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王家河:城市痛點蝶變新生成亮點

岳陽晚報全媒體記者 馮剛

岳陽王家河,從小小臭水溝,變身兼具歷史文化記憶長廊功能的生態景觀休閒公園,僅用了短短數年時間,市民也從當年的滿腔怨聲,轉化成每次流連時的由衷讚歎,並將一幅幅如畫美景用鏡頭記錄下來,分享與傳遞這份美妙絕倫。

岳陽王家河:城市痛點蝶變新生成亮點

河水煮河魚味美無比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前,王家河水質清澈,十分甘冽。”1979年出生的劉志勇是王家河畔原居民,這裡留下了他許多兒時美好的回憶。

當年,此處尚為荒野之地,周邊居民極少,但水質極好。當地原居民平日閒暇時,最愛來此撒網捕魚。有一些居民在網上魚後,拿去市場賣掉,補貼家用。劉志勇和父親自然也去捕過魚,那種童年樂趣,他覺得難以言喻。

因為周邊人少,無任何汙染,河中的魚特別多,常常一網下去都會打上數條甚至十數條魚,每到此時,劉志勇便會開心得又蹦又跳。數小時下來,父子倆總會滿載而歸。“一般情況下,父親會留下兩條做晚餐,餘下的悉數賣掉,用換來的錢置辦一頓豐盛的晚餐,順便也會給我買一些零食。”

岳陽王家河:城市痛點蝶變新生成亮點

“我記得魚肉特別鮮嫩。”劉志勇常聽老人說,王家河的水猶如山泉,居民們以此為生活用水,河水煮河魚,因此,魚肉才會如此鮮美。用河水澆灌的西瓜更是甘甜,當時雖普遍較為貧困,但居民的感情更為淳樸,而加之王家河原居民少之又少,四鄰感情尤顯和美珍貴。在河邊種了西瓜的,會邀請大家品嚐一下,解解渴;種了蔬菜的,會在摘菜後,丟幾棵給鄰居;釣魚捕魚的,也會順手丟幾條魚給大家。當然,那時鄰居們一般都會抽空捕魚釣魚,但這種淳厚的情誼,是他們互幫互愛的一種情感表達方式。

時光流轉,歲月前行。21世紀,隨著城市發展東移,原處於城鄉結合部的王家河片區逐漸成為城市中心區域,周邊公司、企業與居民越來越多,垃圾遍佈,汙水橫流,王家河變得又黑又臭,菜地及亂搭亂建等現象已成為城市痛點。該現象引起岳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並介入調查。

綜合治理“黑臭水溝”

調查發現,王家河兩岸一些截汙管網尚未建設,工業及生活汙水均直排入河,水質為劣Ⅴ類;兩岸棚戶區的居民在河道內亂建亂搭、傾倒垃圾。不久,王家河治理被提上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日程。

經專題會議研究、論證,2011年12月13日,岳陽市政府第65次常務會議審議了《王家河流域綜合治理工程工作方案》。隨後,成立了以時任市委書記黃蘭香為政委,時任市委副書記、代市長盛榮華任指揮長的王家河綜合治理工程指揮部,岳陽樓區和岳陽經濟技術開發區負責徵拆安置,市規劃局負責項目規劃,市住建局負責工程建設;市水利建設投資公司也應運而生,全力融資爭資,市直相關部門合力確保項目順利推進。

岳陽王家河:城市痛點蝶變新生成亮點

2012年1月8日,王家河流域綜合治理工程啟動儀式。剛剛上任的時任市長盛榮華講話擲地有聲:王家河流域綜合治理,必須通過治汙清水、築壩活水、景觀美水等工程措施,達到水清、水活、水美、水利的目標。

2012年10月15日,王家河流域綜合治理工程開始動工建設,6個土建標段、3個專業標段同步實施。

2014年底,包括景觀工程、截汙管網工程在內“一河兩帶四路”主要建設任務基本完成,並逐步向群眾開放。

2015年底,將岳陽獨有的求索精神、憂樂精神與駱駝精神串聯形成文化主線文化創意工程基本完成。

2016年7月22日,王家河公園管理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蝶變新生為古城增色

2017年4月5日,市委、市政府印發《岳陽市全面推行河長制實施方案》,全市江河湖庫正式全面推行河長制。王家河在市、縣、鄉、村四級河長常態化巡河管護下,用南湖流域綜合整治、王家河面源汙染集中整治的“畫筆”,畫出了王家河“垂柳依依吻細漣、碧水盈盈映藍天”的美麗畫卷。

兩岸沿線景觀、文化長廊美不勝收且文化底蘊十足。王家河文化創意一期工程“憂樂精神”“求索精神”“端陽懷古”“左宗棠”“魯肅”“王家義渡”“君山銀針”“嶽州窯”等20組雕塑作品早在2015年集中亮相,休閒觀賞與岳陽歷史文化記憶在此碰撞出智慧火花;隨後,“嶽州烈女”“漁歌互答”“岳陽魚市”“長樂故事會”“抗洪英雄高建成”“環保老人朱再保”“岳陽將軍園”“嶽州扇”等二期工程作品接踵而至;今年1月24日,“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超烈士雕塑也在王家河公園揭幕……王家河完成了從昔日黑臭水體到今日城市景觀的華麗轉身。

“如今的王家河公園景色怡人,文化味濃,勝過兒時那些美好記憶,在歡快、輕鬆中感受岳陽這座城市的生態宜居之美。”劉志勇說。如今,徜徉在王家河公園,兩岸綠樹掩映,一川碧水如玉帶蜿蜒,王家河“鳳凰涅槃”,蝶變新生,為江南水鄉岳陽城再添幾許迷人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