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年輕,多研究套路,少談什麼經驗

“趁著我還年輕,多多嘗試一些不同的領域,等到四五十歲再想折騰可就難了。”

這是同事在遞交辭呈之後對我說的一句話,當時真的很羨慕他,能力強,做事效率高,在任何環境下都能生根發芽,站穩腳跟。

雖然現在的職場都崇尚延時滿足,深耕一個領域,積累得足夠多了,該來的都會來的。就像“糖果效應”中說的,能夠抵制住誘惑的孩子,將來的成就往往更高。

可我那位同事似乎有點“反人類”,再一次見到他的時候,中間差不多隔了5年,從月薪不到五千塊普通小職員,搖身一變,成了月薪五萬多的企業高管。

年紀輕輕人生就起飛了,很多時候都在想,為什麼我拼死拼活也就混個優秀員工,人家輕輕鬆鬆就能走上人生巔峰,後來才發現,一個思維的轉變,就算跳槽,都能跳出新高度。

趁著年輕,多研究套路,少談什麼經驗

別太過於相信經驗。

真正困住我們的,就是太過於相信經驗。

我們總是用自己當前的思維模式去判斷未來的不確定形勢,結果往往事與願違。

“一萬小時定律”裡講到,要想在當前領域裡成為頂尖的存在,必須要經過至少一萬小時的建練習。

但現實情況是在職場中那麼多人把大好的青春年華都奉獻出去了,時間上已經遠遠超過一萬小時了,到頭來卻混成了職場老油條,一直都在原地踏步。

這種情況別說是跳槽,就連保住當前的工作都是個難題。對於企業而言,這種員工如果不及時剔除,會導致發展受到阻礙,所以必須裁員,很多人就是這樣,幹著幹著就把自己的路給堵死了,而且連自己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我們都覺得經驗越多,功底就越深厚,在公司就越穩定,但這裡面有一個隱形假設,那就是過去與未來一樣。

當前的工作很吃香,可在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誰又能夠保證十年,二十年後還是那麼吃香?

如果發生技術變革還算不錯的,至少有底子,上手也快,可一旦被新興技術取代的話,等待你的只有被裁員。

趁著年輕,多研究套路,少談什麼經驗

我們總是用自己當前的思維模式去判斷未來的不確定形勢,結果往往事與願違。

絕大多數的積累經驗,本質上都不存在進步。

經驗是很玄乎的東西,同樣是一份工作,有的人幹了幾十年,技術已經爐火純青,可在現實裡一點沒變,沒有升值,一直都在原地踏步,唯一的區別就是,手裡的活已經不需要思考了,完全內化成身體的記憶性動作,達到“自動化”工作的境界。

而有的人僅僅用了幾年的時間,一路高歌猛進,早已把同齡人遠遠甩在身後,人生就像開了掛一樣。同樣的工作,同樣的起點,走出了兩條完全不同的路。

經驗在職場上是成功的必備要素之一,不過人們對“經驗”二字的理解,卻有著不同的觀點。

趁著年輕,多研究套路,少談什麼經驗

人們對“經驗”二字的理解,卻有著不同的觀點。

我大學剛畢業的時候,在一家公司做電話銷售,當時畢竟是新人,多多少少也要經過一些培訓。可是培訓的項目非常簡單,剩下的就是直接開始正式工作,在工作中逐漸鍛鍊自己。

過了一段時間,當時有個國外的客戶前來參觀,這個老外只在我們工作的場地做了十幾分鍾,聽了幾通電話錄音,問了我們一個非常深刻的問題:“為什麼公司的員工在一般的流程下能夠很輕鬆就完成任務,可一旦對面的客戶提幾個問題,打亂了流程順序,員工說話立馬變得破綻百出,效率大大下降?”

中國傳統的觀點認為熟能生巧,一項完全陌生技能,我們習慣於通過不斷實踐來積累經驗,最後達到逐漸掌握技能的程度。這樣一來就有個大問題,通過不斷實踐來積累的經驗,其中思考的成分很低,大多數練的都是肌肉記憶。

就像上學時老師教我們的,這道題這麼做就是對的,你不用知道為什麼這麼做,只需要把過程記住,以後在遇到這種考題,直接往裡套公式就行。

這種沒有自己的思考所積累的經驗,根本經不起改變,稍微變動一點,立馬失靈,開了二十年車的老司機,水平還真不如從事五年的賽車手,這種經驗的積累,會把人練廢的。

趁著年輕,多研究套路,少談什麼經驗

沒有自己的思考所積累的經驗,會把人練廢的。

比經驗更重要的是,是做事要有套路。

“打工皇帝”唐駿當初在微軟工作的時候,是以軟件工程師的身份入職。他給自己設定個目標,兩年的時間,當上高管,至少做個總監,可是一個普通員工,光靠敲代碼可敲不出一個總監來。

後來唐駿開發了一個程序,可是使微軟的系統更新實現全球同步,但由於這個東西沒什麼技術含量,給當時的總監看,總監沒同意,給總裁看,總裁也滿不在乎。

最後唐駿就給比爾蓋茨發郵件,結果很明顯,人家一天日理萬機,怎麼會搭理一個員工?不過唐駿沒有放棄,從此以後,每週都給比爾蓋茨發郵件,估計連比爾蓋茨本人都煩了吧,隨手就把唐駿的郵件發給了當時的總裁。

而唐駿也抓住了這一次寶貴的機會,成功說服總裁,自己也一下子坐上了部門經理的位置。

趁著年輕,多研究套路,少談什麼經驗

做事要有套路。

目標太過遙遠,很容易打擊人的信心,我們在職場中生存,誰都想成為風風光光的人物,但是到頭來卻發現自己距離目標越來越遠,甚至到最後連路找不到了,陷入迷茫當中。

所以目標不要太過遠大,如果你想成為第二個馬雲的話,那這一輩子都無法實現,但是可以我們可以把目標定的近一些,比如做好手頭的工作,拿到年底優秀嘉獎,或者晉級到管理層,這才是看得到,摸得著的。

即便沒有路都無所謂,只要有足夠的信念,你絕對開闢出一條真正屬於你自己的道路,目標感就是這麼神奇,它會指引你怎麼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