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巨大的石料是如何开采的?满满的劳动人民智慧

埃及的金字塔,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见的宝塔,而是古埃及法老(国王)的一种陵墓。法老死后将其尸体制成尸干——埃及人称为“木乃伊”,放置在金字塔内部的墓室里。因为金字塔底呈正方形,四壁呈三角形,倾斜向上,止于顶端,平视过去颇象汉字的“金”字,因此中国人称之为金字塔。

金字塔巨大的石料是如何开采的?满满的劳动人民智慧

一、埃及的金字塔时代

最初,埃及法老的陵墓不是“金”字形,而是长方形的,象个大的石発,被称作“马斯塔巴”(意为石凳)。随后,出现了阶梯形金字塔,它的形状颇象几个逐个缩小、彼此重叠起来的马斯塔巴。随着法老权力的不断扩大,法老陵墓的规模越造越大,发展成角锥体金字塔。金字塔大多数建筑于埃及古王国第三到第六王朝统治时期(约前2800一前2300年),因此这一时期又被称为“金字塔时代”。

埃及境内约有七十多座金字塔,其中坐落在吉萨的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金字塔最为雄伟。第六王朝以后,随着埃及古王国的分裂和法老权力的下降,金字塔也就很少建造了。

金字塔巨大的石料是如何开采的?满满的劳动人民智慧

金字塔时代的埃及,处于奴隶社会。奴隶制的等级关系也象一座巨大的金字塔,塔顶是法老和僧俗贵族。塔身是自由民的中间阶层,如商人、作坊主和富裕农民。压在塔底的是广大奴隶、贫苦农民和手工业者。法老作为奴隶主阶级的总头目和专制独裁的君主,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掌握着全国的土地。臣属朝见法老,必须行跪拜礼。法老的生活也极其奢修豪华。

二、胡夫金字塔的结构

胡夫金字塔的内部结构也相当复杂。金字塔只有一个入口,位于塔的北壁,离地十三米,是由四块巨石支撑的三角形拱门。进门之后,沿着一条约一百米的下坡甬道,到达一个墓室(高三米)。它不在塔身中,而是深入塔底,在离地平面约三十多米的地方凿成的。造好之后,大概胡夫不满意,于是又改变施工方案,在下坡甬道中途,离入口处约二十米的地方,另辟一条上坡甬道,通往一间约六米高的王后基室;继续沿着上坡甬道向前伸展的是一条高达八米的大走廊,胡夫的基室就设置在大走廊的尽头,距离地平面约有四十多米。

金字塔巨大的石料是如何开采的?满满的劳动人民智慧

胡夫金字塔构造图

墓室高约六米,内有石棺一口。墓室顶是用九块大石板盖成的。在基室的上面,还有一个五层“缓冲室”,其最上面一层的顶盖是三角形的,目的是用来减轻墓室所承受的压力。此外,在胡夫墓室的南北墙上,还有两条直通塔壁的通风管道。整个金字塔,就象一座规模十分巨大的宫殿。

三、石料的开采及金字塔的建造

巨大的胡夫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保留下来的有关史料是很少的。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经游历埃及,在其所著《历史》一书中,记载了当时流传的关于建造胡夫金字塔的一些情况。

金字塔巨大的石料是如何开采的?满满的劳动人民智慧

胡夫即位不久,就决定为自已建造一座最大的金字塔。命令一出,各地官吏手持棍棒皮鞭,走遍每一个村镇,挨家挨户地征调石工、木工、金工、泥水工以及其他劳力。被强征来的民工和奴隶,编成十万人一班,每班服役三个月,轮流替换。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工程开始后,首先是采石块。石工和奴隶们冒着酷暑,在尼罗河以东的阿拉伯山(位于今埃及西奈半岛)岩上,按照划定的尺寸规格,凿许多洞,插入木楔,然后灌水,利用木楔遇水的胀力使岩石裂开,再加工成为光滑平整的长方形石块。重达两吨半的石块是如何运到工地去的呢?当时埃及人没有学会使用车辆,工匠们采用了一种用人或牛拉的木桶作为运输工具。但是,木橇在坎坷不平的路上不便移动,为此又修了条平坦的大路。修路的同时,另有一批工人开凿金字塔的地下基室。只是这两项工程就花费了十年时间。道路和地下墓室造好之后,接着建造金字塔身。

金字塔巨大的石料是如何开采的?满满的劳动人民智慧

当时埃及尚处在铜器时代,没有任何铁制工具,要把二百三十万块巨石一层层地垒上去,一直垒到五、六十层楼的高度是非常困难的。据传说,金字塔的建造者们,先垒好第一层,然后四面堆起一个和第一层一样高的土坡,顺着土坡将石块拉上第二层。以后,土坡随着塔身的升高而不断升高和扩大,一直堆到塔顶。这样,金字塔建成之后,几乎全部都被埋在象山一样高的土堆里面。随后再将土坡移走,让金字塔显露出来。建造塔身、王后墓室、法老墓室等工程,又花去了二十年的时间。因此,胡夫金字塔从动工到建成,足足用了三十年。

四、建造胡夫金字塔的费用

卑贱者最聪明。金字塔凝结了古埃及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金字塔不但浑厚壮观,而且角度、线条的计算也非常准确。有人仔细测量过胡夫金字塔,其正方形底座每边的长度,平均误差只有一点五二厘米。这充分说明,金字塔的建造者们已经掌握了相当丰富的物理学和数学知识。

金字塔巨大的石料是如何开采的?满满的劳动人民智慧

胡夫金字塔的建造,给埃及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数以十万计的民工,终年从事十分繁重的劳动,还要忍受饥饿的煎熬。不知有多少民工遭到监工惨无人道的吊打和折磨,又不知有多少民工倒在采石场上和金字塔旁。同时,胡夫把建造金字塔的费用,全都转嫁到劳动人民身上。这笔费用的总额无史籍可考,不过从一个数字可见一斑。据希罗多德说,光是给金字塔的建造者购买萝卜、葱、蒜,就花掉一千六百塔兰特银子(约合四万五千公斤)。由此可以想见,建造整个金字塔花去的银子,恐怕要堆成一座银山了。

繁重的徭役和赋税,迫使人民多次举行起义,反抗法老的反动统治。胡夫和哈佛拉死后,起义者曾冲进金字塔,将胡夫和哈佛拉的木乃伊拖出,撕得粉碎。近代考古证实,胡夫和哈佛拉金字塔里的木乃伊确实没有了,甚至连胡夫的棺盖也不知去向。在其他一些金字塔里也有类似的情况。这些法老们的“永存尸体”,象他们所幻想的“永久统治”一样,都不免于在人民起义的烈火中化成灰烬。

金字塔巨大的石料是如何开采的?满满的劳动人民智慧

五、结语:

金字塔是埃及法老实行奴隶主专制统治,残酷压迫和剥削广大劳动人民和奴隶的见证,是一部石头教科书。同时它也证明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的伟大创造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