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防治稻飞虱配方,一季用3次,水稻无飞虱,抽穗好,结实率高

最强防治稻飞虱配方,一季用3次,水稻无飞虱,抽穗好,结实率高!

受台风利奇马的影响,稻飞虱迁入量持续增加。湖南、江西、安徽、湖北等地稻飞虱大爆发,以白背飞虱和褐飞虱混发种群为主。无论是拔节期的晚稻还是孕穗-抽穗期的中稻,都无一幸免。我只知道上次回家,看我爸准备了好几件打稻飞虱的噻嗪异丙威。

稻飞虱像候鸟一样,在广东海南等地越冬,具有迁飞性;主要集中在近根部,经常有水、生长嫩绿的田块,具有趋荫蔽趋绿性;一只雌虫可以产卵上千粒,具有爆发性。田间为害常可见点块状集中为害中心,严重时出现黄塘、冒尖穿顶,具有群集性

最强防治稻飞虱配方,一季用3次,水稻无飞虱,抽穗好,结实率高

一、稻飞虱危害特点

1、以成虫或若虫群集在水稻植株下部刺吸植株汁液,使茎基部受损,使植株的光合产物正常分配受到干扰,减少输送到根系的营养物质,使根系的正常生理活动被扰乱,进而使叶片衰老加速。且伤口容易受病菌感染,使水稻抽穗困难,结实率低。

一般以水稻拔节至灌浆期为害为主,对水稻抽穗扬花及灌浆影响最大。轻者可使水稻减产20%左右,重者50%以上甚至绝收。

孕穗期为害:使叶片发黄、生长缓慢,甚至不能抽穗。

灌浆期-乳熟期为害:可使水稻千粒重下降,空瘪率增加,严重时植株下部枯萎变黑,倒伏(又称冒川倒伏),叶片青枯,同时还容易加重水稻纹枯病、菌核病或白绢病等病害发生。

虫害猛于虎。稻飞虱危害严重时,水稻黄叶或枯死,烂秆倒伏,成片出现

"黄塘"、“冒穿”、“塌圈”等症状,可以将稻株损伤殆尽颗粒无收。即便幸存的稻株,也大多表现为抽穗困难或结实率下降,瘪粒明显增加,严重影响稻米的产量和品质。

最强防治稻飞虱配方,一季用3次,水稻无飞虱,抽穗好,结实率高

2、偏施氮肥,缺硅,茎杆柔弱的田块容易诱发稻飞虱

感病田块大多田间生长偏嫩绿(氮多)、湿度大、茎秆柔弱-表皮硅质化程度低-机械抗性差、容易感染纹枯病,更容易爆发稻飞虱。

最强防治稻飞虱配方,一季用3次,水稻无飞虱,抽穗好,结实率高

3、爆发性强

稻飞虱是一种迁飞性害虫,繁殖和传播速度非常快。雌虫每只产卵成百上千粒,爆发性强。因此,要坚持预防为主,抓住分蘖期和孕穗-抽穗期做好飞虱压前控后防控,是飞虱防治的关键。

最强防治稻飞虱配方,一季用3次,水稻无飞虱,抽穗好,结实率高



二、稻飞虱的防治方法

1、根据水稻生育期,中稻在孕穗-抽穗期用药,晚稻从分蘖期开始用药

晚稻在分蘖期,破口期,齐穗期用药;中稻目前正处于孕穗-抽穗期,一定要抓住破口期,齐穗期用药。

预防用药:50%吡蚜酮15-20克/亩、80%烯啶·吡蚜酮10-15克/亩+能元库(99%磷酸二氢钾)200克+流体硼20毫升

暴发用药:每亩用45%毒死蜱150毫升+80%烯啶吡蚜酮20克+能元库200克+流体硼20毫升,于早、晚时段喷雾,田间保持寸水层5-7天。

药剂防治时要注意压低喷头,重点喷水稻基部,要根据虫害发生情况加大用水量。施药时保持田间有水层,灌上5~10公分深的水,使飞虱全部集中到稻禾上,可提高防效。

2、科学的田间管理

除了农药防治外,还可以通过科学的田间管理防治水稻稻飞虱措施。

合理密植,改善田间小气候,提高水稻抗病能力。

合理施肥,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巧施追肥,使水稻早生快发,每亩撒施用颗粒硅肥500-1000克,增加株体的硬度;每亩喷施用磷酸二氢钾200克,促进茎叶老熟,避开稻飞虱的趋嫩性;喷施用流体硼肥20毫升,促进籽粒饱满,提高结实率,减轻危害。

科学灌水,做到浅水栽秧,寸水分蘖,苗够晒田,深水孕穗,湿润灌浆,通过合理灌溉,促使水稻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性。

在稻飞虱发生期内,采取干干湿湿的灌水方法比长期保水的方法,田间的虫害明显要少;适时晒田

,降低田间湿度,促进水稻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虫能力。


注意:

破口期也是稻瘟病(三环唑)、纹枯病(噻呋酰胺)、卷叶螟(甲氧虫酰肼悬浮剂)等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的关键时期,结合叶面补肥,一起用药。

综合自云众地,中国知网等,如有侵权,请老师留言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