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來臨,中國電信的區塊鏈征途與野心

當新科技的風暴席捲而來,江川奔騰,萬物生長,天地一時,無比遼闊。

對電信運營商來說,區塊鏈的到來是一場意外,也是一次挑戰。區塊鏈的去中心化、防篡改和多方共識機制等技術特性,能解決電信行業合作中互信協同的問題,但同時也可能革新現有的商業模式。

在國外,最早在電信運營領域探索區塊鏈的公司是美國電信巨頭AT&T,隨後法國電信Orange嘗試利用區塊鏈來提高結算速度,瑞士國有電信供應商Swisscom成立區塊鏈公司,西班牙電信巨頭Telefonica宣佈開發區塊鏈智能手機解決方案。

在國內,電信行業公司早於2016年便開始涉足區塊鏈的研究。無論是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三大電信運營商,還是華為、中興通訊,在區塊鏈標準、技術研發、應用試點等方面均有佈局,以期在區塊鏈領域掌握主動權。

5G来临,中国电信的区块链征途与野心

近日,巴比特記者專訪了中國電信區塊鏈研發負責人梁偉博士。本次專訪,我們談及了中國電信在區塊鏈領域的技術儲備、產品創新和產業佈局,涵蓋了區塊鏈底層基礎設施、區塊鏈SIM卡、數字資產管理等話題。

巴比特記者觀察到,與大部分體制內的專家不同,梁偉博士自帶IP光環,平時除了以“中國電信區塊鏈研發負責人”的身份出席會議活動外,他還利用業餘時間編寫了《深入淺出區塊鏈:核心技術與項目分析》一書,旨在為讀者建立完整的區塊鏈技術的知識體系。正因為巴比特記者是他這本書的忠實讀者,也才有了這次專訪的機會。

梁偉博士認為,在某種程度上,區塊鏈思維比技術本身更重要

“對於任何一門技術,建立體系的價值是無窮的,這意味著你可以持續迭代、更新和積累,尤其是在我們這個信息過載、注意力被無限碎片化的時代。在區塊鏈技術發展過程中必然會有一些項目逝去、有一些項目留存、有一些新項目崛起,體系的建立有助於我們看到技術演進的脈絡,憧憬由區塊鏈引領的價值互聯網世界。”

1

要創新,不能被管道化。

2016年6月29日,為了順應信息通信業智能化發展趨勢,中國電信發佈轉型升級的新戰略,致力於做領先的綜合智能信息服務運營商。據瞭解,這是自2000年5月17日掛牌成立後,中國電信的第三次轉型。

同樣是在2016年,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突出強調發展區塊鏈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重要性。轉型之際,政策的加持無疑讓中國電信看到了區塊鏈技術為電信行業帶來的新的可能性。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電信運營商面臨著網絡壓力不斷加大、創新能力不足等困境,辛辛苦苦建設的網絡基礎設施,最後卻被用戶邊緣化,電信運營商因此被“管道工”的標籤。

為了擺脫給別人做嫁衣的命運,電信運營商在保證基本業務的基礎上,對標BAT,主動開拓企業服務項目。中國電信也不例外。

結合自身多年紮根政企的優勢,中國電信將區塊鏈技術與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實體經濟、政府管理等領域進行了初步實踐。目前,中國電信在區塊鏈領域形成了

“3+3+N”的產品、能力和應用體系,分別為:

3種產品:區塊鏈基礎平臺、區塊鏈可信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區塊鏈SIM卡 3種能力:區塊鏈標準制定、第三方測評、生態體系打造 N種應用:內部的電信業務、外部的政企行業等N種區塊鏈應用5G来临,中国电信的区块链征途与野心

“區塊鏈讓數據‘誰擁有、誰受益;誰使用、誰付費’”,2019年4月人民日報用一句話點破了區塊鏈技術的本質,即數據價值的迴歸。那麼,對電信運營商來說,真的希望用戶數據的價值迴歸用戶嗎?梁偉博士的答案是肯定的,他認為,

第一,用戶數據的權利從‘君主’到‘民主’,是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互聯網通過技術手段解決了信息的不對稱,區塊鏈則通過技術手段解決了價值的不對稱,它們都是通過去中介來提高效率。

第二,用戶數據的價值迴歸已經在發生,並且這個趨勢在不斷加速。互聯網改變了信息的生產和傳播方式,我們每個人都是生產數據的源頭,用戶/消費者的主權也在彰顯。我們發現商業廣告的影響力在下降,比如去成都吃火鍋,我們不會去看餐廳的廣告,而是打開大眾點評;去外地旅遊,我們不會去看旅行社的廣告,而是查看驢友的評論。5G和區塊鏈的到來,將加快價值迴歸的趨勢,因為萬物互聯,用戶產生數據的成本更低,擁有的數據權利就越大。

第三,在區塊鏈時代,電信運營商會提供基於區塊鏈的基礎設施。

我們必須順應這一不可阻擋的技術趨勢,以前電信運營商是做基礎設施的,現在也是做基礎設施,未來還是做基礎設施,這是由我們的秉性決定的。只不過區別在於,以前是提供基於網絡寬帶的基礎設施,現在是提供雲網融合的基礎設施,未來是提供基於區塊鏈的數據和價值基礎設施。

站在運營商的角度,我們看到,互聯網的技術架構決定了其內在是開放、平等的精神,而現在的互聯網世界是被寡頭壟斷的。互聯網公司牢牢掌控著用戶的數據,而運營商淪為了‘比特管道’。5G時代,運營商會去思考,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網絡資源,發揮用戶終端的的優勢,並通過區塊鏈等新興的信息技術來佈局新的生產模式。在未來,任何人都能通過運營商的基礎設施來控制自己的數據,並讓自己產生的數據由於貢獻而受益。現在我們還看不清晰,它到底是一個平臺或是一臺設備,這還不確定,但肯定是這樣一種模式。電信運營商應該升級為客戶價值的新入口。”

如何成為客戶價值的新入口呢?中國電信開發了區塊鏈SIM卡(Blockchain SIM,簡稱“BSIM卡”)以實現這一目標。

2

梁偉博士介紹道,在用戶體驗上,BSIM卡和傳統SIM幾乎沒有區別,但是存儲空間比傳統SIM卡擴大了10-20倍,計算能力提升了數10倍。中國電信創新地完成了區塊鏈一體化技術研發,簡稱“芯+卡+機+鏈+應用+運營”。

5G来临,中国电信的区块链征途与野心

其中,

“芯”指的是SE(Secure Element)安全芯片,在芯片裡集成了區塊鏈技術相關的基礎算法和協議,如ECC橢圓曲線、HASH算法、BIP協議。

“卡”指的是區塊鏈SIM卡,在SIM卡內開發了Applet應用實現區塊鏈功能,包括種子生成、公私鑰衍生、加密存儲管理、數字簽名、找回私鑰等,並對SIM卡的底層COS操作系統的性能、安全、功能等均進行了升級。

“機”指的是區塊鏈手機,用戶在電信營業廳辦理區塊鏈SIM卡,安裝到手機上後下載區塊鏈應用APP,操作APP在區塊鏈SIM卡內進行數字簽名,併到區塊鏈上確認。如果手機丟失,用戶可到電信營業廳補辦區塊鏈SIM卡,找回私鑰。

“鏈”指的是中國電信自主打造的區塊鏈底層基礎平臺--CT Chain,支持分區共識、國密,智能合約的可視化編譯與部署,區塊鏈節點的可視化一鍵部署,物理、業務指標的實時監控。

“應用”指的是區塊鏈應用,包括運營商應用(數字身份認證、省間清結算、共享徵信、共享計算和帶寬、共享基站電信積分)、行業應用(精準扶貧系統、招投標管理系統、農業溯源、智慧金融、電子政務)。值得一提的是,基於區塊鏈的一線佣金清結算系統,榮獲2019年度工信部可信區塊鏈高價值案例,是全國15個案例中唯一上榜的電信行業案例。

“運營”指的是區塊鏈業務運營平臺,該平臺能實現開卡、髮卡、補卡、消卡全流程的運營功能;備份存儲種子(運營商密碼、用戶支付密碼雙重加解密),以方便找回私鑰(私鑰即資產);支持與外部系統對接API接口。

在區塊鏈上,“得私鑰者得天下”,區塊鏈SIM卡的一大作用就是保護用戶的私鑰。基於自主研發的區塊鏈SIM卡,中國電信在供應鏈金融和智能手機等場景下實現了應用。

供應鏈金融為例,供應鏈成員組成聯盟鏈,中國電信通過天翼鏈對金票(供應鏈數字資產)進行可信存證,利用區塊鏈SIM卡提高安全性,實現簽名不出卡,金票可控管理。

智能手機為例,區塊鏈手機上,個人數據均可成為數字資產,包括電信積分、運動軌跡、醫療記錄、航空里程、京東禮券等。“這些數據需要從現有的系統對接過來,目前我們已把原型搭建起來了,將來一定會有服務提供商依託電信運營商來保護用戶的私鑰,”梁偉博士說。

3

“媒體本身,也要用區塊鏈思維改造。” “區塊鏈媒體其實是最不區塊鏈的,除了生產與區塊鏈相關的內容外,其他的都不是區塊鏈。”

採訪前後,梁偉博士向巴比特記者吐槽了一番區塊鏈媒體。雖然無情,但有道理。“區塊鏈思維的本質是金融賦能個人的社群共益經濟”,梁偉博士認為,區塊鏈最重要的並不是技術本身,而是其背後的區塊鏈思維,

“這裡有三個關鍵詞:一、社群。社群是區塊鏈思維的靈魂,社群能讓人找到正確的組織,讓人發揮自己的力量,讓生態發展。以梵高為例,梵高一生對繪畫有近乎瘋狂的熱情和執著,但是潦倒、飢餓和挫敗感伴隨了他的一生。為什麼?因為他沒找到社群,作品的價值沒法得到認可。他死後,《加歇醫生像》最高被拍賣到9100萬英鎊。如果他生前找到了區塊鏈的社群,他肯定不會變成這樣。

二、共益。互聯網讓信息的獲取變得平等,也導致了信息的泛濫,區塊鏈則讓我們的貢獻變得平等。滴滴打車的前1000名用戶,是這個出行共享經濟生態最值得珍惜的貢獻者,但並沒有獲得滴滴公司一輪又一輪高估值的紅利。但如果我是一個區塊鏈項目的早期參與者,隨著社群的壯大,我就能獲得更多的回報,進而激勵我做出更多的貢獻。

三、金融賦能。區塊鏈如果沒有金融賦能,那其實就是一個被閹割了的分佈式賬本,而且性能很低。金融賦能才能體現區塊鏈的價值,讓生態和用戶綁在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是一種共建關係,是一種價值投資;而且區塊鏈可以讓價值無限碎片化,無論被拆得多細、打得多散,價值都可以被無摩擦地交換、貢獻都可以被精準地衡量。”

從符號、文字到書籍、電報、收音機、電視,從風車、蒸汽機到汽車、飛機、火箭,從大型計算機、微型機到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技術的進步自有其規律。正如經濟學家布萊恩·阿瑟(W.Brian Arthur)在《技術的本質》中所寫,所有的新技術都不會憑空產生,都是依存於原有技術,脫胎於原有技術;不同的技術組建在一起進行組合進化,不同技術組建的新組合是新技術產生的主要方式。

在梁偉博士看來,從互聯網到區塊鏈,新一代技術的發展,推動生產力的同時,也讓技術背後的思維浮出水面,

“不是先有區塊鏈技術而後有區塊鏈思維,其實它早就存在了。區塊鏈思維是商業時代的產物,本質上是用經濟手段來重新審視技術問題,讓生產關係更好地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新興信息科技的不斷髮展,以及對傳統商業形態的不斷衝擊,必然會帶來上層思考方式的變化,導致這種思維得以集中爆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