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叛徒”到美國的製造業之父,國家工業化是多麼的不易

英國如何成為工業化國家

塞繆爾·斯萊特,被美國第七任總統傑克遜尊稱為美國製造業之父,但是這位美國的英雄卻被英國稱為必須施以絞刑的叛國賊。

英國的“叛徒”到美國的製造業之父,國家工業化是多麼的不易

塞繆爾·斯萊特

英國的“叛徒”到美國的製造業之父,國家工業化是多麼的不易

塞繆爾·斯萊特

話說英國的紡織業本來很弱,主要靠當海盜吸血來完成自己的原始財富積累,同時也從殖民地搜刮原材料賣給那些海上強國來賺錢。

後來英國發現,於其賣原料給別人,不如自己動手做更賺錢。

於是,英國從荷蘭挖來了一批紡織工人,從他們身上獲得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紡織技術,以這些人為班底建立了自己的紡織工業。

一百多年後,英國人還用類似的手法從中國獲取絲綢、茶葉和瓷器等尖端拳頭產品的生產機密,通過這種堅持不懈的、赤裸裸的技術盜竊行為,英國人完成了自己的原始技術積累。

在完成了自己的技術積累後,英國人在原有的紡織工藝上繼續進行不斷改良,終於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成為了世界上紡織技術最先進的國家。

英國的“叛徒”到美國的製造業之父,國家工業化是多麼的不易

就好像曾經連通訊圖紙都看不懂的中國人,最終在5G領域甚至能反超美國一樣。

紡織技術成了英國的核心機密,給英國帶來了巨大的利益。看過初中歷史書的人都知道,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標誌,就是英國發明瞭蒸汽機和珍妮紡紗機。

英國自己就是靠偷別人家紡織技術起家的,自然知道技術外洩的危害,一旦自家的新技術被偷走,自己的貿易優勢就將蕩然無存。

英國對自家紡織技術的保密態度,和今天的美國對自家芯片技術的保密程度是一致的。

英國國會立法嚴厲制裁任何出口紡織機械的行為,禁止任何掌握紡織技術的人向海外移民,而隨身攜帶紡織機械的圖紙試圖離境更是重罪。

英國的“叛徒”到美國的製造業之父,國家工業化是多麼的不易

為了達到最嚴格的技術保密,所有的機械製造和使用,都只能在英國本土,別說出口到外國,就是到自家殖民地上用,也不行。

英國規定各地的殖民地只能生產原料提供給英國本土,併成為英國工業產品的傾銷市場,嚴禁殖民地搞製造業,只准搞農業,在這樣的剪刀差剝削下,英國才能確保自己對世界牢牢的掌控力

美國如何崛起

在一群不甘心永遠被殖民剝削的美國人的奮鬥下,美國終於獨立了。獨立後的美國,第一時間全力發展自己的工業體系。

但是此時的英國對美國實行全面的技術封鎖,把蒸汽機和珍妮紡紗機列為“高科技產品”,嚴禁對美國出口,試圖讓美國繼續老老實實的為自己提供原材料。

英國人聲稱美國侵犯了自己的知識產權,是盜竊行為,但是當時的美國人並不承認英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他們認為英國人對美國進行層層技術封鎖,分明一種殖民主義策略,試圖讓美國永遠無法脫離低端生產。

為了打破英國的技術封鎖,在1790年,美國出臺了一條專利法案,這條法案規定,任何人憑新技術都可以在美國申請專利並受到美國的保護,美國不承認外國的專利。美國的第一任財長漢密爾頓就在1791年的《製造業報告》呼籲獎勵那些從其他地方為美國帶來“非凡價值之秘密”的行為,州政府甚至會為走私機械融資。

而且,美國政府不審查技術的來源,無論你是通過任何手段獲得的技術,都會得到美國政府的承認,這簡直是在赤裸裸的鼓勵盜竊。

在這條法案的刺激下,大量的英國熟練工人偷渡到美國,給美國帶來了無數的最新技術

為了遏制美國的盜竊行為,從1795年起,所有從英國離境的船隻,都要接受海關最嚴格的審查,向美國移民的工匠和製造業主,一經發現立刻逮捕,迎接他們的,是牢獄之災,並將被剝奪全部財產。

為了鼓勵熟練的英國工人突破層層封鎖來到美國,美國對來自英國的技術人員許以重利,推出“一條龍”服務。

只要你身懷技術,只要踏上美國領土,就可以立刻獲得美國國籍,哪怕你身無分文,也可以在美國申請專利,只要專利到手,立刻就有一大堆風投資金找上門給你送錢,讓渡海而來的技術人員迅速暴富。

塞繆爾·斯萊特,英國人,14歲時進入水力紡紗工廠做學徒工,聰明伶俐的斯萊特將紡織機械研究了個透徹,將紡織技術的每個細節都爛熟於胸。

在紡紗廠裡工作7年之後,斯萊特依然是一個學徒工,在無意間看到美國政府重金打的求才小廣告後,斯萊特決定冒險前往美國。

為了保密,斯萊特守口如瓶,登船前幾個小時,才去郵局給母親留了一封信,斯洛特在旅客身份登記單上填寫的身份是“農民”。

抵達美國後,亮出資深紡織工人身份的斯萊特立刻拿到了布朗公司的投資,布朗公司承擔紡織工廠的一切支出,斯萊特憑技術入股,收益和布朗公司對半分。

斯萊特憑藉高超的技術在美國順利複製出了阿克萊特紡織機,這項新技術震驚美國,讓美國一步登天的獲得了世界上當時最先進的紡織技術。(被英國人視為秘不外傳的富國之寶阿克萊特紡織機,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工作母機,為美國提供了創業急需的新型工具機

斯萊特的公司,壟斷美國紡織業近十年之久,打造了一個龐大的紡織帝國,給斯萊特本人帶來了天文數字般的財富。

美國第七任總統安德魯·傑克遜曾專門拜訪過斯萊特,傑克遜說:“您教會了我們如何紡紗,讓我們能夠挑戰英國的製造業;您讓這麼多紡錘運行,創造了這麼多就業機會,我十分感謝。”

英國的“叛徒”到美國的製造業之父,國家工業化是多麼的不易

在這次拜訪結束後,因實現了華盛頓的遺願,斯萊特被授予“美國製造業之父”的稱號

而在大洋的那一邊,斯萊特也出名了,不過出的是惡名。

斯萊特被所有的英國報紙稱之為賣國賊,被認為必須要施以絞刑才對得起他的罪行,英國曾公開宣佈,不允許斯萊特的子孫後代踏上英國的任何領土。

這世界上有一個國家一直被人罵偷技術,罵了一百多年,罵人的是英國,被人罵的那個叫美國。

為什麼要工業化

現在的紡織工業已經不能稱之為高新技術了,IT和芯片才是。

美國靠山寨起家,卻特別喜歡賊喊捉賊。

為了遏制中國發展,美國常年對中國實行嚴密的技術封鎖。

朱鎔基總理在當年對美貿易談判時曾說:“你們既不賣計算機給我們,又不賣衛星給我們,什麼都不給。難道只想賣小麥和橘子嗎?當然我們光吃小麥和橘子也能活下去,但我們沒辦法過得更好啊。”

英國的“叛徒”到美國的製造業之父,國家工業化是多麼的不易

但是即便美國常年對中國實行技術封鎖,中國也憑自主研發一步步的獲得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甚至在某些領域還反超了美國。

英國的“叛徒”到美國的製造業之父,國家工業化是多麼的不易

英國的“叛徒”到美國的製造業之父,國家工業化是多麼的不易

美國想讓其他國家永遠給他擦皮鞋,而如今卻冒出一個國家想和他一起穿皮鞋,美國不樂意了。

但是,中國人民天生就有穿鞋的權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