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為啥這樣說?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能聽到身邊的人,或者電視、電影、戲劇裡說以“常言道”“古人言”開頭的話。這些話實際上大多就是我們所說的俗語、諺語、老話,是古人智慧的總結,也屬於我們燦爛文化的一部分。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為啥這樣說?

這些俗語、老話,都是古人從自己生活實際總結出來的,既有給人們預測天氣狀況的,也有教人識別人心善惡的,還有讓人向善的,還有指導家長裡短、夫妻婆媳關係的,如此等等,可以說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都涉及到了,其中大多數直到現在也很有道理。前段時間,筆者回農村老家,就新學了這樣一句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為啥這樣說?這又是什麼意思呢?

豬來窮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為啥這樣說?

“豬來窮”的意思是,如果哪天有豬跑到自己家了,還不願走,那麼以後這家人可能就會生活窮困,家道中落。這裡的“豬”指的不是野豬,而是家豬。有人可能不理解了,豬現在這麼值錢,哪有說豬跑到家會讓家裡窮呢?況且,豬不都是養在圈裡的嗎?怎麼會自己到處跑呢?的確,現在農村很少見有散養豬的了,但在過去這是真實發生過的。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為啥這樣說?

筆者老家是河南中部的一個小村子,在筆者小時候,大概20多年前,村子裡就有不少人家裡養的豬,是散養的。那時候,豬跟雞鴨一樣,有很多都不是養在圈裡的,而是在村子裡到處跑的。筆者印象深刻的是,那時候農村的路還多是土路,一下雨就到處是泥,然後豬就在泥裡撒歡起來,搞得路上泥窩裡都是豬糞。

至於說“豬來窮”的原因,是因為豬被人認為是好吃懶做的代表,又懶又笨,所以被認為有豬來會破財,這就是“豬來窮”的意思。不過也許現在這句話的正確性就有待商榷了,畢竟豬肉一斤都30多塊錢了。

狗來富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為啥這樣說?

農村流行養狗,但也有個別人養著養著可能就不願養了,就會把狗扔掉,這跟城裡的流浪狗是一樣的。這些無主的狗,有的就會自己跑到別人家去賴著不走。在筆者剛上中學的時候,家裡蓋房子,就來了一隻小狗,個頭很小,在我家不走了,家裡人趕了幾次還是不走,每天早上一開大門,就看到它臥在我家門口,最後就收留了它。然後到現在十來年過去了,這小狗體型沒長大,但確實是老了,前不久有一天它自己出了門就再沒有回來,村裡有人說是因為它知道自己快老死了,就去外邊等著,不老死在家裡。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為啥這樣說?

家裡有了這個狗以後,筆者家的經濟情況比以前好了很多,當然這離不開家裡人的辛勤勞動,但父母總是說“狗來富”是有道理的。對此,筆者本來是不信的,現在卻也覺得有些道理。

貓來頭上頂白布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為啥這樣說?

農村院子裡,經常會有外邊的狗、貓、雞來家裡找吃的,如果來了就走,就不屬於這句俗語說的情況,如果來了不走,以後就待在家裡的才符合。家裡來貓不走的情況不多見,但也有,農村人都比較忌諱,因為有說法說“貓來頭上頂白布”,如果有貓不請自來、長期不走,預示著家裡可能有不好的事發生。

當然,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很多方面都在發生著翻天覆地一樣的變化,因此,產生於舊時代的俗語、老話,未必每一句都還適用於現在的條件。對於“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這句俗語,你認為現在還有道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