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少女頸間的風景——瓔珞

古時候的女性常常用珠玉串成裝飾品,戴在脖子上,一般這些裝飾品稱為瓔珞。但是開始戴這種頸鍊的時候,跟宗教信仰有一定的關係。


古代少女頸間的風景——瓔珞


瓔珞這種裝飾品一開始是古代印度佛像頸間的一種裝飾,隨著佛教傳入我國,在唐代時,愛美的女子經過模仿與改進,變成了一種獨特的項飾。這種項飾可以用多種材質的原料來做,顯得很華貴,女子戴在自己脖子的地方,形成了一種靚麗的風景。


古代少女頸間的風景——瓔珞


那麼,瓔珞這個稱呼是怎麼來的呢?那是起源於佛經,翻譯佛經的人把掛於頸部和垂於胸部,戴於頭部,戴在手臂以及小腿等部位上的,成串的寶石、玉珠、貴金屬,這些都稱為“瓔珞”。但其中還有細分:比如戴在脖子上的叫“瓔”,戴在身上的叫“珞”,為了方便,簡稱為瓔珞。

關於瓔珞的材料來源,那可是豐富,《維摩詰經講經文》中有“整百寶之頭冠,動八珍之瓔珞”有用“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珍珠、玫瑰七寶等做成的瓔珞,由此可知,瓔珞的材料來自一切奢華的物品,古人說這是“無量光明”。除此以外,瓔珞還有美玉的意思。


古代少女頸間的風景——瓔珞


如果你看過《紅樓夢》,你會發現其中有大量的細節,比如裡面曾有過這樣的一種描述:“這個人打扮與眾姑娘不同,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項上帶著赤金盤螭瓔珞圈,雙衡比目玫瑰佩。”這裡面就有誇張瓔珞的美,以及它的貴氣。


古代少女頸間的風景——瓔珞


在佛教傳入中原的時候,那時候已經慢慢影響著人們的生活,佛教造像藝術的不斷髮展,也深深的影響著我國人們的服裝和服飾的變化。


古代少女頸間的風景——瓔珞

明代壁畫水月觀音像


在古時候開掘的大型佛教雲岡石窟中,我們能看到清晰的瓔珞裝飾。那時候的瓔珞形制已有珠鏈和項圈兩種。這種較為粗放的造型是與鮮卑等遊牧民族的喜好有很大的關係。


古代少女頸間的風景——瓔珞


古代少女頸間的風景——瓔珞


隋唐時期佛教藝術達到鼎盛,這一時期的瓔珞風格圓潤生動,造型也很多。其實看這一時期的各種佛、菩薩石像就知道,一般這些石像雍容恬靜,婀娜多姿,所穿戴的衣物首飾都異常華麗。


古代少女頸間的風景——瓔珞

明代壁畫水月觀音像


在一開始,佛教造像中的瓔珞,更多的是像印度2至7世紀阿旃陀石窟壁畫中的造型,精細且纖巧。從敦煌最早的壁畫飛天就能看到,這些石像的瓔珞多以簡單的一條珠鏈出現。


古代少女頸間的風景——瓔珞


宋朝後,“文人畫”不斷流行,慢慢出現了按照個人理想以及審美情趣表現佛教內容的趨勢。這時候,菩薩塑像基本就以女性的形象出現,作為展現穿著風格的瓔珞就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以及變化。


古代少女頸間的風景——瓔珞

清代菩薩像


明清時期的菩薩石像,已經趨於本土化了。菩薩的服飾以及瓔珞,已經走入民間。菩薩塑像的飾品,已基本不限於傳統瓔珞的特定圖形,被改化得更為精細絢麗,包括民間女子也多戴之。


古代少女頸間的風景——瓔珞


古代少女頸間的風景——瓔珞


無論是瓔珞的婉轉曲折,還是嫋娜動感,也不管其是起源於何種宗教,它展現給世人的就是一種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