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康得新聽證現場:康得新代理律師稱不否認造假,但不認可造假金額

來關注一家面臨退市風險的上市公司--康得新,因為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且連續四年虧損,康得新已觸及強制退市情形。今年7月5號,康得新收到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之後康得新申請舉行聽證會,做陳述申辯。今天(19日)上午,康得新的聽證會開始舉行,聽證會上究竟討論了什麼?康得新當事人與調查人員就哪些焦點問題進行了辯論?

康得新代理律師稱不否認造假

康得新聽證會由於案情非常複雜,聽證會從今天上午9點半開始,一直持續了一整天。在這場聽證會上,其實雙方焦點主要就是一個問題,就是對於調查組認定的康得新虛增利潤119億到底有沒有這麼多?

康得新代理律師康得新公司至始至終沒有否認存在造假的情況

聽證會上,康得新的代理律師表示,無法認可證監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中的虛增利潤金額。代理律師認為,在調查人員查到的虛假業務中,包含真實利潤回款,所以不能認定“全部利潤”均為造假。然而,江蘇證監局的調查人員對此並不認同。

直擊康得新聽證現場:康得新代理律師稱不否認造假,但不認可造假金額

江蘇省證監局調查人員:虛假銷售臺賬,虛假出庫單,電子郵件,qq聊天記錄,轉運提單等各環節大量書證,及財務造假的決策,組織,各環節參與人的詢問筆錄及書面確認為證。


此外,江蘇證監局調查人員還當場公佈了康得新如何虛構業務的事實。

直擊康得新聽證現場:康得新代理律師稱不否認造假,但不認可造假金額

江蘇省證監局調查人員:假冒光學膜出口,相當於是說自己出口的是高檔麵包,實際上是劣質麵粉,還虧本送給別人,請不要混淆概念

康得新代理律師:是美化業務能力,並不是完全虛構業務,不能完全否認全部利潤回款。


據瞭解,本次聽證結束後,來自中國證監會的五位聽證員將進行合議,如有需要還將會進行二次聽證。

康得新119億財務造假案始末

康得新複合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從事高分子複合材料、功能膜材料生產等業務。

直擊康得新聽證現場:康得新代理律師稱不否認造假,但不認可造假金額

2010年7月,康得新在A股上市,每股發行價為14.2元,上市以來,康得新一直被譽為A股的白馬股,股價最高漲幅近十倍,並在2017年創下歷史新高,市值接近千億元。但今年初,康得新突爆債務危機,震驚市場。

直擊康得新聽證現場:康得新代理律師稱不否認造假,但不認可造假金額

2019年1月21日,康得新出現到期15億債券不能兌付的情況,公司債務危機正式踢爆,銀行賬戶被凍結。

直擊康得新聽證現場:康得新代理律師稱不否認造假,但不認可造假金額

1月23日,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公司也戴上ST帽子。

直擊康得新聽證現場:康得新代理律師稱不否認造假,但不認可造假金額

4月30日,*ST康得披露2018年年報,公司實現淨利潤2.81億元,同比大跌88%。

直擊康得新聽證現場:康得新代理律師稱不否認造假,但不認可造假金額

5月10日,康得新回覆深交所關注函時表示,目前無法確定公司資金是否已被康得投資集團非經營性佔用。

直擊康得新聽證現場:康得新代理律師稱不否認造假,但不認可造假金額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康得新涉案金額巨大,手段極其惡劣,違法情節特別嚴重。

證監會調查結果顯示,2015年到2018年期間,康得新通過虛構採購、生產等研發費用等方式虛增營業成本和研發、銷售費用,通過這些方式虛增利潤119億元,康得新還涉嫌未在相關年度報告中披露控股股東非經營性佔用資金的關聯交易,和為控股股東提供擔保,以及未如實披露募集資金使用情況等違法行為。上述行為導致康得新披露的相關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和重大遺漏。 7月6日起,康得新開始持續停牌,停牌價格為3.52元,較公司股價最高點跌去近90%。

財經觀察

近一段時間以來,像康得新這樣出現業績暴雷的上市公司,不斷增加。那麼,對於這類看似財大氣粗,實則負債累累的上市公司,我們應該如何甄別?普通投資者該如何避雷? 財經頻道特約觀察員許樹澤分享他的見解。

直擊康得新聽證現場:康得新代理律師稱不否認造假,但不認可造假金額

許樹澤:有錢不花還借錢 要警惕!

一個最明顯的疑點就是,賬上明明有那麼多錢,為何還要去借債呢?公司發債這個利息甚至可能會高於10%,賬上如果明明有很多錢,說明你的資金遠比點子多啊,點子不夠,要錢再多也沒用,你投不出去啊,現有的資金使用效率都十分地下,根本投不出去,那花著冤枉錢又去借錢又何苦呢?

許樹澤:高負債率不怕 有息負債才可怕

這就要說到一個關鍵概念,叫做有息負債。很多公司的高負債率是由預付款造成的,這種負債並不需要支付一分錢利息,往往還是競爭力的強的一種體現。當一家公司賬上錢非常多,但還反而欠了一屁股需要償還利息的有息負債,這本身就是需要投資者警惕的現象。

許樹澤:財報只是公司家底的“照片”

這就要說到財務報表的一個關鍵特性了。我們所說的賬上的資金,這個信息被記錄在資產負債表。資產負債表,一般在每個財報季末的那個定點的時間,會進行審計,它就好比是給公司的家底兒拍了一張照片。可問題在於,就像拍大合影,照片拍好了大家就散了呀。財報也一樣,31號拍了片,記錄了你賬上確實有這麼一筆錢,可是下月第一天,公司或者大股東,馬上把資金拿走了,這可就沒人知道了。然後到了下個季度末,它又重新東拼西湊,把錢給墊上了,看起來好像照片還是那張照片,上面還是那些信息,可是,一切都已經完全不一樣了。照片很美,但是真實的經營中,當企業急需資金時,這錢是肯定付不出來的。

許樹澤:優秀的CEO應該有“恐錢症”

恐錢症,恰恰不是資金不夠,而是賬上錢太多卻花不出去。這說明,企業沒有能夠合理使用資金。當資金無法被投資出去,意味著企業無法擴大生產,當企業不能增長,依然佔用大量資金,又不願給股東分紅,這就是公司治理問題。投資者需要對錢多的公司,想想原因,擦亮雙眼。企業家最大的能力,是會花錢。是合理使用股東的每一分錢,為社會創造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