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系列》軍閥征服第一集:馬略改革

賄賂的勝利——朱古達戰爭

戰役名稱:朱古達戰爭(Jugurthine War)

戰役時間:公元前112-前105年

戰役地點:今阿爾及利亞北部努米底亞王國領地

主帥:蓋烏斯·馬略、盧基烏斯·蘇拉、梅特勒斯、馬裡烏斯等(羅馬軍);朱古達等(努米底亞軍)

《羅馬系列》軍閥征服第一集:馬略改革

(公元前112年的西方)

在迦太基毀滅後,北非的另一個國家努米底亞成為了羅馬的附庸,為表彰努米底亞騎兵在扎馬之戰等戰役中的突出表現,元老院給了努米底亞王不少土地。隨著羅馬的不斷擴張,一些羅馬貴族認識到通過征服和掠奪能夠得到不少好處,這些野心家自然不會忽略富庶的阿爾及利亞北部沿海地區。前118年,努米底亞王米西普薩去世,王國陷入王位爭奪戰爭中,候選人之一的,曾經跟隨小西庇阿征戰伊比利亞的朱古達(並不是合法繼承人)通過賄賂羅馬元老院達成仲裁,將王國一分為二。前112年,意欲奪取整個王國的朱古達再次挑起內戰,並且在塞爾塔港口殺死了不少羅馬商人和移民,此舉激怒了元老院,前111年,朱古達再次賄賂元老院無果,羅馬-努米底亞之間的朱古達戰爭爆發。

通過運用得心應手的賄賂手段,朱古達買通羅馬高級將領輕鬆擊潰了羅馬登陸非洲的軍團。贏得了蘇瑟爾戰役(Battle of Suthul)的勝利。在當年元老院對收受賄賂的將領進行審判時,朱古達甚至作為證人來到羅馬。通過賄賂保民官,他在戰時出入羅馬城竟如此隨心所欲,因此朱古達說:如果能找到合適的買主,我可以把整個羅馬城賣掉。

《羅馬系列》軍閥征服第一集:馬略改革

(朱古達被押送到蘇拉面前)

馬略嶄露頭角——平定努米底亞

羅馬人畢竟還是高傲的,他們不允許軍團在北非屢遭失利,在撤換了一批將領後,軍團在梅特勒斯的率領下終於取得了一場小勝,是為穆瑟爾戰役(Battle of Muthul)。在這場戰役中,朱古達原本計劃在羅馬軍隊到河流取水的畢竟之路上設伏,但是他的伏兵已經被羅馬斥候發現,梅特勒斯準備打一場既能取到水又能反埋伏的戰役。可是在戰鬥開始後,努米底亞騎兵將軍團分割開來,羅馬軍一度陷入危機之中,危急時刻一位名叫馬裡烏斯的校尉英勇率軍奪下一座山頭,並且俯衝突擊了努米底亞騎兵的後方,成功將敵人擊退,讓被分散的軍團重新集合,朱古達為了避免更大的傷亡而撤退。

前107年,馬略當選執政官為朱古達戰爭打開了局面,他和盧基烏斯·蘇拉率軍前往北非,整頓軍紀,並且計劃給予朱古達最後一擊。前104年,軍團攻陷塞爾塔,大勢已去的朱古達逃往毛里塔尼亞求援自己的岳父,沒想到被岳父綁起來交給了羅馬人(交給了蘇拉,讓他獲得了榮譽,因此讓蘇拉和馬略間產生間隙)。前期靠各種賄賂建立起自己優勢的朱古達最終被擊敗,努米底亞此後被羅馬牢牢控制。

《羅馬系列》軍閥征服第一集:馬略改革

(約翰·範德林畫作《在迦太基廢墟思考的馬略》)

流亡蠻族的威脅——辛布里亞戰爭

戰役名稱:辛布里亞戰爭(Cimbrian War)

戰役時間:公元前113-前101年

雙方兵力與損失:羅馬前後共計投入20餘萬軍隊,日耳曼-凱爾特部落共計40萬人左右(含平民)參戰;羅馬共計損失14萬餘士兵,日耳曼-凱爾特部落幾乎全滅

早在第二次布匿戰爭後,羅馬就開始向北拓展勢力,逐步吞併了山內高盧,並且佔據法國南部,連接了意大利腹地與伊比利亞地區。前121年,羅馬通過兩次阿維尼翁戰役擊敗了法國東南部的阿爾維尼高盧部落,控制住了羅訥河下游地區。羅馬在阿爾卑斯西邊有所進展,而另一支強大的蠻族力量正從阿爾卑斯以東而來。從前120年開始,一支由被災難所迫的亡命之徒組成的部落聯軍開始了自己的歐洲遊掠之旅。

辛布里亞部落是凱爾特人部落的一支,原居於日德蘭半島,因為嚴重的水患被迫離開家鄉,這支部落隨後和一些同樣遭遇自然災難的條頓人(屬日耳曼種族)走到了一起,開始南下尋找更適合定居的土地。這支軍隊先擊敗了不少自己同族的人,一路南下殺到今斯洛文尼亞地區,這裡已經是羅馬的邊界了。面對這支來勢洶洶的蠻族隊伍,羅馬領事格納烏斯·卡爾博要求他們儘快撤離邊境,不想和羅馬衝突的部落民還是按照要求撤退了,但是在途中,他們遭到了卡爾博軍團的伏擊。

《羅馬系列》軍閥征服第一集:馬略改革

(辛布里亞人和條頓人的移動路線)

戰役名稱:諾里亞戰役(Battle of Noreia)

戰役時間:公元前112年

戰役地點:諾里亞地區(今奧地利東南部格拉茨附近)

雙方兵力與損失:羅馬30000人,辛布里亞部落聯軍估計有50000軍隊直接參與戰鬥;羅馬損失24000人

主帥:格納烏斯·卡爾博(羅馬軍);辛布里亞酋長博伊奧裡克斯、條頓酋長特烏託博德

卡爾博自作聰明的背信棄義很快遭到了惡報,因為辛布里亞的斥候實際上已經察覺了羅馬伏兵的存在,蠻族對這次伏擊並不是沒有心理準備。蠻族聯軍在痛斥羅馬人卑劣行徑的同時在諾里亞贏得了這場暢快的勝利,卡爾博狼狽逃離。這之後,這支蠻族聯軍沿阿爾卑斯北部向西進軍,在法國南部對羅馬軍隊連戰連捷(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前107年布迪加拉戰役,羅馬1萬人6千戰死、4千被俘,指揮官盧修斯·拉瓦拉被擊斃),贏得了當地一些受羅馬控制的凱爾特部落的歡迎,通過煽動、激勵當地凱爾特人反叛,高盧南部地區的權力平衡被打破了,到了前105年,辛布里亞領導的同盟有足夠的力量直接對羅馬的據點發動攻勢。

《羅馬系列》軍閥征服第一集:馬略改革

(阿勞西奧戰役位置)

慘烈的失敗——阿勞西奧戰役

戰役名稱:阿勞西奧戰役(Battle of Arausio)

戰役時間:公元前105年10月6日

戰役地點:阿勞西奧(今法國東南部奧朗日)

雙方兵力與損失:羅馬12萬人(包括4萬同盟凱爾特人),辛布里亞部落聯軍20萬人;羅馬及其友軍幾乎全滅,辛布里亞聯盟損失15000人

主帥:昆圖斯·卡皮奧、馬裡烏斯·馬克西姆(羅馬軍);辛布里亞酋長博伊奧裡克斯、條頓酋長特烏託博德

羅馬從意大利調派到高盧南部的援軍由馬克西姆率領,馬克西姆是一個老政客,但是毫無帶兵經驗,這是羅馬的一個失敗之處。在抵達高盧後,他和當地的指揮官卡皮奧又有一些矛盾,後者認為馬克西姆非貴族出身,不認可將總指揮權交給他。於是羅馬軍團分成了兩派,在羅訥河兩岸各自找地方紮營。與此同時,羅馬的斥候部隊被敵人抓住,因為斥候隊長勸博伊奧裡克斯在被羅馬毀滅前調頭,表現的十分狂妄,被當場處死。(博伊奧裡克斯:社會人告訴你,沒有能耐你別狂)

辛布里亞的偵察兵則發現了羅馬分兩邊佈陣的特別之處,卡皮奧始終不願意轉移到馬克西姆那一側。瞭解到二者矛盾的辛布里亞酋長心生一計,派遣使者到馬克西姆的營中準備求和。卡皮奧聽說此事後擅自出擊,因為他擔心和談一旦成功,功勞就全是馬克西姆的了。這次出擊正中博伊奧裡克斯下懷。嚴陣以待的凱爾特人和日耳曼人擊退了倉促出擊的軍團,並趁勢推平了卡皮奧的營地。河對岸的羅馬軍隊看到友軍的慘敗也陷入了驚慌之中,人數佔優的辛布里亞聯軍對另一側的馬克西姆軍也發起了突襲,將羅馬人往河水裡逼,當時羅馬軍團的一大特點就是大部分士兵不會游泳。沒有實戰經驗的馬克西姆無法應對部隊的混亂,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軍團被敵人包圍殲滅。

《羅馬系列》軍閥征服第一集:馬略改革

(六水河之戰)

扭轉乾坤——六水河之戰

戰役名稱:六水河之戰(Battle of Aquae Sextiae)

戰役時間:公元前102年

戰役地點:今法國東南部普羅旺斯奧克斯附近

戰役類型:林地戰

雙方兵力與損失:羅馬4萬人,條頓聯軍12萬人;羅馬傷亡5000人,條頓聯軍9萬人被擊斃,2萬人被俘

主帥:蓋烏斯·馬略(羅馬軍);條頓酋長特烏託博德(條頓聯軍)

歷史學家對元老院為什麼沒有派出更具有實戰經驗的人前往高盧有多種猜測,但慘敗已經發生,羅馬必須儘快彌補損失。阿勞西奧戰役的失敗震驚朝野,整個羅馬城人心惶惶,元老院稱其為一場大災難。在這種情況下,元老院只得再請馬略出山,從北非返回任執政官,並且在戰爭期間可以連任(根據和平時期羅馬法律,一個人不能當兩回執政官,也不能連任)。沉重的負擔壓在了蓋烏斯·馬略的身上,他必須向全羅馬公民證明,自己不會讓蠻族踏進意大利一步。(博伊奧裡克斯:其實我都沒打算去)

辛布里亞人轉而前去伊比利亞給了馬略調整的時機,馬略對軍團的改革大刀闊斧的進行著。等到辛布里亞-條頓隊伍在伊比利亞和高盧遊掠了一大圈再次逼近意大利時,他們面對的是一支軍紀嚴明、訓練有素、為爭功互不相讓的士氣高漲的羅馬軍隊,並且由極具統率經驗的馬略領導。

《羅馬系列》軍閥征服第一集:馬略改革

(凱爾特使者與馬略見面)

由於在旅途中壯大了隊伍,條頓人和辛布里亞人決定分兩路進攻意大利北部,掠奪羅馬富庶的地區,馬略的部隊於前102年在高盧東南部和條頓人交手。馬略選擇的易守難攻的地點扎營,對敵人的挑釁不屑一顧,始終堅守不出,失去耐心的特烏託博德下令部隊繞過馬略部隊,因為日耳曼軍隊人數眾多,花了六天他們才全員通過馬略的營地。見敵人通過,馬略便開始行動,尾隨敵人的大部隊,並對敵人挑釁。剛剛還堅守不出的馬略軍一轉眼就開始引戰,條頓人自然火大,對馬略的營地發起進攻。馬略迅速在山丘上建立營地,並引誘敵人按照自己計劃中的路線進攻——他已經將伏兵部署在了周圍的林地裡。

條頓人上當了,伏兵成功襲擊了敵人的後方,將敵人逼往堅固營地的銅牆鐵壁前,羅馬弩手和標槍兵毫不吝惜彈藥,將陷入混亂的日耳曼人擊潰。不忍心遭受侮辱的日耳曼女性在殺死了自己的孩子後集體自盡。而至於日耳曼男子,運氣好的被賣給貴族當奴隸,運氣差的則被送到了競技場。

《羅馬系列》軍閥征服第一集:馬略改革

(辛布里亞人的潰滅)

移民大軍的覆滅——維爾切萊戰役

戰役名稱:維爾切萊戰役(Battle of Vercellae)

戰役時間:公元前101年

戰役地點:今意大利東北部韋爾切利

戰役類型:平原戰

雙方兵力與損失:羅馬52000人,辛布里亞聯軍22萬人(包括隨軍平民);羅馬傷亡在1000人以內,辛布里亞聯軍14萬人被擊斃,6萬人被俘

主帥:蓋烏斯·馬略、盧蒂厄斯·卡圖魯斯(羅馬軍);辛布里亞酋長博伊奧裡克斯(辛布里亞聯軍)

另一支軍隊由辛布里亞酋長率領從東北方進入了意大利,由於負責當地防禦的卡圖魯斯沒能及時加固防線,導致敵人成功進入了波河流域。得知敵人入境,馬略命令卡圖魯斯回撤,並且讓波河流域不設防。果然,辛布里亞人為了劫掠村莊沒有再前進一步,村民的犧牲為馬略贏得了時間,讓他及時從高盧南部回援。馬略和卡圖魯斯會師後,採用了以往的戰略,找易守難攻的敵方紮營堅守,同時派出使者和談迷惑博伊奧裡克斯,讓部分聯軍酋長、貴族認為有和平的可能從而產生厭戰心理。待準備工作就緒,馬略將辛布里亞士兵引誘到了自己選擇的戰場上。

見羅馬是假意和平,博伊奧裡克斯憤怒的對羅馬軍團展開進攻,羅馬士兵向陽佈陣,馬略之所以這樣做不是為了讓士兵睜不開眼,而是讓士兵用盔甲和盾牌將太陽光反射到辛布里亞軍中,一些迷信的凱爾特部落民認為羅馬人得到了太陽神的庇佑。同時,一部分軍團兵將上一場戰役斬下的條頓人頭顱拋到敵陣中,加劇了辛布里亞人的恐懼。陽光的反射、希望和談的心態以及對條頓人的遭遇的懼怕讓辛布里亞人遠沒有了阿勞西奧之時的戰鬥力,博伊奧裡克斯無法協調統一指揮,人數眾多的辛布里亞士兵一觸即潰,任由軍團士兵爭功斬殺,戰場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羅馬系列》軍閥征服第一集:馬略改革

(提埃坡羅畫作《維爾切萊戰役》)

戰役總結:馬略擊退了條頓人,並且幾乎將辛布里亞人滅族,解決了來自北方的威脅,穩定了羅馬民心。朱古達戰爭和辛布里亞戰爭催化了馬略改革,這次改革對羅馬軍事乃至西方軍事都有重要的意義,此外還影響了羅馬政治。馬略不顧元老院反對給予幫助他作戰的努米底亞人和凱爾特人羅馬公民身份並將其編入軍團,此舉開創了掌握兵權的將軍干涉元老院決策的先河,此後蘇拉、凱撒、龐培等人都反抗過元老院,更是出現了“前三頭同盟”等反對元老院的政治團體。辛布里亞戰爭讓馬略的名聲響徹羅馬,進一步激化了他和蘇拉的矛盾,解決了外患的羅馬正逐漸被內憂的陰霾籠罩。

《羅馬系列》軍閥征服第一集:馬略改革

(公元前99年的西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