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史料裡呂布的天生性格是什麼?

可靠史料裡呂布的天生性格是什麼?

呂布是三國時期的人物,當時人說:“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1],意思是呂布的武功非常強。看他的天生主性格的難度是三國人物裡面最難或最難的之一,我有次問剛出書的同學,他說史料太少不知道。

呂布原來給我的印象,最可能的是天生的超越+愉悅或愉悅+超越性格,那麼他是不是這兩個天生性格之一呢?

呂布原籍山西幷州,因驍勇善戰在幷州任職。刺史丁原兼任騎都尉後,在河內駐守並任命呂布為主簿,很器重他。[2][3]

呂布不只是一介武夫,跟曹操打仗互有勝負,打劉備常勝,陳宮評價呂布:

呂布壯士,善戰無前。[4]

呂布投靠袁術,但因自恃有誅董卓之功而十分驕恣。後與袁術分手。

呂布稱劉備為弟[5]。袁術攻打劉備,呂布出面相助,在轅門射戟解決事件。[6]

呂布的部下郝萌反叛,部將曹性反正成功,《後漢書》記載:

布謂性曰:“卿健兒也!”

呂布對曹性說:“你真是個健兒。”

呂布選擇的誇獎詞是“健兒”。

袁術想聯合呂布,向呂布提親,提出自己兒子和呂布女兒結為夫妻,呂布同意了。陳珪遊說呂布:“曹公奉迎天子,輔佐朝政,征討八方,威震四海,而將軍您應與他合作,以取得天下安寧。如果您與袁術成了親家,將會擔上不義之人的罪名,那樣形勢就對您不利了。”呂布心裡也怨恨當初袁術不接納自己,被說動,追回使者韓胤接走的女兒,還殺了韓胤(還沒和曹操談好就行動,過急)。按理說呂布既然為了曹操如此對待袁術,就是要與其決裂的,那接下來就要聯合曹操了,可是陳珪想派其子陳登到曹操處說明聯合之事,呂布居然不同意,這裡應該是呂布好面子的好感。

正巧曹操的使者此時來到,傳曹操借漢獻帝的旨意任命呂布為左將軍。呂布大喜,面子得到提升,就讓陳登啟程談與曹操聯合。[7][8]

《後漢書》記載:

袁術怒布殺韓胤,遣其大將張勳、橋蕤等與韓暹、楊奉連勢,步騎數萬,七道攻布。布時兵有三千,馬四百匹,懼其不敵,謂陳珪曰:“今致術軍,卿之由也,為之奈何?”

也可見,呂布只有三千兵,馬只有四百匹,而袁術有步騎兵數萬,他之前不與袁術聯合殺其使者,是不詳細思考就做出的行為。等袁術真打來了,沒有成功聯合曹操的後手,又說陳珪“卿之由也(你的原因)”,不想負此與袁術絕交的責任。

呂布用陳珪的計策打敗袁術,《九州春秋》記載:

布騎皆於水北大咍笑之而還。

呂布率騎兵擊滅袁術的軍隊,在岸北大笑之而還。

這裡的大笑也可能是其天生性格的體現。

呂布大將高順說:

順每諫布,言:“凡破家亡國,非無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見用耳。將軍舉動,不肯詳思,輒喜言誤,誤不可數也。”。布知其忠,然不能用。布從郝萌反後,更疏順。以魏續有外內之親,悉奪順所將兵以與續。及當攻戰,故令順將續所領兵,順亦終無恨意。

高順常規勸呂布:”但凡國破家亡,並非怕沒有忠臣和智者,而是怕他們不被任用。呂布將軍行動,不肯詳細思考,總是喜歡談論表面看見的錯誤,這些錯誤是多不勝數的。”雖然呂布知道高順忠心於己,可是呂布並沒有重用高順,緊接著呂布因為郝萌的謀反,對高順變得更加疏遠(為什麼呢?),憑藉和魏續有外內之親,奪取全部高順所領導的陷陣營士兵給魏續,直到當要戰爭的時候,因此才令魏續還給高順統領的陷陣營部隊與交還兵符,高順也從來沒有恨意。[9]

這裡的不肯詳細思考,喜歡吐槽表面是個天生性格的判斷點(網上對這段的白話跟我不一樣)。

《英雄記》記載:

布見備,甚敬之……備見布語言無常,外然之而內不悅。

呂布見到劉備,很恭敬他……劉備見呂布說話無常,就應付他但心裡不高興。

劉備的天生性格跟呂布不一樣,以劉備的標準,覺得他語言無常。

呂布最後與曹操交戰,曹操寫信讓他投降,他心動,但是陳宮勸其不要,陳宮讓他率軍在外,利用城防裡應外合消耗曹操,可呂布妻子信不過陳宮(陳宮之前讓郝萌叛變過呂布,呂布原諒了他),不想與夫君分離[8],呂布如果信不過陳宮,可以只讓陳宮只做謀士,限制他的權力,劉邦不會因為蕭何可疑而不敢出去,可是呂布選擇了千餘騎兵出擊,打敗了就回來守城不敢出。

發現大勢已去,呂布命令左右殺死自己並將其首級交給曹操,左右不忍弒主,選擇下城投降。此處可能是呂布死前也講義氣,史載呂布逃走多次帶上女人,這在結果上起碼比經常弄丟女人和孩子的劉備和可能(有異議)把孩子蹬下車的劉邦有情。

《英雄記》記載:

布謂太祖曰:‘布待諸將厚也,諸將臨急皆叛布耳。’太祖曰:‘卿背妻,愛諸將婦,何以為厚?’布默然。”[10]

呂布戰敗被抓,被捆到曹操面前時說:“平時我很厚待手下,想不到大難臨頭他們(應該是指部下侯成、宋憲、魏續的反叛[11]:)全都忘恩負義背叛我!”曹操笑道“你揹著自己的妻子染指下屬們的妻妾,這樣的行為稱得上是厚待他們?”呂布沉默。

如果曹操是胡說,呂布應該否認,但呂布沉默證明有此事。

所以綜合可看出呂布是天生的愉悅+超越性格。呂布殺董卓可以找理由說是為民除害,為女人殺董卓,可以說是情有可原,而呂布最不像這個性格典型的部分是漢靈帝駕崩後,丁原進京與大將軍何進密謀誅殺掌權的宦官,但事敗何進被殺,來自西涼的董卓入京後,誘呂布投靠了自己並殺了丁原[12],不說道德的話這是很沒義氣的事情,如果不是兩人平時就不對付(丁原的主性格估計是超越),可以解釋為利慾薰心。

可靠史料裡呂布的天生性格是什麼?

可靠史料裡呂布的天生性格是什麼?

科普

性別有天生,性格也有天生,後天的改變屬於個性。天生有四種性格的人,加上同時有其中兩個天生性格的人,一共有十二個性格的人,天生性格學應用於工作、生活有很多作用。歡迎點關注學習、應用諮詢。


  1. 《曹瞞傳》。 ↩
  2. 《三國志》/呂布傳:刺史丁原為騎都尉,屯河內,以布為主簿,大見親待。 ↩
  3. 《後漢書》/呂布傳:呂布字奉先,……刺史丁原原為騎都尉,屯河內,以布為主簿,甚見親侍。 ↩
  4. 《三國志》/魏書七/呂布(張邈)臧洪傳第七。 ↩
  5. 《英雄記》:布見備,甚敬之,謂備曰:“我與卿同邊地人也。布見關東起兵,欲誅董卓。布殺卓東出,關東諸將無安布者,皆欲殺布爾。”請備於帳中坐婦床上,令婦向拜,酌酒飲食,名備為弟。 ↩
  6. 《三國志》:布遣備屯小沛。布自稱徐州刺史。術遣將紀靈等步騎三萬攻備,備求救於布。布諸將謂布曰:“將軍常欲殺備,今可假手於術。”布曰:“不然。術若破備,則北連太山諸將,吾為在術圍中,不得不救也。”便嚴步兵千、騎二百,馳往赴備。靈等聞布至,皆斂兵不敢復攻。佈於沛西南一里安屯,遣鈴下請靈等,靈等亦請布共飲食。布謂靈等曰:“玄德,布弟也。弟為諸君所困,故來救之。布性不喜合鬥,但喜解鬥耳。”布令門候於營門中舉一隻戟,布言:“諸君觀布射戟小支,一發中者諸君當解去,不中可留決鬥。”布舉弓射戟,正中小支。諸將皆驚,言“將軍天威也”!明日復歡會,然後各罷。 ↩
  7. 《後漢書》:術遣韓胤以僭號事告布,因求迎婦,布遣女隨之。沛相陳珪恐術報布成姻,則徐、楊合從,為難未已。於是往說布曰:“曹公奉迎天子,輔贊國政,將軍宜與協助同策謀,共存大計。今與袁術結姻,必受不義之名,將有累卵之危矣。”布亦素怨術,而女已在塗,乃追還絕婚,執胤送許,曹操殺之。操,陳珪欲使子登詣曹操,布固不許,會使至,拜布為左將軍,布大喜,即聽登行,並令奉章謝恩。登見曹操,因陳布勇而無謀,輕於去就,宜早圖之。 ↩
  8. 《資治通鑑》/卷六十二:袁術遣使者韓胤以稱帝事告呂布,因求迎婦,布遣女隨之。陳珪恐徐、揚合從,為難未已,往說布曰:“曹公奉迎天子,輔贊國政,將軍宜與協同策謀。共存大計。今與袁術結婚,必受不義之名,將有累卵之危矣!”布亦怨術初不己受也,女已在塗,乃追還絕昏,械送韓胤,梟首許市。陳珪欲使子登詣曹操,布固不肯。會詔以布為左將軍。 ↩↩
  9. 王粲等撰《英雄記》。 ↩
  10. 《英雄記》:布欲令陳宮、高順守城,自將騎斷太祖糧道。布妻謂曰:“將軍自出斷曹公糧道是也。宮、順素不和,將軍一出,宮、順必不同心共城守也,如有蹉跌,將軍當於何自立乎?願將軍諦計之,無為宮等所誤也。妾昔在長安,已為將軍所棄,賴得龐舒私藏妾身耳,今不須顧妾也。”布得妻言,愁悶不能自決。 ↩
  11. 《三國志》:布覆叛為術,遣高順攻劉備於沛,破之。太祖遣夏侯惇救備,為順所敗。太祖自徵布,至其城下,遺布書,為陳禍福。布欲降,陳宮等自以負罪深,沮其計。布遣人求救於術,自將千餘騎出戰,敗走,還保城,不敢出。術亦不能救。布雖驍猛,然無謀而多猜忌,不能制御其黨,但信諸將。諸將各異意自疑,故每戰多敗。太祖塹圍之三月,上下離心,其將侯成、宋憲、魏續縛陳宮,將其眾降。 ↩
  12. 《三國志》:靈帝崩,原將兵詣洛陽。與何進謀誅諸黃門,拜執金吾。進敗,董卓入京都,將為亂,欲殺原,並其兵眾。卓以布見信於原,誘布令殺原。布斬原首詣卓,卓以布為騎都尉,甚愛信之,誓為父子。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