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的觀眾們:不要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

《奇葩說》的觀眾們:不要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

今天看到《南風窗》一篇批評奇葩說的文章(曹檸:《慶幸我們的道德教育不是靠完成的》)在留言版被一邊倒批鬥。最受歡迎的說辭是,奇葩說本就不是講道理、傳播價值觀的地方,它是綜藝。

“奇葩說是綜藝,一切都是為了綜藝效果”;

“羅XX是商人,XX思維是生意,所以它不必為知識的可靠性負責”;

……

這種乍聽有理的分界話術我們再熟悉不過,其基本邏輯是,將某一行為、活動定位到某一特定領域(綜藝、生意等等),然後給出這一領域的主導性規則(比如“綜藝就是為了博眼球”,“生意就是為了賺錢”),並且暗示這一領域獨立於一般性社會規範特別是道德規範的管控範圍,是一塊“規則飛地”,進而主張,批評xxx的人錯誤地使用一般標準乃至其他領域的標準來批評一個有獨立運行邏輯的領域,因此這種批判根本不成立。

這種話術乍聽很有說服力,但也多少讓人覺得有些不對勁。如果覺得十分對勁,那多半隻是因為你自己挺喜歡奇葩說的,你覺得對方的批評冒犯了自己,你急於為自己的低級趣味辯護。如果事情真有這麼簡單,那賣豬肉的也可以說,“我就是做生意的,不是做保健的。做生意就是賺錢,注水能賺錢,那我怎麼不能注水呢?不要用營養師的道德標準約束我,生意就是生意。”

如果是買豬肉的人用這套話術來為注水豬肉販子辯護,那真是literally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

現代社會,各個領域不斷分化,這是不爭的事實,但這並不意味著各個領域的內部邏輯徹底獨立於一些基本的社會規範、道德義務了,實際的情況毋寧是,一般性社會規則給各個領域設定了不可觸碰的邊界,比如當商人的逐利行為違背基本的承諾義務、不傷害他人的義務時,我們自然可以對他進行懲罰,此時用“生意就是為了賺錢”來辯護是很可笑的。

各種智識付費app和這個說那個說之類的節目販賣的是知識,宣傳的也是自己能讓人不動腦筋就獲得知識。如果觀眾真的清楚這些節目講的東西完全不靠譜,只能當相聲聽,那它們也不可能有這麼大流量了。換句話說,節目方和觀眾之間是有一種默契的“產品質量承諾”的。這些節目的觀眾還是誠實點吧,你們沒有自己事後辯稱的那麼高冷清醒,你們就是為了有點知識上的收穫而去聽的,就是覺得聽了挺有收穫的。

當然,這些節目本質上是綜藝,因此它從一開始就不會販賣合格的知識產品,資本與流量的遊戲註定了這些節目只會販賣些給人以知識的感覺的偽知識。事後說“我們這個節目就是綜藝,不要當真”多少有些像騙了女生卻說“我以為我們只是圖個樂而已”。當然,一些被騙X的女生肯定不願承認自己那麼傻被騙X了,她也會跟別人說,我們就是圖個樂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