儀,卻沒能實現自己的野心。撤兵後,丞相的接班人選了費禕,於是,他小人的嘴臉開始遮不住了,負能量爆棚,到處胡說八道,一年後被貶為庶民。這讓楊儀更是“破罐子破摔”,他居然寫信給劉禪,肆意發洩不滿,甚至謾罵朝廷,一副潑婦的嘴臉。劉禪不是魏延,直接“恩賜”楊儀自殺。

狗咬狗,一堆毛。這件事情的結局就是蜀國損失了一員能獨當一面的干將和一個不顧廉恥的小人,曹魏那邊樂得鼻涕泡都跑出來了。


飲水君


在正史《三國志》的記載中,楊儀派馬岱前去追殺,斬下了魏延的首級。

詳情如下:

義陽人魏延,驍勇善戰,統領著一支隊伍。後來魏延率兵投靠了劉備,隨他來到蜀地,立下很多戰功,升遷為牙門將軍。

公元219年,劉備自封為漢中(今陝西漢中市)王,定都成都。漢中郡與曹魏接壤,是戰略要地,所以劉備需要派遣重臣鎮守漢中,防止曹魏進犯。眾人認為劉備會派張飛前去鎮守,張飛心裡也認為會派遣自己前去。但令人意料不到的是,劉備提拔魏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讓眾人大吃一驚。由此可見,在劉備的心中,魏延的能力和張飛是同級的,可以擔當重任。

公元221年,劉備登基稱帝,是為漢昭烈帝。魏延升遷為鎮北將軍,受封都亭侯。諸葛亮駐軍漢中時,魏延遷為丞相司馬、涼州刺史。之後魏延在陽溪擊敗曹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剌史郭淮,因此升遷為前軍師、徵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

魏延每次隨諸葛亮出兵,都會請兵萬人,想另走一路與諸葛亮會師,但遭到拒絕。魏延常常說諸葛亮膽怯,又因此痛恨自己的才能未能充分發揮出來。魏延生性高傲,暴烈,很多人都避其鋒芒,只有楊儀不妥協,二人因此產生矛盾,水火不容。

公元234年,諸葛亮北伐曹魏,以魏延為前鋒。魏延率兵先行,離開諸葛大亮營十里後,他做了一個怪夢,夢見自己頭上長出了犄角。魏延醒來感到困惑,於是詢問軍中善於解夢的趙直,想知道此夢是何徵兆。

趙直知道魏延的秉性,他不敢具實相告,於是欺騙魏延說:“麒麟有角而不用,這是敵人將不戰而退的徵兆。”趙直退下後,對別人說:“角這個字拆分,刀下面是個用字;頭上用刀,兇險萬分!”

這年秋天,諸葛亮生了重病,無藥可治。諸葛亮秘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人商議他死後如何調度大軍撤退的事情,決定讓魏延斷後。諸葛亮說,如果魏延不聽命,就隨他便。

諸葛亮死後,楊儀派費禕去見魏延,目的是揣摩魏延的心意。魏延告訴費禕,他不願意接受楊儀管制為大軍撤退斷後。魏延還想讓費禕留下,讓他和自己聯名告令諸將。費禕為了脫身,假裝答應魏延。楊儀命令各營依次撤退,魏延得知後大怒,搶先一步撤退,走過之後將棧道燒掉,阻礙楊儀撤軍。

魏延、楊儀各自上書告發對方謀反,蜀漢後主劉禪以此詢問侍中董允、長史蔣琬:”魏延、楊儀二人到底是誰反叛?“。董允,蔣琬為楊儀擔保而懷疑魏延。

楊儀等人重新開路,日夜兼行,緊隨魏延之後。魏延在前,據守南谷口,派兵攻擊楊儀等人。楊儀命令何平在前抵禦魏延。何平站出來叱責魏延的士兵說:“丞相屍骨未寒,你們這些人竟敢造反!”魏延的士兵知道錯在魏延,於是都一鬨而散離開了。魏延和兒子以及幾個親信逃亡到漢中,楊儀派馬岱前去追殺,斬下了魏延的首級。

楊儀恨透了魏延,他將魏延的頭顱摔在地上,用腳踩踏,並且說:“狗奴才!還能作惡麼?”於是滅了魏延三族。

《三國志》作者陳壽認為,魏延沒有北上投降曹魏而南下還軍,本意是想除掉楊儀等人,並沒有反叛之意。

參考史書:《三國志·蜀書十·劉彭廖李劉魏楊傳第十》

流年簷下雨,浮世階上苔,我是作者【簷雨階苔】,敬請關注。


簷雨階苔


楊儀是個徹頭徹尾的小人!

魏延沒有被正史醜化,只是被《三國演義》等文學作品醜化。

魏延沒有被正史醜化,只是被《三國演義》等文學作品醜化,目的就是凸顯諸葛亮的英明,甚至不惜捏造魏延頭有反骨的梗。記載比較準確的,應該是《三國志 魏延傳》,因為作者是出身蜀漢的陳壽,因此最為可信,魏延就是死於楊儀之手,而直接兇手則是馬岱。原文節選如下:

“秋,亮病困,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亮適卒,秘不發喪,儀令禕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延大怒,儀未發,率所領徑先南歸,所過燒絕閣道。延、儀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後主以問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琬,琬、允鹹保儀疑延。儀等槎山通道,晝夜兼行,亦繼延後。延先至,據南谷口,遣兵逆擊儀等,儀等令何平在前御延。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延士眾知曲在延,莫為用命,軍皆散。

延獨與其子數人逃亡,奔漢中。儀遣馬岱追斬之,致首於儀,儀起自踏之,曰:"庸奴!復能作惡不?"遂夷延三族。”

按照這段文字,魏延違背諸葛亮的遺命,擅自起兵並燒燬棧道,是負有主要責任的。並且根據史書記載,魏延比較狂妄,脾氣暴躁,確實得罪了不少人。但是,要是結合《楊儀傳》來看,楊儀應該負的責任更大。因為據我看,楊儀就是個小人,最能說明他是小人的,就是《魏延傳》中的一句話:“致首於儀,儀起自踏之,曰:"庸奴!復能作惡不?”魏延的頭顱被拿到楊儀面前,楊儀竟然用腳踩著魏延的頭破口大罵,卑劣人品可見一斑。魏延畢竟有大功於國啊!

此外,關心自身利益高過國家利益,信奉“有奶就是娘”原則的,其實是楊儀。

楊儀到成都後,被任命為中軍師,官職沒有超過蔣琬,他自認為比蔣琬資歷老,才能高,於是經常怨憤,斥責他人嘆息自己。楊儀對費禕表示自己的怨恨忿怒,竟然說:"以前丞相去世時,我如果舉兵降魏,怎會落魄到這種田地呢!真是令人追悔莫及。"

古人云:“降魏,是魏延之所未及設想者;而儀欲為之,其居心尤出延下。”


歷史磨坊


說魏延之前,有必要好好說一下對魏最瞭解的人劉備。劉玄德從一個織蓆販履的一介草民,能成為一代雄主,建國稱帝,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打著“中山靖王之後漢景帝閣下玄孫”的旗號,作為政治基礎和唯一背景;其二是有很好的政治理念,與曹操反其道而行之,廣播仁聲,不管是真是假,總歸頗得民心;其三,時勢造英雄,荊州和巴蜀的劉表劉璋確實無能,給了劉備機會;其四,也是和魏延有最大關係的一點,就是劉備知人善任,在任用人才上確實很有眼光,任命魏延為漢中太守,那不是一般的認可,對馬謖的評價也十分中肯。這充分說明,能力上魏文長沒有任何問題。那就只能是政治因素了,諸葛丞相在時,主要負責國家機構的整肅和治理,真正行軍打仗的還是魏延。後來用楊儀牽制魏延,只能算是諸葛一生最大的敗筆,至於什麼反骨、投魏之類,只是小說及文學界給魏延潑的髒水罷了。更重要的一點,楊儀使馬岱追殺魏延,這是違反常規的,當時延已無軍權,馬岱最多隻可縛其往成都面聖,由朝廷審明真相發落,且魏延已封侯,馬岱怎可擅殺之?看來只能是楊儀公報私仇殺人滅口了,並殘忍將其夷族,而馬岱充其量只是一執行者而已,如果說其真有反意,朝廷在其死後是不可能“厚葬之”的。說到底,千古名將魏文長,死於政治上的權力之爭,命喪小人之手,死後揹負罵名,實在是天大的憾事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