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祖輩都來自江西,那湖南的原住民去哪了?

湖南人從哪裡來?

商人南來、楚人入湘、衣冠南渡、江西填湖廣,經過漫長的遷徙與融合,蠻人、濮人和越人為居民主體的蠻荒之地,成為了漢民族為主的地區,形成了獨特的湖湘文化。

面對從哪裡來的問題,大概不少湖南人都會答,我的祖輩來自江西。為什麼是江西,而不是其他省份?

五代以前,湖南移民多來自北方

據資料可考,進入湖南最早的是舜帝南巡隊伍,《史記 · 五帝本紀》載:舜 " 代堯踐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是為零陵 "。跟舜帝同來的族人,不少留在湖南。楚人入湘,秦朝戍五嶺,漢代大一統,晉時衣冠南渡,唐末、北宋戰亂的北人南遷,北方漢族人逐漸進入湖南,湖南境內的少數民族或被漢化,或進入湘南湘西的深山,形成了最初以北方漢族人為主的格局。

不過,對於湖南人格局影響最大的,無疑是元末明初的 " 江西填湖廣 "。五代以前,湖南移民多來自北方,五代以後,多來自江西。

對於這次大遷徙,民間最流傳的說法是,朱元璋血洗湖南,所以把江西的人遷到湖南來。民間對於傳說深信不疑,也有人將史書中的記載作為朱元璋血洗湖南的證據," 湘潭土著僅存數戶 ",不過,這隻能說明在元末的戰爭中,作為主戰場的湖南,人口損失巨大。" 血洗湖南 " 的說法並不可信。

按照著名歷史學家譚其驤的說法,江西往湖南的移民," 幾純為經濟 "。是江西人口與地矛盾加劇,向湖南的自然轉移。當然,元末明初的戰爭讓湖南人口流失嚴重,明朝鼓勵江西向湖南移民的措施,也是江西移民在此時達到一個高峰期的重要原因。

其實,在南宋時期,江西往湖南的移民就形成了一個高峰期。

曹樹基對湘北的岳陽、平江、南縣三縣的 238 個氏族的原籍地進行統計,在南宋時遷入的氏族有 31 個,多於洪武年間的 26 個。而在湘南,這種情況更為突出,湘南受到戰爭的影響較小,所以北宋、南宋遷入的江西人,遠比洪武年間遷入的多。不過長沙、常德、益陽和瀏陽、醴陵等地,卻是在洪武年間遷入的人最多,醴陵在洪武年間,從江西遷入的氏族達到 146 個,而南宋時只有 9 個。南宋到明初,江西移民成了湖南的最主要的漢族群體。

我們的祖輩都來自江西,那湖南的原住民去哪了?

為何南宋以後湖南向湖北移民的多

著名歷史學家譚其驤的《湖南人由來考》中得出結論," 湖南人來自天下,江浙皖閩贛東方之人居其什九,江西一省又居東方之什九。"

除了江西,與湖南交界的還有廣西、廣東、四川、貴州、湖北五省,為什麼湖南人絕大多數來自江西,而其他幾個省的移民卻很少,甚至不如江浙、福建、河南等地移民多呢?

譚其驤認為,這跟開發先後有關,古代的移民是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轉移,人口密集地向地廣人稀處遷徙。廣西、廣東、貴州三省開發比湖南更晚,所以往往成為湖南的人口輸入地,而不是輸出地。四川雖然開發早,卻只限於接近陝西、甘肅一帶,向南延伸到成都平原,西南與湖南接壤的地區屬於少數民族聚居區,歷代沒有經營," 四川人之移入湖南,其道猶不可通也 "。

那麼,湖北呢?湖北從東漢以來,襄陽、江陵、江夏就是天下重鎮,開發早,經濟發達,在南宋以前," 四方之人,多所萃止,聲名文物,比盛於中原 "。有不少湖北人南遷入湖南。不過,到了南宋,宋金分裂,處於宋金對峙前線的湖北田疇盡廢,開發已經不如湖南。所以,南宋以後,湖南向湖北移民的多,而湖北往湖南移民很少。

而江西的開發,始於東晉南渡,晚於江浙地區,卻遠遠早於湖南。北宋時,江西人口曾經居於各省之首,到了明朝,江西人口在全國十三布政司中居第二位,財富戶口殷盛。那時,湖南之於江西,是一片地廣人稀的荒蕪之地。隨著江西人口增多,江西自然向接壤的湖南移民。湘東和贛西之間雖然有幕阜山、連雲山、九嶺山、武功山、萬洋山等高山阻隔,山間谷地卻有四條天然孔道,南昌 - 平江,瑞州 - 瀏陽,吉安 - 攸縣,袁州 - 醴陵,從南宋到清朝,大量江西人和取道江西的蘇、浙、皖、閩人沿著孔道進入湖南。或停留在湘東,或者一路向西,進入湘北、湘中、湘西、湘南地區。

我們的祖輩都來自江西,那湖南的原住民去哪了?

湖南的原住民哪裡去了?他們並沒有消失

" 湖南人來自歷古,五代至明居其什九,元明又居此諸代之什九,而元末明初六七十年間又居元明之什九。" 明初遷徙到湖南的江西人,成了湖南人最主要的構成部分。那麼,在他們到來之前的湖南原住民呢?

《醴陵縣誌》記載," 醴陵古老相傳土著亦僅存十八戶,餘皆無復存在,洪武初招集流亡,皆來自他省,而豫章人尤多 "。戰爭造成了湖南人大量死亡和外逃,但湖南依舊有很多原住民,留守家鄉或者在戰爭後回鄉。不過,通過曹樹基對湘南的 519 個氏族家譜進行研究,卻沒有發現土著居民,都是宋元之後的移民。湖南氏族研究者,在各地也很難找到土著民的信息。

這倒不是湖南的原住民就此消失了,而是因為少數民族沒有譜牒,在古代,少數民族的人們努力想要擺脫自己的身份,重新 " 認親 ",成為漢族人。在修編譜系、祖籍時,往往假借江西,原因是 " 蓋以江西人移民本佔湖南今日漢族之大多數 …… 最見於人耳 "。

而且湖南少數民族又以單音為姓氏,翻譯成漢字,大部分與漢姓一樣,所以根據姓氏更是無法分辨。在江西人進入這些地區以後,有的相同姓氏就合了譜,成了 " 江西人 "。

據譚其驤考證,湖南的向氏、舒氏、田氏、覃氏、梅山符氏等幾大姓氏都是唐宋時蠻族的顯姓,這些姓氏人群早已漢化。只有逃入湘南、湘西深山的土家族、侗族、瑤族、苗族,才保留了獨立血統,大概算得上湖南最初的原住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