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明明繳了15年,憑什麼養老金還比別人少?

社保明明繳了15年,憑什麼養老金還比別人少?


前幾天回老家,隔壁的阿姨找我發牢騷:

阿姨在老家當老師,每個月領工資4600元,剛退休,每個月拿到手的養老金2千多點。

但有一次跟姐妹閒聊的時候發現,明明自己的工資跟她相差不多,她竟然能拿到3000塊錢!

自己社保繳納也已經15年了,為啥會這麼少!

原來,最大的原因在於:繳費年限不同導致的。

對於社保而言,無論是繳費15年還是25年,影響最大的就是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繳費時間越長,對咱們越有利!

社保明明繳了15年,憑什麼養老金還比別人少?

1. 養老保險真的交滿15年就夠了嗎?

要知道,社保繳費時長,直接影響到退休後能拿多少養老金,而且交得越久,退休領得越多。(隔壁老王領的養老金比你多,很有可能就是這原因!)

我拿深圳作為例子,想拿到養老金必須滿足以下這兩個條件:

社保明明繳了15年,憑什麼養老金還比別人少?

只要達到一定的退休年齡,養老保險累計交滿15年就可以拿到養老金了。

那如果多繳了20年、25年甚至30年,是不是浪費了?

實際上,繳滿15年只是剛好可以領養老金的資格,但能領多少,才是跟繳費時間有關。

咱們交的養老保險,會分為兩個賬戶:【個人賬戶】和【統籌賬戶】。

記住:養老保險一定要繳滿15年後,才能在退休後終生領取養老金。

按照現在深圳最新的社保繳費比例,如果是深戶一檔,單位給咱們繳14%,自己繳8%。

如果沒繳滿15年呢,國家會在你退休的時候,把這些年你自己交的那8%連本帶息退你,這8%和利息,也就是你的【個人賬戶】。

Ps:還沒退休就身故的話,家屬可以領個人賬戶裡的錢,當做是喪葬補助金和撫卹金。

公司給你交的那14%,國家會把它丟到養老統籌基金的池子裡去。這14%,就是你的【統籌賬戶】,退休時拿來發放基礎養老金的。

社保明明繳了15年,憑什麼養老金還比別人少?

不過咱們最關心的,還是退休後養老金能領取多少這個問題,是不是真的多繳納幾年,養老金可以領得更多呢?

先來看下【個人賬戶】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看你退休時個人賬戶這些年裡面存了多少錢。

計發月數,可以理解為:預計給你發多少個月的養老金(50歲退休為195個月,55歲退休為170個月,60歲退休為139個月)

再看【統籌賬戶】

(社會平均工資 + 本人指數化工資)÷ 2 × 繳費年限 × 1%

看起來這兩個公式有點複雜,大家重點看紅色字體部分,其實都跟繳費年限有關,繳費時間越長,退休後每個月拿到的養老金也就越多。

舉個例子:

小明每個月工資5000塊錢,當地平均工資3500元,那麼每個月交的養老保險為:

個人繳納:5000 x 8 % = 400 元

單位繳納:5000 x 16 % = 800 元

如果小明每年的工資與社會平均工資的漲幅一致,都按 5% 的速度上升。

社保明明繳了15年,憑什麼養老金還比別人少?

直接說結論:

退休時,如果交了 25 年養老保險,會比只交 15 年每年多領 3.2 萬,多了近 80%。

所以呀,不要覺得交個15年,達到領養老金的最低標準就行了。

如果你想退休後拿到更多養老金,即使繳滿15年,想要老年生活過得滋潤些,也要繼續繳下去。

2. 繳費時長對醫保有啥影響?

上班族交的是職工醫保,居民交的是城鄉居民醫保。

不過,繳費時間長短,對職工醫保影響最大,對居民醫保並沒有影響。

因為城鄉居民醫保,交一年保一年,但職工醫保是得繳滿一定年限後,才可以享受終身醫保的待遇。

每個城市會有些不同,貓姐整理了一下:

社保明明繳了15年,憑什麼養老金還比別人少?

像小明在深圳上班,他最低得繳納20年才能享受終身醫保,如果只繳了15年,那可就沒這福利了。

ps: 如果想了解自己城市的,可以打12333社保局電話諮詢哈。

社保明明繳了15年,憑什麼養老金還比別人少?

總體來講,

社保繳15年還是25年,差別還是蠻大的,但即使政策再怎麼變,老老實實繳還是不會吃虧的。

社保明明繳了15年,憑什麼養老金還比別人少?

不過,有些人可能已經沒法繳滿25年社保了。

這種情況有兩個解決辦法:

一是一次性補繳,但當前有很多地區的政策已經不再允許。

二是延遲退休。如果你只差個一年兩年的,又沒什麼特殊原因,索性再工作兩年,把25年的卡打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