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叡真是司馬懿的剋星?司馬懿為什麼等到曹叡去世之後才敢奪權?

239年,魏明帝曹叡病逝。曹叡病逝後由八歲的皇太子曹芳繼承皇位。由於曹芳年齡太小,難以獨立處理政事。曹叡臨死之前,讓大將軍曹爽和太尉司馬懿共同輔佐曹芳。曹叡此舉無疑是效仿漢武帝託孤。只不過漢武帝用對了霍光,曹叡看錯了司馬懿。曹叡去世之後,曹爽實際上掌握曹魏大權,司馬懿只能屈居第二。曹爽採用明升暗降的方式架空了司馬懿。面對曹爽的咄咄逼人之勢,司馬懿決定以退為進,積攢力量等待反攻的時機。司馬懿通過裝病和示弱,成功地誆騙了曹爽。司馬懿和司馬師、司馬昭、蔣濟等秘密謀劃,準備發動政變。249年,曹爽帶著少帝曹芳祭拜曹叡的高平陵。司馬懿趁著曹氏兄弟出城的時期,發動軍事政變。司馬懿很快就控制了京城,然後逼迫曹爽兄弟投降。曹爽最終選擇束手待擒,最終司馬懿成功地奪取了曹魏政權。

曹叡真是司馬懿的剋星?司馬懿為什麼等到曹叡去世之後才敢奪權?

曹操早就發現司馬懿是個“狼顧之相”斷定“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曹操早就對司馬懿有所防備,但是曹操並沒有因此除掉司馬懿。曹操沒有除掉司馬懿的原因一是因為司馬懿確實是個難得人才,二是因為曹操認為曹氏後人能夠鎮住司馬懿。曹操對於曹丕倒不是特別喜愛,但是曹操特別喜歡曹叡。曹操曾經對曹叡說:我們家裡有你可以繼承三代了。曹操看人是什麼眼光,曹操基本不會看錯人。曹操這麼說,倒不是因為爺爺寵愛孫子。而是因為曹叡從小就表現出非同一般的才華,小曹叡年幼聰慧,博聞強識,過目不忘。我甚至都認為曹操選擇曹丕為世子是因為看上了曹叡,想讓曹叡將來統治曹魏。曹叡雖不能說是千古一帝,也可以稱為一個非常有能力的君主。裴松之曾經評價道:魏明帝一時明主。司馬光曾經評價道:帝沈毅明敏,任心而行,料簡功能,屏絕浮偽。行師動眾,論決大事,謀臣將相,鹹服帝之大略。曹叡雖然也有諸多不足之處,但是並不能否定曹叡的才能。曹丕去世之後,曹叡立即就掌握了國家大權,整個魏國的權力都牢牢掌控在曹叡手中。司馬懿只是曹叡手下一個能力出眾的大臣。曹叡是一位非常能力而且掌握實權的君主。有這樣一位君主在位,司馬懿縱使有經天緯地之才,也只能乖乖地俯首稱臣。所以只有曹叡還活著,司馬懿絕對不敢奪權,也奪不了權。

曹叡真是司馬懿的剋星?司馬懿為什麼等到曹叡去世之後才敢奪權?

兵變和造反並不相同。曹芳當時只不過是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大權都掌握在曹爽手中。司馬懿如果想奪權不需要反對皇帝,只要打敗曹爽即可。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事變的時候,打出的旗號不是推翻曹芳而是奪回被曹爽剝奪的權力。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事變的時候等於反對的是曹爽。司馬懿發兵打敗曹爽只能算是兵變或者是政變,不能說是造反。如果曹叡還活著,司馬懿想奪取政權就需要從曹叡手中奪取,司馬懿的奪權行為就不叫兵變而叫造反。兵變和造反的性質完全不一樣,造反的成本更高而且造反會失去道義上的支持。所以司馬懿奪權的時候,也不敢說自己是造反,只說自己是兵變。

曹叡和曹爽其實都已經算是曹氏第三代。曹氏集團第二代有能力的宗親基本上都已經凋謝殆盡。曹氏和夏侯氏三代人可以說是一代不如一代,第一代的曹操、曹仁、夏侯淵、夏侯惇等人都是當世豪傑。第二代的曹真、曹休、夏侯霸等人能力已經大不如第一代。曹氏第二代中比較有能力的曹真、曹休等人先後去世,到了第三代的曹爽等人,曹氏勢力已經嚴重衰落。曹爽各方面才能只能算是一般,最終卻被曹叡委以重任。曹叡這樣做的原因一方面因為曹爽是宗親,另一方面也只能矮子裡面挑高個。曹叡去世之後,曹氏第三代人中便沒有人能鎮住司馬懿,也沒有人能夠除掉司馬懿。司馬懿便可以放心的發動兵變。

曹叡真是司馬懿的剋星?司馬懿為什麼等到曹叡去世之後才敢奪權?

曹丕登基之後對於同姓諸侯王大力打擊。曹氏諸侯王都沒有實際權力,只能當一個富貴的王爺。曹丕打擊同姓諸侯王固然能夠加強中央集權,也能夠維護國家統一安定。但是一旦中央出現穩定,地方諸侯也只能聽之任之。曹叡在世的時候,曹氏在中央牢牢把控政權。曹叡去世之後,曹氏中央已經出現衰落,司馬懿頭上的緊箍咒也隨之消失。由於曹氏諸侯王沒有實權,所以司馬懿發動兵變的時候才不會有顧慮。司馬氏建立晉朝之後吸取曹氏諸侯王無實權而導致大權旁落的教訓,而大力擴充司馬氏諸侯王的實權。

司馬懿掌權之後,曹魏境內曾經出現了三次反對司馬氏專權的軍事叛亂,史稱之為淮南三叛。淮南三叛全部集中在曹魏東部地區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曹叡在位期間,諸葛亮多次率軍北伐,諸葛亮的主要對手便是司馬懿。司馬懿在抵抗諸葛亮的過程中逐漸得到了西部魏軍的支持。曹叡在位之時,司馬懿雖然有西部魏軍支持,但是實際地位並不高。從曹叡去世到高平陵事變期間整整十年時間。曹爽架空司馬懿的時候,距離曹叡去世已經有七八年時間。在此期間,司馬懿利用自己輔命大臣的身份逐漸鞏固了自己在曹魏的地位,提高了自己的威望,也發展了自己的勢力。司馬懿之所以“願意”被架空,主要是以退為進,然後尋找時機一舉除掉曹爽,奪取曹魏實權。如果沒有這七八年的積累時間,司馬懿很難形成自己的勢力,也很難和曹氏抗衡。

曹叡真是司馬懿的剋星?司馬懿為什麼等到曹叡去世之後才敢奪權?

司馬懿之所以敢在曹叡去世之後發動高平陵事變還要感謝自己有個愚蠢的對手。如果說曹爽一無是處似乎也有失客觀。曹爽絕對不是一個可以和司馬懿抗衡的政治家。曹爽專權後期逐漸任用私人,專權亂政,侵吞財產,窮兵黷武、囚禁太后,搞得曹魏朝堂之上怨聲載道。曹爽和曹氏逐漸失去了民心,也失去了一部分大臣的支持。如果曹爽是一個勤政愛民的輔政大臣,司馬懿也難以發動兵變,就算司馬懿想發動兵變也不會有那麼多支持者。司馬懿正是看出來曹爽是一個沒有多少能力的草包,而且是一個失去人心的草包,所以才敢貿然發動高平陵事變。曹爽也沒有辜負自己能力一般的名號。司馬懿都已經發動兵變,曹爽還天真地以為只要自己交出權力,就能保證一輩子做一個富貴的王侯。也難怪桓範評價曹爽說: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犢耳!肥奴!曹子丹好人,生卿五六頭肉,今桓範隨卿滅門也。蔡東藩的評價則更加直接:曹爽一庸奴耳,不度德,不量力,竟以一時之徼倖,入為首輔,就使小心謹慎,猶難免復餗之兇;況淫奢無度,酒色是酖,何晏、鄧颺諸人,毫無偉略,引為謀士,兄弟中僅一曹羲,猶有一隙之明,而爽不肯從,其能保家保國乎?當日即無司馬懿,吾知爽亦未必不亡也。

此外我覺得司馬懿敢於在曹叡死後發動高平陵事變和當時天下大勢有關。《三國演義》中水鏡先生說過諸葛亮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我覺得這個所謂“時”其實指的是當時的天下大勢。學過歷史的讀者都知道從魏晉開始到到唐朝建立這段時間是士族掌握政權時期。這一時期的天下大勢應該是士族掌握政權。我們都知道魏蜀吳三國統治者出身都比較低,他們一方面利用士族地主,一方面卻也打擊士族地主。司馬懿所在的司馬家族是當時的重要士族,司馬氏代表了當時北方士族的利益。司馬懿奪取曹氏政權其實也可以看成是士族地主奪權。曹叡去世之後,士族地主才看到了奪權的希望,許多士族地主便聚集在司馬懿身邊,支持司馬懿奪權。蜀漢滅亡的重要原因也是得不到當地士族地主的支持。孫吳滅亡也和士族地主離心離德有一定關係。最終魏蜀吳三國歸於代表士族地主利益的司馬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