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对清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什么康熙皇帝却容不下鳌拜呢?

清朝是我国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在清朝也涌现了许许多多的大人物,这些有名的人物有的是正义的,而有的也是邪恶的,但是都不是绝对的,毕竟一个人的人性是十分复杂的。我们今天要说这一位大人物绝对称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作为一个臣子来说,对于皇权的垂涎绝对称得上是史无前例的,那么他到底是谁呢?他就是鳌拜!

鳌拜对清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什么康熙皇帝却容不下鳌拜呢?

鳌拜是瓜尔佳氏的后人,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三代元勋部落首领索尔果之孙,后金开国元勋费英东的侄子。鳌拜绝对称得上是出生豪门,自幼出生在军事家庭之中,精通骑射,骁勇善战,从小就跟随皇太极东征西战。先后攻克了皮岛,打赢了松锦之战,平定了多次的农民起义,绝对称得上是赫赫战功于一身。在皇太极在位的时候,对于鳌拜也十分的信任,还将他封为满洲第一勇士,一直到顺治帝继位,对于鳌拜也是十分的信任和重用,直到康熙这个朝代,已经到了晚年的鳌拜,却是晚节不保,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鳌拜对清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什么康熙皇帝却容不下鳌拜呢?

鳌拜称得上是真正的靠自己的本事上位的一个大人物,在青年时期,鳌拜就加入了军队,在刚入军队的时候,就已经崭露锋芒,多次东征北战之后的鳌拜已经位极人臣,他最大的战功莫过于对抗多尔衮。对于皇太极来说,鳌拜绝对称得上是最忠心的左右手,但是皇太极逝世以后关于皇帝继位者的选择,整个朝堂上下出现了激烈的争吵,多尔衮也对皇位垂涎不已,双方势力一直僵持着。最后还是鳌拜带领大队人马在大清门市说坚决拥立先帝之子,做好了不惜兵戎相见的准备,这个意图很明显,他就是在警告多尔衮,皇位与你无缘,如果你强行的想要争夺皇位,那么就准备接受武力制裁吧。多尔衮忌惮鳌拜的实力和兵权,没有办法之下做出让步,这才有了后来的顺治帝,所以说鳌拜为了大清朝,绝对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立下了汗马功劳。

鳌拜对清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什么康熙皇帝却容不下鳌拜呢?

鳌拜不仅仅在打江山的时候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守江山的时候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平定了大清朝的统治和安定,但是就是这么一位大功臣,最后却落得了一个非常凄惨的下场,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很简单,鳌拜也是人,一个人自然就会有欲望,对金钱,对权力对美色的欲望尤其是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中,权力绝对是个好东西,尤其是像鳌拜这样的地位,当时鳌拜绝对称得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鳌拜对清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什么康熙皇帝却容不下鳌拜呢?

在顺治帝去世的时候临终托孤,选择了四位辅政大臣辅佐年幼的康熙帝治理朝堂,这个时候鳌拜理所当然了成为了辅政大臣之一,另外三位辅政大臣就是索尼,苏克萨哈与遏必隆,这4个人都为大清朝的建立立下了汉马功劳。这四个人也曾经发过毒誓,全力辅佐康熙皇帝治理大清,任劳任怨,死而后已。其实顺治帝的本意还是挺好的,想让这四位大臣互相制约,互相牵绊,又可以互相帮助的辅佐康熙皇帝治理天下,但是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尤其是对于权力来说,一旦权力的天平出现了倾斜,人的欲望也就油然而生,这四位辅政大臣其实都对权力有着不同程度的觊觎,尤其是鳌拜。

鳌拜对清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什么康熙皇帝却容不下鳌拜呢?

四位辅政大臣以索尼为首,主要是因为索尼年纪比较大了,在朝堂之中也比较德高望重,所以他成为了辅政大臣之首。可是这个时候的索尼,其实对于权力的争夺没有多大的兴趣,一心一意只想养老,远离纷争,那么这个时候最大的权力就落到了排名第二的苏克萨哈身上。苏克萨哈这个人名声不太好,其他的几位辅政大臣对他的过去嗤之以鼻,主要是因为苏克萨哈的上位是靠卖主求荣得来的,虽然当年多尔衮是鳌拜的仇敌,但是苏克萨哈为了自己的前途投靠顺治,出卖多尔衮,主动供出多尔衮的种种罪行,这才让多尔衮下台。

鳌拜对清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什么康熙皇帝却容不下鳌拜呢?

排名第三位的辅政大臣是遏必隆,这个人没什么好说的,性格儒雅,斯斯文文的,没什么主见。鳌拜排在第四,在鳌拜心中自己应该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显然这个位置让他非常不满,于是鳌拜蛰伏下来,等待时机准备反击。康熙六年的时候索尼病死,这对于鳌拜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可是索尼在临终前也考虑到了未来,他担心自己去世以后镇压不住鳌拜的势力,于是找人商议一番以后,决定让十五岁的康熙开始亲政,于是没过多久康熙就开始主持国事了,排名第二的苏克萨哈也被提拔到了辅政大臣首位,可这个时候苏克萨哈的一个行为却让鳌拜对他决定痛下杀手,这到底是什么事情呢?

鳌拜对清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什么康熙皇帝却容不下鳌拜呢?

原来是这个时候的苏克萨哈突然上书要求解除辅政大臣,原因是因为现在的康熙已经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辅政大臣全部年事已高,一辈子为朝廷奉献兢兢业业,如今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但这个时候解除辅政大臣一职对于鳌拜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毕竟他对于权力的欲望非常的强烈,而且在这个时候鳌拜离胜利仅仅只差一步之遥,如果这个时候鳌拜拒绝苏克萨哈的提议,继续担任辅政大臣会让天下人觉得他贪恋权利,司马昭之心昭然皆知,但是这个时候退出鳌拜又非常的不甘心。于是鳌拜决定对苏克萨哈痛下杀手,斩草除根,虽然康熙非常明白鳌拜的意图,也没有相信鳌拜的谗言,但是却面对鳌拜的强权,最后依旧没能保得住苏克萨哈。这个时候后宫的孝庄太后也看到了朝堂上的势力,不稳怕是要变天,于是这个时候孝庄太后也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让索尼的孙女嫁入皇宫,平衡鳌拜的势力。苏克萨哈一死鳌拜可以说称得上是无法无天了。排名第三的遏必隆本就是鳌拜的党羽,面对着鳌拜的咄咄逼人,虎视眈眈,康熙皇帝又怎能安坐于龙椅之上,年幼的康熙皇帝年少早熟,对于鳌拜的种种权谋,越来越担心。

鳌拜对清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什么康熙皇帝却容不下鳌拜呢?

这个时候的鳌拜身上有着赫赫的战功,如果贸然杀他,未必让人觉得他康熙帝残暴不仁,残杀忠良,但是鳌拜的存在对于康熙的皇位已经构成了威胁,最终康熙帝还是下定决心除掉鳌拜,此时的鳌拜手中掌握着兵权一个处理不当就可能导致鳌拜谋反,于是康熙皇帝面对鳌拜嚣张狂妄的行为,也只能敢怒不敢言。后来还是孝庄太后对康熙帝说道,如果你不除掉鳌拜,你将成为鳌拜的傀儡,一辈子都不会成为真正的皇帝,正是孝庄太后的这一番话,让康熙帝下定狠心除掉鳌拜,将鳌拜申请,最后鳌拜软禁老死于囚牢之中,立下了汉马功劳的大功臣,最后却落得如此下场,人真的是逃不过权力欲望的牢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