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聯軍打京城,百姓為何幫聯軍搬梯子運大炮,這其中原因是啥?

八國聯軍打京城,百姓為何幫聯軍搬梯子運大炮,這其中原因是啥?

文\\武品文史

八國聯軍打京城,百姓為何幫聯軍搬梯子運大炮,這其中原因是啥?

如今的人們去解讀當年八國聯軍的時候,都會覺得這是中國近代歷史上不可抹去的傷疤,可是有很多資料卻顯示,當時北京城的老百姓不僅不抵抗,還為聯軍搬梯子運炮彈,並不覺得自己國家被滅亡是一件恥辱的事情,而且中國百姓幫助聯軍的情景還被拍攝成照片發表出來,難道在當時的中國百姓不懂得“天下興,百姓苦;天下亡,百姓亦苦”的道理嗎?難道他們都是“賣國賊”嗎?

八國聯軍打京城,百姓為何幫聯軍搬梯子運大炮,這其中原因是啥?

如果天下興,雖然王權統治會因為國家的強盛而大搞建設導致勞民傷財,這時候的百姓雖然不好過,但這只是一部分百姓,大部分百姓還是可以安居樂的過著業美好的生活,即便在怎麼不好過,起碼還有個家。但如果天下亡,而且是面對外族列強的情形下,百姓就談不上安居樂業,只能在戰火不斷中到處逃亡,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國破家亡,近代的抗日戰爭就是最好的事例。這種淺顯易懂的道理相信只要是中國人都會明白,那問題來了,為什麼當時清朝的百姓會幫助八國聯軍?他們真的是心甘情願的為八國聯軍搬梯子運炸彈嗎?答案是否定的,這其中其實另有隱情。

八國聯軍打京城,百姓為何幫聯軍搬梯子運大炮,這其中原因是啥?

1900年,在這個跨世紀的第一年,各國列強,因為義和團在山東殺害外國傳教士為由,聯合起八個國家進攻中國,他們這套“出師有名”的伎倆還是和中國學來的,如今強大之後卻用在了中國的身上。然而慈禧太后卻依仗著義和團的“護體神功”以及人數優勢,竟然高調的宣佈和這些國家斷交併且宣戰。八國聯軍自然毫不客氣地狠狠地教訓了這群挑起事端的義和團,慈禧即便是悔青了腸子也無濟於事,只能帶著皇帝開啟人生中的第二次逃亡。

八國聯軍打京城,百姓為何幫聯軍搬梯子運大炮,這其中原因是啥?

當八國聯軍準備攻打紫禁城的時候,發現城牆高大且厚重,如果想要攻入城內,就需要使用大炮轟炸,但是大炮的炮彈在大後方,當時沒有卡車等運輸工具,於是他們召集當地百姓,讓中國的百姓幫助他們運輸大炮和炮彈,最後支付一些酬勞給他們。

這些窮人百姓因為封建思想的統治,都是一些沒讀過書的文盲,在他們的眼中能吃飽飯就是天大的事情,現在洋人給錢拉貨物,那麼有什麼好考慮的呢?就好像碼頭上的苦力一樣,給錢就扛貨,所以百姓都是在金錢的驅使之下去做了這些事情。他們根本就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也不知道這麼做會給中國帶來什麼影響,所以這件事不能上升到賣國的這個高度。

八國聯軍打京城,百姓為何幫聯軍搬梯子運大炮,這其中原因是啥?

古語有云:“孤證不立”,有人會說,僅僅這一個事例並不能說明百姓不是心甘情願的去做這件事情,如果他們因為對清政府的已經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遇到了列強攻打清廷自然會加以援手。其實這個說法也有道理,那麼就再舉出一個例子來佐證這個說法的實質性。在日軍侵略中國期間,很多偏遠的農村地區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他們不像城市的人一樣可以看到報紙聽到廣播,他們每天只知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八國聯軍打京城,百姓為何幫聯軍搬梯子運大炮,這其中原因是啥?

所以當日本人來到這些地方的時候,百姓都會熱情地拿出水果,開水來招待他們,因為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特別是對這些“衙門軍人”,所以,我們能說這些百姓是親日派嗎?直到日軍拿起機槍掃射,插上刺刀屠殺的時候,他們都不知道這些“衙門軍人”為什麼要殺掉自己,就算告訴他們日本這個詞,他們也會以為是中國的一個地區而已。所以,那些幫助過八國聯軍的百姓,他們只是一群因為沒有文化而被利用的可憐人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