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母親河 建設幸福河」烏樑素海的高質量發展新畫卷

「守護母親河 建設幸福河」烏梁素海的高質量發展新畫卷

烏梁素海進水口內蒙古河套灌區紅圪卜排水站。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金鑫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金鑫 範海瑞

11月15日,甘肅日報、甘肅新媒體集團“守護母親河,建設幸福河”沿黃跨省採訪組繼續行進在巴彥淖爾。

巴彥淖爾,蒙古語意為“富饒的湖泊”,在這裡除了黃河“贈與”的河套平原千萬畝良田之外,境內形成大小湖泊300多個,烏梁素海就是其中之一。

烏梁素海是內蒙古西部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我國北方典型的大型多功能淡水湖泊,對於調節黃河干流水量、保護區域生態平衡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曾幾何時,由於當地農田灌溉退水、生活汙水以及工業廢水,讓烏梁素海汙染物數量上升、生態功能開始退化。

當地政府深刻認識到:烏梁素海汙染問題在水裡,成因在岸上。

“湖內的問題、功夫下在湖外”。

從2008年起,巴彥淖爾市開始對烏梁素海進行綜合治理,採取多項綜合措施,開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生態保衛綜合治理工程,統籌推進全流域生態修復、綜合治理和保護開發。

在烏蘭布和沙漠東緣,更新重建長154公里、寬50多米的防風固沙林帶,遏制沙漠東侵;

在城鎮和工業園區,開展點源汙染“零入海”行動;推進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加快中水處理廠建設,加大汙水管網和中水管網鋪設力度,最大限度的減少對烏梁素海的汙染;

在河套灌區,全面開展控肥、控藥、控水、控膜“四控”行動,推廣使用有機肥、無公害農藥和國標地膜,引導企業和農民綠色生產;

在烏梁素海湖區,實施生態補水、入海前溼地淨化、網格水道、蘆葦加工轉化等工程,促進水體循環,改善湖區水質;

在湖區周邊,果斷關停整頓了一批破壞生態、違法違規礦山企業,對集中連片、功能退化的草原生態系統進行修復整治;

引進國際先進的治沙技術,建設集防沙治沙科學研究等功能於一體的中國-以色列(巴彥淖爾)沙漠綜合治理示範區;

……

當地還充分利用黃河凌汛期和灌區農業灌溉間隙期,加大烏梁素海生態補水力度。

“通過綜合治理,烏梁素海湖區整體水質已由2010年的地表水劣五類,達到現在地表水五類,局部水域已達四類。”在內蒙古河套灌區紅圪卜排水站,副站長劉建強指著一張“內蒙古河套灌區現狀圖”告訴記者,現在已經對烏梁素海的生態補水形成了一種常態化,而且不分階段、不分季節,根據烏梁素海的水質,隨時調控。

抵達烏梁素海出水口時,已是傍晚時分。在晚霞的映襯下,烏梁素海顯得格外的靜謐,一些候鳥在蘆葦叢中不緊不慢地遊動,時而入水覓食,時而引吭高歌,時而喁喁細語。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強調“內蒙古有森林、草原、溼地、河流、湖泊、沙漠等多種自然形態,是一個長期形成的綜合性生態系統,生態保護和修復必須進行綜合治理”,這為烏梁素海科學治理指明瞭方向,當地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把烏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作為生命共同體,堅持把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路子走得更好、走得更穩。

「守護母親河 建設幸福河」烏梁素海的高質量發展新畫卷

烏梁素海出水口附近的溼地。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金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