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中国有两个职业的口碑不好”?对此你怎么看?

收割公社


不能说两个职业口碑不好。而是这个只认金钱的社会风气对这些职业冲击最大。这些职业在社会中是很薄弱的。是经不起社会导向冲击的。


大安第0


就两个职业的口碑不好吗,我的天,那简直太好了。我去交通队,一次是办理电动车牌照,我的天,人很多,也没见个指挥的提供解答服务的,回头警察一出来,全乱套了。后来去那交罚款,就大厅一个服务台的一个小女警察,那家伙,面沉似水,爱搭不理,我的天,口碑确实不错。


谁用我的名字了


华为鸿蒙系统上线,得益于人才贡献。华为201万年薪招应届博士,打脸“读书无用论”。读书不是唯一出路,但一定是最宽的路。对于择业,什么最宝贵?不是薪酬,而是职业选择权。2015年版职业大典,大约有413个小类、1838个职业。职业真的不分贵贱吗?任何工作,总要有人做吧。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哪怕你实在混不下去了,也别做这三性岗位(三性工作),有些职业看不到希望,做的时间越久,后果越严重,结局往往很差。

【1】坑人性职业,不要做过三年。

经常接到甜美可爱的美女电话,或者语气温柔的帅哥电话,不是贷款、炒股,就是推销P2P、卖保健品。不知道谁家的孩子混不下去了,非要从事这种坑人职业?害人害己。

有些年轻女孩男孩,贪图安逸、来钱快,非要去酒吧、迪厅、夜总会、洗头房工作,都说自己只是为了“讨生活”,但是,那里水深诱惑大,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

有些职业见不得阳光,容易迷失自己,一旦被拖下水,就是“晚期”,连回头路都没有。

有些女孩以为挣点钱回老家,再找个老实人接盘就可以了。问题是,现在的老实人就那么傻吗?所以,再穷困潦倒,哪怕去工地搬砖,也别从事坑人害己的工作。

【2】分裂性职业,不要做过三年。

有些职业,再苦再累,内心却是充实快乐的。有些职业,又苦又累,还太阴暗,也不快乐。

当年有一位同学,本来已大城市找到了喜欢的工作。父母固执地认为,回老家当公务员体面,还能帮亲朋好友办事显得有面子。他妈拿着“农药瓶子”逼他回来,为他谋得一份底层工作。

他顺从老妈的要求,辞职回来上班。每天都要处理大量负面信息,隔三差五就要与“垃圾人”打交道。对他来说,上班如同上坟,天天人格分裂,工资不过3000元。

几年之后,原来那家公司上市,原同事跃升千万富翁,这一消息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因精神分裂选择自尽。

对于那些自我调节心理能力弱、控制情绪差的人,哪怕你走投无路,也不要选那些你实在不喜欢、天天不快乐的工作。如果每天内心都在挣扎、人格都在分裂,早晚会得抑郁症。当从事一件工作很郁闷,如果三年内得不到改观,你就要坚决转行,千万不要拖成抑郁症。

【3】过渡性职业,不要做过三年。

许多年轻人出来闯世界,首先想到的职业,就是这“六大件”:保安、保洁、销售(地推类发传单)、快递、服务员、流水线。专业术语称之为“辅助性、临时性、替代性”(三性)岗位。

这类“三性工作”,由于入职门槛低、缺乏技术含量、人员流动性强,似乎天天都在“流水席”式的招人。

年轻人出来闯荡江湖,把“三性岗位”作为临时性、过渡性工作,干上一两年还是可以的,等到熟悉城市、找到合适工作就跳槽吧。

这类工作,工资低、耗体力、不成长、没发展、无希望、干不长。比如,“富湿糠”这类工作,号称月薪6000元,其实底薪就2000,另外4000元全靠拼命加班,不拼命加班就挣不到钱,无形的焦虑和压力,导致自杀率偏高。

这类三性工作,工资天花板太低,没有成长性,越老越贬值。哪怕实在混不下去,也不要图简单、不费脑子,就长期做这类工作。工资只会越来越低,越来越看不到希望,甚至早晚被机器人、人工智能取代,不如早点止损跳槽。


职场火锅


这两个行业,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医生,医生为了多挣钱,开大处方,收红包,提成药品回扣,挣了很多黑心钱,却坑害了广大患者,这种现象全国医院很普遍,教师不好好教学生,却在课堂以后给学生补课挣黑心的补课费,有的一个学期补课费挣几万甚至十几万,现在的教师真的是黑了良心毁了学生,坑了学生的家长,辛苦挣的钱都让这样的黑心教师给争取了,所以说,中国这两个职业太败类太混蛋,太坑民,希望国家严查,讲这些败类开除医生队伍,教师队伍,改变现在的医疗制度和教学制度




137965修德忠


医疗和教育-这两大职业不仅仅是口碑不好,而是真正真格的差到老百姓的骨子里去了。全被利益所俘虏,高额利益下的医疗与教育,还有意义吗!???良心早被狗吃。良心泯灭得以生存,心存良知者覆灭。都被无形的潜规则笼罩着。。。


和平哥336


问题是,现在的医生谁有那本事,手一搭脉能知病理。连脉决都不知是啥。现在年轻的老师好多有真才实学。大家先别吵,你们静下心来访一访。学霸,尖子生,好成绩,有几个读的是师范学校????有读的都是有原因的。说说尊师重教,问题是有几个老师现在敢管学生的。在我们这块,老师敢整的学生就是亲朋邻友打了招呼的。


用户3911328521222


什么时候把医院的回扣消灭了,药费就降下来了,什么时候把课外补习班停止了,家长就能轻松了!


秋霞134181534


几千年的传统,只有两个职业令人普遍尊敬——可以称之为“先生”:教师和医生!

现如今,教师与医生的行为,我们不否认有一些从业者依然恪守“教书育人”与“救死扶伤”的优良作风,但对相当一部分教师和医生偏离了职守,一头钻进钱孔里,唯利是图,言必称钱,为社会所不齿,群众当面勉强叫一声“先生”,背后却报之以“嘿嘿”喽…


讷于行


过去咱们的医生看病"望,闻,问,切”缺一不可,而现在无论大小医院的医生诊病,仅存“问",问一句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就马上写一堆化验单,让你去交钱搞检查。所以出现你这病我看不了,需重新掛号转科。不知道这算不算诈骗?


老张84628


首先要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口碑不好的标准?

你认为不好,别人可能认为好,大家生活的环境不一样。

某个群体是处于什么动机去判断一个职业好还是不好?


下面是我自己画的一个图:

美德来源于“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实际上内心里看中的是“人人为我”。美德竟然源于自私。


所以在某个群体中,口碑不好的职业肯定是“利己不利‘这个群体’”的:

在小贩这个群体中,城管的口碑不好,

在刚需房一族中,炒房客的口碑不好,

在小餐馆食客中,用地沟油的小餐馆口碑不好,

在没有钱的屌丝群体中,拜金女的口碑不好,

。。。。。


大人的眼中只看利益,不看口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