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凸顯“數據倉庫”痛點 區塊鏈基建亟需加強

疫情防控凸顯“數據倉庫”痛點 區塊鏈基建亟需加強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將醫療健康、公益、商品防偽、社會救助等話題推向輿論風口浪尖,數據和信息來源不公開、不透明、效率低等痛點,讓人不得不想到區塊鏈——可以構建透明安全值得信賴的“數據倉庫”。儘管區塊鏈展示出其豐富的應用場景和巨大的技術潛力,如何才能真正使區塊鏈從“實驗室”走向“田間地頭”,關鍵還在於區塊鏈基礎設施的建設。

區塊鏈技術展現巨大潛力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對世界公共衛生治理和醫療供應鏈管理發起了巨大挑戰,在我國,5G、大數據、人工智能、VR等技術率先挑起了數字化疫情防控的大梁。隨著疫情的進一步推進,防疫信息的及時公開和權威性、公益慈善信息的透明度、防疫保障物資供應鏈的完整性和調度的高效性,以及患者收治的時效性、科學性等公共衛生問題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困境,這些問題一時間引發了相關行業應用區塊鏈的意識覺醒。

此前圍繞區塊鏈的大部分興奮感都是由金融服務行業產生的,但區塊鏈的益處已遠超於此。實際上,該技術能夠以更快、更無縫和更安全的方式來簡化、驗證和記錄任何交易,甚至能夠重塑眾多行業中能源要素的分配。

賽迪區塊鏈研究院院長劉權向《中國電子報》表示,區塊鏈技術結合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可以在疫情防控、公益慈善、供應鏈金融和身份存證等方面發揮出巨大的功效。

劉權向記者介紹,在公共安全監測中,可利用區塊鏈技術將相關數據上傳到疫情防控協同系統,提高數據的獲得效率和安全性。系統內的數據具有不可篡改性,全程可追溯,為疫情防控提供可信數據化支撐。在公益慈善應用中,將捐贈物資的使用記錄和流轉過程都登記到區塊鏈上存證,有效解決公益慈善中的信任危機問題。在身份存證領域,基於區塊鏈的可信身份管理系統,將相關人員信息統一登記和上鍊,可追蹤確診患者和密切接觸者的相關身份信息和詳細活動軌跡,實現準確定位。利用分佈式身份標識和零知識證明技術,在確保身份信息可信的同時,還能避免數據洩露。

區塊鏈此次尚未擔當大任

據瞭解,自疫情發生以來,部分省市自2月起上線了藉助區塊鏈、大數據等技術的疫情管控平臺。上海靜安區臨汾街道上線了“智慧臨小二”平臺,整合了口罩預約、回滬登記、健康打卡、社區關愛等多項信息動態更新功能。在該平臺上,大量數據都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電子簽名、存證,且不可篡改。山東省濟南市緊急開發上線區塊鏈疫情防控智能信息指揮平臺,覆蓋全市所有區縣、街道鄉鎮和醫院,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撐。

賽迪智庫信息化與軟件產業研究所數據治理研究室主任王偉玲向《中國電子報》記者指出,儘管各地各企業在積極推動區塊鏈應用佈局,由於事發突然且我國區塊鏈應用剛起步,在這次抗擊疫情中,相比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區塊鏈的應用面仍然較窄。

區塊鏈基建是未來佈局重點

商務部CECBC區塊鏈專委會副主任、數字經濟商學院院長吳桐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在技術水平既定情況下,區塊鏈應用落地有兩個核心因素:場景和基礎設施建設。此次疫情為區塊鏈應用提供了許多場景,同時為區塊鏈加入公共衛生機制提供了良好機會,但在實際應用中,理念與現實往往存在距離。

“目前的區塊鏈應用普遍為民間自發行為,仍停留在‘點狀’,並未形成體系,影響力還十分有限。”吳桐說,“因此,具備較為成熟的區塊鏈基礎設施作為技術支撐,成為重要前提。”

那麼,若要真正加強區塊鏈對公共衛生治理的應用價值,該如何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從哪些環節入手?王偉玲認為,需要從政策層面和相關企業層面共同發力,以解決技術創新和技術間深度融合的問題。

“政策層面,需要加快區塊鏈相關的頂層規劃,明確推進區塊鏈的中心思想和發展路徑。”王偉玲說。當下正值疫情防控收尾階段以及新基建實施起步階段,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利好並推動區塊鏈的基礎設施建設。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通知,部署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撐服務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工作。

對此,劉權表示,建議政府相關主管部門首先將區塊鏈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核心技術全面統籌推進,規劃各地區塊鏈發展的總體方案、路線圖、時間表。其次,建立區塊鏈產業發展協調機制,結合各地實際發展情況,適時出臺發展扶持政策,重點支持關鍵技術攻關、重大示範工程、系統解決方案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再次,建議組織編制區塊鏈產業發展規劃和指導目錄,加強對各地發展區塊鏈產業的引導,優化資源配置,避免盲目發展。

“企業層面,要加快技術創新研發,針對不同難點提出破題方案和實施策略。”王偉玲指出。

劉權認為,從企業層面加強核心技術創新和技術間的深度融合,就要持續加大投入力度,跟蹤全球技術創新進展,著力攻克共識、密碼、分佈式通信與存儲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建立核心競爭力。此外,若要構建完整的產業生態鏈、夯實基礎設施,加深區塊鏈與AI、大數據、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是關鍵中的關鍵,以此來優化應用能力,打通技術創新與場景融合的通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