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兵仙"之名的韩信,为何不反刘邦?是不敢还是不想?

Blue_square


韩信不反刘邦是不能反,并不是他想不想的问题!当时的条件下,各方面条件不允许他那么做!


天下大势

春秋战国五百年的纷争,天下归秦,秦统一短短十五年,天下分崩,列国复辟,天下震动!秦末动乱更是严重破坏华夏文明!

如此长期的战乱,民生凋敝,到楚汉对峙,项羽失败已成定式,天下趋于一统,此时韩信如果背叛刘邦,完全属于逆天之举,他将成为民族的罪人!

汉朝建立之后,天子坐不上六匹纯色马拉的车,朝廷高官甚至乘坐牛车,长期社会动荡民族元气大伤,汉初刘邦被匈奴打的满地找牙,根本没有反击之力!

因此,如果韩信叛变,则必然加剧动荡,受苦的不止老百姓,更是整个华夏民族的悲剧!

秦末动乱本身就不是老百姓活不下去的结果,其本质是旧贵族的复辟,以及一些野心家投机者的投机运动,他们利用老百姓对秦帝国的怨言(这种怨言只是对于二世昏政的抱怨,远没有后世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那样尖锐),掀起的一场暴乱而已!

比如张耳陈余,平时就结交所谓的豪杰以及六国就贵族,比如郦食其,蒯彻都是唯恐天下不乱的投机分子,他们根本不会顾及百姓死活,只顾及自己的私利而已!


韩信的下属不愿意造反

韩信手下的兵将都是刘邦给的,韩信的大将军也是刘邦给的,韩信灭魏破赵下齐,一路势如破竹,然而韩信团队都是忠于刘邦的,曹参,樊哙,周勃等都是刘邦的发小兄弟,不可能跟着韩信谋反,假如韩信谋反,这些人第一个杀了韩信!


韩信政治水平太低

韩信只会领兵打仗,政治能力极低,甚至不如项羽!

如果造反三分天下,韩信能长久吗?韩信只是一个帅才,绝不是一个好的主公!他没有任何根基,没有政治根基,没有经济基础,也不会笼络民心,注定了他不可能长久!

韩信如果独立,他只是一个单纯的军阀集团,他的团队没有懂政治的,就一个蒯彻也只是一个乱世投机者,他懂内政吗?他懂治国吗?

假如韩信谋反,以刘邦团队的能力,统一天下也不是难事,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韩信的性格

韩信的性格有一些妇人之仁的因素存在,说白了有点君子味道,这在乱世是大忌,自古以来乱世之中存活下来的,哪个不是奸雄?有哪个君子能在乱世割据一方的?

刘邦对韩信的知遇之恩,韩信是无法抛开的,韩信始终过不了这一关,韩信根本没有一个主公应有的决断力以及该出手时就出手就出手的狠劲!

韩信的这些性格决定了他只能辅佐某位明主成功,而自己永远只是一个将军的角色!


韩信不能独立的综合原因

有一个典故,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通过那次对话,韩信其实已经认清了自己!他说刘邦善于将将,而自己善于将兵!

韩信的这句话,是他对自己的深刻认识,他自身存在太多的不足,他是无法与刘邦对抗的!

我们看三国时期三足鼎立,各方势力角逐天下!三国君主哪个不是雄才大略的奸雄?哪个阵营不是人才济济?

一个阵营要想不断发展,一个是君主的能力,一个是阵营的人才,君主不强但是人才很多可以勉强苟活,如东吴后期,蜀汉后期!而反观韩信阵营,君主不行,人才没有,更没有社会根基,怎么在乱世立足!


历史云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说不尽的韩信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 杨慎 汉朝开国名将「韩信」的一生,是一首磅礡的史诗,他人生的大起大落,是一个传奇的故事。他的自制力,他的胆试才华,让人惊艳,然而,他对人性的天真幻想,也让人无限的感慨。



所以韩信不反 是因为他觉得刘邦不会害他

胯下之辱,一饭千金

- 韩信年轻时家贫,时常前往家乡一个小官吏家蹭饭吃。官太太厌烦他,每天早早做饭,然后在床上吃饭,明确地告诉韩信,这裡不是他应该来吃饭的地方。韩信受到这个侮辱后不再到他们家去。乡里有一个混混,看不起贪穷的韩信而霸凌他,要韩信从他胯下爬过。韩信何许人也? 不会为了一时暴怒而去杀人,断送了自己前程。飢饿的韩信,在城外河中捕鱼,有一位在河边以漂洗蚕丝维生的「漂母」,看韩信捕不到鱼,把自己的饭给他吃。漂母当时并不知道,她的饭有多少价值,韩信封王后找到了漂母,「一饭千金」的报答了慈祥的老太太。





初露锋芒,国士无双

秦朝末年的农民起义中,韩信加入了项羽叔父项梁的阵容,他担任项羽的看门兵,也曾数次找机会向项羽建言,可是有勇无谋的项羽看不出韩信的才华,于是韩信转投「汉王」刘邦麾下,担任管粮仓的兵。有一次他被军法连坐,前面十三个同队官兵都已经斩首,轮到他的时候,韩信扬起头来对监斩官「夏侯婴」説:「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汉王不是要夺天下吗?为什麽不留住我这个人才?夏侯婴惊讶于这个死囚的谈吐,不但赦免了韩信,而且升了他的军阶。从此丞相萧何开始注意到韩信,当汉王刘邦从咸阳就封南郑时,一路崎岖,有不少士官兵卒不愿意去穷乡僻壤而脱队。韩信认为萧何已举荐自己,而刘邦仍不用他,于是也另投明主。萧何听到后大惊失色,立马「月下追韩信」。刘邦以为丞相也离他而去,欲哭无泪。萧何追回韩信后,对刘邦说:「诸将易得尔,至于信者,国士无双」。谁都可以走,但是韩信不行。



登台拜将,横扫天下

刘邦随即举办盛大的拜将仪式,尊韩信为大将。韩信随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表面上修筑栈道,让项羽的人马,「雍王」章邯重兵驻守,以为刘邦即将沿栈道攻回关中,但韩信私底下率特种部队翻越秦岭,直逼陈仓。协助汉王刘邦重新夺回关中平原后,韩信继续「木罂渡军」,击败魏王。再继续以三万精锐,脱离兵家常理而自创的「背水一战」,横扫赵国二十万大军。之后往东,燕国不战而降,再往南,斩齐楚联军大将「龙且」。这个时候,韩信不世出的军事才能已经威震天下,他的谋士劝他:「天予不取,反受其疚;时至不行,反受其殃」,该自立而不自立,天理不容。但是韩信认为:「汉王必不负我」。韩信随后在「垓下」,给予项羽「十面埋伏」的封锁,命令士兵学习楚国歌曲,「四面楚歌」让楚军以为已经国破家亡,父老被俘掳到垓下,而士气崩溃。西楚霸王项羽在韩信的攻击下,在乌江旁自刎,结束了同样灿烂辉惶的一生。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韩信为刘邦打下了所有的天下,以为「汉王必不负我」,可是,他最后被刘邦夫人「吕后」,以及他的「知己」萧何骗入长乐宫中处死,夷三族。「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军事奇才韩信不懂得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的残酷现实。生死一知己(萧何),存亡两妇人(漂母,吕后),大起大落的人生,留给了后人无限的同情与怀念。


子非魚


成为优秀的领导者,不只是只懂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能够容人,能够驾驭有才能的人。

从历史上看,韩信只精通兵事,在用兵这方面能力很强,面面俱到,不需要别人参谋,任何方面都能考虑到,而手下人听令行事就行了,所以说手下没有精通各个方面的人才。

不善于笼络人心,不善于拉帮结派。韩信无疑是个很骄傲的人,因为他有他骄傲的资本,骄傲到刘邦除了他手下就没什么能带兵的人了,所以看不起其他人,有点目中无人,这也为他待罪了很多人。

还有就是,只懂军事,不懂民生,打天下易,坐天下难,社会的安定和谐,才是百姓支持你能不能坐稳位置,在民心都在刘邦的时候,强大的军事反抗只能回是镜花水月,带兵打仗,不只是单纯的打,更多的是后勤,是人心。

所以,韩信只能是王,就算是推倒了刘邦,他也不可能长久。加上自忠君思想的熏陶,所以说是从来没想过,他应该也清楚自己的能力,也清楚自己的位置,只不过长久的高位和自己的自大以及当时的政治为自己埋下了祸根。


charlie2230


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1、韩信的性格 他还是属于忠义的一类人,刘邦对他有知遇之恩。

2、能力 韩信本人也说,他点兵多多宜善,但刘邦善于将将(统领大将),自己只善于将兵。

3、刘邦在用人上还是挺有能力的,他懂得拉拢下属,这也许也是韩信不反的一大原因。

4、局势还不够明朗,虽可以三分天下,但三分后谁是最后的胜者还未知,并且从灭秦到楚汉之争,打了多年的仗,在即将看到的胜利曙光面前,人人都会厌倦打仗。韩信优柔寡断了一下。

5、中国的封建文化思想 忠是古代社会所提倡的,《诗经》说:“岂日无衣?与子同袍。”意思是:谁说我们没有衣服穿,我和你共一件袍子。刘邦给了韩信飞黄腾达,韩信感恩戴德,报恩的思想也是不反一大原因。当年韩信潦倒时一个给他饭吃的老妇人尚且要报答,更何况刘邦。

6、刘邦虽然猜忌韩信,但主要是因为他功高震主,刘邦对韩信还是有一定情意的,甚至韩信死后,刘邦“亦喜且恋之”。

这些原因导致韩信激烈思考之后,支持了刘邦。(不全面哦,自己的一些小想法)。最后呢,我认为韩信属于岳飞一类人,宁肯别人负他,他也不负天下人。


网工小李哥


韩信:“我到底反还是不反?”


武涉:“反!”


韩信:“我不!”


蒯通:“反了吧!”


韩信:“我考虑一下......”


可以肯定的是,韩信不是不敢,而是在反与不反这件事情上,一直都犹豫不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件事情来看韩信是怎么在想与不想之间纠结的。


齐国被灭以后


韩信自从受到刘邦重用以后,就屡立战功,什么魏国、赵国都被他一一击破。当在面对齐国的时候,已经习惯掌兵权,统兵力的韩信开始有了进一步大胆的想法。

齐国成功被平定,韩信希望能够成为齐王,说是以防齐国狡诈,伺机再次联合其余诸国反叛。


按《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记载:

汉四年,遂皆降平齐。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原为假王便。”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韩信其实已经开始对权力兵力有明显的要求和欲望。但是,他还没有真正想要造反的心思,顶多就是想要带多点兵,在战场上自由发挥而已。


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当齐国失利的消息传出以后,项羽曾经派武涉前去说服韩信重新归顺他,并且项羽承诺,会让韩信当上齐王。


按《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所记:

足下与项王有故,何不反汉与楚连和,参分天下王之?


可是,韩信连想都没想,就直接拒绝了。而在拒绝的言辞当中,他还表达了自己对刘邦的各种感激之情。


按《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记载:

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於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


好不容易送走了武涉,又来了个蒯通。但是这一次,韩信开始有点动摇了。


蒯通是谁?他来自齐国,口才了得,不管是任何层面的利害关系,经他口中说出以后,往往都能够让人有突然醒悟的感觉。


齐国被破以后,蒯通马上就知道天下局势将会有所变化。于是,他来到韩信面前,以一番相面术的本事,想要说服韩信背弃刘邦。


韩信面对武涉很果断就拒绝了,但是面对蒯通,却开始有想叛变的念头了,这是因为蒯通说到了韩信的心里去了。

蒯通说韩信只是一个臣子,但手上的兵力,肩负的战功,早就快盖过刘邦,迟早会被刘邦杀害的。


就是这么一针见血的话,让韩信突然有那么一瞬间想要叛变了。他先让蒯通休息,自己好好想想。


按《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夫势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窃为足下危之。”韩信谢曰:“先生且休矣,吾将念之。”


但是,韩信转头又觉得自己功劳这么大,又已经是齐王,刘邦不可能忍心杀他。


于是,韩信最后又拒绝了蒯通一再的劝说,打消了叛变的念头。


按《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所记:

韩信犹豫不忍倍汉,又自以为功多,汉终不夺我齐,遂谢蒯通。蒯通说不听,已详狂为巫。


从上述的事件来看,韩信从坚决不肯反,到想一想,到又再拒绝,其实都证实了,韩信想过造反,只是这个念头还没有那么深。


被人状告谋反后


在项羽被打败以后不久,韩信就被人状告谋反。


当韩信知道刘邦要来抓他的时候,韩信原本是想要谋反的,但是又突然天真地觉得,自己本就无罪,只是刘邦以为自己收留了项羽的将领钟离眛,可能是在图谋什么。


既然如此,把钟离眛献上,自己的罪自然就没了吧!


《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高祖且至楚,信欲发兵反,自度无罪,欲谒上,恐见禽。人或说信曰:“斩眛谒上,上必喜,无患。”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韩信虽然领兵打仗堪称一绝,但是对待政治,实在是道行太浅了。国君一旦认定你有叛变之心,很少会不计前嫌,笑着与你和好的。

果然,看着韩信带着钟离眛的首级前来,刘邦依然叫人绑了韩信。此后,韩信被降为淮阴侯。


这个时候的韩信终于开始相信,不管自己的功劳再大,国君想要你的人头也只是一句话的事。于是,韩信趁着陈豨前来辞行的时候,向陈豨暗示,刘邦迟早也会对付他。


韩信提议,自己当陈豨的内应,陈豨觉得有理,便答应了。由此可见,韩信已经决定反了。


后来,陈豨果然叛变,韩信本想着策划袭击吕后和太子,没想到却被告发。最后,韩信被吕后用计抓了起来,并且在刘邦回来以前,就被处死了。

临死之前,韩信追悔不及,觉得自己太愚笨没有听从蒯通的劝告,早点决定谋反。


按《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记载:

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综上所述,韩信其实是想谋反的,只是他没有一颗彻底执行的决心,来回不断地犹豫,才造就了他最终失败的结局。


发现不少人说韩信始终是忠义之人所以没有在一开始就谋反,而我想说的是,真正忠义之人,又怎么可能会有谋反的念头呢?你说对吗?


渔经猎史小仙女


纵观历史,你会发现,千古名将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军事上的天才,政治上的弱智。韩信也不例外,我们先说韩信被杀的原因,导致韩信被杀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当初刘邦被项羽围困在彭城的危机时刻,派人要求韩信出兵救援,此时的韩信正是“掳魏王,破赵代,降燕平齐,名闻海内,威震诸侯”可以说他的人生已经达到了巅峰,实力也是如日中天,韩信当时的内心一定也是飘飘然的,因此竟然在刘邦危机时刻跟刘邦谈起了条件,让刘邦封自己为齐王,这种行为就有点“趁火打劫”的味道,更何况你打劫的对象是你的上司,这一件事就给刘邦心里留下了阴影,而韩信方只知道刘邦允诺封其齐王,心里沾沾自喜,却不知这一件事就让刘邦对其有了敌意。从另一个角度说,当时刘邦派人要求韩信出兵的同时,项羽也派出手下谋士武涉与韩信谈条件,项羽并不需要韩信归顺霸王,只要求韩信保持中立“作壁上观”即可(此时的项羽是人生中第一次低下高傲的头颅),同时韩信手下谋士蒯通也劝韩信此时应该顺应天意自立为王,并说“勇略震主者身威,而功盖天下者不赏。。。”这很明显就是提醒韩信,你的人生已经达到巅峰,下一步只有自立为王,别无选择,否则迟早被刘邦所杀。但韩信出于对刘邦知遇之恩的缘故,同时也是政治上的幼稚之故,最终没有反叛,而是出兵帮助刘邦灭掉项羽。

第二件事就是陈豨谋反,陈豨原是韩信部将后跟随刘邦,后来陈豨谋反,刘邦起兵讨伐,并要求韩信和彭越一同出兵,而就在此时,彭越和韩信同时称病,这就让刘邦再一次恼火,对韩信有了更深层的敌意,甚至动了杀心。。。


上善若水58112253


如果按照《史记》中的记载,韩信不反刘邦是发自内心的。

当年刘邦与项羽逐鹿天下,势均力敌,在荥阳一带形成拉锯场面,而韩信通过声东西击、背水一战、半渡而击等战术手段,先后灭掉了魏国、赵国、齐国,手下兵强马壮,其势力在刘邦项羽之上,并且官拜齐王,威风不可一世。

在这个时候,他手下有一位谋士叫蒯通,就几次劝告韩信要把握住形势,做出正确选择。《史记》记载如下:

蒯通说韩信曰:“今两主之命县于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夫以足下之贤圣,有甲兵之众,据强齐,从燕赵,出空虚之地而制其后,因民之欲,西向为百姓而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割大弱强,以立诸侯,诸侯已立,天下服听而归德于齐。案齐之故,有胶泗之地,怀诸侯以德,深拱揖让,则天下之君王相率而朝于齐矣。盖闻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而不行,反受其殃。愿足下熟虑之。”

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以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向利倍义乎!”

蒯生曰:“足下自以为善汉王,欲建万世之业,臣窃以为误矣。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归乎?夫势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窃为足下危之。”

韩信曰:“先生且休矣,吾将念之。”(《史记·淮阴侯列传》)

这段文字讲得很清楚,蒯通认为韩信的力量足可以左右天下大局,如韩信支持刘邦,刘邦就会胜,支持项羽,项羽就会胜,但是,无论韩信支持谁,都很难得到真正的信任,因为韩信力抵天下,功高震主,已经不可能安伏于任何一方。

在这种情况下,蒯通认为韩信的最佳选择是通过自己的力量平复刘项之争,为天下人获取和平,就会获得天下人的支持,并且可以分封诸侯,以弱化刘邦和项羽的力量,这样一来,韩信既可以获得民心,又可以获得天下诸侯的认同,刘邦与项羽也无可奈何,韩信就可以号令天下,成为天下的共主。

但是,韩信在这个问题上却非常犹豫,韩信所想到的就是刘邦对他的好,如果没有刘邦,他韩信当不上大将,也不可能有今天,最终还是没有听从蒯通的意见,蒯通几次劝告无果后,就离开韩信装疯卖傻,浪迹江湖去了。

后来韩信被杀,刘邦打算找蒯通算账,欲治其劝说韩信谋反之罪。蒯通很淡定地说,人各为其主,各有其忠,天下常情,我当时在韩信手下,心中只有韩信,没有陛下,又有何错。更何况当时天豪杰辈出,很多人都想与你争天下,你难道能够把那些想与你争天下的人都杀光吗?刘邦无言,最终释放了蒯通。

如果故事讲到这里,我倒是很佩服韩信的忠义之举,本身并无过错,既然如此忠诚于刘邦,就应该坚持下去,但是,韩信后面的选择就有些不识时务了。

不出蒯通所料,项羽被打败后。刘邦将韩信由齐王降为楚王,由楚王降为淮阴候,彻底被剥夺了兵权,如果韩信在这个时候能够守住初心,安于淡定宁静的生活,也可以颐养天年,但是,没有兵权之后的韩信,其心理的天平却极度失衡,产生了谋反的念头,最终被吕后所杀。

所以讲,人世间的事没有绝的对错,同样一件事,你这个时候做可能是对的,那个时候做可能是错的。同样一条道路,这个人走可能是对的,能够走通,那个人可能就是错的,就走不通。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势而异。

因此,蒯通劝韩信说: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愿足下详察之。(《史记·淮阴侯列传》)

很可惜,韩信没有听进蒯通的话,该出手的时候没有出手,该收手的时候没有收手。所以说,人生关键的就那么几步,而这几步要么在得志之时,要么在失志之时,如何选择,当甚至又甚。韩信的教训虽然历经二千多年,仍然值得我们深思。

司马迁在《史记》中表达了对这位战争天才的无比婉惜之情。

太史公曰:“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已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史记·淮阴侯列传》)


京西剑客


其实韩信到底有没有反意,历史上一直是存疑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了两千年,也没有定论。

如果韩信没有反意,他就是一个政治上不成熟的军事家,不懂得及时功成身退,没有从文种和范蠡的故事里汲取经验教训,功高震主,招致杀人之祸。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即使韩信有功成身退的自觉性,把兵权交还,自己甘心去做个富家翁,刘邦就能放心了吗?刘邦自己,就是赤手空拳打天下。以韩信的威望与军事能力,再召集一支军队来攻击汉朝,也是分分钟的事。

如果韩信有造反之意,他为什么不赶快行动,却被吕后先下手为强呢?那肯定是因为没有下定决心,造反的时机还不够成熟。

历史记载,韩信是伟大的军事家,但不有证据表明,他有治理国家的能力。而军事,从来不都只是单纯的军事,而是两个国家(两个集团)综合实力的比拼。韩信没有萧何之类的人才替他做好后勤保障,就算造反,又怎么可能取胜?

历史就是历史。一将功成万骨枯,幸运者是不可复制的。


栖鸿看红楼


韩信为什么至死都不敢造反,只因刘邦手下的一个人,让他非常忌惮。

众所周知,在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制王朝,就是由秦始皇所建立的秦朝,是在秦始皇打败6国之后,统一天下而建立的强大王朝。而很可惜的是,这个王朝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在秦始皇死后不久,天下人就开始起来反抗秦朝了,最终秦朝在天下人的反抗之中,被灭亡了。

而导致秦朝灭亡的2个重要人物就是项羽和刘邦,在这之中,项羽武力值惊人,更是有着非常强的领兵能力,起兵之后未尝一败,只有在最后时刻,输给了刘邦,也就是这一败,丢失了天下和性命。而刘邦和项羽比起来,就显得比较平庸了一些,因为刘邦是一个“混混”出身,到了中年的时候,也不过是混到了一个小亭长的职位,而他之所以可以夺得天下,和他手底下的那些能臣武将有着很大的关系。



而在这些汉朝的开国功臣之中,最为人所知的就是韩信了。韩信作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代名将,不仅仅有着很高的统兵才能,在办法谋略上也一点不差,是为数不多的,可以和项羽比肩的人物。因此,韩信也给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位列“汉初三杰”之一。但是因为他的功劳太大,风头太盛,不得不让刘邦忌惮,于是,便被吕后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给杀害了。


而作为一个能文能武,聪明过人的人物,按道理是应该死在战场上,绝不可能死于政治阴谋的。而且就算他真的被人给陷害、冤枉了,为什么会甘心赴死,而不起兵造反呢?要知道,韩信在军中是有着非常高的威望的,凭借他的才能,是有能力和汉朝分庭抗礼的。其实,刘邦早就开始提防韩信了,因此他特地留了一个人,来克制韩信,让他不敢有造反之心。

而这个人就是李左车。相信大家对他都不熟悉,但是他的爷爷却非常有名,他就是李牧。李牧和白起、王翦、廉颇并称为战国时期的4大名将,而李牧是赵国末期的中流砥柱,还诞生了一句“李牧死,赵国亡”的赞誉,可见其军事才华有多么强大。而李牧虽然死了,但是他的才能也传给了他的后人李左车。


在秦末时期,各路诸侯讨伐秦朝,李左车就开始崭露头角了。有一次刘邦派韩信去攻打李左车所在的赵国,当时的李左车还只是一个小将领,在面对来势汹汹的韩信时,他对主将提议,高筑城墙,坚守不出,而自己带3万人去切断韩信的补给线。而李左车此举,正是击中了韩信的命名,导致韩信不得不“背水一战”,差一点就交代在那里了。

后来,韩信听说了李左车的这个计谋之后,被吓得一身冷汗,幸亏当时的李左车不是主将,要不然他必败无疑。而在攻破赵国之后,韩信还亲自给李左车松绑,并且以老师之礼对待李左车,虚心向他请教,这一讨论就是一个通晓。而且,李左车还曾经给韩信谋划过,关于平定燕齐两国的战略,让韩信十分佩服。因为李左车的才能非常显著,让刘邦注意到了他,并且以教导太子之名,把李左车从韩信那里,要了过来,用来当作克制韩信的杀手锏。而韩信也因为知道了李左车的存在,体会到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句话的意思,并且对他非常忌惮。如果韩信真的想造反,就得先掂量掂量,自己能不能斗得过李左车。

不过很可惜的是,我们并没能看到他们二人的博弈,因为韩信还没有表露出谋反之心,就被杀了。所以对于二人到底是孰强孰弱,我们也不得而知。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李左车的军事才能,绝对不在韩信之下。但是李左车的政治才能,却绝对在韩信之上。所以在韩信死后,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存在的价值了,于是他立即向刘邦提出了辞呈,而刘邦也爽快批准了。

此后,李左车的去向就成了一个谜,而留给世人的,只有他深不可测的军事才能,和他的那一句千古名言: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爱你入命1319


1,韩信虽然是兵仙,但是没有刘邦的志向,皇帝可不是谁都能当的。

2,刘邦对韩信有知遇之恩,正像韩信所说的那样,他不忍心背叛刘邦。

3,韩信看不清天下大势,楚汉相争时,他曾经想背叛刘邦,但是拿不定主意。

4,韩信一直觉得刘邦是个仁厚长者,被刘邦骗了,等到他想反叛时,已然成了笼中鸟!

以上就是笔者的回答,希望对您有帮助!

我是一名网络作家,欢迎一起探讨网络文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