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的兩個提轄為何要反?

《水滸傳》中有兩個著名的提轄,一個是魯提轄魯達,一個是孫提轄孫立。兩個人都是官居提轄之職,屬於正規的大宋公務員,月支一份俸祿,放著好日子不過,為何要反?

《水滸傳》中的兩個提轄為何要反?

提轄是古代的官名,表示管領的意思。宋代蘇舜欽 《論五事》中寫道:“諸色人等,各立名籍,仍差中官專切提轄。”宋代州郡多設置提轄,或由守臣兼任,專管統轄軍隊,訓練教閱、督捕盜賊。《宋史·職官志七》記載:“ 崇寧中,復置提舉兵馬、提轄兵甲,皆守臣兼之。掌按練軍旅,督捕盜賊,以清境內。”除此之外,南宋時有“四提轄”的官制,四者分別掌管:榷貨務都茶場(管理專賣)、雜買務雜賣場(管理官近宮府採買)、文思院(管制造宮近器物)、左藏庫(儲藏金銀錢)。

《水滸傳》中的兩個提轄為何要反?

魯提轄魯達原是老經略處的軍官。因為小種經略相公處無人幫護,撥他來做個提轄,在小種經略相公門下當差。魯提轄是個武官,性格粗魯豪爽,因為職權的便宜,經常欠茶房、酒店的錢,對於所管境內的不平之事都要及時出手,尤其是對於一些欺男霸女之事,毫不留情。他在酒樓上宴請史進和李忠,聽到金翠蓮父女哭泣,問清緣由,知道賣肉的鄭屠用虛錢實契的方式欺負金家父女,還要人家還賬。於是,魯提轄先安排金家婦女逃走,然後找到號稱“鎮關西”的鄭屠,三拳打死鎮關西。回到家中之後,收拾東西,趕忙逃走。由於他的身份是提轄,府尹不敢擅自辦理,先要稟報小種經略相公,得到答覆之後,才能發緝捕文書,捉拿魯達。一來二去。給魯達提供了逃跑的時間,等官府帶人到她的住處捉拿他的時候,他已經逃之夭夭了,早就不見了人影,到哪裡去尋找?

《水滸傳》中的兩個提轄為何要反?

看來,魯提轄魯達還是知道官府的辦事程序的。他犯了命案,不是因為對提轄的官職厭倦了,而是性格所致,連同他的直接領導小種經略相公都知道他喜好武藝,性格粗魯。魯提轄管著訓練地方軍隊,捉拿盜賊,還能管管治安,因此市面上的人都怕他、敬他,不敢招惹他。鄭屠也沒有直接招惹他,而是欺負了金家父女,被魯提轄知道了,依著他的好打抱不平、扶危濟困、除暴安良的脾氣,自己也不敢聲稱什麼“鎮關西”,一個賣肉的鄭屠竟敢號稱“鎮關西”,二話不說,一定要打倒這個欺男霸女的“鎮關西”,而且連同看管金家婦女的店小二也打了。整個營救金家婦女的過程,連同打死鄭屠、逃跑的過程,都是經過魯提轄精心思考的,沒有什麼破綻。看來,在他的潛意識裡,他並不喜歡做穩定的提轄官職,而是喜歡打打殺殺,風風火火闖九州。

《水滸傳》中的兩個提轄為何要反?

另一個提轄是登州的孫立。孫提轄孫立不是不願意當提轄,而是被弟媳婦拉下水了。孫立的弟弟是孫新,祖上是瓊州人氏,軍官子孫,因調來登州駐紮,弟兄倆就以此為家。孫新生得身長力壯,全學得他哥哥的本事,使得幾路好鞭槍;因此人們把他們弟兄兩個比做尉遲恭,叫孫新做小尉遲,叫孫立做“病尉遲”。孫新的妻子也就是孫立的弟媳婦就是母大蟲顧大嫂。母大蟲顧大嫂是解珍、解寶姑姑家的姐姐,因為捕殺大蟲被毛太公陷害入獄,負責給他倆通風報信的小牢子鐵叫子樂和卻是孫立媳婦的兄弟。因此,解珍、解寶應該叫孫立做姐夫,又因為解珍、解寶的母親是孫立、孫新的姑姑,解珍、解寶又叫孫立、孫新做哥哥。因此,解珍、解寶兄弟被毛太公父子陷害,落了難之後,樂和把他們親戚們都召集起來,要劫獄救人。母大蟲顧大嫂謊稱有病,派人去請孫立夫婦,說有幾句要緊的話要囑咐一下。孫立夫婦不知是計,帶著十幾個軍漢來了,車上坐著樂大娘子。孫立淡黃麵皮,落腮鬍須,八尺以上身材,射得硬弓,騎得劣馬,使一管長槍,腕上懸一條虎眼竹節鋼鞭,活脫一個“病尉遲”。海邊人見了他,都望風便跌。

《水滸傳》中的兩個提轄為何要反?

孫立到了門裡坐下,看見顧大嫂沒病,十分驚訝。顧大嫂說自己害了救兄弟的病,說出解珍、解寶被人陷害的事情,要拉孫立下水。如果孫立不下水,也會被他們連累的。但是孫立還是不肯,母大蟲顧大嫂抽出雙刀,鄒淵、鄒閏各拔出短刀在手,要行威逼之事。孫立不得已只能從了他們,畢竟不從也會吃官司的。

《水滸傳》中的兩個提轄為何要反?

於是,孫提轄孫立跟著他們去劫獄救人,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解珍、解寶被救出來之後,他騎著馬,彎著弓,搭著箭,壓在後面。街上人家都關上門,不敢出來。州里做公的人認得是孫提轄,誰也不敢向前攔擋。眾人簇擁著孫立奔出城門去,一直望十里牌來,扶攙樂大娘子上了車兒,顧大嫂上了馬,一起奔水泊梁山去了。

《水滸傳》中的兩個提轄為何要反?

孫立落草,和顧大嫂有很大關係。他的身份是登州的提轄,一旦參與劫獄,就可以防備登州派來的軍馬,而且有戰場經驗,打仗都不在話下,更別提劫獄救人了。顧大嫂等人就是看中了他的提轄身份,以及他的武藝,才把他拉下水的。他“好漢不吃眼前虧”,與其親人反目,被連累下獄,還不如跟著他們反了呢。於是,孫提轄也就反了。

《水滸傳》中的兩個提轄為何要反?

兩位提轄都反了,魯提轄是性情不好,打死惡人,被逼無奈才反了;孫提轄是被親戚拉下水,不得已才反了。但不管怎樣,兩位正規軍官都反了朝廷,一定能說明一些什麼問題。包括林沖、花榮、秦明、呼延灼、徐寧、董平、張清等人都曾是朝廷的正規軍官,都反了朝廷,除了性格和被人算計之外,還有很多背後的原因可以深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