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清國遷都的三次討論,為何最終都不了了之?

遷都這個詞,自古以來,大家都不陌生。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遷都事件有:商王盤庚遷都到殷,周平王遷都洛邑,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金海陵王遷都燕京,元世祖忽必烈遷都燕京,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努爾哈赤遷都瀋陽,

清朝的順治帝遷都北京。

他們為了更好的自然環境或為了抵禦外敵,為了擺脫戰後困境或為了更好的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在和平年代,首是集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等重要因素於一身。就拿我國的北京來說,氣候方面處於中緯度的暖溫帶,居內陸但是又距海不遠,這樣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北京舒適宜人的氣候。地形地勢更是決定了北京在戰爭年代更是易守難攻的。

南靠黃土高原,北近內蒙古草原,這些地區為北京的發展和城市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那麼在科技不夠發達的古代,一個有著優越地理位置的都城是至關重要的,甚至決定了一個國家的生死存亡。

關於大清國遷都的三次討論,為何最終都不了了之?

歷史上,北京曾是五朝古都,而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在清朝,清政府曾有三次遷都西安的想法及構建藍圖,為何都以失敗告終,接下來我們就來分析分析。

外部原因

1. 第一次鴉片戰爭

1839年6月,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勝利稱為了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索,英國政府以保護通商口岸為藉口發動了第一次鴉片戰爭。當時,由於清政府長期實行的閉關鎖國政策,中國在各個方面都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再加上清政府的軟弱無能,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失敗告終,簽訂《南京條約》,這次戰爭也是使我國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開端。

關於大清國遷都的三次討論,為何最終都不了了之?

在這一次戰爭中,中國人領略到了洋槍洋炮的厲害,但是當時的咸豐皇帝並沒有什麼擔當,二十選擇逃亡至熱河一帶,他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逃離首都的皇帝。於是在皇帝不在皇宮的情況下,清政府做了兩手準備,一是派遣恭親王前往和英國政府議和,另一方面則準備遷都。環宇遷都,在眾多大臣討論後,一致決定最理想的地點是西安。

西安位於黃河流域的關中盆地,從整個中國地圖來看,確實是四通八達。西安周邊四面環山,八水環繞。西安小平原是是整個關中平原上最開闊的一段地區,有利於開展農業發展經濟。渭河的下游寬闊可行駛水路運輸,便於與其他地區的經濟往來。

理論上來說,西安確實是遷都的不二之選,但是,此時,恭親王帶了和英國政府議和的“好”消息,咸豐皇帝本來也不願意放棄皇宮裡舒適奢侈的生活,而且遷都各方面的成本很高,本來已經賠了很多銀子土地給英國政府了,清政府也無力也不想再去消耗人力物力去遷都了。因此,

第一次遷都失敗

關於大清國遷都的三次討論,為何最終都不了了之?

2. 第二次鴉片戰爭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清政府以為割讓土地和賠款就會讓自己永遠的有個安生之地,其實不然,恰恰是他們的軟弱無能讓英國政府乃至其他國家覺得中國這塊大肥肉是很容易吃到的。於是在

1851年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後,英國政府覺得這是藉機侵略中國的好時機。

1856年英、法兩國以亞羅號划艇事件和馬神甫事件為由發動了第二次清華戰爭。當然,還是以失敗告終,並且劃出去了更多的土地,賠償了更多的金銀,更重要的是打開了東南沿海多個地區的通商口岸,使中國的小農經濟遭到致命的打擊。在這樣的情況下,遷都之事再次被提上日程。這一時期,中國的有識之士已經醒悟,光靠各地賠款是無法挽救自己的國家和民族的,必須要想辦法自救,著名的有維新變法,洋務運動,而且還派出了我國第一批外出學習的學生。

這一時期,人們彷彿看見了生的希望。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一方面,人們的注意力都被這些轟轟烈烈的運動轉移了,皇帝和大臣並沒有把遷都的事情放在心上。

在洋務運動中,提出的“師夷長技以制夷”主張學習西方先進技術來抵禦外敵。清政府相信這樣是可行的,暫時還是決定苟且偷安,遷都計劃再次失敗。

關於大清國遷都的三次討論,為何最終都不了了之?

3. 甲午中日戰爭

學習西方先進技術是需要時間的,長期的閉關鎖國,到現在內憂外患之時再去學習肯定是為時已晚,熱情西方列強是不會給我們過多的反應時間的。

於是1895年爆發了甲午中日戰爭,頓時渤海門戶破開,日軍由此侵入,直逼山海關,震動京師。清政府被迫議和,屈辱簽訂了《馬關條約》,簽訂消息一傳開來,朝野上下人心沸騰,興起了拒和毀約,遷都再戰的呼聲,遂有著名的“公車上書”之舉,以康有為為代表上書,提出了拒和、遷都、練兵、變法的主張。在當時,能否成功遷都,成為扭轉局勢的重要手段。

在鴉片戰爭之後,有識之士便注意到中國海上實力薄弱,京師難以自保,易受人挾持,應該及早遷都。維新派湯壽潛在《遷鼎篇》中,提出遷都西安的主張,一方面為維新變法提供良好政治環境,另一方面是因為一國之都應該重視地利,而北京的天然地利已經隨冷兵器時代的過去而逝去了。

關於大清國遷都的三次討論,為何最終都不了了之?

當時清政府對大局把握不準,看不出日本已經破釜沉舟,沒有多少財力物力支撐,只需遷都再戰,便可打贏這場戰爭。且統治者更多的是憂慮一旦遷都,政權可能便會更替,加之對打贏抗戰的前途已經喪失信心,所以對遷都這個重要制敵之策不予採納,所以才有了清政府三次遷都失敗之說。

回顧歷史,有人認為,當時的清政府應該把遷都之事提上日程,這樣沒準還能有反抗列強的機會,打個漂亮的翻身仗,也有人認為,當時的大環境,遷都還不如“自強”,有這個精力還不如去加強自身的力量去反抗外敵。

我認為從一開始的閉關鎖國政策就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在危難發生之前,我們需要有防禦危險的能力,如果清政府能夠早些醒悟,中國的歷史上也許就不會有這樣的

屈辱了,但是歷史沒有如果,優勝劣汰適者生存,這是人類歷史上亙古不變的道理,現在的我們唯有銘記歷史,振興中華。加強自己技能學習,不管是和平年代還是戰爭年代都要為自己祖國的建設出一份力。

參考文獻:

《遷鼎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