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曾經的王府大院,藏了太多“祕密”

今天咱不說別的

就來聊聊一座院子

300多年前

它是大清王朝禮親王代善後人順承郡王勒克德渾的府邸

这座曾经的王府大院,藏了太多“秘密”

順承郡王府鳥瞰圖(1961年)

清朝覆亡之後

它屬於北洋將領、“安福系”的大將之一、曾任過西北督邊使的徐樹錚

再往後“東北王”張作霖入據北京

它成為張作霖、張學良父子的大元帥府

1950年政協搬離中南海

成了這座大院的新主人

这座曾经的王府大院,藏了太多“秘密”

很多人進過或見過這個數百年的高牆大院

但院裡的奇聞舊事卻不見得知道

这座曾经的王府大院,藏了太多“秘密”

當年的政協禮堂東側

有一些文學作品中寫道

馮玉祥將軍在直奉大戰中倒戈回師後

曾一度設想過包圍時為張大帥執政府

的順承王府

也有人說

“九一八”事變發生時

張少帥當時就在這座大院裡

一群愛國學生圍在院門前要求“打回老家去”

並把那幾句後來流傳甚廣的

“溫柔鄉是將軍冢,管他東師入瀋陽”

的順口溜高喊得滿天飛

如果說以上這些說法都還屬於傳奇的話

新中國成立後發生在這裡的許多事就讓人肅然起敬了

1956年

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就在這裡新落成不久的政協禮堂裡召開

这座曾经的王府大院,藏了太多“秘密”

1956年9月在全國政協禮堂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

“文革”結束後

鄧小平也是在這裡最早提出我國階級關係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最早在這裡提出中國人民在80年代以至90年代的三大任務

这座曾经的王府大院,藏了太多“秘密”

1979年10月19日,鄧小平同志在政協全國委員會和中央統戰部舉行的招待會上與孫起孟同志親切交談

歷數半個多世紀在這裡進進出出的人物

有穿制服的著洋裝的,有穿唐服的著旗袍的

有穿僧服的著道冠的,有穿大褂戴瓜皮帽的

還有穿著東南西北各種不同少數民族服裝的

這些來自全國各地不同方面的代表人物

留下無數治國理政的至理名言

也留下許多像

“國共將軍同著史、相逢一笑泯恩仇”

“溥儀結婚做新人、沈醉醉臥東小樓”

一類的談資佳話

80年代的政協大院和其他王府大同小異

整體佈局共分三路

中路前殿後寢

有正門、正殿、後殿和兩側翼樓

这座曾经的王府大院,藏了太多“秘密”

異地復建的順承郡王府(北京市朝陽公園東側)

这座曾经的王府大院,藏了太多“秘密”
这座曾经的王府大院,藏了太多“秘密”

《乾隆京城全圖》記載:該府正方形,東起今太平橋大街,西至錦什坊街,南起今華嘉衚衕、留題跡衚衕稍北,北抵麻線衚衕。

50 年代初

原來的橋和大門拆掉

就地新建起了政協禮堂

並在原王府東牆處另開了一個大門

從東大門進來約50 米的北面

是保留下來的原王府二道門

这座曾经的王府大院,藏了太多“秘密”

政協禮堂南門

二道門

自打政協機關大門改在東面後,二道門實際上就成了進入政協機關大院的正門。

從二道門往北就是王府的主要建築,我們稱它為“正大殿”。

正大殿

正大殿是整個順承王府的中心區域,建立在高出全院約一米多的一個平臺之上,俯視全院,巍峨威嚴。

據說當年張氏父子這兩位大帥少帥就都曾在正大殿中會客、開派對。

正大殿之後大約八九米處,是一座規模較小些的殿宇。

據說當年張家帥府時就是這個格局。從這裡再往北,是“後大殿”。

“後大殿”

從正殿前面左右兩側的石階走下來,再向北即正殿後方繞過去,就是後大殿。

“後大殿”當時是學習委員會和各工作組(即後來的專門委員會)辦公室的辦公場所。

在縱向這些依次排列的大殿兩側都配有翼樓

其中在二道門到正大殿之間的

東側的翼樓叫東小樓

西側的翼樓叫西小樓

这座曾经的王府大院,藏了太多“秘密”

1963年11月10日,周恩來總理接見溥儀夫婦

“溥儀結婚做新人、沈醉醉臥東小樓”

的故事就來自於此

東小樓曾作過已經成為共和國公民的

原大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的新婚洞房

而所謂“沈醉醉臥東小樓”

實際上就是他在溥儀的婚禮上多喝了幾杯酒

醉倒在了東小樓門前的石階上

順承王府除前述中軸線上的主要建築群外

還有東西兩路

東路

東路的最南頭是一座四合院,有人說這裡過去是東花園,我們稱其為東跨院。人民政協報社剛剛成立時它的編輯部也曾在這裡辦公。

由此往北有一個不大的小院,好像是後來另外加建的。

再往北是王府東路的第二進院落,也是東路的主要建築群。在七屆期間,政協機關的秘書局辦公室和會議處從正大殿搬來這裡辦公,一直到八屆政協機關重建搬遷時為止。

從這裡往北再沿東側圍牆內一條小路穿過一條小衚衕,就是王府東路的最後一進院落。

这座曾经的王府大院,藏了太多“秘密”△1983年6月23日,全國政協文史專員羅歷戎、楊伯濤、方靖、鄭庭笈、董益三(左起)當選為六屆全國政協委員

西路

從中路的二道門向西轉,走過一個月亮門,就到了西路的第一進院落。

正面有一座坐北向南的大殿,規模形制又略小於東路之大殿,當時作為

政協機關的醫療室。在醫療室的西側,有坐西向東的一座規模不大的古典式建築,據說是張大帥父子在京時期的張氏家廟。

其餘還有一些較為破舊的排房。跨過西路的第一進院落,第二進和第三進院落已經打通,老房子已渺無蹤跡,新蓋了一幢面積較大的磚瓦結構建築,作為政協機關的職工食堂。

这座曾经的王府大院,藏了太多“秘密”

1995年落成的全國政協機關辦公樓

政協來到大院

留下太多故事

这座曾经的王府大院,藏了太多“秘密”

加掛中共八大會址標識後的全國政協禮堂

總理關心末代皇帝溥儀撰寫文史資料

總理邀請文史專員中秋賞月

谷牧副總理與幾位政協委員就海南洋浦港開發問題交換意見

孫起孟副委員長春節到東小樓看望單身職工

周培源同志到“正大殿”秘書局辦公室就三峽建設問題談意見

……

除了影響歷史的大事

大院還記下了一些人的生活

“文革”期間政協機關停止辦公

幹部職工都下放到湖北沙洋“五七幹校”勞動

總理為保護民主人士

親自做工作把一些民主黨派和黨外的政協委員留在了北京

包括溥儀、溥傑、杜聿明、沈醉

等等

他們在政協機關院內勞動之餘

常常苦中作樂、別出心裁地

做出一些嫁接果木之類的趣事

这座曾经的王府大院,藏了太多“秘密”

溥儀在植物園溫室

80年代的大院

依然留下了他們的痕跡

在通往東跨院路邊的一棵樹上,既長著柿子又結著黑棗,模樣相似,大小與顏色不同,相映成趣。

在西小樓前的另一棵樹上,同時結滿了國光蘋果和京白梨。果熟時節,常引得一些機關職工的孩子們流連忘返、攀上爬下。

在東路第二進院落裡,有一棵碩壯的核桃樹,濃廕庇日,果實累累,秘書局的同志們就常在這棵樹下開會學習或打羽毛球。

柿子紅 梨子黃 核桃收秋光

庭院深深深幾許 而今網羅天下智囊

遠遠院牆 隱隱茅堂

三條大路走中央 人間正道是滄桑!

文案:劉聰

審核:周佳佳

这座曾经的王府大院,藏了太多“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