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一镇节度使,到底能管理多少军队,为何能威胁中央政权的统治?

繁华万里


节度使制度一直被视作盛唐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唐朝设立节度使的初衷本是为中央政府屏藩边地,攻掠强敌,但最后却事与愿违,竟成尾大不掉之势,一举摧毁了盛唐大厦。

那么问题就产生了,一镇节度使可以掌握多少军队,又为什么能够威胁到中央政府的统治?

节度使军队没有定额,早期依战事需要,中后期则因实力而定

早期设置节度使,依据边地的形势而定,规模大小也和它面对的压力有着直接原因。这就决定了节度使军队没有定额,战时与非战时的人数也常有浮动和损益。早期的“开元九节度”兵马大致都维持在某一规模上下,如范阳节度使,管营兵九万一千四百人;河西节度使,管营兵七万三千人等等。

但是,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边地战事几乎没有一年停止过,打的败仗和胜仗几乎一样多,动辄全军尽殁也是常事,因此以上营兵的数目仅仅是账面籍册上的数字。实际情况则是,兵员不足时,远远低于这个数字,即将开战,又会远远高于这个数字。

安史之乱以后,节度使不再只局限于边地,内地州县同样也会设置。到了这一阶段,中央政府也不再掌握节度使辖区的百姓户口以及兵籍情况,军队规模自然不再受到中央控制,通常只会依据地盘大小、人口多寡等实力而决定。

节度使之所以对唐朝构成威胁,在于久任边镇,大权兼统

唐朝建立之初,边帅大都任用忠厚名臣,且以汉人居多,原则上一直遵循着,

“不久任,不遥领,不兼统。”

这九个字。

直到唐玄宗天宝年间,情况开始出现变化。边地将帅中出现了大量胡人,而且最为要命的一点是,节度使均兼统地方军政财权,兵员划拨、物资调动、财政支出,可以不经过中央直接执行。

这就使得节度使失去了必要的监督和制约,诚然唐玄宗将地方事权集中在节度使一人身上是为了提高效率,用来打胜仗。但是,长此以往下去,蕃将久任边镇,则必然会结党营私,出现尾大不掉的情况。

如安禄山在任范阳节度使时,还身兼度支、营田、招讨、经略使,集军政财权于一体。

此类情况在宋朝以后,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边帅没有任何制约,又掌握着经营军队所需要的所有权力,几乎等同于半割据的独立王国。

安禄山叛乱之前,唐朝中央政府尚可凭借着百年来积攒的威望操控集军政财权于一身的节度使。但在安禄山叛乱以后,两京陷落,中央政府威信扫地,掌握兵权的边军将帅不再乐于受到节制,违背皇帝的敕令也几乎不会受到责罚。

再加上战乱的缘故,百姓流离失所,中央政府难以掌握边镇地方的户口情况,失去了“编户齐民”的重要基础,割据所需的各种条件基本都已经成熟,藩镇节度使屡屡与中央叫板就几乎成了常态。

其中,割据诸藩镇尤其以“河朔三镇”实力最强,也最为顽固。

除此以外,唐朝对节度使的“姑息”政策也导致了节度使割据地方的情况愈加恶化。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安史之乱以后,中央政府除了威信扫地以外,实力也无法完全节制战斗力强大的“河朔三镇”。

“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辱含垢,因而抚之……”

自唐肃宗以后,不少天子都曾试图解决藩镇割据问题,唐德宗就曾征讨“河朔三镇”,但却毫无成效,反而在失败以后下“罪己诏”来安抚各大节度使。这种丢脸的行为使得本已威信扫地的中央政府更是雪上加霜。

唐宪宗时,镇服割据势力虽然有所成效,但也仅仅使“河朔三镇”表面顺从,不久以后又公然反叛。如此反复,就像牛皮癣一样,看不到根治的希望。

唐朝军队地方化,导致军人集团出现

唐朝对于边将调动军队的限制,其实有着完备的法律条文。《唐律疏议·擅兴》中就明文规定:

“诸擅发兵,十人以上徒一年,百人徒一年半,百人加一等,千人绞”

也就是说,边军中但凡十人以上的调动都要奏请朝廷,得到允许后才能实施。如果严格执行这种制度,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安史之乱”。唐玄宗之所以将大权下放到地方边帅身上,更多原因是出于作战效率的考虑。

可惜,有一利就有一弊,有一得也必有一失。久而久之,边帅擅自调动军队,就成了朝野习以为常的事。

而且还有比这更严重的问题,一直为人所忽视。那就是开元天宝年间,府兵制终结以后,军队逐渐地方化。在此之前,地方化的军队虽然也存在,但一直都是“团练”、“郡兵”这种准军事单位。

从开元二十五年开始,朝廷允许边军携家带口生活于驻地,所在军州又会根据具体情况给边军家口配给住宅和田地。唐玄宗之所以如此,初衷还是为了改善边军的生活条件,以增强其战斗力。

可偏偏结果事与愿违,这么做也成了地方军事集团形成的滥觞。

数年乃至十数年后,边军彻底扎根驻地,或小有产业,或开枝散叶,逐渐形成了以军镇为中心的军民合一组织。他们在自给自足的同时,又摆脱了对长安的依赖,只由地方提供军需,进而导致中央对边军的控制力日渐衰弱。实际上,这种军事组织已经隐隐然有了后来“牙兵”的影子。

府兵制终结之前,边军兵员出自全国各地的折冲府,军资、军需也全部由中央朝廷调拨、配给。所以,唐朝中央始终能够有效的控制各镇边军,而军队地方化以后,没有一整套完备的制度加以约束,情况变化也朝着坏的方向发展,以至于出现了边军将士“只知有节帅,而不知有天子”的极端现象。

安史之乱以后,魏博节度使田承嗣于此前的基础上统合地方军人集团,率先设立“牙兵”,使军队从根子上彻底地方化,不再接受长安天子的节制与号令。军人集团内部实行世袭制,父死子继,又控制着相当程度的生产资料,使之拥有能够自我持续发展的能力

由此,各藩镇节度纷纷效仿,设置牙兵。

正是拥有着独立于长安以外的“牙兵”,节度使才具备了屡屡与中央政府叫板的实力。

藩镇性质变化,骄兵可逐帅,结盟共抗唐

设置藩镇,最初是为了屏藩地方,藩镇首领往往集中事权,以求迅速解决边患。但是,安史之乱以后,藩镇的作用和性质开始发生改变,地方军人集团逐渐成形,他们与长安中央政府之间的利益矛盾变得越发尖锐。

各地藩镇针对的目标也逐渐由边地异族武装转为中央朝廷。尤其各镇纷纷设立“牙兵”以后,地方军事集团随着时间推移,渐渐“父子相袭,党亲胶固”,已经到了可以左右地方政府的地步,甚至能够废立节帅。

如魏博节度使田季安壮年暴死后,少子田怀谏年幼,军政大事均掌握在家僮蒋士则手中,引起军事集团内部诸将不满,使魏博牙兵数千人发动兵变,另立田兴为节帅。

至此,牙兵集团这个军事怪胎与节帅之间的矛盾日渐明显。直到唐敬宗以后,两者的矛盾更加激烈,渐趋白热化。真正掌握藩镇命运的权力,开始从节帅手中转移到牙兵集团。

所以,在这个阶段里,与长安相抗衡的矛盾主体也由节帅转变为整个牙兵集团。所谓节帅,也几乎成了摆设一般的权力代言人,失去了对牙兵的控制。换言之,牙兵集团一日不除,割据便一日不休。

一旦节帅不能与牙兵集团的利益相契合,牙兵诸军将们就会群起而攻之。

唐穆宗长庆元年,张弘靖为卢龙节度使。张弘靖到任后,与牙兵集团产生矛盾, 牙兵诸将们不满于他的政策,于是将其废黜并囚禁,另行推举朱克荣为节帅。

同时,赴任承德的田弘正为牙将王庭凑所杀,魏博节帅田步也因不愿恢复“河朔旧事”与长安相抗衡,致使牙兵集团发动叛乱,将其逼杀。

至此,依托于长安的河朔节帅或被杀或被囚禁,河朔三镇先后复叛。而搅乱三镇的幕后势力就是怪胎一般的牙兵集团。

从此以后,唐朝彻底放弃征讨河朔三镇,只能任其发展。牙兵集团直到唐亡,在藩镇内部始终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成为节帅打击的对象。

唐哀帝天佑二年,魏博节度使罗绍威便借助朱温的势力,将魏博牙兵尽数屠灭,称雄一个多世纪的魏博彻底从强藩沦为弱藩,再无法恢复昔日“长安天子,魏博牙兵”的盛况。

今天的我们在讨论唐朝节度使制度时,总将它归结于唐朝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实际上,这也是唐朝统治者无奈的选择。均田制崩溃以后,依托它的府兵制难以为继,为了应对此起彼伏的边患,唐朝迫切需要一种新制度来满足作战需求。

节度使制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摸着石头过河的产物,诚然它在开元天宝时期大放异彩,为大唐盛世提供了军事保障,但同时也因为存在着致命缺陷,将唐朝拖进了覆灭的深渊。


五酒煮史


一镇节度使,若没有其它的机缘,是不可能威胁唐朝统治的。虽然说政权和军事实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也不能唯军事论。

一、造成唐朝覆灭或差点造成唐朝覆灭的几次危机,星火辰为朋友们依次分析

1、唐玄宗时期的安史之乱

兼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造反,起兵十五万南下,不过个把月就席卷河北,还渡过黄河占领洛阳。几个月后,安禄山大军又攻破潼关,唐玄宗出逃,叛军占领长安。安禄山的总兵力肯定不止十五万,算上他留守老巢的军队,至少应有二十万军队,但他南下的十五万是其精锐。

然而,造成唐朝几近灭亡危机的,不是安禄山这十五万人,而是唐朝的统治出现了巨大的问题。其他方面此处不提,仅仅唯军事论,唐朝内地防御的空虚、以及禁军腐败、缺乏战斗力是最大的问题。

事实上,唐朝临时就征集不止二、三十万的军队,但因为都是市井新兵,都是触之即溃。即便如此,倘若唐军真的坚守潼关,不出城野战,安禄山叛军也未必能攻入关中,唐玄宗的瞎指挥也是唐朝差点覆灭的重要原因。

后来史思明再次反叛,其军队总数应该在十万以上,但要说他超过了安禄山的实力,那是不可能的。

2、唐德宗时期的藩镇之乱加朱泚之乱

唐德宗(唐玄宗曾孙)即位初年,一心想要削平藩镇,结果造成了河北藩镇的联合反叛,幽州节度使朱滔等节度使自称冀王、赵王、齐王,妄图回到战国群雄割据的局面。朱滔的哥哥朱泚更是趁泾原兵变之机,占领了长安,自称秦帝,差点搞得唐朝灭亡。

说到底,此次参与叛乱的藩镇有四、五个,而且都是实力极为强大的藩镇,而造成唐朝差点灭亡的,不是因为河北、山东搞出大动静的藩镇,而是唐朝的腹心出了巨大问题。因为唐朝统治者拿出征的士兵当牲口,官员腐败,造成了其大后方的泾原兵变,朱泚因此得以火中取栗。

3、造成唐朝灭亡的朱温篡唐

公元907年,唐朝的梁王朱温篡了唐朝,建立了后梁。要说此时的朱温,肯定不是一镇的节度使,而是梁王了。他占据了黄河南北的广大土地,有些类似于三国时期的曹操了。

造成唐朝灭亡的,是黄巢起义后,李克用、王重荣等人又因为对唐朝不满攻破长安、岐王李茂贞、华州节度使韩建等人又劫持唐朝皇帝、以及唐朝朝臣与宦官之间的争权内斗等等的一系列的打击,朱温不过是做了最后一击、又担当恶名的人而已。

说朱温以一镇节度使而灭唐朝,这显然是不恰当的。灭唐者非朱温一人,而此时的朱温也绝非宣武一镇的节度使。

二、再说说唐朝一镇节度使能管理多少军队,这一定得用变化的眼光来看

1、安史之乱前的所谓天宝十节度使

这都有明确的记载,天宝十节度使的纸面兵力,从不到两万到十万左右都有。

大体情况是,为了对抗北方突厥残余势力、契丹、奚族势力,唐朝在北部的范阳、平卢、河东三镇兵力较大,范阳一镇就大概有十万人左右,恰恰是安禄山的老巢。

另一个兵力大户,是为了防备吐蕃的河西、陇右二镇,二镇相加也在十五万上下。其他各镇,兵力相对较少。

这几十万的边兵,都交给了十节度使,唐朝的内地却防御极为空虚。

实际上,唐朝内地并不缺人,即便在长安、洛阳周围临时召集,瞬间也可以凑出二三十万的大军。但是问题在于,临时凑出的大军根本不是边兵的对手,十不当一。

而唐朝的禁军此时已经腐败透顶,根本不堪一用,只成为了一些利益阶层搞腐败的乐土。这样就解释了为什么安禄山仅仅凭着十五万人,就把唐朝搅得稀里哗啦。

需要说明的,安禄山实际控制的军队,并不能简单以范阳、平卢、河东三镇的军力相加来计算。

事实上,安禄山应该控制着一批唐朝可能没有掌握到的军队,这就是契丹、奚族、室韦、同罗等一些少数民族军队,而河东、平卢的一部分军队,实际上还听唐朝的,并没有被安禄山所完全掌控。

而在西域的安西、北庭二镇,纸面兵力都不过两万左右,但却屡屡获得巨大战果。这既和西域诸国都是小国、兵力单个都不强大有关,也和兵力不能简单纸面计算有关。因为,高仙芝、封常淸等人的出兵,常常是和西域同盟小国一起的,而不仅仅是唐兵。

2、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后,著名的河北三镇等节度使的军力

要知道唐朝中后期,河北三镇和平卢镇(在今山东)基本就代表了藩镇的最强实力,因此可以做为典型来说。

然而,首先要明白一个藩镇大小的问题。

史书记载:“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

藩镇是有大小的,大的占据十余个州(州大约相当于后来的市),小的就差远了,上面说三、四个都不准确,最小的一个州也有的,因此有的节度使的实力,甚至还不如大州的刺史。

节度使之间,他们的实力差距是巨大的。

河北三镇加平卢镇、淮西镇、河东镇、宣武镇等,大约是藩镇中实力最大的。在黄巢起义之前,因为河北三镇和平卢镇是当地的土皇帝,招兵相对自由,实力可以最大限度膨胀。看史料记载的魏博镇:

承嗣不习教义,沉猜好勇,虽外受朝旨,而阴图自固。重加税率,修缮兵甲;计户口之众寡,而老弱事耕稼,丁壮从征役,故数年之间,其众十万。仍选其魁伟强力者万人以自卫,谓之衙兵。

以上是说魏博镇的开山祖师田承嗣时期,有兵十万,其中尤为精锐的牙兵一万。魏博牙兵,天下闻名。

再看成德镇:

时宝臣有恒、定、易、赵、深、冀六州之地,后又得沧州,步卒五万、马五千匹,当时勇冠河朔诸帅。

说的成德开山祖师张忠志(后赐名李宝臣)时期,当时,成德镇管辖的州数在河北三镇中其实是最少的。

河北三镇另一镇幽州节度使(即范阳),管辖范围很宽,其实力绝不会弱于成德。

当时最强的,是管辖十五州之大的平卢镇(在今山东),地跨今山东、江苏、河北等多省。史载:

初有淄、青、齐、海、登、莱、沂、蜜、德、棣等州之地,与田承嗣、令狐彰、薛嵩、李宝臣、梁崇义更相影响。大历中,薛嵩死,及李灵曜之乱,诸道共攻其地,得者为己邑,正己复得曹、濮、徐、兖、郓,共十有五州,内视同列,货市渤海名马,岁岁不绝。法令齐一,赋税均轻,最称强大。

以上说的是平卢镇李家第一代李正己时期,他的军力绝对比田承嗣的十万要多。

正是这几个强大的藩镇,造成了唐德宗时期的大乱。然而,他们的影响力主要在河北、山东一代,虽然割据自雄,却还不足以造成唐朝的灭亡。唐朝后来的策略便是放弃这一带而苟且偷安,唐朝的统治得以又延续一百多年。

唐朝中后期,其他藩镇的军事实力,不可能比李正己时期的平卢、田承嗣时期的魏博更强。

3、唐末各节度使的军事实力

对唐末号称梁王的朱温、晋王的李克用、吴王的杨行密等人来说,再说他们是一镇节度使显然是不恰当的。仅仅以灭亡唐朝的朱温为例。

他刚投降唐朝时,被任命为宣武节度使,此时确实是一镇节度使,主要管辖汴、宋几个州。虽然宣武是强镇,但是朱温去就任时实力却是弱小的,反倒靠着朱温的大将朱珍到山东一带去招兵,这才有了那么一、两万人。汴州的原本部队也有,但看朱温的作为,他与汴州的地头蛇似乎并不太和谐,他的大将要么是他的嫡系、要么是后来投降给他的,汴州当地的反而不多。由此可以证明,以当地的纸面兵力来衡量一个节度使的实力,肯定是不行的。

到朱温篡唐时,朱温已经控制汴州、宋州、陈州、蔡州、许州、徐州、兖州、郓州、洛阳、魏州等等极为广大的地区,他的军力早已在数十万上下,是为梁王,身兼多镇节度使了。

此时,李克用完全占据山西、势力深入河中、河北一带,杨行密完全占据淮南、钱镠完全占据两浙、王建完全占据川蜀,他们都已经不再是一镇节度使那么简单了。

即便如此,没落的唐朝,也不是他们某一个人所能灭掉的。唐朝是在这些人的共同打击下、共同抛弃下而灭亡的。其间,还穿插着韩建、李茂贞等几个小军阀劫持皇帝、大杀唐朝宗室的事件,以及朝臣与宦官争权,甚至宦官废帝的事件等等。

势力强大的朱温,把唐昭宗劫持到自己手中,本来想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谁知道画虎不成反类犬,发现这个天子根本令不了诸侯,反倒让他自己担下劫持天子的恶名。他这才不得不干脆篡唐自立,建立后梁。


星火辰


唐朝的节度之所以能对中央政权形成严重威胁,就在于唐朝廷中央集权过程措施不当,削弱州县又对封疆大吏缺乏监督,导致节度使权力过大、没有监督掣肘,多任用军人、跋扈而难以节制,成了唐帝国身上割不掉的大毒瘤。节度使通常集军事、财政、人事等大权于一身,同时往往一人兼任几个藩镇的节度使,所控制的军队达到数十万,渐渐成尾大不掉之势,反过来就会反噬中央政府。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就是最好的例子。

但节度使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会变成唐帝国身上的毒瘤呢?

一、中央集权,适得其反

唐代中央政府结构为“三省六部一台”,其中一台为御史台,作为监察机构。唐中宗时,将御史台分为左右御史台。其中,左御史台监察中央政府,右御史台则负责地方政府的监察职责。派出监察地方的称为“观察使”、“巡阅使”,最初他们只是在地方停留一段时间就返回京城,后来则逐渐常驻地方,摇身一变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了。

其中,巡阅边疆的观察使,则在边防重镇常驻下来,成为中央直接管理边疆事务的全权代表。因为需要对一切事物相宜行事,朝廷便赐予“双旌双节”、授全权支配的权力,因此称为”节度使“。《新唐书》记载:“节度使掌总军旅,颛诛杀。初授,具帑抹兵仗诣兵部辞见,观察使亦如之。辞日,赐双旌双节”。

节度使在其管辖区域内,享有指挥军事、管理财政、任命各级官员的大权,加之后来边地军事职责日重,节度使就几乎都是军人了,逐渐形成国中之国的军事割据“藩镇”

本来唐朝廷意在通过直接用人,干预地方政治,结果所用之人由于权力过大而尾大不掉,反过来对中央形成巨大的威胁。最典型的就是安禄山,一人身兼平卢、范阳和河东三镇节度使,最终酿成“安史之乱”,几乎把唐王朝拖垮。

二、府兵制瓦解,军事上只能依靠藩镇

唐代的府兵,平时一般由各地的折冲府管理。只有发生战事,才会征召各地府兵,战事结束府兵会回到各自的归属地。而到唐中期,由于朝廷志在开边,边疆军事日渐增多,需要长期戍守,府兵不能再随着一场战事结束而回家,改为交替轮换戍边。

到后来,后方新的兵源送不上来,前方戍守的士兵就只有长期戍守了。杜甫诗中就曾有描述“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士兵不能复员,是很可怕的事情。导致后来府兵纷纷从地方逃亡,田地荒芜、人员不存。府兵制于是就瓦解了,兵源不能再从各地征召了。

政府只能募兵,大肆招募雇佣兵,而且所募之兵中胡人极多。相当于把军事重镇的权力都托付了外族人,包括安禄山、史思明、乃至李光弼等等大将,也都是胡人当上封疆大吏。这些藩镇由于具备极大的权力,加上异族异心,军事割据就逐渐成为唐王朝的毒瘤,割也割不掉。

造成节度使和繁镇割据的根源,正在于唐朝中央政府在对地方集权的过程中,没有对封疆大吏的有效监督方法,也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对府兵制瓦解后募兵制可能带来的军事离心进行处理。


温水历史


唐朝的节度使来源于隋唐时期的行军大总管,后又改名为大都督,后来才演变为节度使,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压制突厥,土噃和契丹等宿敌,唐玄宗时共设十镇。

其中,平卢节度使的治所在今天的辽宁锦州,下辖三万七千人,主要针对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范阳节度使的治所在今天的北京市,下辖九万一千人,主要针对契丹,河东节度使的治所在今天的太原市,下辖五万五千人,主要针对突厥,朔方节度使的治所在宁夏的灵武,下辖六万四千人,主要针对突厥,陇右节度使的治所在青海的乐都,下辖七万五千人,主要针对土噃,河西节度使的治所在甘肃武威,下辖七万三千人,主要针对突厥,安西节度使的治所在新疆的库车,下辖二万四千人,主要针对西域诸国,北庭节度使的治所在新疆的哈密,下辖二万人,主要针对西域少数民族,另外岭南和剑南节度使基本没有军事力量,合起来一共十镇。

唐代的节度使起初没有行政权,类似于今天的大军区,但到了玄宗时期,节度使逐渐地掌握了当地行政权和财政权以及征兵权,这样每个节度使都成了一个独立王国,因此才有了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


沉醉的文人


唐朝的节度使,地盘大小不一,兵员亦无定数。唐中后期,中央政权渐衰,玄宗为加强边防,设置节度使。后来节度使独霸一方,拥兵自重,相互混战。不但不能巩固边防,更种下了边镇节帅拥兵做乱的祸根。

下面试举一例,来介绍唐节度使的地盘、兵员、权利,藩镇之间的复杂矛盾,以及节度使对唐朝造成的危害。

唐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统领魏(今河北大名,辖贵乡县、元城县、馆陶县、冠氏县、莘县、昌乐县),博(今山东聊城附近,辖聊城县、武水县、堂邑县、清平县、博平县、高唐县),德(今山东德州附近),沧(今河北沧州市),瀛(今河北河间市)五州。拥兵十万,形同割据。不受朝廷节制,朝廷只得承认田氏割据。

唐大历十四年,田承嗣去世。田临终见儿子田绪孱弱,便让侄子田悦袭任魏州节度使。贞元元年,田绪杀死田悦,归附朝廷,被授为魏博节度使。唐德宗以嘉诚公主(唐代宗第十女)下嫁田绪,田绪依然享有割据实权。以后魏博节度使,数易其主,时或归附朝廷,时或割据,战乱频发。

唐传记小说《红线传》,说得就是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妄图吞并潞州。潞州节度使薛嵩,风闻此事,日夜忧闷,寝食难安,左思右想,计无所出。薛嵩有青衣名红线,善弹阮,通经文,有超人之力。见薛嵩夜深不睡,度步庭中,知有大事。红线道:“主人一定是为了邻境之事吧!”薜嵩说:“安危大事,你哪里懂得!”红线答道:“我到潞州,一更起身,三更复命,保证有办法以解潞州之危!”薛嵩大惊道:“你是异人!怪我没有发现。”于是派红线前往。红线带上随行之物,其去如风,犹如一道红线,倏忽不见。子夜前三刻,红线抵达潞州,越过重重障碍,潜入戒备森严田府,盗取了田承嗣枕边金盒,安然返回薛嵩身边。

薛嵩命使者带上书信及金盒,送归田府。田承嗣见金盒,险此惊倒!知道潞州有能人异士,随时可取自己的性命。红线此举,解除了田承嗣妄图吞并潞州之危,迫使田回书悔过自新。一场战争化于无形,万人性命得以保全!红线功成身退,消失而去。

唐朝的节度使,应该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员吧!







鸿逸平沙


唐朝灭隋朝后,平定各割据势力,并没有像其它朝代一样,实行休养生息的国策,而是又直接去开疆拓土,直接投入征伐中,唐太宗李世民一直坚信自己,只有主动攻击,才是最好的防御,不过刚开始唐朝确实取得了实效,这也是唐朝为什么没有修建长城的原因。

有了疆域,就得考虑防御了,在没有长城的屏障保护下,边防驻军是必不可少的。

唐初,实行的是府兵制度,士兵平时只是个普通的农民,战争时就会拿上自己的武器与马匹征战,而这些府兵一般都居住在京城附近,遇到战事才会被征集归队,战争结束又解散,不仅士兵如此,连统帅也是一样的,这些统帅开始称总管,后改称为都督。

开始的时候,有些都督掌管着十个州府以上的势力,李世民后来撤除了内地的都督,保留边境都督的位置,这也是为了开疆拓土的需要,但唐朝的疆域不可能无限制的扩充下去,慢慢转变了策略,防御为主,进攻为辅。可是随着契丹、突厥游牧民族的不断侵袭,在当时几百人的驻防小镇是难以应付的,在受到大规模侵扰时都要征得朝廷同意从各地派遣军队支援,那肯定是来不及的。自此唐朝就开始在边境上设立重兵屯守的军镇,交给授予使节的都督管理,朝廷增派使臣代表拿着旌旗出使各地,任务完成后又教还旌旗。

节度使的称呼是从唐高宗时期才开始的,不是正式的官职,但他们被授予可以节制各地军队,直到唐睿宗时期节度使才成为正式的官职,都督一职并没有撤掉。但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节度使反而成了朝廷最大的隐患。唐朝中期,土地兼并愈加严重,土地变法无法继续授予府兵土地,加上边防的驻军,导致很多士兵难以得到轮换,时间一长,边境逃离的府兵逐渐增多,为了挽转当时的局面,朝廷只能采取募兵制,装备都由朝廷提供,这也更加增强了各藩镇的实力,在唐盛时期这些财政支出不是负担。但自从安史之乱后,朝廷国库空虚,募兵的事情就由各藩镇节度使自行去解决了,朝廷不仅不清楚节度使招募的士兵数量,而且很多士兵都是过去的流民,他们往往世代从军,待军队时间长了,自然他们对节度使的忠诚远远高于皇帝。而且在安史之乱后,唐玄宗为了让其它藩镇抵御叛乱,废除了采访使,改由节度使兼任,这就更加增强了节度使的权力,唐肃宗时期,朝廷又让节度使统领了地方的军政权,这也就使节度使掌握了军权、财权、行政权的无限权力,加之后来又世袭,终于这股力量成了可以直接威胁朝廷的力量。

从节度使权力的形成,我们也不难看出当时他们拥有的军队力量了,割据一方,权力集于一身,这已经跟诸侯国权力一样了,要招募一支精锐强大的军队是非常容易的。

唐后期,黄巢的农民起义爆发也成了一个转折点,虽然最后朝廷平定了起义军,但这时的节度使也成为了诸侯国,中央政权已经形同虚设,从此,五代十国的黑暗时代来临。


杂趣杂论


唐朝的一镇节度使,就是一路诸侯,是当地土皇帝。唐朝唐玄宗在边境地区设立设置了十个节度使,而这十个节度使,其实就像今天我们所说的军区司令一样,他们手下拥有着大量的军队,主要是负责对周边地区进行作战,每个节度使的军队数量是不等的。为了让节度使还能够更好的指挥军队,还拥有人事任免权和财政使用权,所以也使他们慢慢的权利不断的扩大,又有钱又有军队。

最厉害的就是幽州节度使了,幽州节度使负责管理幽州、蓟州、妫州、檀州、易州、定州、恒州、莫州、沧州等大片的地区。如果发现熟悉五代十国的历史,或许发现了什么,幽州节度使的管辖区,基本上就是后来的幽云十六州。也就自唐朝末年,幽云十六州的地位开始重要起来。幽州节度使当时的兵力也是最多的,为了能够和当时边疆地区的突厥和契丹作战,他们能够调动的军队有9万多人。

其次是陇右节度使,能够调动7万多军队。由于防御压力很大,有的时候,需要一个将领担任好几个地方的节度使。例如唐朝宗亲王忠嗣,兼任了朔方节度使和河西节度使。唐玄宗的宠臣安禄山,一个人兼任河东、幽州和平卢三个地区的节度使。幽州有9万多军队,河东有5万多,平卢有3万多。

安禄山为了发动叛乱,当然不满足原有军队规模,他的军队最后扩大了20多万。

当时唐朝的中央军团也就是20万左右,而且战斗力薄弱。依靠雄厚的资本,安禄山发动了叛乱。由于自己的军队常年与北方游牧部落打仗,自然是战斗力强悍。叛军一路南下,根本就没有遭遇太大的抵抗。唐朝的中央军团战斗力不行,西边的边塞军在防御吐蕃,一时之间根本就无法紧急撤退。因此高仙芝、封常清呵呵哥舒翰等名将,都认为应该死守潼关。同时从陇右和河西等地调集军队,等各路节度使的军队汇合以后,再反击安禄山的叛军。

可是唐玄宗不停劝告,杀了封常清和高仙芝,然后命令哥舒翰带着10余万中央军团的官兵,出潼关主动进攻叛军。结果,唐朝军队根本不是叛军的对手,哥舒翰被人被俘。唐玄宗只能带着官员、后妃逃往四川成都,在逃跑的路上,爆发了著名的马嵬坡兵变。


满族文化网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唐朝文化兼容并蓄,接纳海内外各国民族进行交流学习,形成开放的国际文化。唐朝与当时阿拉伯帝国并列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声誉远扬海外,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节度使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节是当时一种全权印信,受有此全权印信者,便可全权调度,故称节度使。

节度使制度的开端,是从唐开元天宝年间所设立的缘边节度使。这和当时的边疆形势是分不开的。在这以前,唐在厉兵秣马击败了东突厥之后,实际上对外用兵一直都是保持着旺盛着扩张进攻的。唐初先后击破了东突厥,薛延陀,降伏漠北诸部,设立都督府; 此后,又打败西突厥,灭高昌国,于其地设立州县治理,奠定了唐朝辽阔的疆域。显庆年间又平西突厥贺鲁,设立二都护府统其地。又在新疆以西,波斯以东的地区分置都督府十六、州七十二,县一百一十。

众所周知,自唐太宗起至唐高宗末年,唐边境的军事形势发生了战略性的转变。唐太宗在位时,采用的是主动出击、外线作战的战略方针,以骑兵进行长途奔袭、击其不备为战术原则。唐太宗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战略方针和战术原则,主要是拥有一支比游牧民族更为精锐的骑兵部队。但唐太宗去世后,唐周边军事态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吐蕃、突厥、奚、契丹等少数民族的骑兵开始不断袭扰唐边境地区。面对周边军事态势呈现的这种新特点,变唐太宗时期的军事进攻战略为军事防御战略逐渐成为唐统治集团的共识。

唐所防御的对手是游牧或半游牧民族的强大骑兵部队。在战争中,他们往往投入数以万计的精于骑射的骑兵,急风暴雨而来,风驰电掣而去,忽而抢此、忽而掠彼,飘忽不定。要想在这种不太持久的战争中占据主动,就需要有庞大而且指挥灵活、快速反应的边防军队。

但是,诸边防重镇到底各需要多少兵力,中央政府往往并不十分清楚,当政府分配的兵额不足时,各节度使自行就地募兵就成为必然。自开元二十五年以后,各镇节度使下的军队都相继变成了募兵。由于藩镇节度使掌握着这些募兵的生杀、赏罚、升降等权利,士兵们对藩镇节度使的依赖性也极强,他们“唯知其将之恩威,而不知有天子。”于是,藩镇节度使们便逐渐培养起只忠于自己的亲兵部队,拥有了军权。

开始时,唐边防驻军的后勤供应主要依靠政府,但如此众多的边防驻军的后勤供应,仅靠政府是远远不够的,若保障后勤供应,后勤供应制度就必须进行改革。具体方法是用屯田的收入解决军队的部分供应,以减轻中央政府的财政压力。起初,屯田生产的粮食由中央政府的度支支配,这种制度使常备军将领不能及时解决自己防区内军队的后勤供应,影响了他们调动、指挥军队的权威,削弱了唐军的战斗力。在这种情况下,唐政府不得不把防区的财政权力转给各防区的常备军将领。后来,唐政府又把食盐资源的管理权交给节度使。这样,藩镇节度使拥有了更多的财政权。

为避免地方官对节度使军事行动的影响,从天宝中开始,唐政府将一道置“节度使与采访使”各“一人”的体制,改为由藩镇节度使“一人兼领之”的体制,“州刺使尽为”节度使“所属”。这是唐玄宗根据北部边防军事需要对节度使权力的又一次扩大。这样,藩镇节度使便拥有了其辖区内数州的行政权。不但如此,有的还兼数道的节度使。

这样的安排,虽然增加了唐朝边防部队的机动性、灵活性,但由于节度使权力过大,士兵们“唯知其将之恩威,而不知有天子。”这为唐朝安史之乱的发生留下了隐患。

节度使初置时,作为军事统帅,主要掌管军事、防御外敌,而没有管理州县民政的职责,后来渐渐总揽一区的军、民、财、政,所辖区内各州刺史均为其节制,并兼任驻在州之刺史。各地的节度使不仅领兵,而且还把本地的民政、财赋等权力抓到手里,很快发展成为强大的地方割据力量。

安史之乱后,唐朝由昌盛期转入衰亡期。但朝绝大部分藩镇不割据,只有河朔等极个别藩镇割据,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须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军情”,而且割据藩镇也曾解除割据。

唐宪宗元和九年(814)闰六月,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匿不发丧,伪造少阳表,称病,请以元济为留后。朝廷不许。吴元济起兵造反。元和十二年(817)十月,唐邓节度使李愬在降将李祐导引下,于雪夜奇袭蔡州成功,破城俘获吴元济。十一月,吴元济被斩于长安。淮西的平定是唐中央政府的一次大胜利。淮西平定后,沧景、卢龙、成德等镇相继归顺中央。淄青的李师道独力顽抗,被唐中央发兵打败。到此时,唐朝统一的局面暂时得到了加强,但节度使领有重兵的局面并未改变。

唐末黄巢之乱之后,唐朝才失去对大部分藩镇的控制,出现普遍的藩镇割据。

天祐四年(907年),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年投降唐朝的朱温(唐僖宗赐名朱全宗),逼唐哀帝李柷禅位,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定都于开封。唐朝灭亡。

唐朝末年,内忧外患、危机四伏、国势衰微。藩镇割据、朋党争斗、宦官专权是导致唐朝覆灭的真正原因。




伯乐公


一 节度使的起源

1、边疆形式的改变

在唐太宗时期,对外采取的是你敢惹我,我就打死你,你不惹我,我找借口也要打死的你的主动出击、外线作战的进攻战略方针,破东突厥,薛延陀,降伏漠北诸部,在他们的土地上设立都督府; 随后,又败西突厥,灭高昌,于其地建立州县治理,从而奠定了唐朝辽阔广大的疆域。但是,没有哪个皇帝嫌自己的土地大,于是在显庆年间又平西突厥贺鲁,设立二都护府统其地。又在新疆以西,波斯以东的地区分置都督府十六、州七十二,县一百一十。随后,伐百济,平高丽,达到了颠峰状态。

但是,从高宗仪凤年间开始,唐朝的战略变成了要守住老祖宗打下的这一亩三分地,从“秦汉以来,唐马最盛,天子又锐志武事,遂弱西北蕃”变成了

“边兵谨守备,蓄锐以待敌。待其自至,然后击之”,但是,没有最完美的防守,唐朝边境依然受外族的不断侵扰,只能“且令大将镇抚,蓄养将士”,后来,这些大将开始集军政财大权于一身的节度使。

2、均田制的崩溃

从高宗开始,均田制逐渐被破坏,流民、逃户成为最严重的社会问题,在玄宗时期以下三种试图解决:

一是重申均田法令,严禁流徒;(简单说就是我有法可依,你不要乱跑)

二是检括客户,听其所在落籍;(简单电视后就是看你像哪的人就把你的户籍落在哪)

三是招募流民客户充军。(简单说就是你实在吃不上饭,就去当兵打仗吧)

在这三种办法中,前两种都基本失败了,第三种方法虽能诱得“通逃者”“争出应募”,暂时解决了社会矛盾,却让这批人渐渐成为雇佣兵。于是,唐兵制从府兵的征兵制,向募兵制演化。

二、节度使的权利

根据《新唐书·百官志四》记载:“节度使掌总军旅,颛诛杀。初授,具帑持兵仗诣兵部辞见,观察使亦如之。辞日,赐双旌双节。行则建节、树六纛,中官祖送,次一驿则上闻。入境,州县筑节楼,迎以鼓角,衙仗居前,旌幢居中,大将鸣珂金钲鼓角居后,州县赍印迎于道左。这段记载的意思简单说就是节度使权利很大,掌握着下边人的生杀大权。而且排场很大。

至玄宗开元、天宝间,北方逐渐形成平卢、范阳、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四镇、北庭伊西8个节度使区,加上剑南、岭南共为10镇。

(一)安西节度使--职务是管理西域。治所在龟兹城(新疆维尔自治区库车县)。统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统兵二万四千。

(二)北庭节度使--职务是防御游牧在北方的突骑施和坚昆。治所在北庭都护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县东南)。屯伊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县)、西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县东南)二州境上,统兵二万。以上两镇内外相连,专对西域天山南北两路的诸国。

(三)河西节度使--职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两国间的交通。治所在凉州(甘肃武威县)。统兵七万三千。

以上一镇兼顾西方和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

(四)朔方节度使--职务是防御突厥。治所在灵州(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统兵六万四千七百。

(五)河东节度使--职务是防御突厥。治所在太原府(山西太原市),统兵五万五千。以上两镇互相应援,专对突厥。

(六)范阳节度使--职务是压制奚、契丹。治所在幽州(北京市)。统兵九万一千四百。

(七)平卢节度使--职务是招抚室韦、靺鞨(音末合 mòhé)。治所在营州(辽宁锦州市西)。统兵三万七千五百。

以上两镇专对东北诸部,主要是对奚、契丹。

(八)陇右节度使--职务是防御吐蕃。治所在鄯州(青海乐都县)。统兵七万五千。

(九)剑南节度使--职务是西抗吐蕃,南抚国境内各少数族。治所在益州(四川成都市)。统兵三万九百。(以上两镇专对吐蕃)

(十)岭南五府经略使(七五六年--唐肃宗至德元年,升经略使为节度使)--职务是绥靖境内各少数族。治所在广州(广东广州市)。统兵一万五千四百。

而且,这节度使有时候一个人还不止节制一个镇,比如后来发动叛乱,差点灭了唐朝的安禄山,安禄山除任范阳长史充任范阳节度使外,还兼任河北采访使、河北道采访处置使等。能守边的将士,一般都是特别能打的,战斗力都是一流的,当你兜里有粮,手里有枪,而且这枪还特别好使的时候,你就觉得皇帝轮流坐,这话很有道理。

 

 

 

 

 

 

 

 

 





有趣的历史牛


唐朝的节度使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节度使最早出现在唐朝中后期,在唐睿宗时期才开始逐渐有这个官职的。

节度使和边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起初的节度使就是为了镇守边关设置的。因为大唐的边疆太长了,而且对外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攻变成了守,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来镇守这长长的边疆线。

到了唐玄宗时期大唐已经有了十个节度使,这些节度使掌握着大唐最有战斗力的兵力。节度使的职能就是个将军,是武官,帮皇帝守护边关的,只管军事,不插手地方政务。慢慢的节度使开始接管地方政务,成为地方最高长官,这个时候的节度使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同时管理好几个地方,在其管辖的范围之内,节度使的权利很大,很多重要的事务都不用上报中央,可以直接做主,有点像国民党时期的分割各地的军阀。

大唐时期,并不是一个人只能担任一个地方的节度使,他可以是担任多个地方的节度使,比如王忠嗣担任四个地方的节度使,手握重兵,直接威胁中央政权。

那么一个节度使能够统治多少兵力呢?

节度使能够拥有多少兵力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定的,因为各个边关的情况不同,战乱多的边关,兵力自然要多一些,稍微安稳一些的边关,兵力就会相对少一些。

在唐玄宗时期,兵力最多是范阳节度使,兵力达到九万多,兵力最少的是剑南节度使,兵力三万多人,平均下来的话每个节度使的兵力是六万人左右,那么这十个节度使总兵力就达到了六七十万人,并且这些兵长期处于战争状态,战斗力很高。我们熟知的安禄山,统领平卢、范阳、河东三镇,三镇节度使,兵力达到二十多万,实力足以对抗处于暮年的大唐,果然没有多久,就爆发了历史上有名安史之乱。

唐朝的节度使是当时国家的实际情况所形成的,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大唐皇帝放松警惕,让节度使的权利变得越来越大,最后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让大唐的天下断送在皇帝自己挖的坑里,让人叹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