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把風險控制放在什麼位置比較好?

控制風險當然是第一位,這一點怎麼強調都不為過,但是如何控制風險呢?

我個人有如下建議:

1. 控制投資股票金額。在沒有確定自己已具備股票投資能力之前,這個投資金額應以不影響家庭生活質量為前提。也就是說即使投資的錢全賠光了,也不會影響生活品質。控制了投資金額總量,也就鎖定了風險大小。股市的風險很大,就象在大海里游泳一樣,風急浪高,波濤洶湧,在你沒有確定自己掌握游泳技能之前,切不可盲目投入太多資金,而且這個投資能力的確認時間需要很多年至少需要一個牛熊週期。

股票投資的精髓在於: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管多麼高手的人,包括巴菲特,對於股票市場,能把握的部分也是很少的。這也導致了巴菲特的長期投資策略,因為短期波動他也把握不了股票投資,最普遍的錯誤是過於自信。或者普通投資者過高相信其認定的專家的能力。我本人上大學時開始學習股票投資理論,參與投資實踐也十二年了,

投資成績還不錯,但我也不敢說自己完全具備了持續賺錢的能力。

股票投資,把風險控制放在什麼位置比較好?

2. 控制投資股票品種。由於信息不對稱及個人投資者時間、精力有限,重倉投資的股票類型應為高分紅績優藍籌股上證50滬深300成分股裡選擇最好,適當介入一些投機性品種。股息率是筆者比較看重的一個指標,弱市股息率高的股票更具有抗跌性。以筆者個人經驗為例,進入股主十二年以來,重倉股沒有一支虧損,主要原因就是持有的都是長期業績優良的大公司股票。

3. 控制投資股票數量。個人投資者業餘時間有限,投資股票數量應該在3,5支為宜,研究先行,不熟不做,投資一支股票,熟悉一個行業,掌握分析技能,謀定而後動。但是不建議只持有一支股票,雞蛋不宜只放在一個籃子裡。

以筆者入市以來耗費研究時間最多的民生銀行為例,雖然賺了很多錢,但是民生銀行後來的一系列變動還是讓我始料未及。這說明無論你的研究多紮實,調研多充分,總有一些事情會超出你的預料,比如說一些黑天鵝事件。

4. 控制投資股票價格。買人股票價格應恪守“安全邊際"原則,市盈率越低越好,股息率越高越好,成長性越高越好。可以給自己制訂一些鐵律,比如市盈率20倍以上的一律不買,虧損股一律不買,業績下降的股票一律不買,年利潤10億以下的股票一律不買,財報作假的一律不買,當然這因人而異。

5. 控制投資股票時機。股市永遠存在,機會永遠存在,賺錢不在一時。行情火爆時,交投旺盛,大多數股票都很貴,行情冷淡時,交易冷清,大多數股票都很便宜。投資股票和做生意道理一樣,人棄我取,人取我予,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