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贬值、膨胀有多可怕?

天下没有高低贵贱


轻微的货币贬值或通货膨胀是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反之如果严重的货币贬值或通货膨胀是非常可怕的,具体有多可怕呢?下面进行分析。

什么是货币贬值?

货币贬值其实就是钱没这么值钱了,由于物价上涨过快,货币购买力不断的下降,同样商品需要花更多的钱才能购买。

什么是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其实就是指货币超发,也就是大量货币供应到市场,直接让市场有大量的钱,从而推高物价,直接性的让货币出现贬值,让货币购买力不断的下降。

严重货币贬值有多可怕?

其实严重货币贬值就是指货币购买力大幅降低,起因就是由于物价的上涨太快所致的。物价上涨太快,直接会让大家收不抵支,如果持续这种情况持续下去的话,大家生活的非常紧张,从而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经济增长率肯定会急速的下滑,经济增长率下滑说明经济在走下坡路,如果下滑达到一定的程度,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那就会导致经济危机,至于经济危机怎么可怕,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

严重通货膨胀有多可怕?

其实严重通货膨胀的就是货币购买力大幅降低,起因就是由于货币超发导致物价上涨太快所致,物价上涨太快,货币贬值价值,同样会造成大家收不抵支,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率,导致经济危机出现。

通过上面对于严重货币贬值和严重通货膨胀,其实意思都是一样,都是由于物价上涨,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如果持续的恶化下去会导致经济危机出现,这就是最可怕的后果。

经济危机有多可怕?

任何国家都是怕经济危机的,到底经济危机有多可怕呢?

下面进行分析:

(1)经济危机的话,很多中小企业会出现破产倒闭的现象,其次就是中小型工厂也是会出现倒闭潮。

(2)公司破产,工厂倒闭等出现的话,将会让更多人失业,让更多的人失去了收入。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失去了收入,对个人或者家庭的生活质量降低,消费能力下降,甚至有些人或者家庭连生活保障都没。

(3)经济危机会引发金融危机,金融危机会引发金融机构出现破产倒闭,同时也会导致各大金融产品大幅杀跌,从而很多人金融资产出现大幅缩水。类似房产,股票,基金,债券等缩水。

(4)经济危机会导致物价上涨,货币大幅贬值,尤其是粮食方面的食品将会出现紧缺,很多商品会出现供不应求,会出现物以稀为贵。

(5)除了以上各种现象之外,还会出现由于大家生活不稳定,出现个人危机,家庭危机,很多人吃不好,穿不好,从而出现混乱的局面。

以上这些就是一个经济危机带来的很大负面影响,直接会影响每个人的衣食住行,影响大家的吃喝玩乐睡的生活质量。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说明轻微的货币贬值或者通货膨胀是好事,将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激发大家的上进行。但是假如货币贬值太快,就会引发经济危机,引发金融产品,将会带来很多可怕的事出现。


老金财经


我们来看看现在的100万十年后值多少钱,按今年的通胀率算,看看10年后,100万还剩多少。今年通货膨胀率大概3%,按照这个标准算的话 100/(1+3%)^10=74.409 所以大概就等于74万吧。

所以我们要想抵抗通胀那就得懂理财,通过理财跑赢通胀,还是比较容易的。我建议的理财方案是,将你的资金分为三份分别投资于以下三种理财产品:

1、投资股票

如果个人空闲时间比较多的话,学学炒股也是可以的。很多人平时不炒股,然后等所谓的牛市来的时候才炒,可往往是这样的人炒股亏得最多的。

因为股票市场是一个投机市场,你想不花点时间研究,想赚钱基本不可能。 平时多花点时间了解股票市场,那么经过几年的积累就可以达到一定的水平。要是运气好,遇到一次牛市,或许炒股就可以让你直接实现财务自由。

所以要是有足够多的时间,学习一下炒股也是可以的,期望10%以上的收益也不是那么难。炒股的话主要是做价值投资,放长线,因为平时上班没有太多的时间关注。

2、定投公募基金

定投公募基金,目前市场上公募基金已经有几千只,要找到好的基金,是得花点心思。 可以从基金排名靠前的基金筛选。

基金主要有股票型,混合型,债卷型和货币基金,风险逐渐减小。 股票型基金,风险比较大,但收益相对也高些,所以适合风险承受能力强的人投资。如果风险承受能力低,可以考虑投资一些混合型和债卷型基金。

如果还年轻,风险承受能力强,可以重点投资股票型基金, 购买基金应该采用定投方式,这样可以降低风险。 因为基金都会有一个漫长的回调期,如果一次性买入就会导致可能在回调的过程中亏损比较大。

定投一般两周到一个月投一次比较合适,太频繁或是周期太长都不好。 基金一旦定投后,就是亏损也不要急着卖,一般基金都是能跑赢指数的。

3、存银行定期存款

除了炒股和购买基金,可以将部分资金用于购买银行定期存款,做到年化4%左右收益就差不多了。这部分的资金主要是为了平时急于用钱,所以定存个六个月还是可以的,到期了再次定存。

通过以上理财方案实现存款年化收益10%左右,实行起来也容易,这样才能跑赢通胀。

大家好,我是月牙亮投,如果您关注基金理财信息,欢迎点赞关注,我会定期分享这方面的信息!


月牙亮投


1、通胀是经济的周期性调节

通货膨胀,本质上是货币供应过多。当市场上的货币供应过多的时候,就会贬值。

1978年时,如果你的钱包里有30元现金,那么恭喜你,至少你也算是有一定身价的人。拿上这些钱,你可以在国有商店购买到99斤大米、12斤猪肉以及10斤食用油。这一大堆东西,估计一辆购物车都装不下。 反观现在,如果再想用30元钱买到同样多的商品,恐怕就有点痴人说梦了。30元钱,或许在超市只能买到5斤大米、1.5斤猪肉,以及1.1斤食用油,而这些只需要一只小环保袋就可以装下。 同样金额的钱,在不同年代,购买到的商品数量竟然相差十几倍,这就相当于,钱在无形中自己偷偷溜走了。

造成这种反差的主要原因,是物价的飞涨。换一个角度,也是钱越来越不值钱,即越来越高的物价偷偷打开了你的钱包,在你毫无知觉的情况下,像蚂蚁搬家般,一点点将你的财富运往他处,你的钱包确确实实被“划破”了。 2010年春节以后,我们就能感觉身边的生活用品价格正悄悄抬头。

尤其进入5月份以后,大蒜、绿豆、玉米等农产品价格更是“接力”高涨: 2010年年初,在全国主要大蒜产地山东,零售蒜价上涨了40多倍,达到每公斤9元左右。而在北京等部分大城市,一些超市的蒜价甚至高达每公斤20多元。 2010年5月,绿豆接过大蒜的“涨价棒”,成为“疯豆”,批发均价由此前的每公斤5~6元,飙升至16.4元,最高时上涨到每公斤19.95元。

2010年6月下旬,生姜零售价呈现上涨走势,价格涨速明显加快,8月份时已经涨至每公斤12元。

2010年8月17日,中国商务部发布消息,7月份其监测的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同步上涨49.7%。2010年年末又有新的数据传出,11月上旬,全国36个大中城市18种主要蔬菜平均批发价为每公斤3.9元,比2009年同期上涨62.4%。此前,“1元”蔬菜极为常见,现在,如果你想以1元的价格购买此前以角论斤的白菜,恐怕已成为妄想。

蔬菜用人们不适应的高价来彰显自己地位的提高,其他商品也不甘示弱,在涨价这条跑道上,大家纷纷开足马力,争先恐后: 2010年6月,北京最大的信息网站赶集网统计的数据显示:北京租房成本与2009年相比,同比大涨25%,平均租赁价格为3000元。此外,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房租价格的平均涨幅也超过10%。

2019年,最明显的是猪肉价格,三十多块一斤,比去年涨了三倍!

但是,一般来说,通胀是发生在经济发展比较好的阶段,货币流通速度快,对外贸易增速,因此对经济是有好处的。适当的通胀,可以刺激人们消费,购买房子、购买黄金,购买其他生活所需的产品。像美国,很多人都是借贷生活,但是美国人的生活一样那么好,形成了良好的消费市场

2、极度的通胀,会让经济崩溃。

学过经济的人都知道,荷兰的郁金香泡沫、日本的房地产泡沫、民国国民党的法币泡沫,都是极端的通胀,人们生活生不如死。

中国在1947年发生了超过1500%的通货膨胀,印度尼西亚1966年的通货膨胀率超过900%。即便是亚洲“小虎经济”,新加坡和中国台湾在20世纪70年代初也发生了远高于20%的通货膨胀。 非洲拥有一个更糟糕的记录或许并不为怪。安哥拉1996年的通货膨胀率超过4000%,到2007年为止,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率已经升至66000%,使其在通货膨胀记录上超越了刚果共和国(一个与国际资本市场脱钩的贫穷的发展中国家,不包括在我们的样本中,自1970年以来已经发生了3起恶性通货膨胀事件,人民饿死不知多少。

欧洲的经验包括Cagan所研究的战后大型恶性通货膨胀。但是,即便撇开恶性通货膨胀,波兰、俄国(苏联、俄罗斯)和土耳其等国家也在大部分时间里发生了高通货膨胀。在当代,我们可能并不认为北欧国家会产生大规模的通货膨胀问题,但是它们在此前也发生了高通货膨胀。

例如,1812年挪威的通货膨胀率达152%,1800年丹麦的通货膨胀率达48%,而1918年瑞典的通货膨胀率达36%。拉丁美洲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通货膨胀史尤为壮观,如表12-3所示,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它们发生了多次和平时期的恶性通货膨胀。


这些通胀都让其国家的中产阶级一夜返回贫民,让民生不如死,十分恐怖!


商业风尚人物


货币贬值、通胀膨胀有多可怕?就是钱越来越不值钱了。举个例子,当年国民党统治时期,100法币的购买力,在1937年可以买2头牛,1938年为1头牛,1939年1头猪,1941年为1袋面粉,1943年1只鸡,1945年只值2个鸡蛋,1947年只值1个煤球,到1948年8月份只值3粒大米。

可能有些人认为,适度的通胀有益于经济发展,还有人认为通货膨胀要比通缩好,这样失业率低。只要没有大的通胀就没啥大问题了。但是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来看,物价长期稳定,不要出现太大波动。就像一位财经作家曾讲过,美国的物价就很稳定,他在1988年去美国纽约,当时一顿午餐只需花费6-7美元,而2012年,美国纽约同样的餐馆午餐还是7-8美元,这就是物价的相对稳定。

那为什么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上希望货币不要超发,国内物价稳定呢?首先,不管每年通胀率是3%还是5%甚至更高,通胀是对老百姓辛苦赚来血汗钱的一种掠夺。对于投机炒房者来说,他们希望通胀到来,因为房价涨,炒房者的身价上涨,可以轻松致富。同时,对于背负一屁股债的人来说,通胀反而能使他们减轻还债压力,而真正辛苦赚钱的人,手里的钱越来越发毛,以后大家都去投机取巧好了,社会财富谁来创造?

再者,别看每年通胀3%不足挂齿,10年后你手里有100元,只值现在的70元了,这还值得高兴吗?本来我存点钱,用于养老,用于消费,用于以防不测之用,现在都被通货膨胀给弄得越来越不值钱了,这意味着,居民家庭对抗风险的最后一层防护垫都被拿掉了。那么一些家庭出现需要用钱的时候该怎么办?到时候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语的。货币贬值最可怕的是“温水煮青蛙”式的对你财富的掠夺,等你明白过味来了,手里存点钱的购买力早就荡然无存了。

最后,货币超发导致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说得不好听一点是“劫贫济富”。一般社会上的中低收入群体,他们要么把钱存银行,要么买点理财产品,投资渠道相对有限,获得的收益率也不会很高。而对于那些有钱有势人,他们不仅可能最先从银行里面贷到款,去投资或购买商品,而且他们还可以从银行借来钱,去投资利润丰厚的各类项目,普通人根本无法参与。

实际上,有钱有势的人赚钱途径远比普通居民强得多。他们不怕通胀,而且喜欢通胀。所以,老百姓只能把钱存银行,拿着负利率,而钱却让有权有势的人拿去投资或投机了,这样进一步推升通胀水平。长此以往,社会贫富差距越拉越大。通胀其实对普通百姓是百害而无一利。

面对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很多人觉得适度通胀是可以接受的,也有人拿出津巴布韦和委内瑞拉的案例来说事。但实际上,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是经济崩溃的前兆,与现在的中国没有可比性。其实,适度通胀也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我们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原来的固定资产投资+出口,转变为民间消费+民间投资,减少货币超发数量,国内通胀水平和货币贬值程度还是可以减缓的。要是再像过去10年,M2总规模大涨4倍,那通胀和货币贬值肯定是无法避免的。


不执著财经


货币不贬值不足以促进经济发展,一个社会要发展生产力就要人人自威,要不谁会为了生活拼命工作,不拼命哪来的生产动力?通缩才可怕,人人都捂紧钱袋了,还有什么生意可做?


机器人


可怕的通胀,货币贬值只是外在表现,最可怕的是隐藏在背后的、起指挥设计作用的经济学。它才是罪魁祸首。

人们提起蒋介石政府的金圆券,就会想起货币贬值物价飞涨的悲催状况。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一战后的德国通货膨胀的情景,买东西要用袋子、筐子装钱。有个故事讲的很有趣:一个男子去买菜,拿了满满一篮筐钱💰,这时,他有事离开了一会儿,反正钱不算钱,也不怕人偷,就放在了路边上,等回来的时候发现篮筐没有了,钱还在。原来这一筐钱💰还没有筐值钱。可见物价飞涨货币贬值到了什么程度。

德国儿童把钱当积木玩


德国家庭主妇把货币当柴烧


与通货膨胀对应的是通货紧缩,物价上涨不都是坏事,通货紧缩同样会损害经济。

适当的物价上涨(CPI物价指数和PPI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因为,对微观经济主体而言,赚钱盈利是追求的最大目标,所以,物价轻微上涨可以给微观经济主体一个赚钱的预期,刺激微观经济主体的投资生产热情。如果是通货紧缩就很麻烦,2008年经济危机后我国经历过。如果发生通货紧缩,政府、银行必须加大投资、放款力度,防止通货紧缩拖累经济。这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世界万物都是平衡,经济也不例外。


老张观世界o


货币贬值,对老百姓而言,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钱越来越不值钱,有数据表明现在的100元人民币只有1987年的30%左右。

1.钱不值钱就意味着购买力的下降,最简单的例子,2000年老冰棍雪糕3毛钱一个,现在一般1.5元,物价上涨了5倍,同样的一块五,20年前能买5个,现在只能买一个。

2.老百姓存银行的钱会越来越不值钱,因为钱贬值了!还真的不如投资,消费了。


灬说谎的流星


适度的通货膨胀并不可怕,恰恰相反,是经济充满活力的证明,因为物价温和上涨有利于促进消费,而消费增加又会增加企业订单和雇员,形成良性循环,

比如日本因为老龄化,经济停滞等原因,物价长期不上涨,处于通货紧缩状态,日本政府采用各种方法刺激,效果都不明显,安倍上台后,推行安倍经济学,日本物价指数终于上涨,这可是安倍的政绩,安倍也因此可以长期执政,

美联储让美国的通货膨胀目标达到百分之二而努力,甚至在美股处于高位时声明降息,

但是,凡事过犹不及,极端的通货膨胀对于一个国家是灾难,会造成多方面的伤害,

第一,会造成居民财富损失,货币大幅贬值,购买力下降,这样居民的生活水平会大幅下降,

第二,会形成错误的价格信号,误导企业投资,在极端通货膨胀情况下,因为居民的恐慌性采购,让企业误以为市场需求旺盛,会扩大再生产,实际上这个需求是不真实的,当企业生产大量产品的时候,经济形势恶化,市场需求消失,企业的产品卖不出去,只有破产倒闭,

第三,会造成经济崩溃,局势动荡,极端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人民无法安居乐业,诱发社会不稳定,这一幕在委内瑞拉和津巴布韦得到充分验证,



万事皆空70


1、通胀本来就是普遍现象

货币贬值,通俗的说,就是钱越来越不值钱了。比如说,过去20年来,很多商品的物价都是上涨了很多倍,20年前100块能买到很多东西,但现在100块能买到什么呢?

但是即便如此,好像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因为一方面我们手里的钱变多了,东西虽然贵了很多,但是我们能买的到和买的起的东西其实也在变多,所以,并没有多可怕。另一方面,因为这个通胀的过程其实比价长,并不是在很短的时间发生的,所以即便可以算得上是“温和”通胀,这个过程对经济的发展反而是有利的。比如大家都觉得现金会越来越贬值,所以就会刺激消费,甚至很多人会采用借贷的方式来消费,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这样对借贷人反而是非常有利的,这就是通胀预期带来的变化,因此适度的通胀对经济发展是有好处的。

2、恶性通胀才是最可怕的

学过初中历史的人都知道,解放前的时候,国民党统治区经济崩溃,通货膨胀的例子,由于国民党大量发行法币,搞得货币急速贬值,买个烧饼都要几百块,买100斤粮食竟然要几十万块,搞得大家逛个街都要挑着法币去,一时间是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而到了现代,最著名的恶性通胀的例子发生在津巴布韦,该国的通胀始于2000年左右,因为总统穆加贝强行推行土地改革,收回白人农场主的土地,分配给没有土地或者只有很少土地的黑人,结果破坏了经济体系,引发粮食危机,结果到了2006年,津巴布韦的年通胀率为1042.9%,2007年则冲到10000%以上。到了2008年6月末,津巴布韦货币的汇率已跌至1美元兑1000亿津巴布韦元,而厚厚一沓纸币凑够的1000亿却只能买到一个面包。

到了2008年,这个国家竟然推出了面额最大的货币,100亿!实在是太可怕了。


所以说,很多事情就是这样的,如果在某个限度内发生,可能是好事,但是一旦加上时间这个因素,就有了很多不确定性,如果发生的太快、太急,那可就是灾难了。




遁逃者


轻微的通货膨胀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是严重的通货膨胀会影响经济发展,远得看国民党时期,货币贬值非常厉害,今天买一斤米只要10块钱,明天买一斤米就可能要10000,后天再买一斤米就可能要一贷纸币,1948年内战进入了转折阶段,国民党急需不补充军需,疯狂印钱,1948年8月19日,上海的物价指数相当于战前的571万倍!!!通胀率达到了571000000%!而实际上重要的民生物资通涨还不止这些,1948年的钞票已经到了一麻袋钞票买不到一斤大米的地步,苦了老百姓。近的看委内瑞拉,2016年委内瑞拉的通胀率达到惊人的481.5%,2018年达到惊人的1698488%,纸比货币值钱了,不得已委内瑞拉政府把新发行的货币抹去“五个零”。

什么是货币贬值?

假设全世界货币总量有1000元,总共有1000个香蕉,每个香蕉价格是1块钱。明年为了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开始发行货币,全世界的货币量增加到4000元,香蕉的产量增加到2000个,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那香蕉的价格涨到2块一个,上涨了100%,我们手上的钱去年可以买到1个香蕉,今年可能只能买到半个,让我们的购买力不变的有两个办法,手上的钱通过投资升值部分或者是收入增加部分等于100%。

货币贬值的危害

货币贬值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居民手中的财富无形中被剥夺,80年代的万元户是极非常有钱的,现在的万元户属于贫民了,站在居民的角度上看,是不希望有货币贬值的,因为货币贬值意味着手中的现金的购买力下降,财富会变少,我们手中现在的1万块钱,10年后可能只相当100块钱。按照M2的发行情况来看,货币的年复合贬值超过6%,那意味着我们的财富年复合增长要达到6%,才能使我们货币贬值中实现财富的正收益,过去能够达到收益率的对普通百姓来说只有房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