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861工廠歷史變遷

抗戰搬遷

整個搬遷運輸及重建過程的艱難,在1944年3月15日《新世界》雜誌刊發的《戰時後方工業是如何建立的》一文中有詳細描述:

“其實最偉大的最完整的工業內遷,還不是沿海的民間工業,而是散佈在南京、武漢、山西、河南及廣東各地的兵工工業。兵工廠的單位不算很多,每一個兵工廠的器材卻是很多。兵工署讓每一個兵工廠自己拆自己的廠,自己搬自己的廠,連職員工人和他們的家人整個都搬,所以那些職員和工人都把自己的廠當做自己的家了,拼著命拆卸機器、搬運材料,從廠裡到站上,從站上到碼頭上,再從碼頭上到船上,無不用盡了他們的全力。”

解放戰爭末期被土匪搶劫

南莊坪國民黨軍政部兵工署第十一兵工廠倉庫,坐落在辰溪縣城近郊的錦江河畔,東臨錦江,三面群山環抱,易守難攻。1949年3月2日清晨,張玉琳率領的10000餘人馬先期到達南莊坪,佔領了附近所有制高點,命令守廠的3個自衛中隊放下武器,打開倉庫大門。隨即,眾匪魚貫而入,將兵工廠倉庫洗劫一空。得手後,永順的向質雲、向克武,瀘溪的徐漢章、辰溪的米昭英、石美豪等匪首分的彈藥最多。瀘溪徐漢章得輕機槍66挺,重機槍3挺,迫擊炮5門,手槍54支,步槍2827支,子彈90餘箱。古丈匪首張平來遲一步,看到倉庫洗劫一空,很不甘心,於是與張玉琳交涉。張玉琳考慮到各縣人馬雲集辰溪,情況複雜,怕情急中互相火拼,只好答應送800支新槍給張平,要他馬上離開辰溪。

改革開放後的861

上世紀八十年代。861開始軍轉民,生產冰箱、冰櫃,白雲牌電冰箱名噪一時,861廠名也改為國營白雲家用電器總廠。全國各地的人都趕過來購買,廠裡有時乾脆不發工資,發冰箱。那是861最興盛的時期,廠就鎮、鎮就是廠,有廠子弟學校,廠醫院,廠電影院,廠體育館,廠游泳池......職工住的地方也有六、七十年代的味道,都是由幸福、紅旗、建國、愛國、友誼、團結、生產等詞語命名的村子組成,那個時候職工和家屬有幾萬人。

如今這一切隨著“白雲”的衰落已不復存在,861已改製為湖南雲箭集團,又回到老本行以軍品為主,生產航空炸彈。新修的廠門外是漢陽兵工廠的創始人清末重丞張之洞的塑像,正面是毛澤東說過的一句話“講到重工業不能忘記張之洞”。廠門兩邊是“強企富民,保軍報國”的標語。很多職工改制後離開這裡,外出謀生。廠話(湖北話)也有被當地土話替代的趨勢(絕大多數職工的祖籍是湖北,隨廠遷過來的)。冷清的街道,乾涸的溪流,初冬的寒意,越發讓人感覺到這家軍工企業的百年滄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