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小丑》(Joker)的结局?

丁姐剧场


《小丑》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相信每个看过的人都会有自己的见解。有人说,“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小时候的我们崇拜英雄想成为英雄,长大后的我们理解了反派。



有人说,小丑的的疯狂恰恰衬托出蝙蝠侠的伟大,同样的童年不幸,却成就了英雄与反派。可是蝙蝠侠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他有钱啊。小丑要是有钱,至少不会卑微到连病都治不了,甚至他都不会得病。



有人说,小丑才是真实的人生,丧才是生活的全部。今天很倒霉,没关系,因为明天会比今天还倒霉。这样看来,真该给生活一枪,早点结束这吃屎一般的日子。过点自己想要的生活。



有人觉得,小丑的整个故事都是他的臆想,因为好多场景展开时,钟表的时间是错乱的,就想小丑的脑子一样。

小丑的结局如何?

因为大家看过电影之后解读出了不同的故事,小丑的结局也就有了不同的解读。小丑踩着血脚印出来,是他把心理医生杀了吧。话不投机半句多,心理医生哪里会明白小丑经历的不公和摧。

从正能量的角度小丑应该为自己犯下的罪行受到惩罚!其实,他在没做错什么时候已经开始被惩罚。从人性的角度,小丑遭遇了那么多的痛苦与折磨,希望他能稍微感受一点儿爱。更希望看到小丑在爱的沁养下变好,而不是被惩罚到更加憎恨一切,毁灭一切。


禹飞扯闲片


一个开放式的结局,以及导演通过这个结局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你可以把整部电影看成两个故事(甚至可以更多),第一个故事讲诉亚瑟从一名可怜底层小人物变成一个小丑的故事,这个故事占据了全片95%以上的内容。

第二个故事只有5%,但是推翻了一切,电影只有最后几分钟以及一开始闪过的小丑在精神病院猛撞头部才是真实的世界,此时的小丑被关在阿卡姆精神病院,他从未越狱。小丑在人才辈出的阿卡姆精神病院接受治疗,或许是不满,或许是无聊,或许是想开个玩笑,在11:11分时,他用头猛撞房门,在脑海里妄想出亚瑟这一虚拟人物,利用真实发生过的事情(比如托马斯夫妇之死)以及臆想的事情(比如自己间接造成了托马斯夫妇的死亡),自导自演了一个无辜可怜虫被社会压迫最终走上犯罪道路的故事。

导演在电影里给出了以下提示:

1. 小丑被青少年殴打后前往治疗师那里时,墙上的时钟显示11:11分左右。亚瑟和治疗师交谈一会儿后,突然切入一个亚瑟在白色房间撞击房门的镜头,墙上的时钟同样显示在11:11分左右。 (另外经评论区提醒,化妆间同样出现了时钟)

2.开头闪现和结尾小丑被关的两个白色房间装修风格是一样的,比如墙上的瓷砖和字体。

3. 亚瑟高频出现的一句台词:我这辈子都不确定自己是否真实存在。

4. 片尾小丑在精神病院里对着治疗师发笑的情节对应电影开头亚瑟在社区医生面前哭笑的情节。

而这,就是《小丑》的迷人之处,他需要观众高度参与进来,这两个故事都是合理的(甚至还能有其他解读),观众可以凭自己的理解、喜好去解读整部电影。

第一个故事写实,它把观众想知道的一切都交代得一清二楚,包括小丑的生世、经历以及诞生过程,我们能很好地感受主角的情绪,更深入地了解小丑, 了解 “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而且电影的主题也更加深刻。

关于小丑的起源,DC电影要么参考《致命玩笑》的化学池,比如1989年版《蝙蝠侠》,要么模糊处理,不去探讨小丑的起源,比如《黑暗骑士》,但是《小丑》做出了大胆的创新,第一个故事明显把小丑的诞生归结为社会问题,把哥谭市混乱的根源指向了韦恩集团所代表的资本主义。

30年前创造一个小丑需要把他推入化学池,而30年后,我们只需把他推向糟糕的社会。

韦恩企业的不食肉糜造就了小丑,小丑又反过来造就了蝙蝠侠,然后再细想下去你就会发现恐怖的事情:

哥谭市有蝙蝠侠,那么那些拥有“韦恩”企业却没有蝙蝠侠的城市呢?

托马斯·韦恩口口声声说哥谭市病了,因此他才参加竞选,希望能拯救哥谭市于水火之中,但是实际上却视底层群众如草芥,他并不清楚哥谭市的病症,通过电视访谈,托马斯表现出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他认为是因为底层人民仇富才使得哥谭迷失了方向,殊不知病根在资本主义,资本主义造成贫富悬殊的同时又固化了阶层,使得人们看不到希望,这才导致人们为凶手叫好。所以,托马斯的竞选不仅选拯救不了高谭市,甚至可能造成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最后变成一种恶性循环。最嘲讽的是什么?最嘲讽的是托马斯大礼堂外民怨鼎沸,而礼堂内的托马斯们欢声笑语地看着卓比林的《摩登时代》。

对于他们来说,无论是门外愤怒的市民还是电影里愤怒的工人阶级,都只是一出笑话,他们根本不关心底层民众的死活。

那么既然是批判资本主义,是否意味着导演同情和支持小丑的做法?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电影的最后几分钟,托德·菲利普斯宣读了对小丑的判词:邪恶的,非正义的,而这也正是结尾的精彩之处。

菲利普斯在展现小丑人物弧光时参照了《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通过让小丑不断在压力下做出选择来揭示人物性格真相,而且还在叙事的过程中展现人物内在本性中的弧光变化:先是被压迫被歧视,然后是反抗(地铁枪杀案),接着是复仇(杀死蓝道以及默里),而跟着主角,观众的情绪大抵也经历了同情、鼓掌再到质疑/支持。

然后精彩的来了,菲利普斯没有在电影的高潮部分揭示小丑的真实性格,他把小丑的性格真相放在了高潮过后的几分钟。

如果说极度压力下的选择可以让我们看清楚一个人,那么极度放松的情况下也可以。

于是我们看到了带着镣铐的小丑踩着音乐,慢悠悠地走出病房,在地上留下一个个清晰的血脚印。

毫无疑问,他杀害了治疗师,一个无辜的人。

而治疗师的死亡很可能仅仅是她让小丑想起了之前社区福利治疗时的不愉快回忆。

而这也恰恰是回应了存在争议的“复仇”环节。

蓝道和默里是否真的罪大恶极,非死不可?

还是仅仅是欺骗、利用过亚瑟,就必须以死谢罪?

这一个个血脚印似乎在嘲讽小丑对社会的控诉,大家不妨回忆一下小丑是怎么杀蓝道的?剪刀插动脉后又插眼,在蓝道必死的情况下疯狂的撞击他的头部,这是复仇吗?这是赤裸裸的虐杀。

所以也许正如默里所说,小丑所做的一切只是在为自己的杀戮找借口:

小丑在假借社会不公,来合理化自己的杀人动机。

所以把这两点结合起来,第一个故事要表达的观点也就十分清晰了:以托马斯为代表的资本主义使得哥谭市阶级分化严重,贫富悬殊,是哥谭市混乱的根源,不解决它,再多的蝙蝠侠也无济于事。但是我们也应该警惕那些假借社会不公,来合理化自己暴力行为的小丑们,他们极其危险。

从这点讲,第一个故事极具批判性,不止探讨了资本主义存在的问题,而且否定了小丑的做法。但是,这是有代价的,那就是小丑不再神秘,不再迷人,他是孤儿,他受尽虐待,他没有高智商,他病态,他内心扭曲,他只是一个被社会逼疯的可怜虫,光环不再。

所以,第二个故事的小丑更符合漫画的设定,这所有的一切只是小丑思想的一角,小丑依旧神秘,他依旧意味着混乱,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也许过几天,他又能给你整出个更精彩的故事,或许更可怜,或许更可恨,可又有谁知道呢?而影迷津津乐道的高智商也保留了,你猜猜小丑是怎么在带着手铐的情况下杀死治疗师的?

而且第二个故事跟观众的互动性更强,在电影最后几分钟,精神病院里的小丑一直在发笑,治疗师忍不住问他:“What so funny?”小丑沉醉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低着头,自言自语般轻轻从嘴里吐出一句话:

“只是在想一个笑话”。

然后小丑的脑海里浮现起蝙蝠侠父母被杀的那个夜晚。

“你能告诉我吗?”

“你不会懂的”

那么这个笑话是说给谁听的?或者说谁又会懂得这个笑话?

答案有很多,可以是亚瑟,也可以是蝙蝠侠,甚至还可以是正在看电影的观众。

当你选择相信第二个故事时,你其实是在窥探小丑的精神世界,而此时的小丑正通过妄想,在脑海里创造出亚瑟这个人物,把亚瑟的不幸通通归因于哥谭市的社会问题,进而合理化亚瑟的暴力与谋杀,一方面是为了好玩,另一方面是为了证明一个观点:

任何人只要像我一样经历了糟糕的一天,也会发疯。

还记得亚瑟那不受控制的笑声吗?是的,那个笑声来自小丑,每当亚瑟遭受不幸或者想展现自己的时候,小丑总会出现,利用笑声嘲笑他,打击他,撕裂他。但是这个笑声其实也是在嘲讽那些同情亚瑟的观众。

哦天啊!你们居然在牵挂一个我虚构的角色?你们居然相信我虚构的故事?这可真够蠢的。

换句话说,在第二个故事里,一旦你同情亚瑟,认为亚瑟只是在反抗这个操蛋的社会,甚至觉得亚瑟不是坏人,那么小丑就已经赢了,因为你认同了他的观点。

你们不是想看看小丑的精神世界吗?这就是了:病态且危险。

但是第二个故事的深度显然没有第一个深,他更像导演的一个恶作剧。

而电影妙就妙在导演给我们留下了不确定性,对于路人观众来说,可能第一个故事更对他们胃口,对于漫画爱好者来说,可能第二个更符合他们的期待,决定权在你们手里,亲爱的观众,就像某位网友在我文章下的留言一样:

这部电影类似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你有权选择自己喜欢的结局。

所以看完这部电影,如果你问我三部小丑电影孰优孰劣的话,我会这么回答:They complete others.

杰克·尼克尔森版小丑重“形”,他在在剧本俗套、缺乏深度的情况下,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巧妙的利用戏剧性,将漫画里小丑的那种疯癫与杀戮完美融合,向观众呈现了一个集滑稽与恐惧于一身的小丑:看似滑稽却暗藏杀机,你永远不知道从他手枪射出的是子弹还是鲜花。

希斯·莱杰版小丑重“神”,他在优秀剧本的支撑下,做到了演技大爆发,成功把《致命玩笑》里“糟糕一天”的观点呈现给了观众,告诉全世界小丑就是混乱失序的本体,是哥谭市的犯罪王子。这个版本的小丑没有笑气、强酸花以及欢乐蜂鸣器,他也不滑稽、不搞笑,他所拥有的只有短刀和超高的智商,但是足以把整个哥谭搞得天翻地覆,把“光明骑士”哈维•丹特逼成“双面人”。

最后是菲尼克斯,他的小丑同样重“神”,但是妙就妙在他凭着大师级的演技,用一场电影,两个故事,带领观众们一探小丑的精神世界,然后又把决定权丢回给观众,让观众去选择自己心中的小丑。同时也给了那群那群整天嚷嚷着“希斯莱杰之后再无小丑”的复读机一个响亮的耳光,让他们明白经典角色是用来突破的,而不是用来吹捧的,复读了十年,也该闭嘴,去找新的事物复读了。

这三个小丑相互补充,相互成就,而这也是小丑的魅力所在,我们有太多的方式去解读他,演绎他,毕竟每个人内心最阴暗的地方都住着一个微笑的小丑。

写在电影之后:

关于《JOKER》,我的解读一直在强调电影的结局是开放的,读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理解电影,同时我也分析了两个故事的优缺点,以便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选择自己心目中的小丑。但是总有些人,喜欢以自己为尺度,一上来就嚷嚷着:什么年代了还用精神分裂的套路?或者直接说过度解读有意思吗?首先,第二个故事只是小丑的一个笑话,不涉及精神分裂,他清醒的很。其次,导演在电影里就不止一次用了精神分裂的手法来展现亚瑟,请问是不是也是过时的?最后,第二个故事只是一种猜想,就跟亚瑟是不是托马斯的私生子一样,无法验证,你接受不了,那么你选择第一个故事不就好了?开放式结局的电影没人拿枪指着你的头,逼你选第二个结局,但是也别太自以为是,有些观众反而接受不了小丑是这样诞生的,他们更喜欢第二个故事。互相尊重是相对的,动不动就对自己不喜欢的可能性扣上一顶过度解读的帽子,是何等的狂妄自大。

更正1:一开始我以为小丑最后卸下了镣铐,经网友提醒,我反复观看结尾,觉得小丑最后没有卸下手铐,他在带着手铐的情况下杀了治疗师

更正2:经评论区提醒,原文的“无差别杀戮”存在用词不当的问题,现已更正。

附两则洛杉矶时报的新闻:

第一则(应该发表于10月4号):Speaking with The Los Angeles Times, Phillips was commented about the debate that Joker's ending has sparked. And while he's pleased to see the public discussing the movie, he doesn't want to give his own personal opinion that could affect how people are interpreting what happened in the movie.

“Me and Scott and Joaquin, we never talked about what he has — I never wanted to say, ‘He’s a narcissist and this and that.' I didn’t want Joaquin as an actor to start researching that kind of thing. We just said, ‘He’s off.’ I don’t even know that he’s mentally ill. He’s just left-footed with the world.

“There’s a lot of ways you could look at this movie. You could look at it and go, ‘This is just one of his multiple-choice stories. None of it happened.’ I don’t want to say what it is. But a lot of people I’ve shown it to have said, ‘Oh, I get it — he’s just made up a story. The whole movie is the joke. It’s this thing this guy in Arkham Asylum concocted. He might not even be the Joker.’"

有道翻译结果:在接受《洛杉矶时报》采访时,菲利普斯就《小丑》的结局引发的争论发表了评论。虽然他很高兴看到公众讨论这部电影,但他不想给出自己的个人意见,因为这可能会影响人们对电影情节的解读。

“我、斯科特和华金,我们从来没有谈论过他拥有什么——我从来没有想过说,‘他是一个自恋者,这样那样。“我不想让华金这个演员开始研究这类事情。我们只是说,‘他走了’,我甚至不知道他是否有精神病。他只是对世事不太了解。

“你可以从很多角度来看待这部电影。你可以看着它然后说,‘这只是他的多项选择题之一。但这些都没有发生。“我不想说那是什么。但我展示过的很多人都说,‘哦,我明白了——他只是编了个故事。整部电影就是个笑话。就是这个阿卡姆疯人院的家伙捏造出来的。他甚至可能不是小丑。’”

第二则(应该发表于11月1号)

Some have argued that Fleck was actually in Arkham Asylum the entire time and merely imagined the whole narrative as a twisted form of wish fulfillment. Others believe that Fleck isn’t the actual Joker — a character who has never had a single definitive origin story — but instead served as the inspiration for the Joker as we’ve come to know him, a theory to which Phillips himself has given some credence.

Phoenix says that, at least as he sees it, Fleck is indeed the Joker: “I mean, to me, yes, he is.” But he welcomes alternative takes. To him, it’s those ambiguities that make the film worthwhile.

"There was something that was great about the mystery of it,” Phoenix says. “Todd and I talked a lot about how this is one of the few opportunities that you have where people don’t expect to know the definitive truth of the character — and not only that, they probably don’t want it. Usually the demands of the movie are the opposite. I said, ‘We have to take advantage of that. Why would we not?’ ”

有道翻译结果:有些人认为,弗莱克实际上一直都在阿卡姆疯人院,只是把整个故事想象成一种扭曲的愿望实现形式。另一些人认为,弗莱克并不是真正的小丑——这个角色从来没有一个明确的起源故事——而是我们所了解的小丑的灵感来源,这一理论得到了菲利普斯本人的认可

菲尼克斯说,至少在他看来,弗莱克确实是个小丑。但他欢迎其他选择。对他来说,正是这些模棱两可的地方让这部电影值得一看。

“它的神秘之处有一些伟大之处,”菲尼克斯说。“托德和我谈了很多,这是你所拥有的为数不多的机会之一,人们不希望知道这个角色的真相——不仅如此,他们可能也不想知道。通常电影的要求是相反的。我说,‘我们必须利用这一点。为什么不呢?’”


正儿八经丿范er


小丑本没有恶意,活得孤独,还要遭受欺凌,嘲笑,而且不是一次,二次,三次,甚至有理由相信他从出生开始,这些常人无法忍受的折磨,对于他来说已是家常便饭。从第一次倒地的痛,到了最后倒地的狰狞,是肉体的痛苦到灵魂的绝望的过程。只是最后一次,他选择了为自己而活,虽然这种选择是残忍的,罪恶的,甚至是魔鬼。但在他的世界里,这一切都是成立的,因为在他的对立面就是这样的深渊和地狱,只是常人不为所知。魔鬼本有梦想的,可无人能懂,魔鬼本有谦卑之心,但无人体会。当尊严被践踏的粉碎,绝望会让它暴露最原始的面目,丑恶必将侵蚀善良,在小丑的世界里,除了仇恨和绝望,剩下的只有对自己的怜悯。并不难理解为什么他看到的只有黑暗,而没有光明。他尝试过的,然结果就是换来嘲讽,暴力,抗拒,疏远。小丑最后一次登上他梦寐以求的秀场前,开心,激动,甚至回放脱口秀嘉宾上场情景,不断调整自己的动作来适应那个舞台的氛围,从他模拟的场景看,他是想以自杀的方式,来成全自己,来跟这个世界道别的,如他所写:我只希望我的死,比我的人生更值得。

当以敬仰之心走上秀场,大家给与回应的,只是期待他出丑,期待他成为嘲讽的对象,掌声和笑声有多大,鞭打在他心里的印记就有多深刻。他跳起了诡异的木偶舞上去了,那是他第一次杀人后的自我修复动作,坐落皮椅的那一瞬间,亚瑟已经死去。原本该欢声笑语的脱口秀,变成人性的嘶喊,这并不是小丑的本意,带来欢笑是小丑的使命,如亚瑟所说,他天生的使命就是给人们带来笑声。他却没想过,只有自己被践踏,被伤害时,这些人才会发出哈哈爆笑。他的世界并不在这里,他并不能理解这个世界。他愤怒的开枪了,就如在地铁倒地时的绝望一样,再次开枪,把他崇拜的偶像杀死了,原本他以为莫瑞会是最后一道光,但没想到他比任何人更残忍和虚伪。莫瑞,这颗子弹,是你应得的。


無敵天秤座


《小丑》是一部很有争议的电影,当然在DC漫画中,小丑也是纯粹的恶与疯狂,他代表了人性当中的黑暗面。说到这部小丑电影,就不得不提到男主杰昆菲尼克斯的神级表演赋予了剧中小丑角色灵魂。

整部电影看下来是很压抑的,男主有严重的精神问题,更确切的来说是双重人格。你可以从男主走路时的状态看出来,就像背着一个人在走一样步履艰难!当他想要向往美好的时候,小丑就跳出来干扰他(病态的狂笑),而生活所经历的糟心事又进一步加重了病情,最终在地铁杀人爆发。

这时候小丑成为了一种反抗符号,点燃了城市中本来就对贫富差距不满的人的怨念,最终爆发成了一场大暴动!小丑在最后一段电视采访是很有张力的,杀掉主持人后小丑人格彻底显露出来,被解救后在车顶跳舞的一段也彻底宣告了小丑的诞生……

结局小丑杀了心理医生,从精神病院逃走,也预示着将有更多的小丑故事未完待续,也是电影最后留的悬念。至于《小丑》会不会有续集?根据目前电影口碑票房大爆的情况来看,电影公司是肯定想要拍续集的,而主演当初答应演小丑这个角色,就是因为制片方答应只此一部,没有续集;但最后会不会再拍续集,还要看片方和主演的沟通等很多因素……






情感操控师


我是这样理解的:其实无论小丑也好,还是我们也好,活着的意义不过是做好自己,何必总是为了别人的看法,别人理想而活着呢,无论好还是不好,这一生难道不是属于自己的么。时间一长,多数情况下便忘记了自己。



我们总是在生活之中因为这种或者那种的事情,渐渐的忘记自己最初的想法,只有当别看别人的什么,才猛然惊喜,就像鲁迅笔下的人,已经变得麻木,没有感知。 当你对于生活感到迷茫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好好的想一想自己当初的想法是什么,之所以感到迷茫,是不是路走错了,有的时候能够及时的反省自己,更换方向也是及时止损。

有句话说的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芊云爱看电影


我个人觉得

无疑《小丑》是一部探讨同理心的影片,而同理心恰恰是悲剧和喜剧两类影片间分寸感拿捏最微妙的部分,同理心旺盛的看喜剧笑不出来,同理心匮乏的看悲剧哭不出来。作为主角,亚瑟当然在谴责后者,但谴责的是其中的一部分人,意即是目睹生活不如意的弱者的悲剧,有能力帮助他们却毫不关心他们死活的,那些自私自利的被取悦者,明明取悦希望换取微薄的尊重,慰问只要由衷就可以,哪怕只是认真听听在说什么,而不是急着打发、处处提防甚或加以利用。 之所以认为它足够经典,并非里面铺天盖地的情绪与口号,也非DC反派角色的又一次本垒,而在于它兢兢业业完成人物研究的同时,在本体论上找到了悲剧和喜剧的分岭,并通过人设和基调分列这两种叙事,难点在于是反派唱主角束手束脚,输出的还不是什么主流价值观,在设定上找平衡是必然,但此等技术难度与舆论压力下,竟仍可以在结构上做到近乎完美,简直匪夷所思,这一点上其实是十分服气的。 以人物研究为终极诉求的电影是建立在心理分析和社会观察上来组织情节的,但更重要的是人物的应激反应,在这一点上,表演(或者说经过导演的表演)简直没话讲,所谓反派悖德型人格的养成,这部算是很有分析价值的作品,鉴于对其他文章津津乐道的心理、表演、美术、导演乃至神学、符号学什么的没啥研究,只谈一下对本片三幕结构方面的一些心得,对结构和拉片有基础的可以直接去文末看图片部分的表格,以下文字部分只写节拍表中我认为比较有代表性的五个时间点,其他的估计大多数人也都不会很在意,有动力的自提吧。不过我英文稀烂看不了英文剧本,凭借听译版不好说是否准确,成片也不代表三幕式剧本,总之条件有限本文凑合看吧。 《小丑》的开场画面、第二幕衔接点、中间点、第三幕衔接点和终场画面的含金量非常高。 更多被探讨的是影片首尾两个用手咧出小丑嘴的画面,也就是两张静帧图片说明一切的道理,是很典型的开场画面、终场画面相呼应,但用以展示人物状态及内心变化的相呼应的情节,莫过于片头片尾两场追逐戏,开头是亚瑟追着小瘪三跑,紧赶慢赶却诱骗进了陋巷一顿胖揍,结尾是搞死了社工的小丑被疯人院护工撵着在楼道里追跑打闹,追逃两者之间的角色转换足以说明小丑这一角色已经完型。 重点说一下衔接点和中间点。中间点我一开始觉得则设计得略显一般,但在做表过程中居然几经犹豫才有了最后的判断。拉片的时候我一般先找到中间点,有助于指认主角的问题根源在哪里,中间点往往是不经意的稍纵即逝的一个小错误,其影响是深远的,虽然不一定即刻展现,但注定摧毁主角与其团队之间的纽带,且往往是在心理层面产生了罅隙。中间点确认的难度通常要小于衔接点,然而本片却难分伯仲。 在此之前提炼一下道德前提。 虽然小丑这样的“反派角色”未必适用道德前提,但不普世也同样是人物所输出的价值观,道德前提基本就是论文的结论,论证道德前提的影片基本就是辩论专题片,写清楚这些的剧本大概就是三段式议论文、八股文,辩证地提出中心思想而已。用复句来展示比如:什么是错的,而怎样才是对的;这样会失败,那样才能成功。要把持否定的观点和建议的观点都展示出来,借助在故事中不同角色的展开分别予以论证。三幕式结构就是在这种论证过程中形成的,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不同阶段,也就是旧世界进入新世界(立论),新世界更容易暴露本性并招致旧世界大门关闭(驳论),在新世界活下去只能通过改造自己根治症结(合题),用立案、取证、审判来形容也是一样的。故事的选择无非就是找到天然具备这种阶段性变化的题材、人物、意志并将其概念化、类型化。节拍表就那几页纸,能吃透就已经烧高香了,读麦基很容易对理论研究本身上瘾,从而陷入一种想当然的宗教狂热,最终在流派之争和自我满足中裹足不前,有碍于实践创作,这段纯属苏乏瞎说啊,不做准的。 亚瑟希望:“我只希望我的死比我的人生更有价值。”可以理解“死”的“价值”就是不再为别人添麻烦,意即“活着”比较多余,他是有自杀倾向的。这句话写在收集笑料的日记本中,意味着多余这件事很值得调侃,“死”这件十分暴力的事反倒可以让别人高兴。影片中亚瑟多次被评价他的言行“不好笑”,他作为笑星娱乐大众的必然性,强化了自杀的必要性。所以可以理解为:我希望我的死亡是一出喜剧。结合上述本体论的考量,大概就是亚瑟的另一句话:“我曾以为我的生活是悲剧,但我现在明白了,它他妈是喜剧。”喜剧对应的是悲剧,那么他的希望就变成:既然我的生活是一出悲剧,我希望我的死亡是一出喜剧。再结合故事最后他的选择,我猜道德前提应该是:好人的死亡不是喜剧,坏人的死亡才是喜剧。那么影片主要就是在求证:好人的死亡是他者缺乏同理心所致,不好笑,而坏人的死亡是咎由自取,大快人心。 从自杀到杀人,亚瑟如何从受害者变成施暴者,文末的表格详细分析了这一过程,这里只探讨他的主动性。因为幕间衔接点是进入下一幕的标志,要求主角是自己做出的选择,个人认为被迫也是主动的一种,只是无奈之举而已,有时这种被迫的决绝代表了更强的意志。结合道德前提和本体论基本可以得到: 人物塑造经历的四个阶段(中点算一个幕间的话视同四幕式): 1、开场画面~第二幕衔接点(旧世界):作为悲剧的受害者; 2、第二幕衔接点~中间点(新世界):作为喜剧的受害者; 3、中间点~第三幕衔接点(因旧世界的消亡而崩塌的新世界):作为悲剧的施暴者; 4、第三幕衔接点~结局(重建秩序的新世界):作为喜剧的施暴者。 幕间夹着的就是衔接点和中间点。实践死亡的道具“枪”在影片中充当了线索,可以考虑借助这个线索来检验新旧世界的切法,但归根结底是沿着死亡这一动作的施受方及心态变化来梳理人物。 先说第二幕衔接点。 第二幕衔接点前后在心理上还都是受害者的人设,但行为上已经不得不迈进了新世界,我猜应该位于枪杀烂人这场戏,一般而言找到这里就好了,但杀一个人就够了,为什么要安排亚瑟杀三个人呢?这个处理是很有意思的。他杀敌一个人的时候是自觉生命受到威胁时的正当防卫,亚瑟完全是慌的,心想坏了,他很害怕,所以近乎惯性杀了第二个人,然而第三个人他是可以不杀的,但是他下意识决定要杀死他,跑了很远,开了好几枪,他没疯,也不享受,他只是在权衡利害,既是被迫也是主动,所以只有杀死第三个人的时候才算踩到第二幕衔接点,此后他的生活从没意思慢慢开始有意思,这也是游戏环节主要完成的叙事任务,但他还是受害者,因为他不想施暴,所以是“作为喜剧的受害者”。 再说中间点。 亚瑟的同事在影片第二幕贡献近乎为零,能够依靠的只有家庭。中间点是关于犯错的,亚瑟犯的错误不少,但并不能影响到他和母亲的关系,因为这是他表现出来的底线,甚至用心程度高于收集笑料。真正的坏事是从什么时候发生的呢?显而易见是母亲中风住院,但这跟警察来访调查有直接关系,不过亚瑟内心会认为自己负有责任,如果他没有去找韦恩,警察就不会有机会骚扰母亲。亚瑟去找韦恩认亲是抱有极大期待的,却被管家告知母亲有妄想症,和韦恩的关系是她一厢情愿所捏造。本来是希望家庭变完整,收获的是对母亲的怀疑,他又无法向昏迷的母亲求证,只能搁置,虽不知道谁在撒谎,但这件事埋下了让他、母亲、韦恩、少爷的“家庭”破裂的种子,但作为伪胜利似乎证伪来得太直接。是否还有别的中间点?是有的。 我曾猜测亚瑟在病房收看电视的位置更合适作为中间点,莫瑞在他的节目中播放了亚瑟的第一次登台表演脱口秀的录影,亚瑟大喜过望,但莫瑞只是把他当笑话,这令他很受打击。这是一次典型的伪失败,他的蠢样一经播出人气飙升,所以后来节目组邀请他当嘉宾,甚至更进一步捆绑他和母亲两名忠实观众与他的精神教父莫瑞组成的“家庭”。可是这个错误并不是亚瑟犯的,甚至称不上错误,而且母亲中风的坏事明显早于这件事发生,不可能归在“游戏环节”。我甚至猜想亚瑟之前上台表演是不是中间点发生的错误,毕竟埋下了使他、母亲和精神教父这样一个“家庭”破裂的种子,也是伪胜利,但无论从时间线上还是情理上都很难说服自己。难道中间点仍旧存在于造访韦恩的事件中?是的,因为我在另一场戏找到了一处细节。 亚瑟在卫生间见到韦恩,他还没说什么,韦恩就知道他的来意,主动奉劝他打消认亲的念头,可以猜到管家跟他复过盘,他不打算接盘。亚瑟是在从韦恩口中获悉自己是母亲领养的之后才爆发的,他因意外、委屈和愤怒失态,发病后大笑不止,韦恩恼羞成怒饱以老拳。表面上看韦恩动粗是因为权威受到挑战,但他说了一句话,让亚瑟离他的儿子远一些,这足以证明他的愤怒是因为家庭安全收到了威胁。可是亚瑟对他儿子做什么了么?他一直非常礼貌甚至谦卑,除非对方的言行涉及母亲的名誉或者他作为儿子的本分。于是我可以确认中间点的位置就在亚瑟从管家口中得知母亲有妄想症之后,他对管家动粗了,正是这不同寻常的举动致使管家对韦恩说了什么,他的错误直接导致见到韦恩时,等待他的不是“父子关系”而是“敌人关系”,再加上因为他的出行他对母亲中风负有间接责任,此刻亚瑟的“家庭”正式瓦解。 最后说第三幕衔接点。 第三幕衔接点意味着亚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什么问题需要被解决呢?显然不是自杀,因为自杀的目的或者说获得的价值是不给别人添堵,很好解决。自杀这个方案只是道德前提被否定的前半句而已,前述道德前提讨论的并非怎么死,而是谁该死的问题。亚瑟在片尾提到“咎由自取”,所以在衔接点得找出这个“咎由自取”的人,让他在第三幕死掉。亚瑟在进入第二幕之后杀了三个人,一个是母亲,一个是兰道尔,一个是莫瑞。杀死母亲是因为他打算自杀,他死之后没有人照顾母亲,他只能杀死她,以避免她成为拖累别人的悲剧。兰道尔虽然“咎由自取”,但有点临时起意。那么是莫瑞?这要从他死的那场戏入手。 这是个重场戏,亚瑟按照他提前设计好的方案登台,他翻开日记本凝视着自己的执念,此时他都还没下决心杀莫瑞,但他的段子被视作不适当,他谈论死亡被嘉宾攻击,讨论杀人结果嘘声一片,质疑大家同情烂人却毫不关心病人,此时他也没有下决心杀莫瑞,直到他坦言莫瑞是坏人,请他来无非是为了取笑他,应该是已经有了杀意,但他还是没有立刻动手,他什么时候动的手?我们回忆一下,亚瑟坦言自己杀了人时,金提醒莫瑞请他下台,莫瑞没有,接着观众要求他离开,莫瑞没有,他试图教育他批评他,但亚瑟释放想讲笑话(死亡)的信号后,他因为被打岔显露出不耐烦,可直到亚瑟发怒,他才意识到失控,匆忙让金叫警察,此时亚瑟选择开枪。为什么这个时候动手?我们以莫瑞的视角回放一下,当亚瑟谈话的内容跑偏,出于职业敏锐,莫瑞想利用这一点制造话题,这位精神教父一步步引着亚瑟暴露他的问题,直到谈论社会并批评韦恩,莫瑞作为控场老手,觉得刚好踩到可以批评他的节奏,想通过指认他为歹徒的精神领袖来占据道德高点,但却成了没有同理心的权威典范,此刻亚瑟终于有了杀意,释放了死亡段子的信号。再以亚瑟的视角代入一下,之前他没有开抢,是因为他把莫瑞看作笑星在过招,看作和精神教父在交谈,直到莫瑞批评他是精神领袖,他才意识到莫瑞和韦恩是一种人,他们既不在场,不了解他的痛苦,又沉浸在控场的快感中一味指责,丝毫不想理解他,亚瑟感到伤心,他要讲的笑话亦杀他的理由,叫“咎由自取”,但此刻他还没有行动,直到莫瑞连听都不要听他说话,执意要金叫警察,亚瑟才送他上路。 这样一来,莫瑞更像是韦恩的替罪羊,在这场戏亚瑟有可能是为了指认韦恩是个混球,因为他也该死。可是亚瑟并没有杀他,他死于小丑党徒之手。借刀杀人是其一,强化精神教父的“咎由自取”是其二,影片很想让我忘记对于亚瑟而言韦恩才是最该死的,亚瑟甚至挨了打都没想过报仇。看得出是不太想让主角背负弑父的重担,这给第三幕衔接点的确认带来了干扰,但必须要让亚瑟确认韦恩是“咎由自取”的,才能符合前述重场戏中精神教父背锅的设计,从而解决第三幕衔接点的动机问题。影片没有给出让亚瑟下决心的证据,毕竟他似乎跟亚瑟母亲除工作关系外确无瓜葛,反倒是管家的表现比较暧昧可疑。但当我反复观看时间线前后的片段时,我找到了答案,也找到了第三幕衔接点,最终还是与韦恩和亚瑟妈妈组成的B故事有关。 “Love your smill.” -TW 亚瑟从母亲的梳妆台翻出了一张母亲年轻时的照片,背后赠言署名TW——分明是托马斯韦恩姓名首字缩写,而赠言“最爱你的微笑”或许证明了什么,甚至影响了母亲对亚瑟的期望,连小名都起为快乐(happy),如果他们曾有这样的过集,为何在韦恩的口中将母亲描述得如此不堪?韦恩撒谎了,至少他为了免于撇清关系隐瞒了什么,而亚瑟刚刚亲手送走了母亲,然而他除了将照片攥成纸团,表现得异常平静,但敲门声重又刺激(提醒)他,所以他将剪刀藏在身上,不管门外是谁,必将成为韦恩的替死鬼,此刻他也已做好了准备,加冕为彻头彻尾的施暴者,佩戴他独有的喜剧王冠。 附:拉片表 1/7 2/7 3/7 4/7 5/7 6/7 7/7 距离上次认真写影评已经快八年了,那还是为了交作业。距离最后一篇随便写的也有三年半了,我以为自己犯不上再写了。就这么徒有虚名以影评人的身份继续存在于学习型豆友,我的心也不会痛。今年第一次想给一部影片写点什么是《寄生虫》,最后就糊弄了个短评给自己交代了。到了《小丑》呢,是趁手热干脆拉个片,结果边想边做弄了三天!双十一都没顾上。本来只有一张表,写文自我矫正又拖了两天 ... 上次这么纠结还是十年前为了把《小猪教室》写好一点,自己贼感动,但那也只用了三天。这一部是因为逻辑相对复杂,给难住了,生怕出什么大的纰漏让人笑话,但也没道理非得我对是吧。就这样还是借助影像才能梳理到以上程度,通过结果去反推开发,可想而知编剧在剧本阶段有多纠结。既有珠玉在前无可超越,又得从零干起标新立异,光想想就觉得难到无以复加,有此成绩,实至名归呗。









影居视


在这个丰收的季节,天气逐渐变凉,首先非常高兴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其次让我带领着大家一起走进这个问题,就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一个开放式的结局,以及导演通过这个结局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你可以把整部电影看成两个故事(甚至可以更多),第一个故事讲诉亚瑟从一名可怜底层小人物变成一个小丑的故事,这个故事占据了全片95%以上的内容。

第二个故事只有5%,但是推翻了一切,电影只有最后几分钟以及一开始闪过的小丑在精神病院猛撞头部才是真实的世界,此时的小丑被关在阿卡姆精神病院,他从未越狱。小丑在人才辈出的阿卡姆精神病院接受治疗,或许是不满,或许是无聊,或许是想开个玩笑,在11:11分时,他用头猛撞房门,在脑海里妄想出亚瑟这一虚拟人物,利用真实发生过的事情(比如托马斯夫妇之死)以及臆想的事情(比如自己间接造成了托马斯夫妇的死亡),自导自演了一个无辜可怜虫被社会压迫最终走上犯罪道路的故事。

上面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最后在这里,祝愿大家都有一个好的心情,明天有一个好的开始,愉快的上班,升职加薪在等你。谢谢!



阿粥是我


心理医生问:有什么好笑的?

小丑:只是想到一个笑话

这时镜头给到韦恩夫妇被杀的街巷,两句具冰凉的尸体旁边站着年幼的蝙蝠侠,在小丑的笑声中镜头渐渐拉远,镜头再切回来。

插入的这段镜头,我认为是告诉观众“尽管时间出现了跳跃,但小丑确实知道汤玛斯韦恩夫妇被杀”的事实,并且是在自己造成的混乱下。这就是这个笑话,对小丑来说也是值得高兴的事。

心理医生:想说给我听吗?

小丑:你不会懂的

小丑的人生就是一出悲剧,作为代表普通善良群众或社会中上层阶级的心理医生有怎么可能理解的了小丑这种社会底层和精神病患者的内心世界。

注意这时配乐变了,冰冷诡异的旋律一下子欢快起来,还有这段歌词

《That's Life》- Frank Sinatra

这就是人生

看起来也许很好笑

有些人就是故意

践踏别人的梦想

但我绝对不会灰心丧志

因为这是个冷漠的世界同时还有对小丑逐渐嚣张得意眼神的大特写,也预示着悲催的心理医生的结局。

后面的歌词不再翻译,小丑脚踩带血的脚印走向走廊尽头,人物出场结束的常用手法。带血的脚印就理解为心理医生已经被他杀了,这时无论前面的是否是亚瑟臆想的,小丑这个角色已经彻底诞生了。

最后的追赶我想是导演再次强调对小丑这种邪恶存在的态度,“尽管你的人生很悲催,但这并不是你杀人的理由”。




小苏经典影视


因为真正意义的“完全公平”并不存在。因为所谓的“公平”,对于每一个个体是不同的。

说个很极端的例子。在战场上,你和敌人。结局几乎只有你死我亡这个类型的选择。那么,你的生命在你自己眼中,是否是和对方是一致的?肯定不是。那么,都是爹妈养的,都是人类,为什么,你不会渴望公平的1对1交换或者都不死,而是竭尽全力去杀死对手。因为,你并没打算追求所谓的“公平”,只是为了你自己的“利益”。

那么,为什么会追求公平?其实也很简单:公平本身,便是“大部分人”要求“小部分人”为整体的利益做出让步。这边是公平诞生的时刻。但是,这对于“小部分人”是公平的么?并不是。当秩序存在的那一刻,人便会因为各自的出生、能力等等有强弱之分。秩序的建立,到最后,也只是为了满足大部分人的利益。这一切,从一开始,就不是公平的。

那么,宏观的“公平公正”,需要如何达到呢?小丑的答案就是:混沌。尽管不能称之为正确。抛去一切秩序,解放所有因公序良俗的限制。那么,决定地位强弱的,就是

不可改变的现实与与生俱来的强弱。如同丛林法则的弱肉强食,强者压榨弱者,这是自然进化的选择。既然不能改变,那就视其为唯一的秩序。那么,遵循这个秩序,最基础的公平就生成了:成王败寇。


小行影视汇聚


黑暗大爆炸!紧扣文章核心,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小丑,而男主从一个强迫自己给别人带来欢笑,而却承受种种恶果,从舞台上的嘲讽和嘲笑,到生活里的两极分化。如果世界是黑色的,那我为什么不在这黑暗中,纵一把大火,如果名流们是扭曲的,我为何还要做那被欺压的小丑?我是小丑,真正的小丑,贵族的焦虑就是我的喝彩,抗争的同僚就是我的观众,爆炸的火光就是我的灯效。看,大家都在为我鼓掌,看,我的表演多受喜欢。来吧黑暗的社会,来吧黑暗的名流,来吧,黑暗的体制,我不在畏惧,我是光,我是快乐,我会用一次次表演,让你们知道何为痛苦!谢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