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告别》:大限来临前,请让我好好离开,不带走一丝遗憾

《最好的告别》:大限来临前,请让我好好离开,不带走一丝遗憾

美国有一部由短篇小说改编的电影《返老还童》,讲的是一个出生就已经80高龄的老人,以后每过一年就小一岁的事情。在影片中,他拥有着和别人完全不一样的人生际遇和悲欢离合。

有一次,这位老人告诉自己的养母:"妈妈,有时候,我感觉一切和前一天不太一样。"而他养母的回答是:"每个人对于自己的感受都不一样,我们都走向同一方向,只是走的路不同罢了。本杰明,你有你自己的路。"

就这样,这位原本80岁的老人,慢慢成为了一个青年,遇见了他最爱的女人,并和她拥有了一个女儿。可很快,这位逐渐要变得青年选择了离开。因为他知道,随着自己越来越年轻,他会无法让自己深爱的人无法接受这一切。

马克·吐温曾说过:"如果我们能够出生在的时候80岁,逐渐接近18岁,人生一定美好。"

事实上,影片里的主人公渐渐走向幼小的时候,他突然明白过来,关于生与死,两种人生命运的交叠,目睹着爱的人在自己身边死去。其实,生即是死,死即是生。

那么,当我们在面对自己或者家人的逐渐衰老,并走向死亡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走向衰老或者死亡,是人类必然的过程

《最好的告别》:大限来临前,请让我好好离开,不带走一丝遗憾

我们都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无可避免地要走向衰老和死亡。可即使这样,生命衰老的原因依然是热议的话题。其实,在10万年的存在史中,人类的寿命不多数时候不到30岁。人类的自然进程是在英年早逝,未老先亡。而如今,世界上大多数地方人们的平均寿命已经超过了80岁,我们的寿命已经远远超出了给定的时间。

所以,在我们谈论衰老的时候,要清楚的是——衰老是我们的宿命,死亡总有一天会降临。在《最好的告别》一书中就提到了一个很简单的数据:

在我们30岁时,大脑是一个1400克的器官,颅骨刚好容纳得下,而当我们到70岁时,大脑的灰质丢失会使得头颅空出差不多2.5厘米的空间,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老人在卫生间不慎摔倒,头部受到撞击后,会很容易发生脑出血的原因,此外,我们的记忆还会衰退,肌肉变薄,力量开始走下坡路,这些都不可避免地使得自主生活能力的丧失。

《最好的告别》:大限来临前,请让我好好离开,不带走一丝遗憾

关于衰老时呈现出来的各种疾病,很多老人会选择马上住院接受医院的治疗。甚至为了身体健康,恳求医生为自己"过度治疗"。可自然规律,无不在告诉我们,抵抗衰老、拒绝死亡,是一件很傻的事情。

所以,当我们知道自己无法治愈衰老的情况时,我们能不能思考一下,是否作出一些必要的小小的改变来重塑衰老。

第二、 其实我们真的是在害怕衰老吗?

衰老的一个明显的特征是,我们不再能轻松用手去触碰自己的脚。这可能意味着,如果没人帮忙,老人们可能会留着很长的脚趾甲,或者脚板永远都是脏兮兮的。但这并不是作为一个逐渐老去的人最害怕的事情,他们害怕的并不是身体上的负担,更多的是心灵的孤独和周遭环境带给自己的不安感。

《最好的告别》的作者阿图·葛文德为了了解衰老,他走访了世界各国的辅助生活机构、养老院、疗养院等,看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在美国大通疗养院里,他发现:住在疗养院里的老人们无法开心、快乐的原因,来源于:厌恶感、孤独感和无助感。

《最好的告别》:大限来临前,请让我好好离开,不带走一丝遗憾

01 厌恶感

一位为了社会最大限度贡献自己价值的年轻人,记忆力下降,行动再也没有以前敏捷,就连接收信息的头脑也开始变得不利索的时候,被迫成为了一名退休工人;

一位为了家庭生活贡献了一辈子心力的母亲,腿脚不利索,走路颤颤巍巍,就连自理能力也开始慢慢丧失的时候,被迫成为了养老院中的一员。

他们开始变得无所事事,变得脑袋空空。甚至于他们开始讨厌这样的自己,为什么会衰老?为什么开始变得没用?为什么会给别人添麻烦?

为什么他们要问自己为什么?衰老死亡,不是大自然很正常的规律吗?这些为了生活,为了美好未来付出了自己一生的老人,在被别人对待自己的衰老时,为什么会如此不堪?

衰老,并不是老人们的错。在余下不多的日子里,他们已经无数次在怪自己的无能为力了。年轻气盛的我们却用漠视,嫌弃,甚至抛弃,让他们更加厌恶自己。

难道,我们以后也准备成为这样的衰老者吗?

《最好的告别》:大限来临前,请让我好好离开,不带走一丝遗憾

02 孤独感

作为一个辅助老年人安享余生的养老院,他们关注的内容是:老人们是不是瘦了,是不是忘了吃药的,或者是不是摔倒了。却不是他是不是孤独了。

根据卡斯滕森的研究,我们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类并没有变得不开心,恰恰相反地,人们的快乐程度在一直提高。只是人们比年轻时变得更少焦虑、压抑和愤怒了。

无论是在养老院里平和的老人,还是在家独自生活的空巢老人。很多人说,他们现在多好,不愁吃穿,也有大把的空余时间。可我们都忘了,在无数个夜深人静,午夜梦回的晚上,他们的孤独感就从心里默默地爬出来了,一直一直地抓挠他们因为衰老留下来的伤口。

那些被"圈养"在养老院里的老人,那些被遗忘在家乡的老人,那些独居的老人,就这样被更强大的孤独笼罩着。子女们总认为,他们衣食住行都没问题就好,却鲜少给他们捎来慰问的电话。殊不知,这些在衰老的道路上越行越远的老人,肚子里有好多好多想说的话,却不知从何说起。

03 无助感

陪伴着衰老的,往往是那些无法根治的老年病。他们可能会血压增高,会突然头晕头痛,会心跳加速......衰老者的生命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当危险降临到他们身上时。能救自己的,只有别人。

老人的无助感是特别强烈的,他们在还没来得及接受自己已经是一位老人的事实,又要接受自己真的什么都做不了的事实。

《最好的告别》:大限来临前,请让我好好离开,不带走一丝遗憾

第三、 作为一名送别者,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姿态来跟即将逝去的人告别

无论是养老院,站在ICU的病房门口,我们都要做好与即将死亡的人做最后的告别了。那么什么才是最好的告别呢?阿图·葛文德用自己父亲的例子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有借鉴意义的告别仪式。

阿图·葛文德的父亲也是一名医生,在自己70岁时被查出脊髓上长了颗瘤子的时候,他开始变得恐惧起来。当然,他的恐惧并不是因为自己可能要死去,而是在面对那么多治疗方案时,因为如何选择最好的方法,让自己变得没有遗憾。

无论是患者,还是患者家属,在面对延缓死亡和立即死亡这两个选择题面前,都变得歇斯底里——无论用什么方案,让他多活一天。没有人会去问这个大难将至的人"你希望怎么死去。"

《最好的告别》:大限来临前,请让我好好离开,不带走一丝遗憾

《最好的告别》一书中,有这样的一句话:"结尾不仅仅是对死者重要,也许,对于留下的人,甚至更重要。"

很多患病严重的人,本来已经快要离开人世,却要承受着家人的心理负担,继续插着管子在世间苟活一天。这些还活着的人,最怕犯的错误是可能没有足够长地保持死者的生命。但却忽略了,延缓生命的方法,是不是还要让这个快离开人世的人受更多的苦。

他还能继续承受痛苦吗?我们为什么那么狠心要让他们为了我们的愧疚承受痛苦?

01 尊重他人的生命,直到最后一刻

在我们的身边,不乏有这样的故事:违背祖父的意愿给他使用了生命维持设备;患了肝癌绝症的亲戚在进行试验治疗时死在医院;患晚期脑瘤的姐夫经受了一轮又一轮的化疗。

一位南非的作家在谈及自己国家孩子患癌症接受化疗时,他说:"每一轮都比上一轮更恐怖,我眼看着这些药物慢慢吞噬着他的肉体,孩子们同样处于心理创伤中无法自拔,可父母却不愿意放手。"

太多太多这样的事例。患者,是不幸的,因为患病;患者,也是痛苦的,因为患病;患者还是没有权利的,因为自己生的权利已经交给了行动方便的人。所以,在尊重人必死性的用时,学会维护死者的生命尊严和保持有意义生活作为生存需求,成为了我们最应该学习的一项。

《最好的告别》:大限来临前,请让我好好离开,不带走一丝遗憾

02 实现他们的愿望

有一个这样的事例:患者在被查出自己肝癌晚期之后,她选择了放弃治疗,让医生为自己开一些减缓疼痛的药物,然后开始了自己梦想的满世界旅游。、

在调查中发现,在被确诊后的重病患者,除了对延长生命长度的这个问题关注之外,他们还主要关切了如何避免痛苦、加强与家人、朋友的联系、意识清醒,不成为他人的负担,以及实现其生命具有完整性的感觉。因此,在大限来临之前,帮助他们实现自己最重要的愿望,成为我们最重要的事情。

《最好的告别》:大限来临前,请让我好好离开,不带走一丝遗憾

史铁生曾在《病隙碎笔》中写到:"人不是苟死苟活的物类,不是以过程的漫长为自豪,而是以过程的精彩、尊贵和独具爱愿为骄傲的。"

做《最好的告别》不是为了告别,而是为了让将要离开的人和还活着的人能过好每一天,包括"那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