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隊員“傳幫帶”摘帽之後不鬆勁

雲南網訊(記者 李熙臨 通訊員 張炳全)這幾個月,大理白族自治州鶴慶縣教育局幹部楊洪亮都要回大甸村,以言傳身教的方式開展動態管理、貧情分析、填寫表格等各類扶貧工作。新隊員在他的影響下,工作進展十分順利。

自8月份以來,鶴慶縣要求原駐村扶貧工作隊員每月必須回原駐村點開展工作,且連續不少於5天,參與到駐村基層組織建設、脫貧攻堅後續鞏固提升和鄉村振興等各項工作,為駐村幫扶工作的連續性和有效性提供強有力支撐。

脫貧摘帽後,鶴慶縣始終堅持脫貧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盤活新老隊員責任一盤棋,充分發揮以老帶新的“傳幫帶”作用,保持後勁不松、氣不懈、力不減。8月份以來,鶴慶縣明確規定,調整到新崗位的原駐村扶貧工作隊員,由原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或第一書記負責牽頭召集,每月回村連續開展不少於5天的駐村幫扶工作,並且實行指紋打卡管理,按月通報出勤。

新老队员“传帮带”摘帽之后不松劲

入戶走訪貧困戶,一戶一策助脫貧

新老队员“传帮带”摘帽之后不松劲

召開群眾會,共商鄉村振興發展之路

松桂鎮新窩村的原駐村扶貧工作隊長何志剛對這一舉措有自己的看法,他說:“與新隊員再走扶貧路,是組織對我的信任和認可,我感到十分自豪,即使再苦再累也要同新駐村扶貧幹部把扶貧工作做好做實。”

新隊員可能缺乏農村生活、工作的經歷,剛開始時可能還不適應農村基層的工作和生活環境。老隊員對村情戶情民情非常瞭解,如何走訪群眾、融入群眾、服務群眾、化解群眾矛盾糾紛等方面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通過傳幫帶,可以幫助新隊員較快地進入角色,轉換工作方法,少走彎路,高效地開展好駐村扶貧工作。

新老队员“传帮带”摘帽之后不松劲

2019年駐村扶貧暨鄉村振興工作隊員和大學生村官業務培訓會

新老队员“传帮带”摘帽之后不松劲

村組幹部、駐村工作隊、群眾共同開展美化家園植樹活動

脫貧攻堅是一項長期而艱苦的工作,走訪群眾、產業幫扶、項目推進、後續幫扶、鞏固提升等諸多工作都具有長期性和連續性。脫貧攻堅工作、群眾工作和農業農村工作千頭萬緒,其中難免會遇到很多困難和問題。老隊員熟悉村情,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協調解決困難問題有經驗、有方法、有優勢。三個月來,老隊員從防止返貧致貧上逐村逐戶分析建議,從化解難題上提供思路,從精神層面鼓舞士氣,身體力行地幫助新隊員協調解決困難問題,新隊員很快建立了自信、融入了群眾、樹立了威信,駐村工作開展得井井有條條。

老駐村扶貧工作隊員5天回村工作制度,保證了諸多扶貧工作的連續性,確保不出現斷檔,有利於各項工作的高效推進,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序銜接,促進了駐村扶貧暨鄉村振興工作隊作用的高效發揮。全縣新派駐村扶貧隊員在老隊員的悉心傳授下,農村工作和服務群眾的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