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中降為營長的李雲龍,一直在獨立團當老大,總部首長們為何不管此事?你怎麼看?

一零伍_點


電視劇嘛,有點藝術上的刻畫很正常嘛。

雖然越級指揮這種“兵痞”作風在我軍是被嚴令禁止的,畢竟軍隊是黨的軍隊,不是他李雲龍個人的軍隊。但結合小說的情境,特殊人才、特殊環境、特殊對待,是完全說得過去的。

看過電視劇的都知道,李雲龍之所以被降級成了營長,因為魏和尚事件。

魏和尚,也就是李雲龍的警衛員魏大勇,在送信途中遭到黑雲寨二當家等人劫道,最終和尚被二當家梁二虎所殺。

和尚是誰啊?那是李雲龍的救命恩人啊,當年反掃蕩。李雲龍打擺子,陷入絕境,是和尚把他從槍林彈雨中背出來的,這是過命的交情。在李雲龍心中,和尚的地位不比趙剛低。

當時,李雲龍聽到這個消息整個人都懵了,原著裡刻畫得形象:

……腦袋都炸了,足足愣了20分鐘,一聲不吭,臉色煞白。繼而把酒碗捏得稀爛,鮮血直流。接著更是一口鮮血從口中噴了出來。李雲龍吐完血,就大哭了起來,那是昏天黑地,毫無顧忌……

和尚得死,對於李雲龍這種重情重義的鐵血漢子來說,其打擊不亞於當年在平安縣城下的那一炮。

所以李雲龍他必須要報仇,他帶著隊伍殺上了黑雲寨,無視了謝寶慶的白旗,機槍迫擊炮全上陣,滅了黑雲寨,親手砍了二當家梁二虎。

但是這事兒沒完,黑雲寨不是普通的土匪,他是已經被八路軍給收編了的抗日武裝,不然當時而且當時謝寶慶已經舉白旗投降。也就是說,李雲龍不僅僅是擅自攻打抗日武裝,破壞統一戰線,還殺了俘虜。這兩點都是違反軍紀的。

這些李雲龍都知道,當時孔捷還親自來勸,結果被李雲龍讓張大彪給綁了。李雲龍他忍不了,這個仇必須得報。

這和當年趙家峪之戰後攻打平安縣城的是心情是一樣的,那一次他必須要救老婆,要給趙家峪的父老鄉親報仇。這一次他必須要給死去的兄弟一個交代,這才是人乾的事兒,這就是李雲龍的價值觀。

不然的話,那還叫李雲龍嗎?

而最終的結果就是李雲龍因為這件事兒被降了職,從團長降到營長,團長由趙剛代理。官職雖然變了,但李雲龍在獨立團的地位沒變,他仍然是那個說一不二的團長。衝鋒號一響,全團都得聽他的。

為什麼?

因為李雲龍是這個團的靈魂。

獨立團從上到下,不管是張大彪、邢志國、趙剛還是那些士兵,甚至於楚雲飛這些人,他們只認李雲龍。不然後來楚雲飛就不會請李雲龍去赴宴了。

電視劇裡有這樣一幕:

有一個新兵,不懂事,喊李雲龍一聲營長。結果被老兵狠狠扇了一個耳光。

新兵向代理團長趙剛哭訴,但趙剛並沒有批評老兵,而是訓了新兵一頓。趙剛說:李雲龍在你還穿開襠褲的時候就是團長了。我們獨立團的團長除了他,沒有別人。

由此可見,除了那些剛來不懂事的新兵蛋子,獨立團都認為李雲龍還是團長。

這是有原因的,這支獨立團可是李雲龍一磚一瓦拉起來的,從剛開始的發麵團,到後來的反掃蕩減員三分之二,李雲龍帶著獨立團經歷一次又一次的磨難,沒有李雲龍就沒有如今的獨立團。

此外,其實在《亮劍》中,類似的事情不是沒有,還是在獨立團,當初孔捷因為楊村一戰被擼,李雲龍從被服廠調來當團長。最開始那些士兵可是隻認孔捷啊。孔捷讓警衛員打揹包準備走人的時候,獨立團的戰士們圍在院子裡要讓老孔把他們也帶走。

有個戰士對孔捷說:

“自我一進獨立團,你(孔捷)就是團長,獨立團團長我就認你,如果你要走,請你拿把機槍把我們都突突了”

李雲龍其實遇到的是和當年孔捷差不多的情況,只不過是孔捷後面聽團長李雲龍的,這裡代理團長趙剛聽營長李雲龍的而已。

這符合《亮劍》的劇情邏輯。

再說領導層面,其實總部對於李雲龍這個作風,本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降職只是走個過場而已,畢竟犯了紀律。但是誰都知道情有可原,黑雲寨那可是槍殺了咱們的八路軍戰士啊,如果不是當時形勢特殊,早就把這幫人給剿滅了。

所以總部也沒想真的處罰李雲龍,不然他們為何依然讓李雲龍待在獨立團,而且讓趙剛代理呢?很顯然,這還是他要讓李雲龍來指揮。

李雲龍自打鄂豫皖開始,五上五下,光團長職位撤了三四次,降職對於李雲龍,對於上級來說,太正常不過。

這就是所謂的特殊人才、特殊時期、特殊對待。


白話歷史君


亮劍中,魏和尚無辜慘死,李雲龍的憤恨是很明顯的。小說中描述的是,李雲龍喝酒時聽見魏和尚犧牲了,李雲龍愣了二十分鐘,一聲不吭,然後捏碎了酒杯,手上全是血,周圍人圍過來,李雲龍又一口血噴了出來,噴的到處都是。緊跟著,李雲龍嚎啕大哭,哭了一個多小時,哭完了,集合,報仇。

攻陷黑雲寨之後,李雲龍的部隊殺了幾十號土匪小嘍囉,隨後就開始清算匪首,總共四個,謝寶慶跑了,還剩仨。李雲龍也沒廢一句話,直接砍死了老二老三,砍老四的時候,被攔住了,然而,那貨自此成了歪脖子。

小說中的處罰是,大過處分一次,降兩級。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團參謀長張大彪,每日彙報工作,對象,李雲龍。代理團長是趙剛,每次去開會,回頭再回團裡彙報,對象,李雲龍。團裡開會,首腦是李雲龍,對著所有人吆五喝六。

然而,上級對這種事也是心知肚明的,李雲龍幹啥缺心眼的事,上級都會知道。其實上級是默認李雲龍在團內的領導地位的,只不過沒明說。李雲龍降職之後,上級卻一直沒有派新的團長接替,只是讓趙剛代理。

而我們再看下李雲龍降職的時間是1944年,小說裡面,在戰爭結束之後,李雲龍的隊伍和楚雲飛的隊伍發生摩擦,小說裡是這樣寫的“9月,晉西北八路軍李雲龍部的一個營遭到國民黨 軍楚雲飛部的突然襲擊.....”,這就說明,李雲龍已經官復原職了,從降職到復職,也就一年時間。

上級不派新團長,一年官復原職,說明上級根本沒打算剝奪李雲龍的指揮權。對他的處分,頂多是給李雲龍一個教訓,給孔捷和上邊一個交代。意思意思就行了,不用玩的太真了。

事實上,李雲龍的錯誤是很嚴重的,消滅一個已經歸附的部隊,是可以判死刑的。然而,上級同樣會權衡利弊,謝寶慶的隊伍可謂無惡不作,也是他們率先殺了八路的戰鬥英雄,李雲龍報復在後。即便收編,也不會讓上級省心。還是會惹出來很多麻煩,反正人已經殺了,殺了李雲龍人也活不過來了。而且,戰爭即將結束,即將面臨內戰,不大會處理李雲龍。另外,李雲龍和上級的私交還是很好的,上面也會酌情處理。


軍武文齋


第二次長沙會戰因情報洩露,第九戰區第10軍遭敵伏擊傷亡慘重,戰後軍長李玉堂被撤職,三個師長均遭處分。軍事委員會選任的新軍長是同為黃埔一期的鐘彬,但鍾彬深知李玉堂在第10軍的威望和事出有因,藉故拖延不肯赴任。



兩個月後日寇再犯長沙,薛嶽只好保舉李玉堂官復原職,李還拿捏著不肯買帳,後來還是蔣介石出馬,親自把電話打到李玉堂那裡:“那麼,長沙交給你了”。

在這段沒有軍長的空窗期裡,李玉堂在第10軍仍然一言九鼎,恢復“代理軍長”職務後率部再戰,第三次長沙會戰該軍一戰雪恥,封號“泰山軍”,李玉堂直接升任第27集團軍副總司令,預10師方先覺接掌第10軍。



所以在這一橋段上《亮劍》確實無可厚非,無需吐槽,軍隊也是社會的一定縮影,是有人情世故和潛規則的,張大帥怎麼說來著?“江湖就是人情世故”。八路軍總部沒有選派新的軍事主官,而是以政工幹部趙剛代理團長,這本身就是一種輕描淡寫的態度。甚至楚雲飛請李雲龍喝酒時也仍然把他當團長對待,“友軍”都這麼門清,何況自己人。

跟李玉堂一樣,李雲龍在獨立團有著無與倫比的威信,如果總部真想給獨立團更換軍事主官,要麼將李雲龍降職後調到其它部隊,要麼直接選派新團長到任,類似於之前丁偉接手新一團那樣,要麼乾脆將李雲龍送上軍事法庭或關了禁閉,都可以解決掉李雲龍在獨立團的存在。



顯然,上述選項總部都沒有考慮,而是將其在原單位就地降職使用,卻又不再派來新團長。

戰爭時期關於撤職是有若干引深解釋的,比如“撤職查辦”、“撤職留任”、“撤職候用”等等,中國語言極度豐富,撤職是上級給予的處分和態度,而後面的兩個字才是重點,李大腦袋則屬於“降職候用”,只要沒離開獨立團,在政委、副團長到各營連長面前,李雲龍仍然是神一般的存在,趙剛訓斥小戰士:“記住,獨立團沒有別的團長”。



因為情況比較特殊,李雲龍並沒有大規模殺俘,他只是處決了殺害和尚的二當家山貓子,就這件事本身而言並沒有什麼問題,正常剿匪和誅殺元兇,只是因為黑雲寨土匪剛剛同意整編,李雲龍的做法有些衝動不顧大局而已,包括綁了孔捷等人都沒有什麼嚴重後果。

換個角度,就算黑雲寨集體了參加八路軍,難道山貓子害死魏大勇就不追究了嗎?殺人償命,軍法無情。



所以李雲龍所犯的只是“錯誤”而非“罪行”,感情非常深厚的警衛員加兄弟被害,上上下下都可以理解李雲龍的憤怒,降職已經是最輕的處罰,總部根本就沒有讓獨立團易主的念頭,只是為了嚴肅紀律,做個姿態而已。至於一營長李雲龍繼續在獨立團以老大自居,不僅獨立團幹部戰士認為理所應當,總部首長也心知肚明,睜一眼閉一眼而已。

《亮劍》中並沒有具體交代李雲龍官復原職的時間,但間隔一定不會太長,走走過場的事情。認真解讀《亮劍》電視劇及原著的話,你會發現其實李雲龍聰明絕頂,他雖然錯誤不斷,但都是無關大局和戰爭勝負的小性子,從未有原則問題上的立場偏差,這也是作者極力刻畫的主題,否則的話,在軍紀森嚴的戰爭年代,他李雲龍有幾個腦袋也不夠砍的。


度度狼gg


“此仇不報,我李雲龍誓不為人!”,李雲龍一得到魏和尚慘死在土匪手裡的消息便帶著一營的部隊去攻打黑雲寨,誓要給和尚報仇。

土匪當然不是“虎狼之師”獨立團的對手,三下五除二就被打了下來,李雲龍一怒之下就砍了元兇二當家,結果闖下大禍被降為營長。


可是降為營長的李雲龍還是老大,上級為何不管呢?我認為原因有二:

一:上級管不了

李雲龍在團裡的地位已經完全不需要靠團長這個虛名了,李雲龍帶著部隊走了這麼多年,硬是把獨立團帶成了一支嗷嗷叫,有軍魂的部隊,他已經完全可以做到他指那部隊打哪了。攻打平安縣城、打土匪,這都是沒有上級命令違反紀律的事,可是兄弟們都義無反顧地跟著他去了,就更不用說把營長當團長對待這件小事了。

降為營長的李雲龍也和團長沒啥區別,團裡的軍事大事都要問過他,團參謀長張大彪、團長兼政委老趙都聽他的。新兵甚至因為叫李雲龍營長而捱揍了,李雲龍在團裡的威信由此可見一斑。


二:上級也不想管

李雲龍的赫赫戰功都在上級長官的眼裡,上級對他也是又愛又恨,愛的是他能打仗、會打仗,恨的是他不聽指揮。不過相比之下肯定還是愛多一點,畢竟哪個長官不喜歡能打勝仗的部下呢?況且李雲龍雖然屢次違抗軍令貿然行動,但也沒惹下過彌天大禍,因此上級也不會因為這件事把他一擼到底,只是在明面上說得過去把他降為了營長而已,而上級也知道這道命令起不到實際作用的。


曉史才能明事


李雲龍被降職為營長,並不是攻打平安縣城遭受的處分。在拿下平安縣城,總部首長認為李雲龍可以功過相抵。八路軍總部對李雲龍既沒有獎勵,也沒有進行懲處,只是由陳賡對其做了思想工作。李雲龍被降職處分是為了給自己的好兄弟和尚報仇,殺了已經接受八路軍改編的黑風寨的部分人員。這件事情肯定是要被報告給八路軍總部,首長一聽非常生氣,李雲龍前腳才違法規定擅自攻打平安縣城,後腳又惹出了新的事情。李雲龍被降職處理也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事實上李雲龍殺人被撤職還是比較輕的處罰,重的甚至可能被槍斃。雖然李雲龍被降為營長,但是八路軍總部卻並未給獨立團派來新的團長。一方面是首長們愛惜人才,對於李雲龍的處理只是暫時的,很快又會任命李雲龍擔任獨立團的團長。另一方面是當時軍事幹部極度的缺乏,其它部隊都缺乏軍事幹部,哪裡還有多的團級幹部調到獨立團。李雲龍降為營長之後,負責獨立團日常事務和軍事指揮的應該是邢副團長。這也是符合軍事方面的常識,並沒有太大的錯誤。

李雲龍是在抗戰初期就擔任了獨立團的團長,經過幾年的時間下來,獨立團的官兵與其是有著深厚的感情。李雲龍的個人魅力也是非常大,深受獨立團官兵的愛戴和信任。獨立團三個營長都是李雲龍一手提拔,張大彪更是李雲龍的生死兄弟,邢副團長也是非常敬佩李雲龍,至於獨立團政委趙剛就更不用說了。因此在獨立團官兵的心中,團長依然還是李雲龍。這一點除非上級指派新團長接任,否則不會改變李雲龍的團長地位。

另外就是獨立團距離八路軍總部距離太遠了。當時八路軍能夠裝備電臺進行通訊大部分都是旅級部隊,像獨立團是很難擁有能夠進行即時通訊的電臺。即便獨立團能夠從日軍繳獲到電臺,也是需要將通訊工具進行上繳。距離太過遙遠,加上李雲龍被降職處理後也是比較安分守己。八路軍總部首長也就沒有必要對此管的太多,反正過段時間還會任命李雲龍擔任團長。


兵說


蒼茫大地認為原因如下:

一、李雲龍為警衛員魏和尚報仇,剿滅謝寶慶的清風寨,快意恩仇,實在合情合理。

共產黨後地寬宏,同意你謝寶慶投奔八路。你謝寶慶所部匪氣不改,圖財而害魏和尚性命,李雲龍聞聽生死兄弟被殺,怒氣沖天,率一營兄弟蕩平謝寶慶,這實在是大快人心之事,我觀電視劇這一情節時,也曾像金聖嘆一樣,大叫:快哉!快哉!

謝寶慶部下屠殺八路軍戰士,形同再次叛變,我軍對類似行為從不心慈手軟。講個真實的歷史事件。當過偽軍的郝鵬舉已編入華東我陳毅、粟裕部隊系列。他見國軍大舉進攻我軍,又學老英語課本中的蝙蝠背叛我軍,殺害了陳老總派去的聯絡員、原新四軍戰地服務團總團長朱克靖,陳老總勃然大怒,下令予以剿滅。陳老總活捉赫鵬舉後,又寫詩怒罵……

二、首長安排李雲龍在獨立團任營長,讓趙剛政委兼團長,顯示了高超的領導藝術。

A、讓李雲龍這個刺兒頭無話可說。李雲龍不經請示,直接處治,是有錯在先。領導如調整他單位再降為營長,他就前途渺茫,但仍在原單位,團長的位置由老搭擋政委趙剛代著,替他留著哩!讓李雲龍閉門思過的同時,也感到組織的溫暖。

B、讓全團將士心暖。李大團長在,全團的靈魂就在。要哪個再有怨言,給李大嗓門一通吼,立馬搞定。

C、保證了全團的安全。李雲龍是個悍將、智將,趙剛雖畢業於燕京大學、抗日軍政大學,軍政兼修但更長於政工,軍事是他的短板。抗戰剛剛勝利之際,我軍迎來大發展的黃金季節,正是缺少幹部之際,老李在,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D、對友軍投誠、起義部隊也有了交代。

三、我軍高級將領,久歷戎行,都有血性,對李雲龍這樣的悍將、智將、情將,愛惜有加。何況囯共面臨大廝殺的前夜,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啊!

講兩段軍史。紅十軍團在譚家橋大敗於王耀武之手,尋淮洲犧牲,後在玉懷山軍政委員會主席方誌敏、軍團長劉疇西先被捕後遇難,只有參謀長粟裕率400人突圍而去。如果當時的軍團長是共和國三十六個軍事家之一的粟裕、尋淮洲,紅十軍團的軍史就可能重寫。直到濟南戰役,粟裕率華野“打進濟南府,活捉王耀武",才報了當年的一箭之仇。

當年,山東軍區一把手羅帥率五萬將士浩浩蕩蕩下東北,聶鳳智本也在去東北之列,可愛才心切的膠東軍區司令員許世友竟虛構了聶鳳智生急性傳染病的病情,留下了這名愛將。

綜合上述,李雲龍降職,首長們是想讓李雲龍服服性,同時給方方面面一個交代,起個以儆效尤之效,並不是真的要殺了他這頭犟驢。


蒼茫大地顧煒斌


看過亮劍的人都看過這樣一件奇怪的事,獨立團團長李雲龍在受處分降級為團長的時候還在獨立團當老大,代理團長趙剛有事都要向他做彙報。這樣奇怪的現象總部首長為什麼不管呢?聽筆者娓娓道來。

這個問題應該從兩個角度來看,第一個角度就是李雲龍這個人。李雲龍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這是大家公認的事實,李雲龍的戰功也讓旁人無話可說,這也就導致即使當時首長不管,也沒人站出來“彈劾”李雲龍,在當時這些實打實的戰功是很讓人信服的。

其次,當時根據地正是用人之際,缺少像李雲龍這樣的猛將,這一點從李雲龍調任獨立團就可以看出來,當時也是李雲龍因為不聽指揮,被貶到被服廠當廠長,可是後來獨立團群龍無首,首長還是把李雲龍推上來當了團長。與此同時,新一團也被丁偉接管,丁偉同樣也是在赴延安學習的路上被緊急召回,這兩件事足以說明當時的幹部緊缺。

在首長們眼中,獨立團早晚還是要重新交給李雲龍,否則的話,只需要把李雲龍這尊大神調走,去別的團當營長,他這老大不就當不成了嗎?可是沒了李雲龍的獨立團還是獨立團嗎?李雲龍的作用首長們也心知肚明,所以這也是首長有意為之,既給了李雲龍處分,又沒有讓獨立團亂套。

接著我們來看第二個角度,就是說使李雲龍降職的這件事,幫魏和尚報仇攻打黑雲寨這件事本身毫無疑問是不符合規矩的,任何一個組織都會毫不猶豫的懲罰破壞規則的人,這就是李雲龍必須降職的原因。

就是讓他以營長的身份繼續當獨立團的老大,這個處分也必須下達。
再說回這件事,每一個優秀的領導者對這件事的處理都應該是一樣的,何況是李雲龍這樣的人,只不過由於李雲龍的性格加上他確實不守規矩,把事情鬧得有些大了,還扣留了同級別的孔捷。說到孔捷,如果說能讓這個事件變得完美的關鍵筆者認為就在孔捷身上,如果他當時能夠多想一想,想清楚裡面的利害關係,就應該果斷放棄黑雲寨,最少也不應該直接到獨立團去當面阻止李雲龍報仇。


發生這種下屬被害的情況,李雲龍的處理方法除了程度稍重之外,完全合情合理。如果當下屬被害,軍事主官無動於衷的話,勢必會讓將士們寒心。當時的孔捷就沒想到這一點,如果當時他真的成功阻止李雲龍報仇,事後他無疑會成為獨立團的仇人,黑雲寨接受整編也會給八路軍內部帶來不穩定的因素。而首長恰恰明白這一點,這才促成了這樣的局面。

綜上所述,李雲龍的這種行為可以說是皆大歡喜,對誰都沒有壞處,首長也是樂見其成。

<strong>


鄧海春


官場裡面有明升暗降的操作,也有明降暗升的操作,把李雲龍降為營長其實就是典型的明降暗升操作。在獨立團內部,李雲龍有著崇高的個人威望,高超的指揮藝術,上下都服他都敬他,別說降為營長,就是將為戰士,全團也會聽他的指令!首長深諳此道,故給李雲龍降級以明軍紀,留他在獨立團當營長好指揮控制獨立團,以便在戰爭中發展壯大,可謂一舉兩得之法。


獨立團曾經是一個戰鬥力低下的團,打不得硬仗,畏敵如虎,人數少,裝備差!老李去當團長後進行了技能訓練與思想教育,從此一群綿羊變猛虎,獨立團成為八路軍中戰鬥力爆表的主力團!也就是說獨立團是李雲龍一手訓練出來的,全團官兵都敬畏他,離開李雲龍後獨立團就焉了!

李雲龍是一個天生的將才,他領導下的獨立團戰功赫赫,對敵人頑強不畏死,對戰友不離不棄!比如騎兵連為了掩護大部隊突出重圍,生生全部戰死,無一投降者!又比如魏和尚無辜被土匪斬首後,李雲龍片刻將土匪剿滅,土匪頭子盡數被斬首祭奠魏和尚!



謝保慶的土匪也是一支實力強悍的武裝力量,他們先後搶過日寇、偽軍、晉綏軍、中央軍的物資裝備,且從沒有失過手。悍將楚雲飛都奈何不得謝寶慶大當家的,這夥土匪搶了楚雲飛的大批裝備。八路軍孔傑從謝寶慶手中要回了這批裝備,並打算收編謝寶慶!孔傑計劃將裝備還給楚雲飛,以保持和友軍的良好關係!收編謝寶慶則可以壯大他們團的武裝力量。不過一切都因魏和尚之死而泡湯!


土匪中的二當家的不願意投靠八路軍,認為參加八路軍沒有當土匪自由自在。因此他們在搶劫魏和尚不成時誅殺了和尚!二當家殺魏和尚的目的就是要逼大當家跟八路軍決裂。李雲龍聽聞魏和尚被土匪斬首了,悲憤交加硬要剿滅土匪,孔傑從中大力協調,說土匪已經是八路軍了,不能在去剿滅,只能內部處理!李雲龍強行把孔傑關了起來,一口氣剿滅了土匪,斬首了二當家的!

八路軍首長聽聞李雲龍斬首了投靠八路軍的土匪,又強制扣留了楚雲飛的裝備,於是不得不處罰李雲龍給外面人看!一方面給其他有意願加入八路軍的武裝看,另一方面做給晉綏軍楚雲飛看!結果就是李雲龍以營長之職代行團長之務,楚雲飛的裝備也被獨立團黑掉了!平安縣城之戰時,獨立團總兵力有一萬餘人,他們裝備精良、戰鬥意志高,給日寇沉重打擊,李雲龍以團長之職卻指揮了幾乎一個師的兵力!




大秦鐵鷹劍士




李雲龍為了給和尚報仇,指揮自己的一個營消滅了黑雲寨土匪,處決了殺害和尚的兇手山貓子,自己也被上級首長降為營長。

對於李雲龍來說,就是被降為士兵他也無所謂,只要能給和尚報仇,他什麼都不在乎。誰讓和尚就是李雲龍的好兄弟和好戰友,也是他的半條命。

本來上級首長下達的命令是由趙剛代理團長同時兼任政委。但趙剛不是軍事幹部,他根本就鎮不住李雲龍這5000人的大團。

但李雲龍違反了八路軍的軍紀,不處罰也不行。但獨立團又離不開李雲龍,所以首長才這樣下達了命令。既懲罰了李雲龍,又不會讓獨立團群龍無首一盤散沙。



有人會說,在電視劇一開頭,蒼雲嶺突圍戰時,李雲龍違抗了上級命令,從坂田聯隊的正面突圍,被調任軍服廠廠長,他的團長位置也被丁偉接替。

為什麼這一次不能照上一次的辦法呢?

新一團在李雲龍手上時只有1000多人,相對而言比較好管理,丁偉在管理軍隊上也是有自己的辦法的,去了就能搞定。

獨立團就不一樣了,此前就有5000多號人馬。經過這一段時間的發展,手下的將士只多不少。就算是有1萬人,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

一支有1萬人的軍隊,差不多相當於一個師了。如果沒有一個合適的將領來接替,就極有可能在軍事指揮上出現大問題。


當時八路軍非常缺乏軍事幹部,尤其是優秀的軍事幹部。像李雲龍這樣天生就是軍官的人,如果不好好利用,那真的就是親者痛仇者快了。



對於首長的安排,趙剛也是心領神會的。因此等剛入伍的戰士稱李雲龍為營長時,不管是李雲龍的警衛員還是趙剛,都嚴厲批評了這名戰士。

團部的參謀長張大彪更是李雲龍的鐵桿,是他從新一團帶過來的營長。用李雲龍的話說就是這小子我用著順手,張大彪曾向李雲龍表示:獨立團只有姓李的團長,沒有姓李的營長。

用趙剛的話說,就更逗了。趙剛去師部開會回來,找李雲龍商量,李雲龍一臉滿不在乎。趙剛就說:你李雲龍不降級還好,一降級反而行情上漲了。

說白了在獨立團,什麼時候都是李雲龍說了算。別人的話在獨立團還真不好使,就算趙剛也不行。



總部的首長和129師的師長都知道這件事,旅長就更不用說了。但他們都裝作什麼也不知道,任憑李雲龍在獨立團稱王稱霸。

副總指揮還是瞭解李雲龍的,旅長更是李雲龍在紅四方面軍的長官,沒有什麼他不知道的。從紅軍時期,李雲龍就在團長的位置上升升降降好多次了,什麼樣的處分和處罰,李雲龍都見識過了,對他也沒有什麼用,反正他也不在乎。



在軍隊裡邊是非常講資歷的。1955年授銜後,有很多紅軍時期的幹部的老部下,級別比自己還高,但他們看到自己的老首長後,還是得笑嘻嘻的敬禮。

李雲龍同樣如此,雖然被降為營長了。但獨立團不管是幹部還是士兵,都只認李雲龍。只怕是李雲龍被降為士兵了,他說一句話獨立團還是會聽他的命令。


總部首長也是象徵性的處罰一下李雲龍,不讓其他的軍事幹部跟著學壞榜樣。畢竟軍紀嚴明,犯錯誤了,不處罰也說不過去。就像孔捷在獨立團被特戰隊偷襲後被降級那樣,有合適的機會還是會被升上去當團長的。

誰讓八路軍缺優秀的軍事幹部呢,實際上對李雲龍的處罰就是做個樣子,走走過場。李雲龍在獨立團會會幹什麼,首長們還是心中有數的,只是不願意管,裝糊塗罷了。


新知傳習閣


答曰:實事求是, 放權下屬,一切以戰爭勝利為第一前提。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這是中共軍隊,在敵強我弱且敵後獨立戰鬥情況下的必然選擇。

敵後戰場的共軍,需要搶地盤,需要搶武器,需要搶所有東西。《亮劍》中李雲龍調動部隊,搶劫騎兵營之後和趙剛的對話,就是這一觀念最好的體現。

而旅長在得知李雲龍獲得一大批戰馬之後,第一想到的不是他私自調動部隊的事情,而是想要分潤一部分馬匹。由此可見在敵後戰場上,這種情況很常見,而且是上下默契的選擇。

放權下屬,一切以戰爭為前提。

其實這種放權下屬的情況,在敵後戰場上的典型體現,就是百團大戰了。

其實最早的百團大戰,八路軍總部原本部署了二十二個團參加戰鬥。

但是到戰後八路軍總部作戰科進行統計時,指揮員彭德懷、左權兩人意外地發現,最後竟有一百零五個團參戰。。也就是說多數部隊是“自願參戰”——堪稱戰爭史上的奇觀。

以紀律嚴明著稱的共軍,為何會出現這個情況?

首先紀律和戰術組織是矛盾統一的關係,而敵後發展的共軍,遵守毛澤東提出的“戰役和戰鬥的分散指揮原則”。

用毛澤東的話說:

“干涉到下級的具體事項,例如戰役戰鬥的具體部署等等,上級直接指揮同樣是有害的。因為這些具體事項,必須按照隨時變化隨地不同的具體情況去做,而這些具體情況,是離得很遠的上級機關無從知道的。這就是戰役和戰鬥的分散指揮原則。”

實事求是,敵後戰場給下級自主權。

共產黨的第一原則就是:實事求是。

而敵後戰場的現實情況,就是敵強我弱,必須以山地運動戰為主。而運動戰就需要給予下級更多的自主權。

於是毛澤東給下級自主權,八路軍總部也給下級自主權。

所以就出現了李雲龍的一個團圍攻平安城時,就能調動晉西北的所有八路軍隊伍參與阻擊戰爭。從而讓整個晉西北亂成一鍋粥。甚至還調動了八路軍總部,配合他作戰。

其實這些所謂的亂象,更像是一篇形散神聚的高級散文。李雲龍等八路軍地方部隊看似形散,實則背後都有一個“神聚”:實事求是。

而這篇散文的作者,正是八路軍的締造者,毛澤東。

後記:

抗日戰場,因為敵後作戰的需要,所以八路軍寫了一篇散文。

再到後來,敵我態勢發生變化,八路軍已經紮根華夏大地後,就需要從散文轉變成史詩。

於是根據實事求是原則,毛澤東瞅準機會發動延安整風,統一全黨全軍的步調。

使得八路軍既能紀律嚴明,又能靈活的組織戰術。所以在解放戰爭中,粟裕才能夠憑藉整合好的解放軍,在淮海一戰定鼎。

後來這個“實事求是”的精神,從紅軍轉到八路軍,再轉到解放軍。

看看國軍六十軍在解放戰爭中集體投降,後來改編為共軍第五十軍。在抗美援朝的漢江阻擊戰中,英勇頑強程度不比任何共軍老牌部隊差。

共軍越打越強,原因何在?實事求是。


(圖片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