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重複了40年前的實驗,發現“一萬小時定律”其實是個“誤會”

他們重複了40年前的實驗,發現“一萬小時定律”其實是個“誤會”

分類丨職場思維

字數丨3700字,閱讀約6分鐘

他們重複了40年前的實驗,發現“一萬小時定律”其實是個“誤會”

失效的“一萬小時定律”

所謂“一萬小時定律”,相信很多人都曾經聽過,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在其出版的暢銷書《異類》曾做過這樣的描述: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

這句話聽起來很“勵志”,也非常“雞血”,因此毫不意外的流行起來。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麼?即使是一個普通人,也可以通過一萬小時的努力,成為某個領域的大師?

很遺憾,要讓您失望了……

他們重複了40年前的實驗,發現“一萬小時定律”其實是個“誤會”

首先,“一萬小時定律”在傳播過程中有一個詞被人有意無意的給忽略了,那就是「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

舉個例子來說,破爺本人是個狂熱的遊戲迷,從小學開始就把大量的時間浪費在打遊戲上,在寫篇文章之前,我去查詢了一下自己手中一個遊戲角色的在線時間,發現僅這一個角色,在線時間就長達174天16小時(4192個小時)。

而這僅僅是一款遊戲中的一個角色而已,粗略估計一下從我開始接觸遊戲到今天為止,花在“打遊戲”這件事情上的時間已經遠遠超過了1萬小時。

然而,如你知道的那樣,我壓根沒成為電競選手,甚至在我最喜歡玩,投入了最多時間的《魔獸世界》中也不過是一個經常被對方陣營玩家吊打的弱咖罷了……

他們重複了40年前的實驗,發現“一萬小時定律”其實是個“誤會”

為什麼會這樣?原因很簡單,我在遊戲中消耗的這幾千個小時壓根不是什麼「刻意練習」,而是休閒娛樂罷了。

我進遊戲的目的很簡單,不是為了參加什麼比賽,不是為了成為一個電競選手,我只是為了休閒娛樂而已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我在遊戲中消耗了再多時間,對於打遊戲的水平或許會有所提升,但是永遠不可能達到專業級別。

而真正的電競選手,他們也不是在“玩遊戲”,他們是在不斷的進行單調重複,一次又一次的進行同樣的挑戰,訓練自己產生對整體形勢的本能反應,訓練自己對遊戲操作產生肌肉記憶。

這也就是所謂的「刻意練習」,而這種刻意練習,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在生活中壓根就不會存在……

他們重複了40年前的實驗,發現“一萬小時定律”其實是個“誤會”

再來舉一個例子,如果有興趣的話,去一些老社區轉轉,你總能在一些陰涼處找到三五成群下棋的老人。

而隨便聊兩句,你就會發現任何一個地方,總能找到一個大家口中的“臭棋簍子”。

這些人,酷愛下棋,抓住誰都要來兩盤,但是水平卻著實是不高。也就是所謂的“癮大水平低”。很顯然,對於他們來說,恐怕早就超過了1萬小時的練習門檻,但水平為什麼依舊這麼低?

跟我打遊戲是同樣的道理,他們只是“下棋”而已,卻並沒有做任何刻意練習。

他們重複了40年前的實驗,發現“一萬小時定律”其實是個“誤會”

現在再來回看我們的工作與學習。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即使是在進行重複的事情,卻也只是「機械重複」而已。

日復一日,做的只是簡單的重複而已,雖然每天都在上面花費了精力,但水平並不會因此得到任何提升。

也許一個人每天都有閱讀的習慣,但不管什麼書,拿到手中都是進行一次泛泛的閱覽,讀完之後也就放在了一邊。這樣固然對視野開闊會有其作用,但是距離成為“學問大家”恐怕仍是遙遙無期。

對於普通人來說,不斷挑戰進行“刻意練習”有多難?如果你有興趣的不妨去嘗試一下。

選一件最簡單的事情,比如“投籃”,然後每天進行不少於3個小時的練習,並且確保自己每段時間都要比前段時間命中率更高一些。

你猜一猜,自己能堅持幾天?

他們重複了40年前的實驗,發現“一萬小時定律”其實是個“誤會”

所謂“成功”,從來不是單一因素的結果

解決了「刻意練習」的問題,我們繼續來看看其他因素。

好,現在你真的是個狠人,能讓自己保持高強度的刻意練習,那通過一萬小時的努力,真的就能成為領域中的頂尖人物呢?

抱歉……依舊不盡然……

前面說過,所謂一萬小時定律,真正開始流行是從《異類》一書的熱賣開始的。

然而,如果你真的去讀過這本書,就會發現,全書的基調跟大眾想象的可不太一樣……

比如,書中開篇就講了幾個有趣的統計現象:

  • 英超聯賽大部分球員都在9月至11月出生;
  • 包括比爾·蓋茨和史蒂夫·喬布斯在內,很多硅谷先鋒都出生在1955年前後;

為什麼會這樣?難道是因為9~11月出生的孩子更勤勞?或者1955年前後的人更擅長做刻意練習?

答案顯然並非如此。其真實性的原因是,英超球員註冊時間是9月,而當年註冊的球員中9月出生的比8月出生的大了整整一歲,這一歲的差異,自然也就對他的整個職業生涯產生了巨大影響。

而1955年前後出生的人,恰好趕上了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他們成了第一批摘掉這個果子的人,並且在那之後成為了果園的農場主……

比爾蓋茨手下一定有遠比他有天分,也遠比他勤奮的人,但它們再也不可能成為下一個比爾蓋茨……

他們重複了40年前的實驗,發現“一萬小時定律”其實是個“誤會”

“站在風口,豬都能飛”還記得這句話麼?

同樣的道理,也完全可以在我們身邊尋找相應的例子。比如你如果去做統計,就會發現在小學中,下半年出生的孩子,成績整體優於上半年出生的孩子。

為什麼會這樣?其實就是在於,9月生日的孩子在入學時,已經比8月出生的孩子大了整整一歲,而這一歲的區別在理解能力上就會表現出巨大的差異……

其實,縱觀全書,作者分別闡述了:機遇、稟賦、練習、環境等等因素,你也可以翻譯成我們更熟悉的:天時、地理、人和。

每一項都是成功的必要不充分條件。甚至更誇張的說,即使是你什麼都佔了,也還要看你的運氣是不是夠好……

只不過在傳播的過程中,“1萬小時”這個指標被人錯誤的捧上了天……

他們重複了40年前的實驗,發現“一萬小時定律”其實是個“誤會”

被高估的“勤奮”

事實上,如果再去仔細追究一下,你就會發現,一萬小時定律更早的來源並不是《異類》。

1933年,心理學家K·安德斯·埃裡克森設計了一次觀察實驗。

把音樂學院的一部分小提琴學生按照“卓越”、“優秀”、“良好”進行了三個分組,並分別觀察、記錄、統計三組學生在練習時間上的區別。

結果得到了一個非常符合大家預期的結論:練習時間越長的學生,其學習成果越優秀

這個實驗可以看做是“一萬小時定律”的老祖宗。

他們重複了40年前的實驗,發現“一萬小時定律”其實是個“誤會”

1976,赫伯特· 西蒙(Herbert Simon) 在美國科學家雜誌上刊登了一篇論文,論文中得出了一個結論:

國際象棋沒有速成專家--肯定沒有速成的大師或者超級大師。全神貫注於該項運動的時間不到10年,卻達到超級大師水平的、有案可查的一個都沒有(包括鮑比•菲舍爾(Bobby Fischer))。

我們可以很粗略的估計,一位大師也許盯著棋局1-5萬個小時,而一位A級別棋手是1-5000個小時。對大師而言,這些時間和高等文化程度的人成年之前花在閱讀上的時間相當。

自此,一萬小時理論算是正式開山立派了……

當然,前面這兩位都是正兒八經的學者,而赫伯特· 西蒙更是諾貝爾獎的獲得者。他們所做的這次研究也不是什麼一時心血來潮。雖然結論看起來簡單,但也是正經研究……

經此之後,一萬小時定律就開始成為了一個被人不斷強化加固的“學術堡壘”。

他們重複了40年前的實驗,發現“一萬小時定律”其實是個“誤會”

然而,這世界上沒有無法摧毀的堡壘,比如今年早些時候,就有人向這座城堡“開炮”了。

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的心理學家布洛克·N·馬克納馬拉(Brooke N. Macnamara)及合作者梅格·梅特拉(Megha Maitra) 重複了埃裡克森當年的研究

他們同樣招募了三組學習小提琴的學生,同樣分為三組進行研究,只不過,這次實驗中被分組的學生並不清楚自己到底處在哪個分組裡……

而實驗的結果也與之前的出現了顯著區別:儘管卓越級小提琴手和優秀級小提琴手的練習時間都顯著多於良好級,但是卓越級小提琴手的練習時間顯著少於優秀級小提琴手。

他們重複了40年前的實驗,發現“一萬小時定律”其實是個“誤會”

在早年在埃裡克森等人的研究中,刻意練習對研究對象水平的影響能力大概為 48%,但是在今年重複的實驗中,這個數據下降到了26%……

換句話說,如果這次的實驗結果最終被整個學界認可,那就說明在過於的幾十年間,即使是嚴謹的科學界,也對“勤奮”的效果做出了過高的預期。

以至於到了民間,看看機場書店中那一排排的成功學著作,你也應該知道我們的“雞湯”到底有多濃。

他們重複了40年前的實驗,發現“一萬小時定律”其實是個“誤會”

那普通人到底應該怎麼做?

現在,我們把目光拉回你我之間,再來思考一下“一萬小時定律”對我們的真正意義。

其實,迴歸到“一萬小時”定律的研究對象,你就會發現一個問題,這個研究本身有一個很明確的適用範圍,那就是“某個領域中頂尖卓越的人才”,換句話說,當你投入了一萬小時的刻意訓練後,也許你就能夠成為前1%的專家。

可是,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我們真的會走到這條賽道上麼?

他們重複了40年前的實驗,發現“一萬小時定律”其實是個“誤會”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並不需要成為這個行業中的NO.1。而且,對於普通人來說,一萬小時法則所附帶的成本實在是太大了……

大家都有過上學考試的經歷,仔細想一想。我們上學的時候,基本上只要上課有聽講,考個60分及格還是比較容易的。

如果能投入一些精力,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80來分也不算難事。

可是,如果想要考到95分,那就要付出非常多的努力了,刷題的時間可能是之前的幾倍。

但是,如果以100分為目標呢?對於很多人來說,即使是真能做到把一切時間都拿去做題,也無法保證獲得滿分。

他們重複了40年前的實驗,發現“一萬小時定律”其實是個“誤會”

而這種情況在生活中也是同樣的道理,假如我們真的把一個人的努力量化出來,那麼他在一個領域中鑽研的一萬個小時中,其實有超過8000個小時是在為了最後那5%不確定能夠得到成果的地方在進行努力。

固然,有人能夠成功,能夠取得卓越的成就,我們推崇這些人,我們也讚歎他們的優秀,但必須認清的現實是,那畢竟是少數……

而對於任何人來說,當你把這8000個小時投入進去之後,你錯失的,是在這8000小時中可能得到的其他機遇。

而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機會成本」。

他們重複了40年前的實驗,發現“一萬小時定律”其實是個“誤會”

當你做出任何一個選擇的時候,需要付出的除了當下的精力與金錢,更重要的是,你錯失了另一個機會。

在把話說回來,一萬小時定律,原本的話語環境就是那些“站在巔峰的人”,對於這些人來說,他們面臨的競爭,選擇的賽道就是和全世界所有優秀的人一起競爭。

但是對於多數人來說,我們面臨的競爭只是自己身邊的小環境罷了。

你不需要成為行業裡的頂尖專家,只要比你公司裡的同事更優秀,就足以保證自己獲得升職加薪。

你沒必要成為某個理論的“權威學者”,只要你對一些知識工具有了充分的掌握,就足以讓你做出令他人滿意的成果。

所以,對於多數人來說,與其吊死在“一萬小時”這個理論上,還不如人情自己的“賽道”究竟在哪。

把這“一萬小時”拆散,分散到不同的領域中,去掌握更多“淺表”的知識,讓自己擁有更多的「思維工具」。

比如說,如果你是一名程序員,除了搞定代碼之外,如果你嘗試著瞭解一些交互設計的基本概念,很快你就能夠擁有和前端更順暢的溝通能力。

而當對方發現與你合作溝通更加輕鬆愉快的時候,你們共同的的工作效率也就自然會有所提升。

他們重複了40年前的實驗,發現“一萬小時定律”其實是個“誤會”

同樣的道理,一個文案,如果對美工設計有基本的理解,他就知道一張海報中自己應該設計多少文字,應該突出什麼內容,甚至可以和設計師一起討論結合更完美的方案。

而這一切,都需要你先能“聽得懂”別人到底在說什麼。

要記住,在我們這個社會中,1+1是大於2的,職場上分工合作帶來的生產效率,遠高於某一個人自身能夠提升的效率。

你不需要“精通”每一件事情,但假如你對跟自己生活、工作相關的每一個環節都能有所瞭解,你就能和諧的將自己嵌入到工作流程中。

一個在職場上“適用性”更強的人,無疑也就擁有著更多發展可能。

他們重複了40年前的實驗,發現“一萬小時定律”其實是個“誤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