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聯收費了,微信、支付寶要付多少錢?

“愉見財經”從多個渠道同時確認,網聯的確已經開始收費了,但“工作還在推進中”。換句話說,最終的收費方案至今尚未完全敲定。

其實網聯收費這事本身不算大新聞,因為本就在意料之中,我們在過往專欄裡也多次說到,免費午餐不可能一直持續。

一則,第三方支付巨頭都完成切量後,微信、支付寶雙巨頭在銀聯和網聯的切量比例在二八左右,可想而知網聯處理的交易量之大,以峰值今年“雙11”來說,當天網聯平臺處理跨機構支付交易筆數15.4億筆,金額1.16萬億元。二則,網聯300多人的公司團隊,經營成本壓力也是在的。

收費早晚是要開始的。看點則在於以下兩方面:

- 一是怎麼收。比如更多按量收還是更多按筆收,包月還是按具體發生數收,收多少?支付機構們已經沒有了備付金利息收入,轉接清算的收費對於微信、支付寶雙巨頭而言會形成不小的成本。

(尤其是,如果按筆收的話,財付通的筆均小但筆數最多,也就最不划算。)

- 二是後清算市場格局。網聯免費午餐優勢不再,銀聯網聯的二八格局是否會有微妙變化?

網聯收費了,微信、支付寶要付多少錢?

一、

先來說怎麼收。鳴謝支付圈挖料頭牌李意安及其公眾號“十字財經”(ID:cross_finance),據她打探:

1,雙巨頭方面,眼下形成的收費方案是,網聯設置了交易規模作為收費方式的分界線,規模之下,採取包月的計價方式,微信支付一個月6000多萬,支付寶一個月4000多萬;而規模之上,則按量計費。

2,中小支付機構方面,據一家中型支付機構透露,網聯收取的費用僅為全年20萬上下。

據稱這之前有過多輪磋商。比如曾有支付巨頭主張暫時不收費,通過增資擴股的方式為網聯補充資本金;也曾動議過按筆收費,但這對微信支付而言顯然是下策。因此多方反覆談判形成了眼下的收費方案。

對於目前的收費標準,“十字財經”評價稱“不算貴”。攤到筆均,成本僅在數釐範疇,甚至可算得上“便宜”了。

網聯收費了,微信、支付寶要付多少錢?

二、

再說後清算市場格局。

之前網聯的“免費午餐”誘人,雙巨頭同時也是網聯股東。加之網聯的“網絡清算”根紅苗正出身,以及其系統能力的確經得起考驗,“愉見財經”也從雙巨頭處都聽到過對網聯平臺性能和行業統籌能力的點贊。以上種種,讓網聯獲得了二八切量格局中的“八成”。

當“免費午餐”取消後,二八格局會變嗎?“十字財經”做了三點分析:

第一,微信支付和支付寶也是會價格敏感的,假設銀聯做出一些相應的價格調整,二八切量格局是有改變的可能性的,這是正常的經濟學邏輯。

第二,情況又挺複雜,銀聯未必要調整定價決策。一方面,價格合同往往有一個期限,眼下未必很快到期;另一方面,銀聯和網聯的官方背景也決定了其不太可能掀起價格戰。所以這麼看,二八切量格局又可能不會變。

第三,網聯眼下的清算模式(第三方支付服務商-網聯-支付寶/微信支付-網聯-銀行)中,最終髮卡側還是落實到各大銀行卡基,而這些卡可都明明白白還是62的Bin,銀聯的標。

轉接清算機構銀聯同為卡組織,網聯不是。在“愉見財經”的理解中,銀聯在這其中也是有一定管理功能、品牌賦予和相應工作的。理論上,如果參照境外卡組織的做法,是可以對自己的髮卡收取一定費用的。

“愉見財經”之前採訪過某知名國際卡組織,他們的收費名目多達200多項,品牌費收入就佔四成。所以我老說,真正被拋向市場化運作的話,對銀聯而言是挑戰,其實也是機遇。

尤其是當美國運通、萬事達卡、VISA都勢必悉數進入中國市場了(美運應該最快,估計就接下去幾個月了),銀聯會不會擲出這一棋呢?又是一大看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