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周至縣殘疾青年商興國

身殘志堅 勇挑家庭重擔 熱心公益 鄉鄰交口稱讚

---記周至縣殘疾青年商興國

在西安市周至縣啞柏鎮昌西村,一提起商興國這個名字,方圓幾十裡的村民都會讚口不絕。年齡大的村民說,他是一個既孝順又熱心的好小夥,即便是同齡的年輕人,也對他佩服有加。因為他不但在父親離世後堅強地挑起家庭的重擔,照料患眼疾的母親和長期癱瘓的姐姐以及兩個正上小學的兒子,去年又經歷了妻子重病住院的打擊和今年母親患眼疾西安住院的遭遇,而且還經營著幾畝獼猴桃園,四鄉八鄰誰家有事,他還熱心地幫忙操心。更讓人想不到的是,他竟是一個患嚴重腿疾的殘疾青年。

從小遭遇不幸 練就一顆堅毅的心

記周至縣殘疾青年商興國

商興國似乎從小就遭遇了很多不幸。三歲的時候,不幸患小兒麻痺,在父母的精心照料下,雖然有幸保住了性命,但卻從此落下了嚴重的腿疾。而幾乎在同時,比他大兩歲的姐姐又不幸出事,在一次玩耍中摔傷了頭部,換上了腦膜炎,雖經多方醫治,仍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症,最後癱瘓在床,這一癱瘓,竟然就是四十多年。

童年的小興國,雖然身患腿疾,性格卻很要強。上小學的時候,看到小夥伴們都在快樂的玩耍他卻不能參與,經常強忍著痛楚的淚水,一個人默默地在一旁用小樹棍畫字。就是這樣的一種“另類”的童年生活,練就了他一顆堅毅的不服輸的心。也正是得益於腿部殘疾,興國從小就學習刻苦,以至於後來以優異的成績升入高中。

進入高中以後,商興國的性格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以前心裡比較自閉的他忽然變得開朗起來,不但經常和同學交流探討學習中的問題,而且經常參加學校的文藝活動,還在全校的歌詠比賽中得了獎。高中畢業以後,他還專門到北京學習器樂,在以後的生活裡,每每遇到煩惱,他就會拿起心愛的吉他,一個人自娛自樂地彈唱。對音樂的熱愛令他對未來的人生充滿了美好的憧憬。

永挑家庭重擔 積極投身社會公益

記周至縣殘疾青年商興國

從北京回來以後,他主動放棄了酷愛的音樂之路,勇敢地幫著父親挑起了家庭的重擔,照顧癱瘓的姐姐,還栽植了幾畝獼猴桃,改善家庭經濟;不僅如此,他還熱心村裡的公益事業,鄰里親朋之間只要誰家有大小的事情都會隨叫隨到,村裡的許多事務他都積極參與。

從2004年開始,他還經常給省市有關媒體提供新聞線索,經常參與媒體組織的各種活動。由於他的熱情和積極向上,2008年被陝西新聞廣播正式聘為聯絡員。2008年9月,陝西新聞廣播電臺的新聞援助啟動儀式就在他家舉行,那天,從省城一下來了好多大記者,還有來自寶雞、咸陽等地的熱心聽眾慕名而來,擠滿了他家的院子,讓他一下子成了附近的“名人”,從此他和新聞行業以及許多知名記者、編輯、主持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2008年汶川大地震,他還主動向災區捐款一千餘元。2011年,他被一家雜誌社聘為新聞工作者,經常向媒體提供當地的好人好事,客觀公正地反映存在問題,積極幫助相鄰解決實際問題,被當地村民津津樂道。

再次遭遇不幸 熱衷公益痴心不改

記周至縣殘疾青年商興國

就在他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業樂此不疲的時候,2014年,新的不幸又降臨在他的身上。長期積勞成疾的父親突然得了惡性膠質瘤,在西安幾次住院,幾次做手術,最後還是離開人世。父親得病,在病床上一躺就是半年多,拖著腿疾的商興國和兩個哥哥來回在縣城和省城之間奔波,日夜守護,端水餵飯,盡心照料,直到把父親送走。父親走後,家庭的重擔一下子落在了他一個人的身上,既要照顧癱瘓的姐姐,還要撫養教育兩個上小學的兒子,家裡的幾畝獼猴桃也主要要靠他管理。

2016年3月,商興國妻子又患重病在西安住院,一住又是將近三個月,2017年3月,母親又因為眼疾在西安博愛醫院住院治療。幾位親人患病使得商興國為此債臺高築。他說,如果沒有國家的合療政策,他都無法想象生活會是什麼樣子。說到這裡,他很激動的對記者說,他很感謝黨和政府的政策幫扶他會永遠記住黨的恩情。

陝西省書協副主席劉偉群鼓勵商興國並一起合影

堅強的商興國沒有被生活的重擔壓倒,對未來他依然充滿信心。筆者見到他的時候,他正在獼猴桃地裡忙乎。他告訴筆者,父親走了,他成了家裡唯一的男人,不管困難多大,他都要撐起家裡的這片天。談到以後的打算,商興國說,他將繼續參與公益事業,為更多的鄉親特別是像他一樣的殘疾青年提供幫助,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村民之間有什麼糾紛什麼困難他也熱心調解幫忙。就在今年兩位村民為蓋房發生糾紛,在他的熱心調解下,兩家重歸於好。

2015年,他被縣上推薦為西安市的警風警紀監督員,兩年來,他積極履行職責,受到各方好評。

祝願商興國在未來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堅定,路越走越寬。(何磊 陳維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