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貓來窮,狗來富,夜貓子笑了披麻布”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貓來窮,狗來富,夜貓子笑了披麻布”是什麼意思

中國的農村總有一種說不出的神秘色彩,因為很多風俗習慣呀,讓人很難理解。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一些舊風舊俗早已被城裡人摒棄了,但在農村呀,一些生活俗語還是保留了下來。

這些俗語都是古人祖祖輩輩經過長期觀察和日積月累總結出來的。

相信農村人都聽過這麼一句:“貓來窮,狗來富,夜貓子笑了披麻布”。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家裡來了流浪貓,就會招致貧窮,是不好的預兆。如果來了流浪狗,就會帶來好運。最怕夜貓子飛來庭院當中叫,預示有人死亡,一般會將其轟走並對其吐唾沫。

農村俗語“貓來窮,狗來富,夜貓子笑了披麻布”是什麼意思

那麼這句話準嗎?農村人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

我們來逐條分析一下:

一、狗來富。

狗在古代神話代表的是忠誠和正面的象徵,特別“汪汪”的叫聲,寓意興旺發財。而且狗鼻子很靈,一般都會去有錢人家等著吃肉吃骨頭,所以有狗來富的說法。

農村俗語“貓來窮,狗來富,夜貓子笑了披麻布”是什麼意思

二、貓來窮。

貓是夜行動物,古人認為貓是一種陰氣很重的東西,在古代人們不會收留流浪貓,擔心帶來黴運。還有“喵喵”的叫聲音,有“滅”或“沒”的含義。另有一種說法是,貓喜歡抓老鼠,然而老鼠最多的人家必然貧困,所以貓來窮人家是為了抓老鼠。

三、夜貓子來了披麻布。

夜貓子就是我們常說的貓頭鷹,據說喜歡吃腐肉,人在瀕死時,身體各個器官會相繼衰竭死亡,貓頭鷹的特殊嗅覺能提前聞到,所以前來大叫不止。不過這種叫聲與平時不同,就是人們常說的“不怕貓頭鷹叫,就怕貓頭鷹笑”,好象是慶祝快要有腐肉吃了,很高興很興奮。

農村俗語“貓來窮,狗來富,夜貓子笑了披麻布”是什麼意思

傳說在貓頭鷹笑的地方不久就有人死亡,而且很靈驗。

所以在中國民間,貓頭鷹被當作不詳之鳥,稱它為報喪鳥、逐魂鳥等,是厄運和死亡的象徵。

那麼這些說法有沒有根據呢?

我們都知道人類感知外界事物主要靠視覺,其次是聽覺及嗅覺,那其他動物通過什麼感覺器官去感知世界呢?

科學研究證明,和人類一樣,許多動物也主要靠視覺來觀察世界,但同時一些動物擁有比我們人類更敏銳、或者我們人類不具備的感知世界的器官,因此它們“ 看”到的世界比我們人類看到的更復雜、更豐富多彩。


農村俗語“貓來窮,狗來富,夜貓子笑了披麻布”是什麼意思

因為人眼看不到過高或過低頻率的光,因此我們稱這些範圍的光波為紅外線/紫外線;就像人們把自己耳朵聽不到的頻率叫做超聲波/次聲波一樣。

某些動物可以在黑夜裡看見物體,能夠嗅到幾英里外的獵物的氣味,能夠感知到躲藏獵物肌肉抽動時釋放的電輸出。

農村俗語“貓來窮,狗來富,夜貓子笑了披麻布”是什麼意思

比如狗狗,聽覺可達12萬赫茲,是人類的16倍,甚至能聽到石英鐘脈衝聲;而狗的嗅覺細胞總數是人類的40~100倍,整體的嗅覺靈敏度是人類的100~100萬倍。所以主人家裡有肉是藏不住的。

貓是夜視高手,而且眼睛還能反射光線,因此即使在光線微弱的情況下,貓也能看清一切。貓的夜視能力是人類的6倍,這得益於“牛磺酸”,而貓自身不產生“牛磺酸”,主要靠吃老鼠來補充“牛磺酸”,以提高夜視能力,這也就是貓出沒的地方,往往耗子成災的原因。

同樣貓頭鷹的夜視能力也非常驚人。

農村俗語“貓來窮,狗來富,夜貓子笑了披麻布”是什麼意思

而貓頭鷹的眼睛可以對紅外線產生視覺,所以貓頭鷹在夜間也有很好的視力。但貓頭鷹夜間捕食時不是靠紅外線,而是根據超聲波確定獵物位置的。貓頭鷹一旦判斷出獵物的方位,便迅速出擊。

農村俗語“貓來窮,狗來富,夜貓子笑了披麻布”是什麼意思

有人說貓頭鷹是肉食動物,它也有著非常靈敏的嗅覺。人體本身就是一個由酸鹼鹽組成的電解質,當人體的生命走向終結的時候,電解質加速分解,這時會散發出一種氣味,科學家稱之為“屍胺”,正是這種氣味吸引了貓頭鷹來尋找食物。

“貓來窮,狗來富,夜貓子來了披麻布”,這句話是一種巧合,還是這些動物確實有某種超人類的感知能力,還有待科學證實。

好了,今天就聊到這,你們那邊有這樣的俗語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