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我高中没学过物理,借书别人的读了一个月,考入西南联大

杨振宁是一位近代科学巨匠,也是首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毕生致力于物理领域的研究,在世界粒子物理和统计物理方面做出了大量开拓性贡献,1994年美国最大科学奖-鲍尔奖将其描述为“与牛顿、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并列的伟大物理学家”。可以说,他的一生都是不断书写着的传奇。

但鲜有人知道的是,早期的杨振宁其实并不擅长物理,甚至在他考大学之前只读到高二,压根就没有学过物理,仅仅是在高考前借书自修了一个月的物理课而已,他在高中时最厉害的学科是数学。

没学过物理,却考入了号称当时最强的大学-西南联大,杨振宁的高考经历或许又是他人生中的另外一个传奇。

杨振宁:我高中没学过物理,借书别人的读了一个月,考入西南联大

时间来到八十一年前的夏天(1938年),时值日寇全面侵华一年有余,战火沿长江一路烧到了武汉,九州动荡,沧海横流,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在此国难之际,杨振宁一家没有选择出国避难,也没有选择留在当地继续为日伪政府效力,而是举家迁往偏远的昆明。在那里,杨振宁将要继续完成他未竟的学业。

这一天,刚刚读完高二的杨振宁突然听到这样一个消息:

“由于日军全面侵华的影响,全国流离失所的学生、学校太多,所以暂时取消掉以往‘考大学必须要高中文凭’的规定,所有中学生都可以按照“同等学力”的要求参加高考。”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今年考大学不再需要高中毕业证,所有适龄中学生都可以报名。报名之后需要经过相关的测试,证明你和以往的高三学生拥有差不多的“学力”。测试通过之后,就可以正式参加高考了。

杨振宁当时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坏了,他做了一个决定:跳过高三,直接参加高考。


杨振宁:我高中没学过物理,借书别人的读了一个月,考入西南联大

15岁的杨振宁(准考证)

但与此同时,一个严酷的问题摆在杨振宁面前:高考的科目中有物理学,而且还是必考,可是物理属于高三才有的学科,杨振宁没有读到高三,这就意味着他没有学过物理。如今还有一个月就要高考了,怎么办?

要说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肯定就主动放弃,乖乖去读高三了,但当时只有15岁的杨振宁却与众不同,选择要去试一试。

他先是找人借来了一本高三物理,然后闭门自修,认真钻研。可能是由于父亲的关系,杨振宁的数学功底比较扎实,这使得物理学起来也是得心应手,最终高考晋级,考入了西南联大,开启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七年。自此之后,他的整个人生基本都围绕这这七年里他发生的兴趣,即“对称原理”在研究。

杨振宁:我高中没学过物理,借书别人的读了一个月,考入西南联大

杨振宁和诺贝尔奖

杨振宁:我高中没学过物理,借书别人的读了一个月,考入西南联大

对于杨振宁在早期学业上的成功,有人曾说: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是著名数学大师,留过洋,早年就在清华当教授,而且在杨振宁高考的那年,他正在西南联大任教。拥有这样的实力和背景,杨振宁等于是比别人多了一个高级的私人家教,这样说来他顺利考入西南联大也并不稀奇。

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来看看杨振宁的读书经历和他所受到的家庭教育。

母亲的早期教育

在杨振宁只有几个月的时候,他的父亲杨武之就出国留学了,直到杨振宁6岁那年才回国。在此期间,杨振宁主要受母亲罗孟华的影响。

罗孟华的文化程度不高,大概只有初中的水平,但是她很早就开始给杨振宁灌输知识,教他识字,据说杨振宁4岁时就能认识三千多个汉字,这个水平即使放到现在,也依然算得上是神童级别的了。

杨振宁:我高中没学过物理,借书别人的读了一个月,考入西南联大

杨振宁一家

父亲的“别样教育方式”

杨武之留学回国之后,曾在厦门大学任教一年,后被清华大学聘为数学系教授,一家人也因此搬到北京清华园居住,一直到“七七事变”之后,一家人才离开北京前往昆明。这个前面有讲过。

在北京的8年时间里,杨振宁先后在成志小学和崇德中学念书,崇德中学由于距离清华园比较远,杨振宁干脆就在那里做了寄宿生。

按理说,有一个清华数学教授的老爸,杨振宁应该会顺理成章地成为一个文绉绉的小学霸,但是杨振宁在小学期间的表现却算不上突出,而且还非常调皮,他后来曾调侃说清华园的每一棵树他都爬过。

看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杨振宁的小学经历其实有点像现代人说的“放养式”教学。那么作为父亲的杨武之了解杨振宁吗?

非常了解,他几乎一直都在默默关注着儿子的一举一动。

在杨振宁读初中的时候,杨武之就已经观察到儿子的数学能力很强了。以自己教授的教学水平,如果他能稍微花点时间去教儿子解析几何和微积分,那么儿子一定学得很快,学习上也会更上一层楼,说不定还能成为和自己一样的大数学家。但是杨武之却没有这么做,他在在杨振宁初一那年的暑假里找了一位历史系的大学生教杨振宁学《孟子》。为此,杨振宁一度成为了他们中学唯一可以背诵《孟子》全文的学生。(孟子全篇有三万多个字)

杨振宁:我高中没学过物理,借书别人的读了一个月,考入西南联大

杨振宁在诺贝尔颁奖典礼上(前排第一个)

不仅在儿子的学习方面如此,对待业余兴趣也是一样。

杨武之最大的业余爱好是京剧和围棋,但是他从来没有去主动培养儿子对这些事物的兴趣,比如:如何提高棋技、如何欣赏或者练习京剧等等,都没有。更多的是对弈时让儿子十几颗子、教他唱一些简单的大众曲目,仅此而已。

另外,杨武之的书架上有非常多的书,国语和各类外国语言的都有,杨振宁年少时经常会去翻看,但大部分外语的内容他基本都看不太懂,每次去问父亲,杨武之总是说:"慢慢来,不要着急。"而不是具体地去教他如何识别单词,学习语法。

可以说,在杨振宁的一生中,杨武之几乎从未试图通过“家庭补习”的形式对杨振宁的学习水平进行提升,这种做法极大地保证了杨振宁思考的独立性,让他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发现自己的兴趣,进而做出自己的选择和你判断。一个人只有真正对某件事物产生兴趣以后,才能够在那个领域做出大的成就或者变革,否则他很可能会沦为“为了工作而工作”的社会机器。

对于儿时的这段经历,杨振宁在晚年曾这样说:

"我的物理学界同事们大多对数学采取功利主义的态度。也许因为受我父亲的影响,我较为欣赏数学。我欣赏数学家的价值观,我赞美数字的优美和力量;它既有战术上的机巧与灵活,又有战略上的雄才远略。而且,奇迹的奇迹,它的一些美妙概念竟是支配物理世界的基本结构。"

杨振宁:我高中没学过物理,借书别人的读了一个月,考入西南联大

杨振宁在诺贝尔颁奖典礼上

既然杨武之没有进行有目的教学,杨振宁对于数学和物理的兴趣究竟是从何而来的?

杨振宁对于物理的兴趣发生的比较晚,据他自己所说是在崇德中学时期,当时因为住校,所以经常会去学校的图书馆找书看,在这个很小的图书馆里,他看到了影响自己一生的书《The mysterious universe》的汉化版《神秘的宇宙》,这本书讲解了20世纪到那个时候为止,所发现的一些新的物理学的一些现象与理论,激起了他非常大的兴趣,让杨振宁第一次接触到了物理。目前,这本书的汉化版好像已经停版了。

而杨振宁对于数学的兴趣大概也是在中学时期。杨振宁曾回忆说,有一个叫刘薰宇的大数学家,他写过许多通俗易懂,而且非常有趣的文章,我年幼时曾读过他写的的一个关于智力测试的文章,不经意之间就明白了排列和奇偶排列这些极为重要的数学概念。那时我才发现,原来数学还可以这么理解。从那之后,我便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由此可见,激起孩子的兴趣真的很简单。一本好书,或者一个好故事就足以让他的思想态度产生转变。(下图为刘薰宇数学1948年版。)

杨振宁:我高中没学过物理,借书别人的读了一个月,考入西南联大

刘薰宇是十九世纪的人,生于1896年,年轻时曾在中学和师范教过书,后又去法国留学深造,回国后先后在暨南大学、大夏大学、同济大学任教。七七事变之后,中国很多地方沦陷,大量师资力量辗转西南,刘薰宇抵达云南之后在西南联大任教。1950年之后,刘薰宇任人民教育出版社任副总编辑。

西南联大是抗战时期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合并而成的学校,大师云集,教学团队中不乏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朱自清、胡适、陈省身、冯友兰这样的民国大师,被誉为当时的“全国最强大学。邓稼先、朱光亚、杨振宁、李政道等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优秀学子。

刘薰宇作为民国时期的大教育家,能够跻身西南联大,充分说明了他的个人实力。他这个人不仅非常热衷于数学的研究,而且还致力于将数学趣味化,编撰了许多通俗易懂的数学科普书,用有趣的方式提高数学学科的吸引力,以达到增加国民素质的目的,现存有《刘薰宇数学》三册,属于数学科普中的经典著作,今天趁着头条读书节,在文章的最后将它推荐给大家。

杨振宁:我高中没学过物理,借书别人的读了一个月,考入西南联大

第一本是《马先生讲数学》

刘熏宇化身马先生,趣味化讲解一百多道实用题目,主要内容是:如何用图解法求解一些算术四则问题。本书可以启发孩子对于数学的认知,让他们认识到数学其实并不是一堆枯燥的数字。

杨振宁:我高中没学过物理,借书别人的读了一个月,考入西南联大

第二本《数学趣味》

主要内容是用数学解释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我们讲万物皆数学,通过万物来学数学是最快的。这一点,爱因斯坦的回忆录中也说过,数学可以解释一切基础的自然现象。

杨振宁:我高中没学过物理,借书别人的读了一个月,考入西南联大

第三本是《数学的园地》

这一册稍微增加了一些难度,主要讲函数、连续、诱导函数、微分、积分和总集等概念及它们的运算法的基本原理。这是高阶内容,孩子们或许会看得有些吃力。

但是只要他们顺着书本慢慢钻研,吃透,就一定能得到不一样的收获。

这套书的目前定位是小学-初中,基本上8-16岁的孩子都可以读,内容生动有趣,而且有大量实例分析,将知识与生活充分结合,真正把数学知识融入到了故事当中,可读性很强。因为头条读书节的缘故,平台倡导全民读书,所以出版社给我们我们头条读者的价格也比较低,三册只要69元,包邮到家。


如需购买,点击下方的横条即可参团:民国大师出品,杨振宁看了都会有收获的趣味数学书,换一种方式教学,相信您的孩子读完会有新的收获!


分享到:


相關文章: