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集中銷燬一批假冒偽劣食品,包括白酒、大米、豬肉製品

原標題:自9月開展食品安全領域專項整治以來全市共查處食品(保健食品)案件116起

桂林市集中銷燬一批假冒偽劣食品,包括白酒、大米、豬肉製品

一批假冒偽劣食品等商品昨日被銷燬

桂林生活網訊--桂林晚報訊(記者秦麗雲 見習記者曾思怡)18日下午,隨著垃圾清理機的作業,桂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把一批以假冒偽劣食品為主的假冒偽劣商品進行集中銷燬。

標誌粗糙的假冒品牌白酒、沒有中文標識的進口餅乾、沒有食品安全QS認證的零食……18日下午3時左右,記者來到位於疊彩區北和路17號的原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辦公大樓前看到,一大堆假冒偽劣的食品被堆放在一起,等待被集中銷燬。

這些假冒偽劣食品從何而來?據桂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9月份以來,該局聯合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農業農村局等市食安委成員部門,紮實開展了食品安全領域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專項整治行動。行動期間,聯合行動組聚焦食品生產經營環節違法違規行為、保健食品虛假宣傳、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和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等重點領域開展聯合整治,著力解決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食品突出問題,確保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數據統計顯示,自9月份開展食品安全領域專項整治行動以來,全市共查處食品(保健食品)案件116起,罰沒款金額共計123.2萬元,移送公安機關案件2起。

據桂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綜合執法科的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銷燬工作對依法沒收的假冒食品、侵權“山寨”食品“三無”食品、劣質食品、過期食品以及從非法渠道購進的食品等進行集中銷燬,涉及白酒、大米、食鹽、飲料、茶類、調料、豬肉製品、保健食品以及袋裝小食品等,共計30餘種200餘件。

接下來,桂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聯合多個部門紮實開展整治行動,並採取聯合監管、聯合執法的方式,查辦一批重大典型案,並集中解決事關群眾利益的食品安全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