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劉士遠教授:互聯網+AI醫學影像的春天已經到來

對話劉士遠教授:互聯網+AI醫學影像的春天已經到來 | 醫趨獨家

近年來,隨著機器學習的深入發展,特別是在深度學習領域取得的突破,人工智能對各個行業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2016年開始,AI技術在醫學影像領域引起了廣泛矚目,中國科學家、醫生和企業做了大量的探索與嘗試。

中國是個醫療資源缺乏且分佈極不平衡的國家,尤其是基層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問題,而互聯網+醫療可以幫助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實現分級診療,解決基層看病難問題,如果通過互聯網承載好的AI產品,則如虎添翼,能更好的賦能,更快速的提升基層水平。

為此,醫趨勢劉士遠教授進行了專訪,劉教授是上海長征醫院影像與核醫學科主任、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放射醫師分會副會長,中國醫學影像AI產學研用創新聯盟的理事長。臨床醫生、協會領導、聯盟理事長的多重身份,使他對醫學影像AI的落地應用和發展困難有著深刻的見解。

作為致力於推動前沿技術落地應用的專家,劉士遠具有敏銳的行業嗅覺,很早洞見了AI和雲平臺在“

互聯網+AI醫學影像”中的應用價值和潛力,同時一直在醫學實踐中尋找更適合臨床場景的影像診斷智能化解決方案。

對話劉士遠教授:互聯網+AI醫學影像的春天已經到來 | 醫趨獨家

劉教授認為,醫療資源的互聯互通將成為大勢所趨,而AI技術和雲平臺的發展,將成為中國醫療行業“均貧富、提質量”的關鍵一招。

他相信,儘管當前醫療大數據、AI醫學影像等技術,在中國落地過程中存在難點,但隨著技術提供方與行業共識的推進,互聯網+AI醫學影像的前景是美好的。

影像科需求與供給間的巨大缺口,有望依靠互聯網+AI來解決

當前中國醫療衛生的服務水平仍不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醫療資源配置不均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在醫學影像行業,這點尤其突出。

醫學影像醫生缺口日益加重。據有關報告統計,中國醫學影像數據的年增長率約為30%,而影像醫生數量的增長率只有4.1%——醫學影像的需求與供給之間存在近乎十比一的巨大差距。

一方面,

大醫院影像醫生工作繁重。每天,普通三甲醫院的放射科醫生平均要完成200份左右影像報告,還要承擔教學科研任務。

中國醫院的放射科室裡,醫生常戲稱自己的工作狀態是“早晨提一提、中午連一連、晚上拖一拖”,意思是早上上班時間往前提一提,中午工作時間前後連一連,晚上下班時間往後拖一拖。

另一方面,基層醫學影像醫生短缺嚴重。近些年,國家對基層醫療機構投入了巨大的建設資金,目前基本鄉鎮衛生院都配備了DR等影像設備,但中國有70%的鄉鎮衛生院僅有影像技師,沒有具備診斷能力的影像醫生,區域間的醫療資源存在分佈不均的難題。

從2015年開始,衛計委規劃綱要指出,要“鼓勵醫共體、互聯網醫院和第三方醫療機構”,通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提升基層的診療服務能力。

分級診療制度的頂層規劃,一定程度上與利用醫療大數據、互聯網和AI來解決醫療資源稀缺的路徑不謀而合——都是通過使用一定技術手段,實現區域間數據資源的互聯互通,實現醫療水平的整體提升,促進醫療資源的合理配置。

對話劉士遠教授:互聯網+AI醫學影像的春天已經到來 | 醫趨獨家

▲未來能夠獲益於影像雲、AI的各方分佈及獲益方式

在實現區域間數據資源的互聯互通方面,劉士遠教授一直是積極推動者。

早在2014年,劉教授就牽頭,聯合上海長征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華東醫院等七家三甲醫院發起《上海地區早期肺癌的影像學篩查及診斷研究》項目,初步構建上海地區早期肺癌影像數據庫。


劉教授直言:“消除醫療數據孤島,優化提升醫生工作流程,是提高醫療效率的有效途徑。如果能做到醫療數據的互聯互通,充分利用健康大數據,實施有效的疾病風險防控,將能節約大量的醫療支出和社會資源。”

他相信,在幫助中國醫療影像領域“均貧富、提質量”這件事情上,互聯網、雲平臺及AI大有可為。

互聯網助力下的AI影像醫療

AI影像若想落地,實現互聯互通的多維連接是其重要前提,這離不開醫療機構的互聯網化。

劉教授將理想化互通互聯的模式,簡化成一個“

雲平臺+AI分級診療”的架構:

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可以將採集到的影像數據傳輸到市/縣一級的區縣影像中心,或進一步傳輸至省市級或醫療集團影像中心,歸省/市級衛健委統一管理。

這些影像數據來自核磁共振、CT、血管機以及數字X光機等診療設備。採集到的數據,將被用作科研樣本、培訓材料或者用於標準流程的制定。

對話劉士遠教授:互聯網+AI醫學影像的春天已經到來 | 醫趨獨家

▲互聯互通的遠程醫療模式

構建一個高質量的互聯網傳輸存儲環境,有利於實現醫療影像數據的高保真傳輸與存儲,而基於這些數據與資料,可以減少醫師在診斷過程中對患者實體的依賴,簡化看病流程與成本。

在互聯網的助力下,一個三甲醫院的影像科醫師,不需要額外的場地、器材和助手,就能夠為遠在千里之外鄉鎮患者進行診斷。

而AI影像醫療技術的應用落地,同樣需要建立在一個存儲空間和運轉速率足夠強大的互聯網之上。

優質的互聯網環境+成熟的AI影像醫療,將使包括患者、醫生、醫院技術服務廠商在內的行業上中下游均獲受益。

AI影像醫療發展過程中的困境

衛計委2015-2020 年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

  • 開展健康中國雲服務計劃,積極應用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等新技術,推動健康大數據的應用;
  • 全面建成互聯互通的國家、省、市、縣四級信息平臺;
  • 建立區域影像中心,推動建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檢查、醫院診斷”的服務模式,提高基層醫學影像服務能力;
  • 建立完善分級診療模式,實現不同醫療衛生機構間的分工協作機制;
  • 積極探索科學有效的醫聯體、遠程醫療模式
對話劉士遠教授:互聯網+AI醫學影像的春天已經到來 | 醫趨獨家

▲衛計委:未來基於醫聯體醫學影像分級診療工作框架

理想很豐滿,但是橫亙在現實面前,卻是來自技術、監管、數據安全等,各個維度的挑戰。

AI影像產品涉及的應用包括:

胸部影像的肺結節檢測和良惡性鑑別、神經系統的腦出血檢測、骨關節的骨折和骨齡的檢測,眼底疾病檢測、心血管冠脈領域等。

這些產品的成熟度不盡相同,多數產品集中在肺結節、眼底疾病和骨齡骨折等領域。

對話劉士遠教授:互聯網+AI醫學影像的春天已經到來 | 醫趨獨家

▲當前AI應用的醫療診斷領域

AI廠商在進軍醫療影像之初,大多會選擇肺結節作為切入點。因為醫學影像中肺結節與周圍正常組織對比度強,AI圖像識別技術很容易遷移到肺結節的檢測。

此外,存在眾多肺結節公開影像數據集,方便AI模型的訓練,也是眾多廠商扎堆肺結節產品研發的原因。

對話劉士遠教授:互聯網+AI醫學影像的春天已經到來 | 醫趨獨家

▲被標註出的肺結節影像

但即便是技術門檻相對較低的肺結節影像識別領域,隨著產品落地的深入,AI廠商發現要想達到理想的臨床實際應用效果並不是易事。

賴特·米爾斯在《社會學的想象力》提出,一個社會圈層中伴隨著形形色色的實用性。這些實用性的整合,往往是社會個體所難以預料的。

這種複雜性同樣體現在AI影像醫療產品的研發及落地過程中。對於一些AI影像產品的臨床表現,劉士遠教授評價:“在既定的訓練數據場景中表現良好,但面對複雜的臨床環境,有可能因為不能完全滿足臨床需求而表現參差不齊。”

從臨床應用角度看,單一病種產品(如肺結節篩查)不能完全滿足臨床診斷場景的需求。日常影像診斷工作中,肺結節本身只是一個徵象,影像科醫師需要對影像資料進行全面的評估和診斷,再結合患者的其他影像、病史、生化檢驗數據等做出綜合判斷。

國際頂級期刊《自然》近年發表的一篇題為《深度學習作為提高組織病理學診斷準確性和效率的工具》的研究文章中,研究人員表示

深度學習算法的靈敏度達到了100%,但假陽性率也高達40%。(靈敏度指在診斷疾病時不漏診的機會,假陽性則在診斷疾病時不誤診的機會)

目前AI影像產品提供的診斷結果更多是的“建議參考”,醫生還需要進行復審,才能給出最終的診斷。另外AI產品還由於涉及的病種有限,技術成熟度不高等原因,在某些實際臨床場景中實際是增加了醫生的工作量,這是企業研發產品需要考慮和避免的。

因此,現階段對AI應用保持觀望態度的醫生並非少數,這一現狀背後的邏輯是,影像科醫生和臨床醫生才是AI產品價值判斷的真正裁判,AI、信息化、醫療器械廠家等只是技術方案提供方。

對於醫生來說,AI提供的診斷建議可信度高,才是有價值的。

拒絕因噎廢食,技術與商業需並行前進

新技術在發展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問題,但是這與積極擁抱新技術的態度並不相悖。

劉士遠認為,新技術的發展是社會潮流,其推動社會進步的價值不容否認,它終將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

當前AI深度學習的核心在於“算法+數據”,要結合先驗知識對模型進行訓練,訓練集需要事先標註,目前大多數標註依賴醫生。

就像孩子需要通過吃飯和模仿成人,才能成長和習得生活技能一樣,影像AI系統需要大量“餵食”經過標註的醫學影像數據,才能完成模型訓練和產品迭代更新。

在各種類型的醫療數據裡,醫學影像數據格式標準較為統一,但醫生受個人習慣、執業醫院、教育背景導師等因素影響,不同醫生對徵象的認識不夠統一,其出具的影像報告標準不盡相同

醫學影像標註的標準也存在較多爭議,不同的國家、國際組織、學會和醫院可能執行各自的體系。因此,將非結構化數據轉化為結構化數據,也是提升AI分析準確性的關鍵因素之一。

對於AI醫學影像來說,儘管技術上有互聯網、雲平臺做支撐,政策上有NMPA積極推進,但若想實現商業化落地,醫療AI行業仍需突破三大瓶頸:

  • 首先,AI醫學影像產品品種需要繼續擴大;
  • 其次,標準影像數據庫的建設亟待增加規模,提高質量;
  • 第三,有關部門除了發證之外,還需建立醫療AI模型在臨床上的評價體系與風險控制機制

從臨床應用角度看,單一病種AI醫學影像產品無法滿足臨床診斷場景的需求。

劉教授指出,AI醫療產品顛覆了傳統醫療產品“廠商生產、醫生使用”的簡單模式。醫生的參與貫穿AI產品從研發到應用的全流程——醫生是AI模型訓練數據和檢測數據的提供者,同時也是AI產品最終的使用者。

AI產品的臨床驗證過程中,廠商大多在用自己對醫學的理解解釋算法的科學性,用自己的方法做產品價值驗證和評價。缺乏符合臨床需求的評價體系阻礙了AI產品的快速落地,“因為醫生才是產品的最終使用者和價值判斷者。”

AI醫學影像產品需要醫生,尤其需要權威醫生,對產品的應用領域,徵象認識、標註方法,給出規範標註。標準的影像數據和規範的數據標註是醫療影像AI發展的基礎。目前國內醫療影像質控缺乏完整統一的標準和切實可行的手段。

在解讀影像資料時,不僅要針對圖像進行分析,還要進行多模態融合,結合患者多種信息,如臨床信息、隨訪病歷信息等,同時,還需進行歷史回顧性分析,即需要時間維度的結構化數據。

儘管當前國家鼓勵第三方建庫,國家部委、地方政府、專業學會和醫院都在積極響應號召,但如何保證數據的安全和標準的統一,仍然是全行業需要通盤考慮的事情,這涉及從數據的質量、數量、分割方法,到徵象認識標註方法等。

在數據的歸屬權、管理權和使用權方面,必須由政府行政部門負責來釐清。

建立中國的標準影像數據庫勢在必行,只有建立標準數據庫才能在質量上解決圖像的臨床代表性、圖像多樣性、標註的權威性與規範性及數據的可溯源性等問題,提高產品的魯棒性,才能加速AI醫療器械產品的研發和應用。

劉士遠告訴醫趨勢:“現階段AI醫學影像產品基於深度學習,強依賴於標註數據,發展受限。未來希望提升算法泛化能力,實現弱監督或無監督學習,從而找到AI影像更好的應用場景。”

對話劉士遠教授:互聯網+AI醫學影像的春天已經到來 | 醫趨獨家

2019年,中央下發《關於下達2019年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補助資金預算的通知》,投入27億元,探索利用“互聯網+”提升基層診斷能力。

春天還會遠嗎?

劉士遠教授接受專訪時也呼籲,以雲平臺、AI為代表的互聯網+醫療的春天已經到來。

而醫院、醫師和患者都應該秉持開放的態度,積極應對與新技術並肩而來的挑戰,讓新技術更好服務於人類的生活。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