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90後”回村做包子成網紅“傳幫帶”助無收入婦女增收

山西“90後”回村做包子成網紅“傳幫帶”助無收入婦女增收

  中新網長治4月28日電 (李庭耀)28日,山西長治長子縣川口村村級活動場所,“90後”羅丹正和20多名婦女一起製作包子,蔬菜榨汁、和麵、包餡、塑型、發酵、上蒸,一個個卡通造型的包子新鮮出籠。四年前,羅丹從城市回到農村,靠做包子成為網紅,通過“傳幫帶”幫助當地沒有收入的農村婦女增收。

  羅丹出生於1992年,畢業後在長子縣城從事財務工作。2015年,她生下孩子,為了照顧寶寶,開始考慮辭去工作,回農村生活。“不知道回村裡能做什麼,就一直沒有辭職。孩子幾個月大的時候,我開始研究喂他的輔食。”羅丹說,受此啟發,她認為嬰幼兒輔食的發展前景比較好。

山西“90後”回村做包子成網紅“傳幫帶”助無收入婦女增收

2016年,羅丹和老公下決心回到川口村,開辦手工麵坊。李庭耀 攝

  2016年,羅丹和老公下決心回到川口村,開辦手工麵坊。“一開始用蔬菜汁和麵,做成麵條,孩子吃著不錯,就開始在微信上給周邊有需要的人配送。”羅丹說,麵坊最初只有她和老公兩個人,還有一臺壓面機。

山西“90後”回村做包子成網紅“傳幫帶”助無收入婦女增收

圖為羅丹製作的卡通造型包子。 李庭耀 攝

  “2017年3月,我註冊了快手賬號,自己出鏡拍攝關於榨蔬菜汁、做蔬菜面過程的短視頻。”羅丹說,作為一名年輕人,她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註冊了短視頻平臺賬號,沒想到粉絲越來越多,全國各地的顧客下單購買她做的蔬菜面。

  從那時起,手工麵坊需要擴大規模,羅丹想到僱村裡和周邊的婦女到自己這裡幹活,手把手教她們製作蔬菜面,“山西是麵食之鄉,農村婦女基本都有做面、蒸饃的手藝。很多婦女為了照顧家,一輩子沒有收入。教會她們後,大家能像我一樣,在家門口有一份收入”。

  2018年,羅丹無意間在網上看到用蔬菜汁和麵做成的卡通造型包子,於是買來配方。此後,手工麵坊開始主要製作卡通造型包子。為了做出好看的造型,羅丹經常看美術書籍、動畫片尋找靈感,每年都要外出尋找花饃手藝人進行學習,自己試驗成功後再教給其他人。

山西“90後”回村做包子成網紅“傳幫帶”助無收入婦女增收

工人們正在處理蔬菜,準備榨汁。 李庭耀 攝

  “很多顧客收到包子後,都會說實物比照片還好看。”羅丹告訴記者,自己做的包子選料天然、造型多變、色彩豔麗,短視頻平臺賬號的粉絲數也開始大量增長。如今,每天都有全國各地的顧客下單,年收入300餘萬元,工人數量也從最初的幾個人發展到現在的20多人。

  41歲的賈秀娟是與川口村相鄰的亂石河村村民,她說:“我以前照顧家裡,沒有收入,現在在這裡打工,學會製作卡通造型包子,每個月能掙近2000塊錢。”

  “我們今年還準備擴建廠房,逐步從線上走向線下,與商超合作,擴大客戶群體。”羅丹說,自己回到農村後還能有一份不錯的收入,她希望帶動更多沒有收入的農村婦女增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