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城往事:城牆高頭玩打仗

我們應城有個歇後語:“城牆高頭的麻雀,嚇大了膽的”。意思是經歷過風雨,膽子大,不怕事。

我們做伢的時候,大人上班,伢們的自己玩。一群伢們的玩各種遊戲、也經歷過蠻多危險。回顧當年的所作所為,還確實有點像城牆高頭的麻雀。

受時代的影響,兒時的我們特別喜歡玩“打仗”。大家都住在一塊,拉隊伍就很容易,每支隊伍大約有十來個伢,有自己推舉的“司令”和“軍長”,也有自己的“軍裝”和“武器”,武器就是每人都有一把或者兩把用鐵絲彎的手槍,可以用橡皮筋發射紙折的子彈。

應城往事:城牆高頭玩打仗


我們經常相互“約戰”,這個院子的伢跟那個院子的伢“打仗”,參加戰鬥的多半是還沒上學的伢,最小的只有三歲,加入隊伍要考核,過程就是對著臉上開一槍,不哭就算合格,其實子彈打在臉龐高頭還是蠻疼的,會起一個紅疙瘩。我們有時也會把自己人分成兩撥,相互開戰,或用子彈互射,或用土塊互砸。

70年代初,應城的城牆除了北面,其餘三面都還有,殘城牆大約有3到4米高。當時城牆高頭可能屬於禁區,在城牆容易上人的地方都橫砌了一道磚牆,平時根本不會有人上去。我們上城牆的方式要麼是順著城牆的腳窩往上攀爬,要麼從橫砌磚牆的破洞鑽過去,不曉得是麼原因,磚牆經常被人開洞。磚牆後面的城牆人跡罕至,雜草叢生,樹木茂盛,只有知了在單調的鳴唱,偶爾有小鳥在枝頭嬉戲。我們一般不敢太往裡面深入,因為裡面的樹木更加繁盛,據說有墳有鬼,如果這裡發生一些聊齋之類的鬼怪故事,應該比較應景。

我們經常會爬上城牆玩耍,有一次,我和同伴們一起來到東面的城牆上玩“打仗”,城牆外側是護城河,我們稱之為“港”,城牆內側坡度較緩,是一片堰塘,也就是現在人民公園的“公園湖”。我們先把伢們分成兩撥,以磚牆為界,每撥都有司令,交戰的雙方各自準備許多土塊作為武器。


那天對方的司令實在太勇猛了,他威風凜凜的爬上了3米左右高的磚牆,隨著一聲高喊“衝啊”,他用力將泥塊砸向我方。由於“開炮”力度過大重心失去平衡,他仰面從牆上掉了下去,我們只聽見人落地的聲音、灌木的嘩嘩聲以及東西掉進水裡的聲音。我們趕緊鑽過磚牆去看情況,只見堰塘水面平靜如初,一個年齡大一點的伢高聲喊“救命啊”,現場除了風聲,四周一片沉寂。

感覺時間過了許久,心裡很緊張,擔心可能會出人命。這時突然從水裡露出一個伢腦殼,喘著粗氣,拼命掙扎著往岸邊游過來,臉上還有血跡。大家趕快跑到跟前七手八腳的把他撈了上來。


等到心底慢慢不慌了,衣服也幹得差不多的時候,我們才各回各家,各找各媽。這樣的事情如果給爸爸媽媽曉得了,一頓好打是少不了的,所以沒有哪個伢會做“叛徒”告密。


第二天,這樣的事就會被我們忘得一乾二淨,我們又會樂此不彼的打仗,過著我們簡單而快樂的童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