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旭:抑郁症?焦虑症?——医生是不是给我误诊了?

在从事精神、心理医疗工作的20余年里,我经常被问到这样的问题——

  • 医生,我真的是抑郁症吗?
  • 医生,我觉得我儿子不可能精神分裂啊!
  • 医生,XX医生说我双相障碍,我觉得我只是抑郁啊。
  • 医生,为什么两个医生给我的诊断不一样呢?

很遗憾,客观的说:精神疾病的误诊情况是存在的,且误诊率高于躯体疾病。

彭旭:抑郁症?焦虑症?——医生是不是给我误诊了?

彭旭:抑郁症?焦虑症?——医生是不是给我误诊了?

首先,我要强调:医学的能力是有限的,任何疾病都可能被误诊。

小到感冒发烧,大到癌症,都有误诊的可能。

因为医学不是数学,人体也不是简单的数字,很难得到1+1=2这样的真理。

我相信不仅是我所从事的精神心理领域,任何一位合格的医生都不会和病人保证:你的病我百分之百能治好。

我们通常会说:以我的经验来讲,这是某某症,一般来说预后会.....

如果医生对该疾病的的判断相当有把握,可能会说:这是一个典型的某某症,一般来说通过某种治疗,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彭旭:抑郁症?焦虑症?——医生是不是给我误诊了?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精神疾病的诊断过程是特殊的。

人们常见的心理活动和情绪实际上种类并不多,但精神疾病在诊断手册中通常有20余大类,400余种。

因此,精神疾病的诊断非常依赖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有效交流。

在交流中,主要通过患者对情绪和生活经历的有限描述里找到诊断某种精神疾病的蛛丝马迹,并且做出判断——这并不容易。

举个例子:

患者告诉医生:“我最近心情很低落,一直想哭”——这是抑郁症的典型症状;

紧接着患者又说:“我小时候看过一场车祸,非常惨,脑子里一直在想那个场景”——这似乎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问题;

可患者又描述到:这都多少年了,我想停下来不要去想,但是我就是控制不住,有时候工作的时候突然就会想到 —— 这是强迫吗?

这样的主诉每天都在发生。

尽管我们也会使用一些可以量化的标准:心理量表、睡眠监测仪、脑红外成像等等,但在任何科室,医生的经验和判断力都尤为重要,最终的诊断都由医生作出。

精神心理科更是如此。

彭旭:抑郁症?焦虑症?——医生是不是给我误诊了?

彭旭:抑郁症?焦虑症?——医生是不是给我误诊了?

我整理了三种比较常见的“误诊”供大家参考。

一、 双相情感障碍的漏诊

双相情感障碍(也称躁郁症)是最容易“误诊”的精神心理疾病之一,一般会被“误诊”为抑郁症。

而这实际上是一种漏诊。

因为多数的患者是以抑郁发作起病,且抑郁的发作时间比躁狂的发作时间要长。

躁狂期患者和家属会视其为“正常的”,“情绪兴奋的”,通常不会就诊。

就诊期间患者多属于抑郁发作状态,本来就难以描述自己的状况,多数情况下甚至无法思考,不能回想自己是否曾经有过“躁狂期”。

如果患者主诉中并未出现“躁狂期”,家属也不能给出详细的描述,那医生自然无法神通广大的“算”出患者曾经有过躁狂史。

抑郁的诊断就这样形成了。

彭旭:抑郁症?焦虑症?——医生是不是给我误诊了?

如果诊断形成,医生给药,患者服药后可能会迅速转相到躁狂发作,而如果患者没有及时与医生沟通自己的情况,那么躁狂期间持续服用抗抑郁药物就是有一定危险的。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情绪在冰与火之间游走——抑郁是冰,躁狂是火。

抗抑郁药物的作用就是提升患者的情绪、活力,让冰融化,但是如果躁狂发作时服用抗抑郁药物,本身高涨的情绪会再次升温,无异于“火上浇油”。

还有一种少见的情况是,患者抑郁首次发作时就诊,就诊服药之后才转相,首次出现躁狂发作的情况,而患者并未及时复诊,认为这是“抑郁症好转了”,同样危险。

“火上浇油”燃烧的是双相障碍患者的生命力。

燃烧之后,一片灰烬,抑郁期间的你如何能承受的了呢?

二、慎之又慎的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疾病

我们常听说儿童青少年也会患上抑郁症、自闭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

近年来电视剧也帮我们科普了一些青少年抑郁症的知识。

彭旭:抑郁症?焦虑症?——医生是不是给我误诊了?

图片截图自电视剧《小欢喜》

我在工作中一般不会给出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断。

为什么这样做?我想这样的诊断对于孩子来说利大于弊。

首先,孩子的人格尚未完全成型,具有发展性。

情绪不稳定,本来就是青春期的特点。

给这些负性情绪和不良行为一些时间,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父母和孩子能够积极的去改变,适当寻求心理咨询等专业帮助,有极大的好转可能。

例如,一个抑郁状态的青少年,我一般不会给出抑郁症诊断,也尽可能的不给孩子用药,而采取心理治疗的方式。

找到孩子抑郁的主要诱因在我看来至关重要,而往往孩子的抑郁,并非由人格或生理原因造成,而是家庭、学校等可干预的因素。

在这期间任何涉及到精神、心理的诊断在我看来都属于超前行为。

第二:避免心理疾病标签给孩子造成二次伤害。

青少年时期非常敏感,容易接受暗示。

这个时候,如果直接给他们贴上一个“双相障碍”,“抑郁症”或者“精神分裂”的标签,可能会让他们潜移默化的恶化自己的情况。

第三,青少年群体对于心理疾病的误解

在近几年的临床工作中,我发现青少年群体对于心理疾病的误解并不少见。

一方面,他们逐渐出现了一种“以病为美”的心态,认为得抑郁症等精神心理疾病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有时甚至会在医生面前出现“表演性行为”,让医生哭笑不得。

另一方面,发现孩子“生病”之后,父母过分补偿,孩子会认为自己因此得到了很多“利益”,所以从心理上抗拒“被治愈”,这是一种“继发性获益”的表现。

彭旭:抑郁症?焦虑症?——医生是不是给我误诊了?

综合以上三点,对于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心理问题,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来看,不以一时状态下定论。

对于孩子来说,家长恰当的关注和支持和及时的心理干预,远胜过直接给孩子一个“患病”的定义并将他们视为“患者”来对待。

三.老年精神心理疾病的误诊

老年人的精神心理疾病容易与脑功能衰退混淆。

这主要体现在正与反两个方面。

1.将生理问题理解成精神、心理问题。

比如说:70岁老人一辈子没有过心理问题,老年之后,经常说邻居偷自己东西,被怀疑是精神分裂。

这自然是一种谵妄症状,与精神分裂症状很像,但它更可能与脑功能萎缩相关,是身体机能与认知功能下降的表现。

2.将精神心理疾病当做生理问题,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 中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症)会表现出:头痛、头晕、记忆力、食欲减退,抑郁、焦虑、失眠等与精神心理疾病雷同的症状。
  • 老年人抑郁之后,可能会出现一种假性痴呆的表现,这种痴呆会在一段时间内自行好转,被视为“老年痴呆之后突然痊愈”,但其抑郁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
  • 老年人对“生死”的焦虑感较强,所以在出现重大疾病之后,可能会产生抑郁情绪。比如脑梗后常伴发抑郁症,也叫卒中后抑郁。

所有人都会有老去的一天,这个时候,家人和医生要多留意患者的心理、情绪,千万不要只关注到躯体疾病,而忽略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彭旭:抑郁症?焦虑症?——医生是不是给我误诊了?

彭旭:抑郁症?焦虑症?——医生是不是给我误诊了?

在任何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医生和患者都是一个团队。

我们不是被割裂的两方,作为一个团队,我们要一起去对抗疾病。

在诊断时,由于精神心理疾病的特殊性,想要准确诊断,患者就要多说、准确的说、有效的说,把自己的症状、病史等描述全面,可以说这时候患者是团队中的主力军。

一旦诊断完成,医生将成为治疗过程中的主力军,而这个阶段,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也格外重要,也就是说:患者依然需要在团队中付出。

一、诊前充分准备-避免误诊第一要素

在就诊的短短几十分钟内,能够把自身的情况尽可能准确的描述清楚至关重要。

我整理了诊前你可以准备的内容供参考。

彭旭:抑郁症?焦虑症?——医生是不是给我误诊了?

如果患者无法自行整理的话,亲友可代为准备上述内容。

当然,足够长的问诊时间也是得出有效诊断的保证。

这是避免误诊的第一要素。

二、复诊-降低误诊概率的关键

我反复跟大家强调复诊的重要性,因为复诊的价值有时会高于初诊。

定期复诊的好处难以穷尽,简单总结如下:

1. 及时发现初诊时的不足,更全面的了解情况并及时调整。

2. 精神疾病多为慢性疾病,及时掌握患者动态,根据情况的发展,我们能调整更适合的治疗方案。

3. 精神心理疾病多为复发性疾病,比如常见的抑郁症,复发后的程度会更加严重,及时复诊,可以在复发第一时间进行及时治疗。

复诊能够大大降低误诊概率,避免病情加重,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避免疾病复发。

彭旭:抑郁症?焦虑症?——医生是不是给我误诊了?

多次强调,希望大家能够重视。

通俗来讲,如果把精神心理疾病比做一个漏水的水管,那么药物能关掉漏水的阀门,这只是治疗的第一步。

仅仅关掉阀门是不够的,因为我们需要水,水是生命的源泉。

心理治疗,可以理解成一种非药物形式的情感稳定剂,能够增强个体的心理免疫能力,对几乎所有的精神心理疾病都具有疗愈作用,是修补水管的有效方式。

掌握了基础的心理治疗方法,对自己的情绪有了基本的掌控感,你的“情绪水管”十分坚固,那么外界带来的“撞击”也就没那么可怕了。

四、学习一些精神心理知识-面对疾病,全面武装。

我们强调患者和医生是对抗疾病的一个团队,那么团队中的大家都需要了解自己的“敌人”。

如果只有医生自己对“敌人”了如指掌,患者却对它一无所知,那么我们在共同对敌的过程中,就可能因为沟通产生分歧,并不利于这场持久战的胜利。

作为团队之中更了解“敌人”的一方,我会竭尽所能的帮助你更了解它的弱点,从而去接纳和对抗,但你并不是这场战役的旁观者,咱们需要一起发力,一起上阵。

彭旭:抑郁症?焦虑症?——医生是不是给我误诊了?

彭旭:抑郁症?焦虑症?——医生是不是给我误诊了?

我们对精神心理疾病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世界上不存在完全不会误诊的疾病。

误诊并不意味着诊断的失败,它是客观存在的。

医学是一种不确定的科学,但它也是有无限可能的人文艺术。

作为医者,我不会放弃任何一名患者。

从这一点上来讲,只要你也没有放弃,我们就还并肩走在战胜疾病的道路上,终点可期。

彭旭:抑郁症?焦虑症?——医生是不是给我误诊了?

插画:李大姑娘

本科普文章之目的是提供普适的健康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方案,如有需求请您及时就医。作为科普文章,本文中如出现极限词,为医生临床经验中的个人认识或学界共识,是希望读者能够认识其客观重要性的表述,主观上无任何营销性。对这篇科普文章有任何建议,请发邮件至安忻品牌部:[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