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豬來窮,狗來富,夜貓上門無好事”,為什麼老人要這樣說?

導語:俗語“豬來窮,狗來富,夜貓上門無好事”,為什麼老人要這樣說?

養寵物這一活動可不是現代社會才有的,其實早在古代的時候人們就已經開始養寵物了,上到帝王下到平民百姓都有自己的寵物,而且對小動物的熱愛一點也不遜於現代人。東漢梁冀是個魁梧彪悍的大將軍,卻喜歡小兔子;書聖王羲之鐘愛鵝,還模仿鵝掌划水的動作,小編想了一些這個場面還是很有趣的;寫“疏影橫斜水清淺”的林逋喜歡梅花和仙鶴,稱梅妻鶴子,被傳為千古佳話;唐太宗喜歡養鷂鷹,經常逗弄玩樂,魏徵上書時唐太宗偷偷把鷂鷹藏在懷裡,魏徵一面彙報工作,一面有意提醒帝王不要沉迷享樂。等魏徵走後,唐太宗發現懷裡的鷂鷹已經死了,後來“太宗懷鷂”還成為君臣和諧關係的代名詞……看完是不是覺得萬物皆可做寵物,其實不然,在古代農村就有一句俗語是“豬來窮,狗來富,夜貓上門無好事”,說的就是人們養動物的禁忌。接下里我們就來看看這句俗語意思,以及為什麼民間會這樣講究。

俗語“豬來窮,狗來富,夜貓上門無好事”,為什麼老人要這樣說?

豬來窮

這句話是說如果豬來到了家裡,整個家庭就會變窮。其實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一方面豬的食量比較大,每天的工作就是吃和睡,不像牛馬那樣,可以減輕農民的勞作負擔,農村人認為“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在古時候,實在是沒有辦法的農民才會選擇“養豬”。另一方面農村人形容懶漢的時候,總會用上“豬”這個詞,指的就是這個人很懶惰,不知道自力更生,不懂得承擔著身上的責任,這麼大年紀了還要靠父母養活。所以就算是再有錢的家庭,如果家裡有像豬一樣的懶漢,日子遲早要變窮。畢竟金山銀山是有限的,如果不肯努力,這筆錢早晚得花光,所以豬才會被認為是貧窮的象徵。

俗語“豬來窮,狗來富,夜貓上門無好事”,為什麼老人要這樣說?

狗來富

在民間對於不請自來的狗一直都是比較歡迎。第一是因為狗狗的叫聲是“汪汪”,與“興旺”的旺同音,如果有隻狗狗來到你家門口,對著家裡汪汪地大叫,寓意著好事將近,財運興旺,所以很多人家的狗也直接給狗取名“來富”或者“旺財”。第二是狗在古代民間大多數都是看家護院的,有狗在的話就能避免小偷上門,無形中守住了主人的財物,這也是一種富有。而且在古代靠打獵為生的人們,也是要靠獵犬來追捕獵物的,所以狗不僅可以防賊還能帶來獵物,是財富的象徵。第三,古人認為養狗是富人的象徵,富人經濟條件好經常吃肉,所以狗便會跑去富人家門口等著吃骨頭,久而久之就有了狗去誰家誰家就會招財的說法。最後,易卦中狗是天官,所謂天官賜福,所以狗到家能帶來好運。狗是通靈的,有狗守門,邪氣不能入侵,自然能夠給家庭帶來財富。以上就是狗來富的原因了。

俗語“豬來窮,狗來富,夜貓上門無好事”,為什麼老人要這樣說?

夜貓上門無好事

我們看到古人養寵物,但是在古代貓的記載卻是很少的,首先古代稱貓為寅,意思是老虎,老虎比較兇猛,所以大家都害怕貓上門。再者貓野性十足,經常偷食農村人家禽,所以那時候的人們都不喜歡貓。

其次發情期的母貓發出的叫聲很像嬰兒的聲音,在夜晚,會讓人覺得害怕。最後易卦中貓是夜神,懂陰陽,所謂“夜貓子上門,無事不來”,如果夜晚有貓上門,說明家裡會有不好的事情。

俗語“豬來窮,狗來富,夜貓上門無好事”,為什麼老人要這樣說?

​綜上所述,“豬來窮,狗來富,夜貓上門無好事”這句俗語有點迷信,都是老一輩人們根據生活經驗總結的,因為古人缺乏知識,所以對於生活的未知毫無辦法,

只能儘量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太規避,不管是真還是假,他們盼望的不過是一個安靜富足的生活。

俗語“豬來窮,狗來富,夜貓上門無好事”,為什麼老人要這樣說?

小編有話說:發展到現代社會,關於“豬來窮,狗來富,夜貓上門無好事”的說法也就不攻自破了。最近豬肉已經貴到分期付款才能吃得起了,小編也已經半個月沒有買過豬肉了,曾經希望牛肉像豬肉一樣貴的願望也實現了。吃得起豬肉就是大戶人家了,要是家裡再養幾頭豬,那就是富貴人家了,可見豬來窮在現代並不是適用。

再者現在愛貓之人眾多,自稱貓奴,尤其是在外地打拼的年輕人,都願意養一隻貓來陪伴自己。另外還有人養小香豬,又聽話又粉嫩。其實不論是豬狗貓都是我們人類的朋友,豬安靜、狗忠誠、貓貼心,所以小編希望只要你養了它們就要真心的對待它們,千萬不要隨便拋棄它們。

那麼大家有沒有養寵物呢?養的是什麼動物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